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727章 生不逢时

绿茵教父 第727章 生不逢时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18 来源:笔趣阁

嘎~嘎~嘎~

粗重的喘息声在拜仁慕尼黑的更衣室里不绝于耳。

能够让体能一向都非常出色的拜仁慕尼黑的球员陷入这种近乎窒息的疲乏状态,可见这一场比赛托特纳姆热刺给拜仁慕尼黑上下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上半场比赛的后半程,托特纳姆热刺控制主导之后,拜仁慕尼黑不得不被迫发动逼抢。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球员体能消耗太大。

对此,海因克斯也很头疼,很烦恼,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他不可能让所有球员在短短十五分钟之内恢复所有的体能。

很多人都说,德甲联赛是最崇尚整体,同时也是体能最好的联赛,因为德甲一向崇尚整体性,球员的跑动很多,比赛投入很高,因此体能不好是很难在德甲立足的。

哪怕是当年在皇家马德里号称是体能困难户的罗本,在加盟拜仁慕尼黑后,体能也提升了很多,而拜仁慕尼黑邀请海因克斯前来执教,明显也就是为了改变之前范加尔时期所留下来的一些弊端。

一个人活到了六十七岁,过了知天命,也过了耳顺,接近古稀之年,海因克斯也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了解自己,他很清楚自己能力到底是如何。

不要以为这很容易,这非常难,因为绝大多数的失败者就是因为看不清楚自己。

贝肯鲍尔曾经说过,主教练的工作就像是一个人力资源部主管的工作,但不同的人能够干出不同的事情,例如有的人就是善于给一家公司打造出合理有序的规章制度,但他却很难处理好自己跟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有的人不善于打造那些规规条条,但他很善于处理各式各样的关系。

这两种人都是一家想要有所作为的公司都不可或缺的,都必须要具备的。

范加尔是一名出类拔萃的战术大师,绝对的大师级人物,教练领域对他的评价是相当之高,很多人都认为,荷兰出身的主教练战术体系是最擅长,也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就好象范加尔和叶秋,他们都是荷兰出身主教练的典范。

但实际上,荷兰出身主教练的另外一个不大为人所熟知的特长,那就是训练!

所有荷兰出身的主教练都非常善于训练,他们带队都会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训练水平相当之高,因为荷兰是全世界最重视训练,也是教练员比例最高的一个足球强国。

那些说范加尔在巴塞罗那在拜仁慕尼黑是失败者的人往往都是从现实的角度去出发,他们会认为范加尔下课了,成绩不理想了,所以他失败了。

可如果从足球的角度来看,范加尔不仅仅成功了,而且是非常非常成功!

就好象巴塞罗那,别看巴塞罗那是在里杰卡尔德和瓜迪奥拉手中发扬光大,并横扫欧罗巴,但这两支球队的核心基础都是继承于范加尔时期,甚至里杰卡尔德很多想法和理念也都是传承于范加尔。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范加尔的二进宫,巴塞罗那不可能有后来几年的成就,甚至整个阿贾克斯的训练水平和青训团队,很多都是当年范加尔时期所留下来的。

拜仁慕尼黑也是如此。

范加尔来到德甲联赛后,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惊讶的事情,那就是他让拜仁慕尼黑可以像巴塞罗那一样追逐控球,不仅如此,他可以让球队在前场逼抢和快速反击方面,比巴塞罗那更有效率,跟托特纳姆热刺差不多。

也就是说,范加尔在德甲做的事情,也就是叶秋在英超做的事情。

很多人都对叶秋的执教非常惊讶,例如他可以让托特纳姆热刺几名看起来很粗糙的球员,例如比达尔、凯尔?沃克、桑德罗、菲尔?琼斯等等,让他们在比赛场上可以连续打出那种十几米的一脚传球,而且非常流畅娴熟,从不拖泥带水。

有人会觉得,这是因为球员技术进步了,对,但这仅仅只是表面,核心深处是,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一些非常高水平的类似的传接球训练和比赛。

比赛永远都是训练的结果和爆发,没有高水平的训练是打不出高水准的比赛。

希斯菲尔德时期的拜仁慕尼黑是属于后发制人,哪怕那时候的拜仁慕尼黑看起来很强,但随着这些年欧洲足坛的主流趋势越来越明显滞后,拜仁慕尼黑的领导层就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因为主动权不能控制在对手手里,那是自杀行为。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这很简单,但要知道,这对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划时代的变革,你觉得这样的变革会简单吗?

从后发制人转变成先发制人,这样的转变本身就牵涉到很多很多的方面。

拜仁慕尼黑从克林斯曼开始,就是下意识的在寻找这种打法上的转变,到后来范加尔时期终于打造出了一个无比扎实的基础,但范加尔这个人个性太偏激,跟球员关系不够融洽,很难变通,使得他跟球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正如叶秋所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拜仁慕尼黑管理层觉得矛盾已经严重阻碍了拜仁慕尼黑的发展时,范加尔就自然而然的下课。

海因克斯很清楚自己的斤两,防守他可以做得不错,但进攻方面他能够给出的方法不多,甚至在整体战术打法上,他也基本上延续了范加尔时期的一些思路,他给拜仁慕尼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更衣室掌控和球员的管理方面。

其实,如今的拜仁慕尼黑比当初范加尔时期是退步的,尤其是在控球和传接球体系上。

还记得,当年贝肯鲍尔曾经重点点评了三支球队,范加尔的拜仁慕尼黑、叶秋的托特纳姆热刺和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他认为这三支球队在打法上都很无解,所有球队遇到他们只能干一件事,死守。

是死守,而不是疯狂逼抢,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害怕疯狂逼抢。

托特纳姆热刺遇到全场逼抢的应对方式一直都非常清晰,那就是阵型最大限度拉开。

很多人会觉得,这很正常,人家逼抢你肯定拉开,但要知道一点,拉开阵型后虽然可以避开逼抢,削弱逼抢所带来的威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球员距离大了,对传球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现在职业球员最有把握的精准传球距离是十米,有些甚至还不到十米。

可托特纳姆热刺面对那不勒斯,面对AC米兰,面对巴塞罗那,他们就敢于把距离拉开到十五米甚至以上,在这样的距离里还能够保持如此精准而又快速的一脚传球,如此高的传球成功率,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这才是外界对叶秋最称道的核心元素之一。

看看现在拜仁慕尼黑球员的疲于奔命吧,他们就是采取逼抢来应付托特纳姆热刺,但北伦敦球队就直接把阵型拉开,用他们的精准快速传球来调动你的逼抢,看到底是你跑得快,还是他们传得快,你消耗的是体能,而他们消耗的是脚力,能比吗?

专业教练领域对叶秋另外一个称道的地方就在于他对球队战术的那一份剖析和理解。

托特纳姆热刺的防守是典型的收,前后夹击,左右夹击,都是收,但他们的进攻却是放,积极主导两条边路进攻,大范围的斜传跟横传转移,通过合理有序的无球跑动来形成复杂传接球配合体系,使得球队可以在比赛中先发制人,占据优势。

如果仔细去看托特纳姆热刺的比赛,你就会发现,他们节奏很快,传接球很流畅,进攻非常犀利,很有侵略性和冲击力,使得整个场面非常好看,赏心悦目,深受球迷喜欢。

但让托特纳姆热刺做到这种场面的原因是他们出类拔萃的跑动能力,他们是欧洲场均跑动距离最高的球队,但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出色的传接球以及球队所有人都在奔跑和移动,团队的整体性奔跑和移动,能够让球员在比赛中进行更多的匀速状态下的跑动,而不是那种大量的来回冲刺折返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姆塞和比达尔,这两名球员赛季初经常跑到呕吐,但现在所有人都发现,似乎很少看到他们吐了,原因不是他们跑动距离下降了,而是他们跑得更加聪明了,也跟着球队学会了进行大量的匀速移动,而不是来回冲刺折返跑。

还有一点,托特纳姆热刺的传球距离很长,精准度在十五米以上,但他们却并不迷恋于这种长距离传球,他们更多的是根据场面需要,根据比赛需要,短传、中距离传球和长传都随机组合,甚至连阵型到底是要收还是要放,他们也都根据比赛需要来调整。

这一点也是叶秋比范加尔更加聪明的地方,范加尔一味的追求快,一味的追求战术宽度和开放式进攻,使得他在缺乏合适球员的情况下,球队的成绩受到了影响。

试想一下,当你把阵型拉开之后,却出现过多的传接球失误,代价是什么?

对方有力的反击次数就多,攻破你球门的机会也就多了,后防线危险加大后,中前场的组织和进攻也自然而然跟着失效,这是一种链带作用。

现代的足球已经分不清楚到底是前锋、中场和后卫了,因为他们是一体的,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影响到的都是全局。

海因克斯接掌拜仁慕尼黑后,他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没有范加尔的那种最顶尖的训练水平,也没有范加尔的进攻体系组织能力,所以他就只能拿范加尔一些比较基础性的东西来用,同时加入自己的一些东西,例如更有侵略性,压迫性更强的偏向于防守型打法。

在叶秋前世,拜仁慕尼黑两回合狂屠巴塞罗那的半决赛比赛,实际上都是以防守来取胜,而打阿森纳的比赛也缺乏说服力,充其量就是打尤文图斯的两回合打出了自己的特色进攻,那也是在夏季引进了曼祖基奇和哈维尔?马丁内斯后的改变。

而在控球方面,他比范加尔幸运,荷兰人赌托尼?克洛斯,但这名小将好不容易开窍了,范加尔却走了,所以海因克斯继续依赖于托尼?克洛斯和施魏因施泰格的双核控球,但他比范加尔更糟糕的一点就在于他球队跑动更机械,换位更少,流动性更差,尤其为了照顾防守而无法放开手脚去打出战术宽度,因为传接球速率就慢,大范围转移就少。

遇到弱队,海因克斯的球队可以慢条斯理的控球,慢条斯理的寻找机会,慢慢倒脚,再利用球员的实力去发动进攻,但到了欧冠这个级别的比赛,这一套明显就玩不转了。

尤其是遇到托特纳姆热刺这种进攻能力超强,攻守又特别均衡的球队,那简直就是无能为力,因为当你速率一慢,对方防守转换就得到充裕的时间,而你缺乏大范围转移,对方就可以轻易掐断你的左中右和前中后三路三线彼此间的联系。

用一个最简单的来说,罗本内切很少去找托马斯?穆勒,托马斯?穆勒缺乏边路带球内切的能力,前场两名边路之间的联系是断裂的,而两名边后卫之间很少出现大范围转移球,拜仁慕尼黑也没有托特纳姆热刺的皮尔洛这样的对角线传球手坐镇。

以前范加尔时期有范博梅尔坐镇,施魏因施泰格打副手,在这一方面结合得很好,但范博梅尔走了之后,不管是施魏因施泰格还是托尼?克洛斯,在这一点上都不行。

此时此刻,站在安联球场的更衣室里,海因克斯看着这一群喘着粗气的球员,他竟然不知道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对策,才能够扭转局势,此时此刻他真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

或许,所有遇到托特纳姆热刺的球队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沮丧感。

因为,这支球队太可怕了!

…………

…………

相对于海因克斯短时间内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攻,叶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所做出来的调整就很清晰很明确,因为他在上半场一结束就拿到了分析小组的报告,里面就罗列出了一大堆上半场敌我双方的问题和分析。

再结合自身对比赛的看法和理解,以及球队战术的想法,叶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对球员进行了非常清楚明白的分析。

“拜仁慕尼黑需要控球,所以他们会在我们控球的时候拼命的进行逼抢和压迫,我们就是要利用他们这一点,将他们拉开了打!”

球员们都齐齐点头,上半场球队进球的那一次进攻,实际上也就是将拜仁慕尼黑拉开了,再利用球队这种大范围的精准转移来拉扯他们的防线,制造进攻机会。

“还有一点,我们失去控球的时候,围抢可以适当跟着球走,但一定要快,第一时间就投入反抢,周围要跟上,但同时也得注意拜仁慕尼黑的大范围转移,是我们要把拜仁拉开了打,而不是我们要让拜仁拉开了打!”

叶秋最后一句话让球员们都呵呵笑了起来,其实真到了比赛中,所有人才发现,原来拜仁慕尼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他们也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但他们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防守很积极投入。

有的时候叶秋在想,海因克斯手中,拜仁慕尼黑的牌面也是相当出色的,以球队阵容和配置在看,绝对是够得上在欧洲有一番作为的,但拜仁慕尼黑之所以现在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还在于范加尔。

范加尔的战术理念跟海因克斯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但所有人都知道,范加尔代表着现代足球战术理念的趋势,是最先进的,所以拜仁慕尼黑好不容易让范加尔打下了这样一个扎实的基础,难道能够一转眼就让海因克斯废掉?

明显是不能,而如果以战术创新能力以及训练水平来看,德国超过海因克斯的主教练也不是没有,但海因克斯经验更加丰富,理解能力也更好,由他来帮助拜仁慕尼黑夯实范加尔所留下来的体系,无疑是最理想的,而且拜仁慕尼黑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球队战术,也不在于球员实力,而是在球队的管理上,这一点海因克斯是高手。

可如此一来,海因克斯就遇到麻烦了,因为他既要拿出成绩,但同时还要吃透范加尔所留下来的体系和基础,而且还要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往前一步去发展。

要知道,范加尔的东西让叶秋、里杰卡尔德,甚至是瓜迪奥拉来,估计更能够理解和掌握,因为他们同出一脉,但让海因克斯来,难度就大了,所以海因克斯现在就处在对范加尔的体系吃得不够透彻,只能往里面强塞一些自己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产物。

而如果从叶秋前世的经历来看,海因克斯这个赛季是悲剧性的失败,也是他跟范加尔这种冲突的体现,而到了下一个赛季,他无疑有了筹码,于是加大自己的理念在拜仁战术当中的份量,进一步削弱范加尔的痕迹,并且结合得很好,带来了成功。

可这明显跟拜仁慕尼黑的理念相冲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好不容易才从后发制人转变成先发制人,拜仁慕尼黑那一群懂球的高层会想要回到原地?

于是,瓜迪奥拉取代海因克斯也就不奇怪了!

可无论如何,海因克斯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非常有实力的主教练,但有的时候,主教练的际遇就是这样,所谓的生不逢时就是如此。

博阿斯如是,海因克斯也如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