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两百零二章 平定领内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两百零二章 平定领内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5:34 来源:笔趣阁

就在武田胜赖猛攻仓贺野城的同时,在越中城生城,李晓向城附近各村的村民发布了刀狩令。

所谓刀狩令,在战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人是柴田胜家。

当时柴田胜家作为织田家北陆军团的总大将,坐镇越前。而朝仓家被织田家剿灭后,越前已成为一向宗的重灾区,所以柴田胜家为了防止一向一揆的发生,下达了刀狩令对民间武器实行没收。

除柴田胜家之外,在历史上真正大规模实行刀狩令,是天正十六年(公元一五八八年),由天下人丰臣秀吉下达的。

说到刀狩令,就不得不提到兵农分离。

虽然说丰臣秀吉直辖领内石高并不高,但因为控制了全国大多数港口,矿山,所以手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这才养得起成建制规模的常备军。

如此丰臣家就脱离了过去战国大名,那般从农村里动员农兵,以武士 农兵结合的作战方式。

兵农分离,农民就可以安心种田,不用被征召,而打战就交给更职业化的常备军来进行。

农兵分离的好处虽显而易见,但维持军力却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持,而对于主要依赖农业经济大名而言,每年之中可能是灾年也可能是丰年,收入十分不稳定。

若领内大规模歉收,大名和手下家臣自己肚子都吃不饱,还维持常备军,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兵农分离,在战国时也只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这样,控制全国大半矿山,商业贸易的天下人才玩得起。

虽然常备军是一个负担,但由于常备军同武士一样,集体居住在城下町,所以等于同时也刺激城下町的发展。

也是后来战国后期,因为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聚集,而城下町商业逐渐繁华的原因之一。

正如江户时代,江户城之所以能成为,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几座百万人口之大城,一个是因为参勤交代制度,各藩的大名每年都有半年需居住在江户,同时大名家臣,家族就必须跟随,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德川家旗本?御家人,武士这部分人口驻扎在江户城内。

这是有了人口聚集,各相关的匠人,商人也随之进驻,商业才大大发展,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成为是带动江户城繁华很大成因,以至有了以后江户文化的诞生。

而兵农分离的实现,意味着可以不征召农兵作战。

那么继续让农民持有武器,反而容易引发一揆动乱和地区治安的不稳定。

此外刀狩令的实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幅削弱,如国人,地侍这样低层既得利益者手上的权力,让大名对地方控制力增强。

历史上丰臣秀吉实行刀狩令,就是实行了兵农分离后,才颁布下的。

当时的目的就是以此来防止一揆的发生,并且保证年贡的收入,同时稳定了治安。

后来丰臣秀吉将刀狩令收缴上来的铁器,给京都方广寺铸造佛像,门钉。此举不知是不是效仿秦始皇铸十二铜人。

李晓敢玩兵农分离,就是因为手头上有神冈银山的支持,手上有常备军,脱离了动员农兵作战的范畴。

还有就是领内治安相对安定,所以各村不必自备武器,来防卫山贼的洗劫。

而为了防止本地居民,蜂起反抗刀狩令的颁布,李晓才故意借玄理被杀一事,在背后推波助澜,因此调离了那帮一向宗门徒。

这帮人受一向宗蛊惑,很难被说服,若他们进行反抗,很容易造成杀戮,激起更大的民愤。而其他对抗税的村落,也可以在一向宗挑头的情况下,一齐向李晓动手。

最令李晓担心,就是本愿寺借口信徒被杀,而正式介入此事,万一哪个坊官一怒,号召信众对李晓发动一向一揆,那就真的糟糕了。

李晓受到一向宗信徒四方围攻不说,与本愿寺的关系恶化,也是武田信玄所不可容忍的。

到时候,武田信玄最大的可能就是在一怒之下,收回李晓对城生城这一地的安堵。

所以李晓打算,将一向宗信徒,分离出来另作办法处理。

而少了一向宗,剩下的村子抗税的原因,有的是为斋藤家的遗党把持,而有的则缴不起年贡,更多则是跟风观望,看看有人挑头之下,有没有便宜占。

如果能免去年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皆大欢喜的。

所以对于这些非顽固化分子,李晓相信用武力威胁这根大棒,再施以对主动配合刀狩令的村落进行减税,这样的温情说服之下,对付这帮刁民还是很有成果的。

而且玄理被杀,这些匆匆组成‘讲’法会的村落,群龙无首。而没有一向宗挑这个头,李晓倒想看看谁这么不怕死,来尝试下他手中铁炮的滋味。

在出兵之前,为了颁布刀狩令,李晓还费心想了两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前两日,有两个村的百姓因为争夺神通川上游下游,使用水源的用途,而发生大规模械斗,双方死伤二十多人。

李晓抓住此事,决定就此介入,作为实行刀狩令的口实。

第二个理由,鉴于本愿寺寺,玄理坊官大人挂于李晓领内这一重大恶性案件。

李晓一方面派人向本愿寺表示玄理大师在自己领内遇害,而感到遗憾,自责,内疚,追悔莫及,另一方面则表示痛定思痛,决定收缴各村村民的武器,让同样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让本愿寺坊官安全在领内布道,不会挂掉。

做完这番表面功夫后,就在一向宗的百姓,集体去胜兴寺,请求不要作破门处理的三天后。

李晓将自己城生城中的五百常备一齐出动,一个村一个村开过去,用武力督促他们实行刀狩令。

首先下手就是窝藏有斋藤家遗臣的村落。

在这之前,李晓让横谷幸重都已经作好情报收集工作,对哪些藏有斋藤家遗臣的村子,都进行了调查,所以此次行动十分有目的性。

李晓的五百常备仅用了一天,就一口气降伏了两个村落。

其过程也就是,李晓先让铁炮队对着对方村门口,几轮铁炮齐射,之后村子里的百姓们,就已经吓破了胆,马上派人来降伏了。

对于这些非宗教因素,抗税的信众,他们的抵抗意志并不顽强。

服从于领主安排,缴纳年贡被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而本地最强的斋藤家都被击败了,他们没有理由反抗如此强大的武田家。

瓦解抵抗进村之后,李晓将村民全数控制,之后先搜索全村进行武器的收缴,然后对所以村民进行类似姓名户籍登记的措施,同时对混入村中的斋藤家奸细进行甄别。

而一旦发现斋藤家的遗党,立即处决,并将对方的尸体挂起示众,以此威慑其他各村村民。

李晓深信这样虽然残忍一点,但只有用这样雷厉风行的手段,才能避免在对各村实施刀狩令的过程,对方抵抗减小到最低,最后才能少死人。

否则因为一时仁慈,而使得这次刀狩令,不能快刀斩乱麻,如此无辜死亡的人会更多。

刀狩令进行得十分顺利,在短短五天时间,李晓就完成领内各个村落的刀狩令施行。

过程中虽有临时的小抵抗,但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冲突,李晓的常备和领内的村民伤亡都很少。

因为刀狩令而收缴上来武器,共计肋差三百八十把,武士刀一百七十把,弓箭三百多张,长枪(鑓)六百多柄,薙刀两百三十把。

李晓看着这些收缴上来的武器,顿时瞠目结舌,这些武器虽然多半低劣,但淘汰部分后,很多还可以使用,这已经足够他装备起他的小半支五百人的新常备了。

因此对于李晓而言,装备常备的这笔钱,可以省下大半。

刀狩令实施完成后,各个村落犹如拔了毛的公鸡,毫无反抗的余力,当即就将今年的年贡交上。

对于当初主动配合刀狩令的村落,李晓将他们今年内的年贡退回了一部分,一来信守了承诺,二来也可作收拢人心之用。

年贡收上来后,李晓就听闻了胜兴寺那边的消息。

待信众云集胜兴寺门前町后。

胜兴寺住持玄宗,亲自向信众们澄清谣言,说不会因为坊官玄理的死,对信众实行破门处置。

闻之消息,那些信众们顿时对玄宗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当头跪拜,一起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以感谢法主,住持上下的恩德。

于是玄理又登坛讲经,向云集而来的信徒布道。

布道完毕之后,玄理亲自提笔在坊牌上写下‘归命无量寿如来南无不可思议光’的法号。

这段话,出自本愿寺初代法主亲鸾,所书的正信偈的总赞。

玄理写完后,坊官们将写有法号的坊牌,直接在上面撒上泥土,然后让信徒们一起念诵法号。

之所以要撒上泥土,体现净土真宗中净土的意义。

而以前本愿寺法主写的‘御下文’都是印在坊牌上,然后让坊官取去到各‘讲’念诵,并解释其中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这坊牌是要向信众们收钱的。

所以一向宗信众们见玄理上下,亲自书写‘法号’,一下子都进入了信仰疯狂的虔诚中,纷纷大把大把的掏钱,丝毫也不吝啬。

与李晓的暴力征税相较,一向宗的收费方式,在蛊惑信众之后,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交钱。

就这样一向宗的信众,在胜兴寺下呆了好几天后,除了部分人是打算留在寺庙的门前町,终身伺奉,大部分的人,还是踏上了返回城生城的归途。

于是如何面对这些一向宗信众,又成了李晓的难题,当然如果有可能,李晓是巴不得他就留在胜兴寺,不要回来了。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