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660章 后腰前置

绿茵教父 第660章 后腰前置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18 来源:笔趣阁

曾经有一名教练员培训班的学员问叶秋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在现代足球战术当中,具备什么要素才是最重要的,才能够确保球队取得胜利。

叶秋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同时又非常庞大的问题,所以他承诺,如果下一次有机会再到教练员培训班里授课,他会考虑拿这个来当论题,而后来他自己也为了准备这一堂课而很用心的去思索这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一支球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呢?

球员的能力无疑非常重要,正如叶秋之前评价过贝尔萨的智利一样,不管是南非世界杯时候的智利,还是美洲杯时期的智利,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战术层面上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但个人实力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打西班牙的那一场,智利就明显因为球员的个人能力有限,而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攻破西班牙的球门,如果他们球员的实力跟西班牙站在同一点,甚至是差距不那么大的话,智利将率先攻破西班牙的球门,改写比赛,而不是让比利亚捡了一个空门。

从那一场比赛也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球员的能力对一支球队来说,至关重要,在实力差距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战术根本无法改变多少,或者正如贝肯鲍尔所说的那样,优秀出色的战术只能帮助你提高赢球的概率。

假设,以实力来看,智利和西班牙的胜负概率是30%对70%,那么贝尔萨就通过出色的战术,帮助智利将概率提升到了45%到55%,至少你从这一场比赛的前面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智利更有威胁,也创造出更多得分良机,只是没有把握住而已。

而且你看智利队踢球,就不难发现,他们很多时候都差一点点,传得再好一点点,或者是跑得再多一点点,可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而这一点点,恰恰就是球员实力的体现。

那是不是说,球员的个人实力是一支球队成功所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呢?

叶秋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是,但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叶秋没办法回答,因为他觉得战术也至关重要。

这就必须要提到另外一场比赛,也就是叶秋前世,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打巴塞罗那的那两场比赛,叶秋觉得那是穆里尼奥这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两场比赛。

可以说,战术的作用在这两场比赛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出色合理的战术,就不可能造就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的胜利。

那到底是球员的个人能力重要,还是球队的整体战术重要呢?

叶秋觉得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中庸之道,一套能够发挥出球员个人能力的整体性战术,这才是一支球队最至关重要的取胜之道。

不管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守,针对现有的球员的技术特点,打造出一套高效有序的战术体系,无疑是一名主教练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叶秋一直以来最崇尚的足球信条,他几乎一直都在调整和摸索自己的足球战术,哪怕很多时候摸索并不成功。

例如过去两个赛季,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步就不是那么明显。

为什么毛罗?塔索蒂会说,自己写波浪式防守体系的时候很容易,但当他决定要写波浪式进攻,以及阐述球队的攻守转换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呢?

这实际上并不奇怪,如果他能够轻易的写出进攻和攻守转换,那无疑不可能是叶秋所想要的波浪式进攻,那更多的只是一种套路。

防守的时候如何保持最稳定有序的战术秩序,进攻的时候如何充分发挥出进攻球员的能力,而不是将球员限制在体系里面,让他们无所顾忌的去移动去奔跑,这才是叶秋所想要的进攻,也是托特纳姆热刺进攻的重要特色。

因此,说防守很容易,但要说清楚进攻,就很难了!

当然,这不是说防守比进攻容易,或者是贬低防守,要知道现代足球战术体系里,攻与守,实际上已经密不可分了,你根本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进攻,什么是防守,他们融为一体了。

叶秋最近在研究那个改写了南美洲足球历史,为巴西后来的足球王国地位打下扎实基础的匈牙利国脚库什纳的一些战术思路,他可以说是在吉米?霍根的控球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加入了对角线进攻的概念,这打造了后来巴西足球的辉煌。

在库什纳的战术理论当中,他认为吉米?霍根的理念很完美,但也很严肃,一切都充满了规划,甚至连球员的跑动路线都是一样的,但这对进攻来说,则是一大限制。

那么,在库什纳的想法里,进攻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他认为应该是正面对着防线来主导进攻!

怎么解释呢?

就是,当你的球员背对着防线和球门的时候,你根本没有办法看到自己身后的一切,既看不到自己的队友,也看不到对手的防守变化,这是你进攻视野最糟糕,同时也是你最缺乏创造力的时候。

不难理解,现在很多人防守的第一要素就是阻止对方持球者转身。

这一条原则不仅仅适用于防守中锋,甚至包括防守对方的中场和后卫,都是如此。

库什纳认为,进攻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足够多的面对防线的拿球机会,当你有了足够多的这种机会,那么你就能够打出最好最有威胁的进攻。

当时中路就显得很拥挤,因此库什纳就提出了对角线进攻战术,实际上就是斜传分边。

对角线传球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接球的人非常舒服,传球者也同样舒服,因为他只需要传到接球者的面前,而后者直接往前冲,就能够接到球,而直线传球虽然穿透性更强,但被防守球员拦截的可能性也更大,因为防守球员把你的传球路线看得很清楚。

这就是为什么直传比横传和斜传都更难,更缺乏成功率的原因。

足球发展到了现在,整个战术系统已经比库什纳当年要缜密严谨得多,也要复杂得多。

对角线进攻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斜传传球,甚至包括斜线跑动、斜线推进等等,早已是一套非常有效实用的战术套路,很多主教练都在用。

叶秋为什么痴迷于两名边后卫的前插,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从大局上来看,边后卫前插就是对角线进攻的重要一环,这一点从库什纳提出革命性的对角线进攻后,造就了巴西近百年来边路球员鼎盛就看得出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边后卫前插总是在正面对着进攻方向,队友给他的传球是斜传,他给队友的传球也是斜传,也就是说,这种对角线进攻能够最大限度的制造面对防线的进攻机会,而且非常有威胁。

很多人都说三角战术,三角形战术是现代足球战术的根本和基础,它由两条斜线和一条横线组成。但要知道,现在的战术尤其是顶级球队的战术,基本上都不会采取三角形战术,而是在三角战术的基础上进行演变,例如加入第四名球员,变成菱形,加入第五名球员甚至第六名球员,组成多边形。

四名球员组成两个三角,中间横线作用就被削弱,但四条斜线却非常重要。

同样的道理还有在那些多边形的战术里面,都是为了更多的增加穿透性和拿球面对进攻的机会,而斜线无疑越来越重要。

叶秋为什么引进皮尔洛?

原因很简单,皮尔洛是当今足坛最善于传对角线的组织中场,这一点甚至连哈维、哈维?阿隆索等人都不如他,贝克汉姆以前就是右路对角线进攻的第一高手,转移到中路后,他由中路分球两翼的斜传也很出色,但现在年纪大了,无法应付主力阵容的要求了。

那么,用皮尔洛来打单后腰,是否合适呢?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节奏如此快速的英超?

叶秋认为这就必须要考虑到另外一种现状,也就是现代足球战术的又一个趋势,前场压迫。

说到前场压迫战术,叶秋可谓是专家,他在阿贾克斯、切尔西和托特纳姆热刺的时候,都非常推崇高强度的前场压迫,但问题是,这种战术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再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已经变成了几乎所有强队的标准配置。

是支强队都玩前场压迫,你怎么还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曼奇尼要得到亚亚?图雷,并不是让他打后腰,而是类似于中场自由人的角色。

叶秋觉得,曼奇尼的想法还不算超前,或者应该更加往前迈进一步,防守后腰前置!

这就必须要提一个概念,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前腰后置,就是把一名前腰球员拉到后腰位置上来打,就是前腰后置,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是太低估皮尔洛的价值了。

前腰后置的定义是一名拥有前腰细腻技术和组织能力的后腰球员,首先他得是一名后腰球员,也就是说,他的位置感、拦截抢断意识都必须要符合后腰位置上的需求,同时又拥有一名十号前腰的细腻技术和组织能力。

或者有人会说了,你吹吧你,皮尔洛有后腰的防守技巧?

对,皮尔洛不是加图索、埃辛、马克莱莱等传统意义上的后腰,甚至他不是基恩、维埃拉、雷东多和瓜迪奥拉那种攻守兼备的拖后中场球员,但他最可贵的是他在防守体系最出色的意甲和意大利国家队里面浸淫了十几年,他的防守更多的是靠站位和预判来完成。

例如以前是加图索在前面当搅屎棍,皮尔洛在后面通过卡位和站位,将球给拿下来,而体现在直播画面里的就是,皮尔洛是凑巧出现在那里,就好象很多人都说,大因扎吉是凑巧出现在那个能进球的位置一样。

事实证明,你一次半次会是凑巧,但如果你总是出现在那里,这就是有意识的行为。

当然,也必须要注意看到,现在的皮尔洛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场比赛能够跑上十一公里的皮尔洛,所以由他来打单后腰,前面就需要队友的大力支持,而托特纳姆热刺的波浪式防守,确保总有一名中卫在皮尔洛附近。

至少皮尔洛在面对对方大范围的拉扯和利用个人能力和速度进行一对一突击的时候,他的软肋还是很明显的,但这一点是可以通过团队防守体系来弥补的。

所以,不管是叶秋还是毛罗?塔索蒂,都觉得皮尔洛打单后腰没有问题。

那么,后腰前置呢?

跟前腰后置是一样的,后腰前置他首先得是一名前腰,具备后插上的能力,以及在全场比赛防守最密集的大禁区前沿拿得住球的脚下技术,与此同时,他还要能够完成防守后腰的任务,例如在失去控球权的时候,第一时间投入反抢和压迫。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那就是当全世界的强队都打组织型后腰的时候,我的后腰前置的前腰,正好就克制你的组织型后腰,而且你不重视还不行,因为我的前置后腰随时随地都能够插入你的禁区内完成得分和威胁性进攻,而且具备拿球和分球的能力。

可如果你在这个区域要布置防守的话,将迫使你在进攻端上投入的兵力被削弱。

这就是一招典型的以攻代守的策略!

所以,叶秋本赛季的中场三人组合是拉姆塞、比达尔突前,皮尔洛拖后,但三名球员彼此间的距离应该在十米左右,而托特纳姆热刺的整体阵型也都将继续保持在前后大约四十到五十米左右的紧凑扁状。

叶秋一直都非常深信一点,高球商的球员将成为未来足球趋势的又一个主流变化,因为他们更善于靠站位、跑位以及跟队友的配合来完成进攻和防守,或许他们并不善于进行身体对抗,但他们踢得更加聪明。

之所以认为未来高球商球员会很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叶秋一直都相信,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会越来越聪明。

当然,这种聪明不是一对一的,因为很难有人比爱因斯坦聪明,叶秋所说的这种聪明是全人类的平均智慧水平,而随着这种趋势,高球商的球员将越来越多,甚至是直接就可以进行批发量产。

所以,如果仔细看看托特纳姆热刺的球队阵容,都不难发现,叶秋引进的球员普遍都不算笨,都是属于那种可塑性比较强的球员类型。

…………

…………

托特纳姆热刺的季前集训备战在西奥博尔德待了一周的时间,然后前往卡塔尔,跟卡塔尔国家队打了一场热身赛,这也是应球队的几家中东赞助商们的要求,每一个夏季都会进行的一场比赛,但比较遗憾的是,梅西、卡瓦尼、蒂亚戈?席尔瓦,以及球队的新援比达尔等人都还在打美洲杯,所以这一场热身赛的质量不是很高。

但托特纳姆热刺还是很好的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3:0击败了卡塔尔国家队,皮尔洛打了半场比赛,表现得比较一般,反倒是球队的中场拉姆塞表现不错,一传一射,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而下半场出场的博格巴也令人印象深刻。

首发打中场的菲尔?琼斯则是一如既往的勇猛,防守端表现也不错,但就是传球稍稍差一些,这跟菲尔?琼斯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现在他还很年轻。

在卡塔尔待了四天时间,所幸今年的卡塔尔并不算太热,而且托特纳姆热刺又有意将训练安排在早晨和傍晚,因此倒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从卡塔尔飞到了新加坡,托特纳姆热刺跟新加坡一支职业球队打一场热身赛,而这时候被淘汰出了美洲杯的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的国脚也都先后回归球队,他们都没有在比赛后再休整两周,而是直接归队,投入球队的新赛季备战,这一点也备受叶秋和球迷们的赞赏。

可所有参加美洲杯的球员都没有参加热身赛,至少叶秋暂时不打算安排他们出场,因为他们还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在体能方面,毕竟才刚刚打完一项大赛。

虽然没有大牌球星的参赛,但托特纳姆热刺的整体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2:0击败了热身赛对手,拿下了热身赛的两连胜,拉姆塞连续两场比赛进球,而劳尔也收获了一粒进球。

倒也不是说拉姆塞现在的表现有多出色,而是因为球队目前的进攻球员确实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里贝里身上有点伤,第二场热身赛甚至都没上,而哈扎德的状态也还在调整,改打边路的库蒂尼奥也是以传球组织为主。

这就造就了拉姆塞的连续进球,而且威尔士的一如既往的大范围奔跑覆盖,机会也多一些。

但让叶秋看到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在球队组织依赖于后腰皮尔洛的时候,拉姆塞在前场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视野,叶秋也有意识的栽培他这一方面的能力,毕竟一个大范围跑动的中场如果有出色的拿球组织能力,那几乎就是大杀器。

打完比赛后,球队前往香港,休整了两天之后,跟香港志杰队打了一场热身赛,这一次球队表现不错,6:0狂屠对手,伤愈复出的里贝里上演了帽子戏法,哈扎德、拉姆塞、劳尔连续进球,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攻也一如既往的狂猛。

顶替巴西双翼首发的阿尔巴和凯尔?沃克都展现出了很强的助攻能力。

阿尔巴主要是技术和速度取胜,而凯尔?沃克防守稳健,速度非常快,冲刺能力很强,来回跑动能力也很出色,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传中越来越有贝克汉姆的影子了。

热身赛的三连胜,并没有让托特纳姆热刺上下感到满意,三场零封对手,不管孔帕尼的搭档是纳斯塔西奇还是瓦拉内,都表现出了令人信服的稳定性和防守实力,托特纳姆热刺新赛季的防守阵容问题不大。

球迷们也多多少少放下了一颗心。

结束了第二场亚洲行的热身赛后,托特纳姆热刺也迎来了第三场亚洲行的对手,广州恒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