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569章 梅西二世

绿茵教父 第569章 梅西二世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16 来源:笔趣阁

训练场的铁丝网外面聚集了很多球迷,人头涌涌,将训练场包围得水泄不通。

托特纳姆热刺一线队的球员被打散分到五个不同的训练场,跟五十名来自英国各地的小孩一起进行训练,而说是训练,实际上更多的是在玩一些足球类的游戏。

托特纳姆热刺对天才日的训练课程有着很明确的安排,所有的训练项目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全方位的考察这名年轻球员的各方面素质,例如包括他们的传控带,包括他们的球感,包括他们的身体素质,包括他们在无球状态下的反应等等。

说句实在话,想要在三天内完成对一名年轻球员的精确分析,这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哪怕托特纳姆热刺可以借助仪器,借助先进的设备,都很难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精确,难免都会有一些遗漏,但托特纳姆热刺的态度是尽量做到最好。

训练主要还是围绕着当年叶秋在阿贾克斯时期,从教练养成系统中得到了新式训练法来进行,但为了得到不同的数据,训练在细节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基本上都是一些训练动作。

每一个组都会安排多名教练,而教练会在训练之前,强调训练的重点,例如早晨的训练课是围绕着传接球来进行,目的是观察球员的跑动、对传球路线的判断、注意防守球员的跑动,以及传接球时候的技术细节等等。

训练的开始,是由托特纳姆热刺一线队的球员率先进行了一轮演示,这一群早已对训练内容驾轻就熟的球员,用一种近乎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一脚传接球配合,带动了现场的氛围,赢得了场边无数球迷的掌声和尖叫声。

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所有球员的跑动和传接球都是在一脚之内完成,而只要谁出现了失误,立即主动跑去抢球,尤其是到了后来,分组围成一圈后,进行溜猴游戏,但跟其他球队的溜猴游戏不同的是,托特纳姆热刺的溜猴游戏在溜猴的同时,还要所有人都快速在球场两端来回移动,这明显对球员的协同作战以及技术功底有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这样的训练项目,让所有人都看得如痴如醉,赞不绝口。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托特纳姆热刺鼓励所有球员在球场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尤其是在训练课的最后十五分钟,他们甚至允许球员在传接球的时候进行一些即兴表演动作,但都有时间和技术细节限制。

除了让球员发挥出自己实力外,训练中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球星们和小球员之间的互动。

托特纳姆热刺安排一线队球员跟小球员一起训练,除了一方面放松一线队球员的训练强度,帮助球员恢复外,还有就是要激发小球员的表现欲,同时也希望球星们对小球员进行一些专业指导,增加双方的交流。

从阿贾克斯过往的经验来看,通过这种小球员跟一线队球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升小球员的进步的同时,提升球员对球队的忠诚和归属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崇拜球星的心理。

下午的训练课是上午的延续,也同样是围绕着传接球和技术细节做文章,但更多的还是采取一种小场地训练和对抗赛的方式,而教练组也会在训练过程中考察每一名球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喊停,让所有球员在原地位置保持静止,然后讲解错误。

第一天的训练基本上就能够把小球员的一些技术细节,尤其是对技术的一些处理,以及学习和改进自身缺点方面的能力体现出来,教练组也根据这些情况初步掌握了球员的一些具体信息,尤其是在现场录像和监控分析的辅助下,球员的大概情况已经基本摸透了。

第二天的训练则是开始强调协同作战能力,毕竟有的球员单个挑出来是牛逼哄哄,但缺乏团队协作,一旦把他放到团队里面去,他就彻底懵了,不知道怎么踢。

第二天上午的训练依旧还是以分队的形式进行,但包括热身,包括分组对抗,全部都是在有球状态下完成,考验的是球员经过昨天的训练和熟悉后,在分组对抗赛中,进攻和防守,有球和无球等方面的表现。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场地比较大,教练组也不会喊暂停,只是在侧冷眼旁观和考察,考验球员的比赛中的整体活动,以及跟队友之间的配合,例如距离上的保持、策应时机等等。

还有一个训练游戏项目就是撞墙游戏,所有人都被要求是一脚触球,球员轮流当墙,更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球员的技术情况和实战能力。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也就是最后一堂训练课,依旧还是较大场地的多人分组对抗形式,但多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两队球员从得到球权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进攻都必须要在十五秒内完成,否则教练鸣哨,球权易主。

这是撞墙游戏实战化的一种延伸,主要考虑的就是球员在攻守转换那一刻的选择。

正如之前叶秋所说的,现代的足球战术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遇到了瓶颈,不管是巴塞罗那的传控体系,曼联的传切体系,还是托特纳姆热刺的传控切复合体系,实际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那么,如果要继续做出突破,保持速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正如叶秋所说的,这种速度不是盲目的追求个人速度,不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加雷斯?贝尔的那种速度,而是整体速度,是球队的速度。

这种速度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攻守转换,如果对手由攻转守的时间需要十秒,而你由守转攻只需要八秒,那么恭喜你,你有两秒的时间差可以打,那几乎代表着进球。

所以叶秋和托特纳姆热刺的青训营也非常强调一点,那就是攻防转换,这需要球员具备相关的素质,因为有不少球员个人技术很出色,可一旦球队在攻防转换,他就彻底变成了白痴,彻底迷失,忘记了自己应该怎么做,脱离于球队整体之外。

这样的球员对一支球队而言,技术再好再出色,有用吗?完全没用!

当然啦,意识是可以培养,积累一定丰富的经验后,意识也会跟着提升,所以叶秋在拟定考察球员权重的时候,考虑的是全方位的,攻防转换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可以说,经过了前面两天的熟悉和训练,球员们的各项技术和战术能力都已经被摸得差不多了,而且球员对托特纳姆热刺的要求也基本上都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到了第三天,球队就开始真正的实战对抗比赛。

....

....

在叶秋接掌托特纳姆热刺之前,这支北伦敦球队最高的辉煌跟比尔?尼古尔森联系在一起。

后者自从1936年成为托特纳姆热刺的青训球员后,在此后的六十八年时间里,他从帮助一线队球员擦鞋的孩子,成长为给这支球队带来无比辉煌的主教练,到后来成为俱乐部的主席,哪怕是到现在,他依旧还是托特纳姆热刺的名誉主席。

为了纪念这位曾经给托特纳姆热刺带来过辉煌荣誉的名誉主席,托特纳姆热刺将西奥博尔德训练基地的青年队比赛主场,取名叫做比尔?尼古尔森球场。

而此时此刻,比尔?尼古尔森球场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红白战。

参加比赛的两队都是天才日选拔活动的球员组成,分别穿上红色和白色球衣,球衣上面也同样有球衣号码,球衣前面依旧是托特纳姆热刺的队徽,阿迪达斯的标志,以及球队首席赞助商卡塔尔航空公司的标志,一切就跟正式比赛球衣一样。

唯一的差别就是,球衣的背后没有球员的名字,只有号码。

看台上座无虚席,人头涌涌,因为这只是一场天才日选拔活动的对抗赛,所以没有对外收取门票,而是直接开放允许球迷来到现场。

在比赛场上,因为年轻球员的关系,比赛打得很开放,时不时都会出现一些让场边球迷们都大呼过瘾的画面,可能是来自于某一名小球员的灵光一闪,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一次充满想象力的传球。

就好象那个红色球衣的八号,一次利用身体压制对方拿球者,背对对方球门断球后,左右脚快速来回盘球,过掉了反抢的球员后,左脚一个直塞球,穿透了白队的防线。

红队的九号前锋没跟上,直接导致一次漂亮的单刀直塞被对方拖在最后的一名球员给扑住,因为按照规则,最后一名球员自动转化为门将。

虽然没能形成破门,但八号球员的这一脚传球还是令人印象很深刻。

如果仔细观察整场比赛的话,不难发现,这名八号球员身体力量对抗都相当不错,拿球很稳,传球很有特点,而在托特纳姆热刺教练组的报告里,这个叫做尼克?鲍威尔的英格兰中场在之前两天的训练课当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分。

他来自英格兰第四级别联赛英乙联赛的克鲁俱乐部,这支球队哪怕是在英乙联赛,实力都不十分明显,甚至可能还会有降级的危险,而尼克?鲍威尔在克鲁接受过几年培训,表现不错,受到了托特纳姆热刺球探的关注,并推荐给了球队,得以参加天才日的选拔活动。

这名球员个子比同龄人高一些,块头不小,但技术却很出色,关键是他左右脚能力都相当优秀,这对于一名球员而言,重要性如何,不言而喻。

而这名球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球的处理,在过去两天的训练里,教练组也注意到,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来球,他都能够很好的处理妥当,并且通过自己的这种梳理,将球转化成威胁性或者是有目的性的传球,这一点非常难得。

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尼克?鲍威尔的那一脚充满想象力的直塞球里时,白队也发动了反攻,后卫直接传到了中场,交给了白队的七号球员,却看到七号球员一次停球转身摆脱,一气呵成,直接过掉了对方一名中场防守球员。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技术动作衔接得非常好,而后快速启动,带球推进的速度也很快,没多久就过了中线,进入了对方半场,直接面对防守球员。

红队的防守也很快,但这名七号球员在右路面对红队四号左后卫,一个娴熟的急扣内切,后来面对对方协防的五号球员又是一个急停变向,硬是在一眨眼间,连续过掉对方两名防守球员,这个漂亮的连续带球过人赢得了全场一阵欢呼。

但他在过人之后,做出了一次错误的判断,就是传球。

原本他应该直接带球往前冲,但他选择传给前锋,但后者再往回传,贻误了最佳战机,但这名七号球员在禁区前沿一个漂亮的急停后左脚打门,虽然因为年纪小,力道不足,射门软绵绵的,非但没打上力道,角度也歪得离谱,但整个动作还是很让人眼前一亮。

仿佛是不满意刚才的表现,白队很快卷土重来,这一次七号换到了左侧,拿球硬是在四名防守球员的包夹之下,在四十五度内切的情况下,利用自身娴熟的控球,连过四人后,再在禁区内晃过了最后一名防守球员,但最后打门没打好,球被门将扑出。

连续两次漂亮的表演,让这名七号球员赢得了满堂彩,看台上更是有许多人都发出了尖叫声,觉得这名球员的表现实在是太棒太出色了。

他叫做帕特里克?罗伯茨,出生于伦敦,今年十二岁,优点是脚下技术非常出色,基本功扎实,停球和处理球在同龄人里都相当出彩,因为是左脚,看台上就有很多人喊出梅西二世的欢呼,如果要说缺点的话,只是最后一脚射门明显欠缺,而且身体比较瘦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表现之后,双方逐渐打出了水平。

白队最优秀的球员就是那名七号,个人能力明显比其他同龄人高出很多,速度也很出色,球感很好,属于那种在英格兰很罕见的技术细腻型的球员,所以他在比赛中经常上演一个人带球突破对方多名球员的戏码。

全场比赛最显眼的一次是,他从右路连续带球晃过了五名球员后,在禁区内面对门将冷静的推射破门,并且有过多次在边路被包夹后,利用脚下盘带,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彩表现,令全场球迷都为之惊叹,更是有不少人纷纷喊出了天才的呼声。

但最终取胜的却是红队,因为红队的八号在这一场比赛中很好的组织中场攻防,尼克?鲍威尔在比赛里显示出了自己相当不错的中场组织,以及传球和技术功底,并带领红队击败了帕特里克?罗伯茨的白队。

比赛结束后,全场爆出了一阵无比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虽然只是青少年的比赛,但却不乏一些精彩画面,尤其是年轻人有很多出色表现,都让人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一场比赛结束后,又打了一场,依旧也还是红队和白队,而这一次来自伯明翰的丹?克劳利,虽说同样是打中场,相对于尼克?鲍威尔来说,丹?克劳利在技术和身体都彻底完败,但考虑到两人差了两岁,而丹?克劳利在比赛中有过多次充满创造力的尝试,以及他出色的脚下技术,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如果要用比较形象点的比喻,尼克?鲍威尔有点像是皮尔洛,丹?克劳利则是像大卫?席尔瓦,当然,这只是说比喻,两名小球员现在拍马都追不上这两大球星,而且现在还那么年轻,只是稍微具备一些潜力而已。

另外还有还有一名值得注意的中场球员是瑞恩?莱德森,这名年仅十二岁的球员斗志非常旺盛,技术很扎实,攻守很全面,有点类似于杰拉德或者是兰帕德那一类的英格兰式中场。

一连两场比赛,让所有到场的球迷们都看得大呼过瘾,尤其是这一群年轻小球员们的表现,虽然他们会出现很多一线队或者是成年队所不会出现的失误,但是从他们的身上,你却很容易看到他们的潜力和天赋,你能够轻易的感受到对球队未来的希望。

谁说英格兰缺乏技术细腻的天才?谁说英格兰球员缺乏创造力?

就好象叶秋常常听人说,中国缺乏足球天才一样,这些都是扯淡,当年阿贾克斯以阿姆斯特丹周围一带,才多少人?就能够栽培出那么多的历史巨星出来,难道中国那么大,英格兰那么大,就没有天才涌现?

所谓的天才,实际上并不是他的天赋就有多高,而是看他的周围有没有培养天才的土壤和环境,看他是否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栽培。

看到这一群年轻球员的表现,在场所有的托特纳姆热刺球迷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相信有相当多的人甚至都在心里打定主意,日后不仅仅一线队的球赛要去看,青年队的球赛也同样要来看。

因为亲眼看着一名年轻的小将逐渐逐渐走上一线队,走向成功,甚至是成为当家球星,那种成绩感和满足感,以及参与创造历史的感觉,是什么都无法取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