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654章 自我颠覆

绿茵教父 第654章 自我颠覆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18 来源:笔趣阁

什么叫做颠覆性创新。

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非竞争性,也就是说,不跟现在的主流市场抢夺用户,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教授,同时也是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缔造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就说过,颠覆性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锁定现有产品没有服务到的客户群体,从而产生新的市场。

这就是叶秋曾经提到过的,从边缘市场做起来。

这也就是第二个方面,低端性,从主流市场所忽略的底层市场,再通过由下往上的渗透,最终取代现有的主流市场。

还有一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便性,通过简便,让产品价格更加低廉,让更多人用得起,同时也让自己的潜在客户市场变得更加广泛,这也是颠覆性创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很多创新者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不管大小都在讲究创新,克里斯坦森认为,企业的创新一般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颠覆性创新,这能够增加就业,是社会的正能量,而另外一种是效率性创新,它的出现会减少企业压力,但也在减少就业,是社会的负能量。

克里斯坦森还认为,虽然有很多的企业,表面上都在喊着不创新就灭亡的口号,都在喊着要创新,要革命,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却意识到创新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也非常艰难,而且是对现有的企业系统的巨大破坏,所以他们在高喊创新的同时,也在极力回避对企业稳定性的那些威胁。

站在这一个理论来说,往往那些管理最好的企业,是最缺乏创新的企业,哪怕他们看起来整个企业架构很合理,充满着效率,但却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最有名的地方不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口号之后,他就撒手不管了,那是砖家们的做法,他不仅仅提出了口号,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思维,他认为好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同时做好两件事。

那就是既在保证企业内部健康运行的同时,动员更多的资源去关注那些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的突破性技术,但后者应该是创建一个围绕破坏性技术的新的独立的机构。

叶秋看很多书,包括教练养成系统,包括现实中的纸质书,甚至是网络上的电子书,他看过很多很多,但基本上他从来都不会去盲目的相信这些书里面所说的,他会看,但同时也会去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呢?

对于克里斯坦森的言论他是非常推崇的,所以他坚决对叶子科技和托特纳姆热刺进行重大的改革,尤其是叶子科技,要改革叶子科技所需要的勇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导致这家公司彻底崩溃。

托特纳姆热刺也是如此,叶秋打算对球队的整个中场进行重组,而要知道,在过去的几个赛季里,叶秋卖最多的还是前场攻击球员,或者是后场的后卫,中场一直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框架里。

可这一次,他不仅仅是下定决心要动,而且是要大动特动,直接来一场伤筋动骨的改革。

按照叶秋看书得出来的一些自己的想法,所谓的颠覆性创新,就是你要去尝试那些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让你简直想要抓狂的尝试。

撇开托特纳姆热刺,叶子科技现在基本上也都是分两步在走,一个是维持现有的经营格局,也就是延续着叶子科技从一开始就拟定的智能生态圈的概念,继续往前走,通过各种持续性的创新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链。

例如下一代的宙斯手机将加入指纹识别器,但这仅仅只是微小的创新,真正再次出现大创新,就是目前还在内部进行研究的,把3D感应的超越技术运用到手机里面,让手机能够智能的感应周围的立体环境。

毫无疑问,如果成功的话,这无疑将把手机的智能化更进一步往前推。

除了手机,叶子科技的智能生态圈布局也在稳步的往前迈进,这也让叶子科技的研究项目和研发人员越来越多,例如不久前就通过赞助美国国防部一项机器人挑战赛,赛后就从各个参赛的团队当中,挖走了一大批的工程师。

不仅如此,叶子科技还把挖角的手伸进了美国国防部,直接把负责这项机器人挑战赛的美国国防部重要研究机构的负责人雷吉娜?杜根给挖到了叶子科技,让她全权负责叶子科技的颠覆性创新部门,X!

而雷吉娜?杜根也是投桃报李,通过自己的关系,为叶子科技挖来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收购,其中有一项收购对于叶子科技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就是匹兹堡的迪斯尼研究实验室。

别误会,这可不是迪斯尼的产业,他是一家创业公司,名字叫做迪士尼研究,他们基于盲人阅读设备,开发了一项触摸技术,可以让任何物体的表面都变成触摸屏,能够识别手指触控,并作出类似于手机触摸屏的反应。

这项技术从研发的角度说才刚刚开始,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却是非常大,尤其是对于叶子科技的智能生态圈概念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巨大的促进,更重要的是,这家实验室还拥有另外一项专利技术,就是他们能够为触摸屏提供类似于实体按键那样的触感。

两项技术都是基于盲人设备所研究出来的,但如果仅仅只是运用于盲人设备的话,那无疑是大材小用了,所以叶子科技直接打包了这家迪士尼研究实验室,同时把三名研究人员招揽进了叶子科技,让他们继续研究这个项目。

雷吉娜?杜根的眼光无疑非常出色,这名已经四十八岁的中年妇女是一名典型的技术先锋,也是美国国防部非常重要的技术人才,加盟叶子科技后,为叶子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叶秋曾经听到伊丽莎?穆恩的报告,雷吉娜?杜根来到X部门位于距离叶子科技总部一栋独立的办公楼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叶子科技提供一份最大最棘手的项目清单,然后从中挑选出一个项目作为她进入叶子科技后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她也对自己的团队进行调整,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也进行变动,几乎是彻底打散了原有的框架结构,让整个部门几乎没有任何管理可言。

但她倒也很清楚,没有管理就很难有效率,所以她就制造紧张感,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和方式来激励手下的员工,例如要求他们从叶子科技的项目清单里找出那些让叶子科技上下都感到非常不舒服的项目,然后针对这一些方面自己去研究。

雷吉娜?杜根来到叶子科技后的第二天,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女人就对伊丽莎提出了一笔收购案,用四百万欧元的价格从以色列收购了手机制造商MODU的手机专利,而这一家手机制造商的专利技术就是模块化。

众所周知,宙斯手机以系统的严谨和高效率著称,严谨的手机系统,一体式机身,不可拆卸电池,不可扩充存储容量,甚至连手机配件都是专门定制的,可谓是**到了极点。

而收购MODU的手机专利之后,雷吉娜?杜根就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她想要把手机的现有模式彻底推翻,让手机变成类似于电脑DIY一样,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选择,随意的改变自己的手机零部件和配置。

这在当时立即受到了叶子科技大部分管理层的指责,认为这将是对叶子科技的一次重大打击,因为一旦手机可以模块化,可以任由用户DIY的话,那么宙斯手机将失去很大的一部分用户。

当然,还有很多人觉得雷吉娜?杜根的研究是痴人说梦,因为在越来越高集成度的手机产品的现在,想要做到模块化,那几乎就是想要把手机重新打造成一块砖头,类似于大哥大。

但这个意大利的女人也很强势,在会议上面对所有的质疑声,她就只是很满意的一笑,然后说道:“很好,你们越紧张,越愤怒,就越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第二天,伊丽莎的办公桌上多出了很多来自各个部门的愤怒和控诉,但也同样不乏有一些有识见的部门主管都保持沉默,同时对于X部门给予全力配合,而这个部门也很快完成了一次收购,他们收购了一家来自马萨诸塞州的NK实验室,同时也在不停的对外招聘和挖角。

“当我们遇到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时,你们就帮我去找全世界最棒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雷吉娜?杜根对伊丽莎提出的要求,而后者也很爽快的帮她办到了,在过去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叶子科技招揽了过百名在各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来自三十家不同的公司,六所大学和五个国家,可谓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

但就在半年后,他们不仅仅已经把整个项目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同时也给模块化手机拟定出了一套标准的规格,按照小尺寸、中等尺寸和大尺寸三个标准来拟定,而尺寸的大小就由铝制机框来决定。

目前,整个项目小组都热火朝天的投入相关方面的研究,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套原型机,并进一步完善这一套标准,与此同时,他们也都申请了相对应的专利技术。

叶秋来到硅谷的叶子科技总部,除了到各个部门去巡查和探访之外,更着重来到了X部门,它并不仅仅只是在硬件方面对叶子科技进行颠覆,同时还打算在软件方面进行攻击,但毕竟才刚刚过去半年,暂时还看不到效果。

不过从整体来看,叶子科技上下确实都对这个神秘莫测,但又直接受到叶秋、伊丽莎?穆恩和雪莉?桑德伯格管辖的部门又敬又畏,同时也有很多不利的声音,例如认为他们的模块化手机根本不可能,最起码没有生产商愿意提供这种标准化硬件。

对于这样的言论,叶秋只能呵呵一笑,毕竟他们格局太小了。

正如叶秋和伊丽莎?穆恩,以及雷吉娜?杜根在交谈的时候说的,如果真推出模块化手机,那就不仅仅只是革了叶子科技的命,同时也是对整个手机产业链,从最高端到最底端,甚至包括零售终端,都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洗牌重组。

而重组后,整个行业的标准都将由叶子科技来制定!

当然,未来的模式可能会跟现在的PC电脑一样,既有联想、惠普、戴尔等品牌商,也同样有DIY厂商,两者之间竞争共存,消费者则是各取所需,自由选择。

但标准却是统一的!

…………

…………

随着叶子科技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畅销产品越来越多,叶秋这个名义上的老板所管的事情就越少,甚至不仅仅是他,包括伊丽莎?穆恩都很轻松,她几乎每周都会跑回伦敦去休息一两天,然后再跑回来。

毕竟站在他们这样的高度,更多的还是以战略层面为主,具体的事情下面都有人去负责。

巡视完了各个部门之后,叶秋、伊丽莎?穆恩和雪莉?桑德伯格,以及公司的一众高层在会议室里面开会,其中这一次会议的一个重点就是叶子科技收购诺基亚!

“诺基亚方面基本上已经答应了我们开出来的价格他们也都基本上同意了,按照我们的收购计划,包括诺基亚总部园区、手机和设备业务、地图业务、专利和先进技术研发部门,接下来我们将组建一套专业团队前往芬兰,进行调查和谈判,逐项谈妥之后,再签署最后的合同。”

要知道,这是一项将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的收购,也是叶子科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桩收购案,一旦谈下来之后,按照财务部门的估计,整个收购价格预计将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

而且在整个收购当中,覆盖了专利、商标、手机业务、地图业务等方面的协议,例如诺基亚要求继续在自己的网络通信公司里使用诺基亚商标和品牌,同时他们拥有一部分专利的使用权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反复的谈判。

“九月份之前能够谈妥吗?”叶秋当然知道这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马上就要进入六月份了,到九月份的话还有三个月时间,能够完成那都算很快的啦。

“应该没有问题!”桑德伯格倒是对此很有信心。

但所有人都知道,收购完成,双方签字之后,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接下来还要面临着欧盟和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反垄断调查,虽然叶子科技已经在这一方面都做足了准备功夫,采取了大量的游说和公关,也花了不少钱,但始终是一个隐患。

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业务整合。

地图业务倒还好说,专利方面问题也不大,可在手机业务上的整合就比较麻烦,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而且这也是一项耗费时间的大工程,甚至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能不能吃透诺基亚,这还是一个问题。

“我们都觉得,应该继续保持诺基亚和Lumia等手机品牌,然后重整业务,以后诺基亚走低端和中端路线,而我们的宙斯手机就全面发力于高端,至于其他的安卓系统合作伙伴,我们将承诺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也是我们过去一贯以来的做法。”

对于公司的这一整套产品线和品牌战略,叶秋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毕竟叶子科技有这一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且基本上都是这领域的顶尖人物,因此他们如何处理收购之后的诺基亚业务,叶秋不需要过多的参与。

但任何人都可以很清楚的意识到,一旦叶子科技完成对诺基亚的收购,这家公司将彻底成为高科技领域的专利龙头,甚至在移动设备相关的专利领域里,将远远的超过RIM,因为后者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也就跟诺基亚差不多,大大的高于摩托罗拉、微软、和高通等公司。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叶秋以八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北电网络的专利,如今回过头去看,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一笔便宜得几乎是白送的交易,因为按照叶子科技对HTC和三星等公司的专利授权费用五美元来计算的话,每年从这上面就获取了一笔庞大的利润。

甚至于就连为叶子科技的超极本提供芯片的英特尔,在很多移动设备的关键技术上面,都需要动用到叶子科技的专利,高通也需要支付部分来自北电网络的专利费用,因此现在的叶子科技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家手机制造商和生产商了,而是一家真真正正的移动设备的龙头企业,如果不是没有上市的话,估计市值都不知道要高到什么程度。

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叶子科技规模大了,于是针对叶子科技的攻击也多了。

例如就有不少报纸和传媒披露,叶子科技看起来更像是一家中国公司,因为它在用美国的人才、设备、创新能力,赚美国人和全世界的钱,却在帮助中国研发高端产业,例如半导体。

随着宙斯手机、平板等产品的芯片和诸多传感器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叶子科技已经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半导体企业,而它在中国成立了最大的半导体工厂和研发中心,直接帮助中国半导体技术飞速的进步和提升。

不过,对于外界的各式各样的指责,叶子科技始终都给予否认,表示一切都是出于利润考虑,而且对于很多的指责,都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人认为是因为叶秋是中国人的身份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偏见,这明显跟美国一贯以来的风格有所偏离。

叶子科技同时也在花费着大量的资金聘请国会山脚下的那些游说公司,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政府公关和游说,最起码得保证不管是***的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会针对叶子科技。

事实上,有一句话是对的。

钱能够解决的麻烦,永远都不是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