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绿茵教父 > 第351章 致命的陷阱

绿茵教父 第351章 致命的陷阱

作者:陈爱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16 来源:笔趣阁

严格来说,这是叶秋第三次坐在看台上观看自己球队的比赛。

第一次是他在比赛中途被罚出场,第二次就是之前打波尔图的客场比赛,现在这一次是第三次,但很明显,三次经历给叶秋的感觉都完全不同。

前面两次他都通过手机和纸条来间接指挥球队,他还是有一种参与感,依旧还是感到紧张和专注,可这一次他感到自己被完全隔离在比赛之外,充当一个彻头彻尾的看客,这让他感到非常不习惯,也非常不舒服。

因为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坐在看台上,看着自己的球队被对手狂轰滥炸,看着自己的球队被对手打得狼狈不堪,而他自己却一点都无能为力的时候,那种感觉太憋屈,太郁闷了。

贝尼特斯绝对是当今足坛,是不是第一很难说,但最起码位列前茅的战术大师,他不仅仅具备非常超卓的针对性战术的敏锐嗅觉,同时他也非常善于学习和借鉴。

很多人都说,利物浦很像上个赛季的切尔西,因为贝尼特斯经常把杰拉德、哈维?阿隆索和哈曼三名球员组成三后腰,这很像上个赛季切尔西的4321战术。

当然,前场是不同的,切尔西那时候的前场是罗纳尔迪尼奥和兰帕德,中锋是德罗巴,而利物浦这边的前场是里瑟和路易斯?加西亚,中锋是巴罗什,切尔西比较注重两肋和中路,利物浦比较注重边路。

这也跟利物浦的边后卫普遍缺乏进攻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边后卫缺乏进攻能力,如果无法在边锋位置上安插两名具备一定边路能力的球员,那整支球队的边路将彻底残废,而哈维?阿隆索出色的长传调度也将失去作用。

所以,叶秋觉得,不管贝尼特斯承不承认,但他的利物浦的战术绝对是克隆切尔西的战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改进和调整,最终得出利物浦本赛季的战术。

但这并不代表说利物浦的战术就比切尔西上个赛季差,从人员素质上来看,利物浦无疑处于绝对劣势,毕竟切尔西队内是大牌云集,球队整体实力雄厚,可利物浦则是偏向于实用型球员,整体素质肯定是有所差距的。

贝尼特斯的这一套战术却有他的优越性,那就是边路防守。

当初切尔西采取边后卫前插参与进攻,靠的是球队强横的中场,虽然这样做让切尔西整体保持了均衡,并且表现很出色,防守也很牢固,但始终是一道软肋和不足,可利物浦却反过来,采取防守边后卫加进攻边锋的边路攻防组合,最大限度的保证边路防守。

从理论上来说,利物浦采取防守边后卫的打法,可以让中场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像哈维?阿隆索和杰拉德这样的后插上远射能手和进攻高手,都有更多的机会投入进攻。

凡事都存在着双面性,有利就一定有弊。

采取防守边后卫和进攻边锋的组合,如果在两者距离上把握不到位的话,很有可能就会重蹈之前阿贾克斯时期的软肋,就是边路脱节,而对于这一点,贝尼特斯采取前压战术,高位防守,把防线往前压,可如此一来,防守的回追和转身灵活性就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里瑟和路易斯?加西亚都分到了边路,锋线巴罗什和三后腰之间的距离过长,这直接导致了利物浦的中路进攻不够强,甚至直接造成了利物浦进攻能力的缺失。

所以,在很多时候,贝尼特斯都是给予杰拉德最大的自由度,让杰拉德根据自己的观察,随时前插参与进攻,但杰拉德的特点又不是属于那种串联锋线和中场的球员类型,因此利物浦的进攻过份倚重于边路,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就是巴罗什,作为一名前锋,捷克人明显不适合单前锋战术,尤其是这种顶在最前面的单中锋战术,不仅仅是巴罗什不适合,西塞、庞格勒也同样不适合,莫伦特斯从理论上是很合适的,但他的踢球节奏无法适应英超,表现也比较一般。

这一场比赛叶秋的防守就明显采取放边路,锁中路的策略。

三条线保持紧凑阵型,防守中心集中在中路,利物浦一旦推进30米区域的边路,切尔西的两名边后卫立即保持跟中卫之间的紧密联系,堵住利物浦边路内切通道,迫使你传中。

巴罗什到底不是彪悍的中锋,在卡纳瓦罗和加拉斯的钳制下,利物浦的头球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而捷克人却很难从切尔西的防守前面占到哪怕是一丁点的便宜。

这一场比赛叶秋的中场排兵布阵也有所变化,德科反倒是成为了球队拖后防守的重要一员,他在三名中场里总是拖在最后,而戴维斯和帕克则是采取大面积的奔跑和逼抢拦截。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关于中场防守球员的配置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很多人眼里,防守中场分为马克莱莱这种位置和意识出色的后腰,加图索这样的大面积奔跑覆盖者,相信有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防守方式的不同,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虑过,这实际上也是他们所适应的战术体系的不同。

站位型的后腰覆盖区域面积比较小,如果是在一些逼抢和压迫比较差的球队,他的软肋会被暴露无遗,也就是,假如让马克莱莱去AC米兰取代加图索,那绝对是大悲剧,因为AC米兰的其他三名中场跑动和逼抢都不大,中场暴露出来的空间很多,需要防守者不停的跑动去完成覆盖,填补漏洞,而这不是马克莱莱所擅长的。

所以,在皇马,当前面的巨星们都不逼抢了,马克莱莱就需要一名跑动范围很大的搭档,例如埃尔格拉,叶秋甚至在想,如果是马克莱莱和贝克汉姆的组合,说不定效果也会非常理想,最起码不会出现银河战舰一期的快速陨落。

加图索、埃辛、戴维斯都是属于那种大范围跑动的覆盖型中场,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填补空档,所以前提是得有空档让他们去跑去填补,如果是那种防守非常缜密,从前到后逼抢非常严密的球队,他们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就会变小。

例如前世切尔西时期,很多球迷都说埃辛喜欢瞎跑,跑得没有智慧,其实这确实有球员的原因,但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素是球队的战术非常缜密,当埃辛发现漏洞,要跑过去填补时,已经有队友提前帮他堵住了,那他跑到一半,就会发现自己没必要再跑,前面所作的就变成了无用功,就变成了瞎跑。

为什么叶秋上个赛季用戴维斯,本赛季却不用戴维斯?

因为上个赛季的切尔西整体比较松散,罗纳尔迪尼奥基本上不投入防守,而其他球员也需要适应球队的战术体系,这就给了戴维斯发挥的空间,而荷兰野猪的存在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填补切尔西的中场漏洞,发挥出关键作用。

可到了本赛季,切尔西战术体系成型,所有人都配合默契,从前到后整个体系都很严密,戴维斯发挥的余地就小了,反倒是马克莱莱,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叶秋一直都觉得,每一名职业球员都有他固定的特点,而一名主教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挖掘出球员的特点,并根据球员的特点,糅合出一套成型稳定的战术体系。

同样的道理,主教练需要在每一场比赛,根据不同的对手安排不同的球员,组成不同的战术,这才是主教练最大的作用。

这一场比赛叶秋安排戴维斯、德科和帕克首发,这确实是无奈之举,因为马克莱莱缺阵,而在叶秋看来,队内最能够信任的就是德科,所以他就安排德科拖后,戴维斯和帕克都采取大范围覆盖拼抢,再加上卡纳瓦罗和加拉斯都适当给予中场支持,堵住了切尔西中场站位的不足和软肋,同时也堵住利物浦中路插上的进攻威胁。

从杀入决赛开始,叶秋就用了十天的时间,不停的对滕卡特、罗兰德等教练组灌输自己决赛的战术思路,以防守为主,能打反击就打反击,无法打反击就死守到底,确保不丢球的情况下,把比赛拖进点球大战。

而且叶秋足足用了2天的时间来演练点球决战,他收集了所有利物浦球员罚点球的特点,并且把所有利物浦球员的点球习惯都交给了库迪奇尼,甚至还专门让人模仿利物浦球员的点球习惯来帮助库迪奇尼进行训练,直到库迪奇尼了如指掌才作罢。

对于叶秋来说,无法直接指挥比赛,面对的又是贝尼特斯这样的战术大师,他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保证球队能够平稳的撑到最后,争取夺冠,防守反击无疑就是最稳妥的方式,而教练组所要做的就是调整球队的防守结构。

对于滕卡特、罗兰德等跟随叶秋多年的人来说,这并不难!

这也是叶秋唯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

....

比赛的攻防转换进行得很快,非常快。

尽管叶秋坐在主席看台上,没能从教练组手中拿到第一手的数据,但他感觉得出来,因为几乎每一分钟,球权都在快速的转换,这一方面也看出比赛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但同时也反应出两队都在针对性上下足了功夫。

比赛过程和观赏性还是有的,甚至可以说不错,因为快节奏的比赛往往很容易让球迷看得如痴如醉,浑然忘记了时间,但在叶秋看来,两队的进攻都没有打出自己的特色,利物浦的进攻本来就不强,也不用说了,可切尔西因为多名主力缺阵,主教练被罚出球场,也没打出进攻,双方都在防守上做足文章。

上半场0:0结束,下半场开始后依旧还是没有变化,依旧还是采取相同的战术。

如果是在平时,叶秋对比赛时间不停的流逝而感到忧虑,可这一场比赛他却巴不得比赛时间走得快一点,最好直接跳过120分钟,直接进入点球大战,因为他觉得,切尔西在点球大战中一定会比正常比赛更有把握取胜。

随着比赛快节奏的进行着,双方球员的体能消耗也是越来越严重,叶秋在看台上看到帕克在一次防守之后,出现了抽筋,当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时间,才发现都已经八十多分钟了,比赛也马上就要进入加时赛了,可双方却一点都没有进行换人。

这是因为双方都非常清楚,这一场比赛打到现在,明显已经不是战术和球员实力上的对决了,双方主教练的战术都很好的克制了对方,相互抵消,而球员实力上的差距也不大,现在更重要的是球员意志力上的较量。

现在进行换人,就得承担换人后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利物浦来说。

滕卡特在帕克腿抽筋之后,马上用埃辛换下了帕克,继续采取相同的战术,因为两名球员都是属于那种大范围奔跑逼抢的中场球员,换人之后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埃辛体能充沛,上场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切尔西中场的活力。

贝尼特斯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在第86分钟,用科威尔换下了路易斯?加西亚,西班牙人也抽筋了,而上场之后,科威尔被拉到了中路,杰拉德位置靠右,有点像右边前卫,里瑟的位置则是适当回撤,也打起了边前卫。

滕卡特则是按照叶秋赛前的安排,在埃辛上场之后,适当的扩大球队的防守范围,一方面阻止利物浦的威胁,另外一方面也等待对手出现失误。

不得不承认,利物浦确实是一支战术执行力非常高的球队,在贝尼特斯的执教下,这支球队的战术素养高到离谱,整场比赛下来竟然没有出现哪怕是一次比较有威胁的失误,这导致切尔西的反击总是很难打出威胁。

而且叶秋不在,滕卡特和球员也不敢在反击中投入太多的兵力,毕竟反击投入的兵力多了,防守就一定会被削弱,只要时机把握得不够好,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利物浦抓住机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双方球员逐渐出现了体能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结束了90分钟的正式比赛后,开始进入长达半个小时的加时赛,球员的体能更是频频出现了问题,不停的有球员出现抽筋现象。

利物浦率先进行了调整,进入加时赛后,贝尼特斯立即用斯米切尔换下了芬南,让特劳雷、海皮亚和卡拉格组成三后卫,明显是要进一步加强球队的进攻,斯米切尔的传球和组织能力都很不错,他上去就是为了提升传威胁球能力。

与此同时,贝尼特斯用西塞换下表现不佳的巴罗什,捷克前锋整场比赛都被切尔西的防守所压制,表现很糟糕,被换下也是理所当然的。

叶秋在赛前就针对利物浦可能会出现了一连串变化,让自己的助手根据局势自己进行调整和选择,其中就包括利物浦改打三后卫之后,球队就应该积极的采取边路反击策略。

所以,这一边利物浦一动,切尔西这边也跟着开始进行换人,德科下来,埃夫拉上,古德约翰森被拉回到中场,鲁尼打中路,里贝里去右路,埃夫拉占据左路,充分利用埃夫拉充沛的体能来冲击利物浦的防线。

上场之后体能更为充沛的埃夫拉明显成为了切尔西重要的反击点,里贝里在右路,埃夫拉在左路,两名球员的速度都极大的威胁着利物浦的防线,让红军很难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进攻当中去。

第100分钟,就是切尔西反击长传,埃夫拉左路快速飙进,得球后下到底线传中,海皮亚力压鲁尼头球一蹭,但没能顶到,里贝里后点接应,但因为球被海皮亚所干扰,拐了方向,出现了误判,急促之下,法国刀疤脸直接一个倒挂金钩,但没打上力道,被杜德克没收。

虽然没能取得进球,但切尔西似乎尝到了甜头,很快又发起了一次进攻,这一次是来自右路,孙济海前插后传中,鲁尼得球后晃过了海皮亚,匆忙之间快速起脚抽射,球稍稍高出。

接连两波攻势都制造了威胁,而紧随其后,古德约翰森也倒地抽筋,切尔西立即进行换人,在第103分钟的时候,用乔科尔换下了古德约翰森,进一步加强进攻。

到了加时赛下半场,切尔西似乎有意识的加强了球队的攻势,尤其是在利物浦转而采取三后卫的战术之后,边路的软肋就暴露了出来,埃夫拉和里贝里在两条边路不停的来回冲击,鲁尼在中路也制造了很大的威胁,再加上乔科尔在后面传球,切尔西的攻势开始有所起色。

可在看台上,叶秋却是看得一点都坐不住,他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住的摇头,他不知道自己的球员是否能够看到他的动作,如果可以的话,那他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最致命的陷阱!

打三后卫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进攻,但同时也暴露了边路防守的软肋;可问题是,切尔西利用利物浦的边路软肋来制造机会,但同时也在承担着被对方反击的危险。

有利必有弊,凡事都有两面性,而现在切尔西明显已经被利物浦有意识的勾引出去打了。

这就是主教练站在场边指挥的好处,而如果叶秋在的话,他一定会第一时间喝止球员的举动,可现在站在场边指挥的人不是他!

继续这么打下去,球门就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