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七百零六章 中美电影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简单点来说吧,除了好莱坞,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投资拍摄《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电影,也没有其他单个电影市场能为一部电影带来超过五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好莱坞电影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全球所有国家的电影业。”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电影业,还有整个传媒行业,瑞恩为这群充满了幻想的年轻人简单分析了几句。

“美国的媒体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绝缘体,北美观众看的外国电影比你们想象的要少得多,美国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从来没有播放过一个外国节目。当然,就像是《英雄》一样,中国电影并非在美国电影市场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它可以拥有少部分特定的观众。”

“中国电影业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在国内发展起来,这样才有向外扩张的可能。”

可惜,以后的中国电影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个《英雄》,除了那些无病呻吟、片面扩大自己黑暗面的文艺片外,中国电影离开了中国市场,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中国电影想要崛起,可不仅仅是电影的问题。

当然,这种话瑞恩是不会说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外人。

其实,现今信息交流越来越自由,北美电影市场的实际情况也不是什么秘密,或许以前没有人如此直白的说过中国电影成功进入北美非常非常难,但这群专业的学生,如果不是笨蛋,只要结合实际情况简单的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瑞恩所说的都是基本的事实。

至于海外的好电影就能通杀北美市场……嗯,礼堂外的天气很不错。

问题兜转了一圈之后,终于离开了中国电影。

“现在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民族元素融入创作风格中,瑞恩,就像你说的那样。《花木兰》和《卧虎藏龙》虽然使用了中国元素,但整体还是非常好莱坞的风格。那迪士尼是如何考虑在作品中融入其他文化和民族元素呢?”

“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专业。”瑞恩看了看那个戴眼镜的男学生,说道,“多元化和融合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趋势。”

“好莱坞和很多电影人的想法是,这不过是个电影,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确实是可以,但不应该这么做,对待电影文化过于随意,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瑞恩接着做了简单的解释。“好莱坞出品的每一部电影都不尽相同,非常非常不一样,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故事背景,筹备期都会做大量的背景研究工作,我们会做研究、四处考察。”

“就说迪士尼吧,比如我们有部新片,它是一个童话,背景设在南太平洋,是当地的民间传说。我们的导演、编剧和执行制片人,他们会亲自去那边,拜访人类学家、年长的村民,渔民、音乐专家。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知道我们要的故事结构是什么,但我们要融入真实元素,不管是角色性格。还是神秘传说,我们要的是真实感,角色的言行举止……每一个小细节都力求精准。每一部电影都是如此。”

“我们的目标是当这一行的专家看到我们的影片时,会说我们确实下了功夫,我们拍的一点没错,比如皮克斯工作室正在制作的《料理鼠王》和《汽车总动员》。”

瑞恩已经看到了会场中存在的摄像机,这次交流肯定会流传出去,“我们的制作人员会频繁去米其林三星级餐厅里,和里面的顶级大厨聊天,我们用制作最精致美食的态度,做足了研究,所有的细节都要符合现实。”

“还有关于赛车的动画电影,制作人员不但去采访赛车选手,去观看赛车比赛,甚至还亲自参加了业余赛车比赛。”

“虽然这些都是动画,但力求所有的细节到位,因为普通人对这一行的了解不可能那么深,文化了解也不深,普通观众只是觉得真实,但我们希望行家一看就会说,上帝啊他们真下足了功夫。这会让电影更加真实可信,我们并不想随便拍个故事,让背景看上去很中国,或者很南美,我们是要真的深入到文化当中,研究这些文化,竭尽全力做到真实融合。”

相比以前应付媒体那些不着边际的套话,瑞恩解答这些年轻人的疑问还是比较用心的,虽然话中不可避免的掺杂了水份,却非常的现实,对于这批即将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幻想可以用来制作电影,但不能用来对待这个现实的行业。

“瑞恩,你的作品大多是商业制作,其中也不缺少例如《荒岛余生》和《钢琴家》这样的艺术化作品,商业和艺术,你是怎样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众位,我除了是演员和制作人外,还是个商人,我会从自身的角度解答这个问题。”

瑞恩根本不用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为自己的话进行修饰,“至于商业和艺术怎么找到平衡,跟花多少钱有关系,可能两三千万美元以内的东西,我随便拍,我本身有这个市场价值,比如《127小时》,它的制片成本不到两千万美元,我可以和导演娜塔莉?波特曼小姐随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作。”

“但如果是投资1亿7000万美元的《变形金刚》真人电影,那就不行了,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好莱坞的商业片模式去制作,拍摄的必须是通俗的、天真的、主流观众喜欢看的东西,否则亏掉这么大一笔钱,哪怕是迪士尼也受不了。”

“这么说吧,当我有一个新的商业化创意出来的时候,光是听我讲,好莱坞的制作人们都会觉得很想砸钱。”

礼堂中又响起了很多善意的笑声,瑞恩歪了下头,“可是我有文艺化的东西要讲的时候,他们就会紧张,这个东西观众肯买账吗?投资会不会亏损?”

“所以,好莱坞的大制作商业片主题是比较天真的,全世界的观众看到的主流电影,都是比较天真的,哲理部分差不多点到为止就行了,过于文艺化和晦涩的电影,只会成为小众电影。”

下面传来了一片掌声,不算太热烈,瑞恩这种明显偏向商业化的观点,显然并不能得到太多人的认可。

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最近几年还好一些,最起码中国的商业片发展起来了,观众也肯重新走回影院,前些年中国电影受欧洲电影影响最深的那几年,也是中国电影业最为困难,甚至面临消亡可能的时间段。

“瑞恩,如今你是全球最有钱的一批人了,那现在的电影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提问的是个女生,看起来似乎还有点眼熟,估计前世可能是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明星,不过瑞恩既想不起她的名字,也没有兴趣知道。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嗜好,不拍电影的时候是很懒散的,拍电影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活方式。当我无事可做的时候,整个人精神都散了一样,我需要一个剧情,一个缘由,一个故事,把我的神凝聚起来,其实这么多人喜欢看电影也是一样的,需要精神凝固的力量。”

“人的喜悦是跟受的折磨有关系,都是比较出来的,痛苦越大,相对的喜悦也越大,你对喜悦的期望越高,当失望了或者做不到的时候,那种痛苦也是很大的。总之,拍电影的人不会无聊,心情会有很多的起起伏伏。”

瑞恩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感触,“电影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视觉产品,拍片有时候很辛苦,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但是当梦寐以求的东西在你眼前展现出来的时候,不单是欢喜和惊讶,也会感谢上帝,感谢所有跟你一起奋斗的人,即使是很小的回报,也会感到莫大的喜悦,会觉得人生非常有意义。”

“我希望把自己放在不同的情状、戏剧和角色里去体验人生,去学习这个世界。电影对我不仅是工作,它是我的生活。”

“你怎么看待这次中国之行和中国文化?”

“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否则也不会练出这么流利的中文,我认为我的中文水准还是不错的。”下面又一次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瑞恩随着轻轻鼓掌,“我觉得人在世界各地都会遇到知音,不一定要以文化来分隔。你的内心、你的信仰,你对世界的感受,比文化差异更重要,因为这是人的本性。”

“我希望文化能够带给我们不同的观点和色彩,因为文化有一种特殊性,我们需要彼此欣赏。但是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文化找到人的本性,这些是共通的。我曾经在世界各地拍戏,在波兰,在澳洲,在桂林,我要捕捉什么特点,那是我的专业,是我的兴趣。可是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要能捕捉到人的本性,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有这种沟通的感觉,这种感受比文化的不同更重要。”

“中国电影工业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区别在哪里?”

听到这个问题,瑞恩给了一个幽默的答案,“最大的不同就是语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