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745章 迎来托特纳姆热刺的时代

绿茵教父 第745章 迎来托特纳姆热刺的时代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5 12:56:15 来源:笔趣阁

人是一种很复杂,很奇怪的动物,哪怕他是一种群居动物。

曾几何时,人类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让当时的人类看起来很野蛮,很暴力,甚至差一点就用战争毁灭了整个地球。

在两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冷战结束后,所有的人类都在反思,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如果地球上人类的游戏继续这么玩下去,如果人类这一盘棋继续以这种野蛮暴力的方式继续下去,早晚有一天,地球会迎来毁灭。

一定不是什么外星人,什么自然灾害,而是人类自己亲手埋葬这个地球。

或许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甚至全人类都有这样的共识,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二次世界和冷战结束之后,所有人都崇尚和平,所有的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家们都说要和平,要放弃过去的那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可为什么实际上所做出来的事情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以美国和欧洲为首的早一步发展的发达国家,他们是这个世界规矩的制定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千方百计的设立一道道条条框框来确保他们的利益,同时限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好是让出了美国和欧洲以外的所有国家所有人,一辈子为他们打工,受他们剥削,这就是他们所想要的结果。

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民众在觉醒,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崛起,他们不会甘心接受发达国家所设置下来的这一些规则和条款,他们渴望发展,渴望进步,渴望有一天,自己国家的人民也能够过上发达国家那样的生活,享受那样的福利。

这就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就促使发达国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回到丛林法则,重新回到过去的那种冷战的思维逻辑里面去。

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他要发展,要进步,就得去挑战发达国家,去损害这些发达国家的利益,这非常危险,所以他们必须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安全感,只有当自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才会去考虑所谓的世界和平与稳定。

于是,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战争和冷战的阴云,依旧笼罩这个世界。

英超的格局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世界,二十支球队,有豪门有强队有中下游,也有为保级而战的弱旅,他们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悬殊差距,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联赛排名。

对于雷丁等升班马来说,他们不会考虑所谓的工资上限问题,因为那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只有一个目的,留在英超,而工资问题要让他们操心,那也是留在英超以后的事情。

可对于曼城、纽卡斯尔和西汉姆联等球队,甚至是对西布罗姆维奇、阿斯顿维拉等球队来说,薪水上限就成为了他们头顶上的天花板,是曼联、切尔西等功成名就的豪门球队压在他们头顶上的一大障碍,妨碍他们发展和进步。

于是,他们就要反抗,就要反击!

当然,还有一部分球队存在着另外一种鸵鸟思维,那就是当失去竞争力与破产倒闭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他们宁愿失去竞争力也不能让俱乐部破产倒闭。

可实际上,他们却从来没有去很认真的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失去竞争力和破产倒闭之间,二选一呢?

叶秋和他的托特纳姆热刺实际上就给所有的英超球队,甚至所有的欧洲职业球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能,那就是,你可以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成绩,更高的排名而拥有野心,甚至承担一些风险,但前提是,你得用最好最优秀的手段来运作你的球队,去开拓潜在市场。

托特纳姆热刺是当下英超甚至是欧洲经营得最健康的球队,薪水跟收入比例适中保持在45%左右,球队每年都在提升商业收入,每年都在开拓全新的市场,这些都让他们获得了财政收入的同时,提升了球员的待遇。

很多人都批评托特纳姆热刺,认为他们压榨球星的价值,但为什么没有球星起来反抗?为什么梅西和里贝里等人都不考虑离开托特纳姆热刺?难道他们是傻瓜?或者说他们不贪钱?

错了,是因为他们在托特纳姆热刺的收入比去其他球队相比,至少不会低!

应该说,商业运作一向都是英超的强项,托特纳姆热刺和曼联都是商业开发非常出色的球队,为什么那么多球队却看不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呢?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动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英超的转播权销售之所以是分成制度,那也是中小球队力争得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英甲球队分成了两派,强队和弱队,两派之间就好像是两个国家政党,相互攻击,相互排斥,甚至在很多关键问题上,明明是对联赛有利的,但因为是对方提出来的,所以他们都要坚决反对。

这种情况到了1988年变得更加明显,大卫?邓恩通过拉拢、游说等方式,积极运作,将英甲的转播权卖给了独立电视台,挫败了天空电视台对英甲的努力,而当时两家电视台的代言人都在主席峰会上斗得你死我活。

后来有赞助商要提出冠名联赛,但包括大卫?邓恩等人在内,都因为提案是对手提出来的,都坚决反对,导致两派之间的斗争彻底变得白热化。

到了1991年,以切尔西前主席肯?贝茨为首的一派也利用中下游球队的结盟,击败了以大卫?邓恩的阿森纳、曼联、利物浦等球队为首的同盟,帮助天空电视台夺下了英超的转播权,原因很简单,天空电视台的出价更高,而且也愿意照顾中下游球队的利益。

这就形成了现在英超转播权的分成模式,在这里面肯?贝茨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天空电视台也一直因为没能得到豪门球队的大力支持,所以才会想要在1998年收购曼联,但这桩转会最终因为球迷的极力反抗,以及英国政府的干涉而宣告夭折,但必须要清楚的一点是,当时曼联管理层的爱德华兹等人是同意的,以至于后来爱德华兹离开了曼联,让彼得?凯尼恩取而代之。

顺便一提的是,在九十年代末,英国要返修温布利球场,阿森纳的大卫?邓恩曾经一度想要采取托特纳姆热刺买下斯特拉特福德球场的这种模式,买下温布利球场,当时双方基本达成了共识,但肯?贝茨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发飙,给阿森纳制造了麻烦,最终入主温布利球场的计划宣告夭折,阿森纳被迫自己承担新球场的筹建。

叶秋过去几年之所以采取低调策略,奉行和气生财的策略,也跟当年的这一桩案例有关系,毕竟当时阿森纳是失败的,而如果托特纳姆热刺开罪人太多的话,很容易也导致收购斯特拉特福德球场的事情宣告失败。

相对来说,在联赛或者是在球员转会上,球队损失那不过是小事,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球场,价值几个亿英镑,那才是托特纳姆热刺的核心利益。

从英超过去二十年的历史来看,当年肯?贝茨和中下游球队的这种抗争,虽然也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但却为英超盛世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种烦恼,那就是动力。

所有的中下游球队没有欧洲赛事的压力和动力,没有大牌球星和薪水压力,但他们每年都能够从英超联盟手中得到几千万英镑的收入,再加上英超出色的比赛上座率支持,这两笔收入就足够他们在英超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所以,他们就缺乏一种动力,继续开拓市场的动力。

就好象阿斯顿维拉、埃弗顿等球队,甚至是托特纳姆热刺,以前托特纳姆热刺拿到了联赛第四第五,连续表现不错,可他们的赞助商却只有四家,阿斯顿维拉甚至连胸前广告的赞助商都没找到,埃弗顿也同样靠着英超联盟给予的分成过日子。

这种缺乏发展动力的表现在英超比比皆是,于是就造成了几乎所有球队都非常依赖于转播权和比赛日收入,商业性收入很少很少,反正有英超联盟这口大锅,怕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超的转播权收入越来越高,这些球队也就越来越缺乏动力,而球员薪水压力也越来越高,导致他们的负债比例越来越大,也就造成了现在的英超局势。

盛世,那是外面球迷们所眼中的一切,可在英超内部,尤其是一些有眼光的人眼里,英超已经到了不改革就一定会衰败的危急关头。

所以叶秋提议,趁此转播权大卖的机会,落实英超改革的步伐,首当其冲的就是限制英超薪水的发展,但在限薪的同时,也放开对中下游球队的限制,加入一些影响因素,例如可以将球队新增加的商业收入不受限制的用于薪水支出,这就是鼓励中下游球队积极进行商业运作。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负债,因为包括切尔西、纽卡斯尔、西汉姆联、曼城和曼联,甚至是埃弗顿等球队都有很严重的负债,而叶秋的提议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限制住负债,这顿时让他受到了包括曼联、切尔西、利物浦等球队的坚决反对。

关于叶秋提议,当天就进行了一次投票,结果包括曼联、切尔西、纽卡斯尔、西汉姆联、埃弗顿和利物浦等总共八支球队的反对,这也让叶秋的提议一提出就遭到了滑铁卢。

其中切尔西是反对得最坚决的,阿布拉莫维奇虽然话没多说,但第一个站起来反对,态度非常坚决,这也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都在猜测,到底这是私人恩怨呢?还是阿布拉莫维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考虑?

叶秋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早有心理准备了,呵呵一笑,对结果也没有太大的反感。

今天的这个草案只是一次比较仓促的,没有经过协商和讨论做出来的意见,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负债,如果只是考虑负债,英超恐怕只有极少数的几支球队能够达到要求,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把负债跟球队的财政挂钩,这就需要给出一个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

而且降低负债也不是一天就能够搞定的事情,这得需要几年时间,所以就要给出时间表。

因此,今天宣告失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在南安普敦的主席马修?勒蒂西埃的倡议下,一周后,英超二十支球队将再度安排代表来到这里,进行第二次的会谈,到时候各个代表都将可以拿出更加详细的改革计划书。

而且一周的时间,也是留给各方去沟通和联系的时间,毕竟在八支反对的球队里面,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分歧,例如曼城和纽卡斯尔,这两支球队的幕后老板都是典型的赔本赚吆喝的主,要争取他们的同意,其实不难,因为他们比谁都不愿意看到英超衰败。

至于说负债,这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就看幕后老板是否舍得自己的投入了。

如果每一个英超老板都是莫拉蒂,那英超球队怎么会负债那么严重?

…………

…………

“从形势来看,曼联和切尔西是反对最强烈的,真是讽刺!”彼得?凯尼恩跟叶秋回到了私人房间之后,有点冷笑的挖苦着这两支死敌球队。

他们既是限薪的先进分子,但却又不希望限制负债,这是什么逻辑?

“没关系,他们同意与不同意都无所谓,我们只需要争取到三分之二的选票,也就是十四支球队的认同就行,而从目前来看,十一支球队支持,一支弃权,八支反对,所以我们只需要再争取三支球队的支持就能够搞定了!”

叶秋对此倒是看得很开,多少人支持,多少人反对,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他非常清楚,托特纳姆热刺的这一条路线是对的,至于其他人怎么做,怎么想,他就没办法多干涉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自作孽,不可活,如果其他球队真的都这么短视,那活该他们出问题。

而对于托特纳姆热刺来说,哪怕日后英超联赛衰败到意甲或者是德甲的这个程度,托特纳姆热刺靠着新球场,靠着庞大的赞助商体系,都能够确保自己始终站立在欧洲顶级豪门的行列,因为他们有着足够出色的健康财政。

“找机会跟他们谈谈吧,彼得,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叶秋笑着将这个重担交到了彼得?凯尼恩的肩膀上,因为他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哦,对了,尽快草拟出框架性协议,核心内容基本上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可以不着急,但一定要制定出时间表。”

有时间表,那些负债累累的球队就会赶紧想办法解决,否则的话,他们还是会采取拖字诀。

“好!”彼得?凯尼恩很清楚,如果这一票干得漂亮,那他基本上就能够在十月份成为英足总的两大副主席之一,这可是他当年梦寐以求的岗位。

身兼托特纳姆热刺首席执行官跟英足总副主席,彼得?凯尼恩在英超的权力将超过曾经辉煌无比的爱德华兹跟大卫?邓恩,而这也就代表着英超将宣布正式进入托特纳姆热刺时代,不管是在球场上,还是在权力机构以及影响力上。

“好好干!”叶秋笑着拍着彼得?凯尼恩的肩膀,叶秋很清楚曼彻斯特光头先生的想法,他一直都不觉得自己输给爱德华兹和大卫?邓恩,如今就是一次机会。

“照我看,限薪问题已经没有多少争议了,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在限债方面,尝试跟曼城、纽卡斯尔等球队联系一下,应该会有所收获!”

叶秋的话让彼得?凯尼恩连连点头答应,这也是他的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曼城的阿布扎比财团和纽卡斯尔的卡塔尔财团都不是格雷泽家族,后者是希望通过曼联来赚钱的,可不管是阿布扎比财团还是卡塔尔财团,明显都不是要利用球队来赚钱,因此说服格雷泽家族几乎不可能,但说服这两大财团,还是很有可能的。

其实,叶秋和彼得?凯尼恩都没有说的另外一点,那就是他们的私心。

托特纳姆热刺是现在经营最健康的球队,没有负债,年年盈利,尤其是随着2013年进入新球场,以及新的转播权合同落实,托特纳姆热刺盈利将达到一个全新的惊人高度。

一旦英超推行限薪和限债,那么包括曼联、曼城、利物浦、切尔西、纽卡斯尔和西汉姆联等球队都势必进入调整阶段,而这时候的托特纳姆热刺却要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此消彼长之下,可想而知,托特纳姆热刺将彻底统治整个英超。

按照叶秋的初步估算,如果整个限薪限债条款落实的话,未来五年内将没有球队可以挑战托特纳姆热刺的英超霸主地位,甚至在未来十年内,托特纳姆热刺将依旧矗立于英超之巅。

这也算是叶秋为自己退休之后的接班人,所打造出来的,最好的执教环境了。

当然,这一项政策本身对英超的长远发展确实是有巨大的好处,所以,其他球队就算明明知道是这样,可他们也没有办法阻止,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谁让他们没有叶秋的那种眼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