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四百九十章 云淡风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四百九十章 云淡风轻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27:42 来源:笔趣阁

第四百九十章云淡风轻

听了竹中重治的分析。TXT电子书下载**

众将皆是恍然,在一旁神保长宪言道:“竹中大人,是否可以这么说。”

“以我军团目前的态势,若继续维持此战线,那么虽主动进取的机会很小,但是却稳妥,风险较小。”

“但是在若狭开辟战线,那么我军团,则风险很大,但却是当前唯一破局的机会?”

听神保长宪如此言道,竹中重治思索了一下,还未发言,本多正信这时却开口了。

“宗右卫mén尉,突击若狭并非是唯一破局的机会。”

本多正信看了竹中重治一眼,言道:“我不同意竹中大人的意见,话说回来,自长筱合战以后,这两年之中的天下局势而论,信长身死,织田各军团dú lì为战,而天下各大名彼此侵攻,但暂时保持了一个均衡之势。”

“在眼下这个关节,忍耐和坚持,更胜于大胆和冒险,而本家更需积攒力量,静待天下有变之时,更并非如赌徒般行事。”

本多正信的意见,与竹中重治相左,听了他之言,李正为难了,他的经验不足,可以依赖的两名重要军师意见不一,确实令他有些无从抉择。

接着众家臣亦纷纷发言,支持竹中重治意见的家臣,陈言不想错过这个将势力渗透入近畿的机会。

而支持本多正信,意见却是老成持重,不肯作此冒险之举。

两边争论到一起,倒是令李正一时无所适从,只能将军议暂时终止,稍后再议。

午饭之后,李正心底还是难有一个决断。

他继承家督这两年来,可谓是战战兢兢,他志向很大,一直想做一番不逊于父亲的功绩,但是家臣们对他虽是恭敬,但是不够信服。

信服是才具和战绩摆在那里方可做到的事情。

比之父亲李晓,在越中飞驒军团的家臣团中心目中的地位,李正心知自己要做的还有许多。

尽管李正对此早有准备,但是还是觉得有所气闷。

在家臣团中,尽管李晓走后,李家的家臣团上下在李晓的安排下,对李正是竭尽全力。

但是身为军团副将马场昌房,军奉行竹中重治二人,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他军团总大将的权力。

李正明白,这也是李家与武田家之间达成一个默契。

也是李晓退隐之后,本家对李家的一个遏制在内。

不过竹中重治,马场昌房二人,除了多分担一些责任之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向军团总大将一职染指的意图。

这二人中,竹中重治是聪明人,明白李晓实际上还在幕后cào纵大局,故而聪明选择了合作。

而马场昌房此人xìng情耿直,不屑于行此作为,同时他不会像做小动作的人物。

所有有这二人辅佐,李正虽然对军团掌控力,没有李晓在位时那么高,但是这两年家臣团的运作,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李正在对家臣团保持最低干涉的同时,仍牢牢地坐稳飞驒越中总大将的职务。

现在李正想来,恐怕这马场,竹中二人对大权的分担,亦是他父亲授意并默许的。

其中有几分原因,当然是担心李正过于年轻,而不成熟的干涉,打luàn了本家家臣团一贯处事行径,导致当年武田胜赖与四名臣之间冲突重演。

至于其他,李正亦猜到了几分,想了这里,只有默然叹一口气了。

不过现在竹中重治与本多正信意见,在他内心深处,是倾向支持竹中的决定的,可是本多正信是本家心腹家臣,对于竹中重治外臣的身份而言,他更加信任本多正信,这一时令他犯了为难。

而这时,僧房之外,侧近禀报言道:“殿下,虎哉大人,增田大人,已押解军粮辎重,抵达尾山御坊了,现在在外求见。”

李正一听虎哉宗乙到来,顿时翻身坐起,面lù喜sè。

相对竹中重治,本多正信,虎哉宗乙才是自己最亲近,信任的谋臣啊。

李正立即来到会客的房间中,会见虎哉宗乙与增田长盛二人,双方简略的商谈之后。

增田长盛告辞退出,李正留下虎哉宗乙在会客室,并将今rì白天军议之事,说了一遍,请他参详。

虎哉宗乙听了李正之言语,笑道:“殿下,若要问下臣下意见,那么很遗憾,臣下亦无法给与殿下一个准确的答案。”

“要知道,论军略,兵法之道,以及对天下局势的判断,臣下自问不如竹中,本多两位大人,不要说臣下,就是天下间在这方面,能与竹中,本多这两位大人并肩的谋臣,亦举不出五指之数,所以臣下就不献丑了,跃居两位大人给殿下献策。”

李正听了自嘲地笑道:“虎哉师父,你就不要说笑了,既然竹中,本多二人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那应该dòng悉一切才是,为何做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判断呢?”

说到这里,李正无比诚恳地向虎哉宗乙地言道:“所以还请师父教我。”

虎哉宗乙看李正无比恭敬的样子,即便当上家主之后,还一如以前在他mén下学习般的态度,不由感叹,这虚心向学亦是李正一大优点吧。

当下虎哉宗乙开口言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虽然臣下判断不如竹中,本多两位大人,但是可以从他们说话中的倾向来揣摩,如此就释然了。”

“很简单,”虎哉宗乙将僧袍一挥言道,“殿下你想,竹中大人是本家外臣,故而对军团作战之成败,并没有太大患得患失之心,故而做出判断相对客观,所以他明白尽管作出开辟若狭国战线决定,有几分冒险,但其中机会仍值得一试。”

“而本多大人,则不一样了,本家心腹重臣,休戚与共,殿下继承家督,屋形公等于是将殿下托付给他了,故而战战兢兢,不敢丝毫有负。所以他的判断,相对保守,甚至有几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

“因此两位大人所站角度不同,故而决断亦然不同,殿下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为何这两人会有相左的意见了。”

听虎哉宗乙这么说,李正这才lù出恍然大悟的态度。

李正看向虎哉宗乙言道:“所以这二人之中,竹中大人所见最为客观,那么他的判断,亦可视作最为有利于本家的选择了。”

虎哉宗乙笑道:“这臣下不敢擅作定论,此事关系本家战略重心之调整,关乎重大,所以没有十足把握,臣下不敢非议。”

李正听虎哉宗乙这么说,不由默默摇头,见他说的郑重,李正亦明白这次自己的决定至关重要。

在家臣意见向左的情况下,就该由家督来作最后的决断,这也是家臣团合议制的初衷所在。

李正心底犹豫,这决断若是做错,那么对于他这新任家督而言,打击可就巨大了。

虎哉宗乙见李正一副毫升为难的样子,于是言道:“殿下既然难以决断,何不写信至甲斐,问一下屋形公的意见呢?”

李正听虎哉宗乙之言,双目一亮,言道:“父亲大人的意见?不错,他做出的决定,无论是竹中,还是本多二人,都不会有任何之异议,既然如此,师父你帮我写信,立即将此事告之父亲大人。”

虎哉宗乙喔地一声后,就开始在桌案上写字。

李正在房间走来走去,不由感慨言道:“不知何时有一rì,我才有如父亲大人那般,在家臣团中一言九鼎之威势啊。”

虎哉宗乙听李正之言,默然一笑,随即又低头下去继续写信。

甲斐,东光寺mén前町。

三个月前,作为幕府能登国守护,朝廷右近卫权少将,李晓大人的新府邸在此刚刚落成。

这座新府邸,修建了足足一年整。

为了修筑这个府邸,仅仅是所用的木料,就砍秃了甲斐一个山头的树木。

作为一个家臣的府邸而言,其规模不可不大,而其奢华之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据说府邸落成之rì,李晓请武田信繁,武田信廉,马场信房等武田家重臣宴会,所用各式如金光灿灿的自鸣钟的南蛮物,以及从明国舶来的陶瓷,屏风,都令人惊讶得合不拢嘴。

就算连栏杆走廊上,也是用金漆涂描的。

而那宴会就更不用说,远远突破了,rì本武士传统四菜一汤的格局,几十道菜肴,令征战半生的武田,马场等人,竟然连其中的一半以上,以前都从未听闻过,更不用说品尝了。

受到李晓如此盛大的款待,除了武田信廉以外,武田信繁,马场信房他们反而是在宴席上一直摇头。

崇尚简朴之风,是武士的行为准则,平安时代,京都里公卿奢侈làng费的行径,一直是为武士所鄙夷的。

但眼下这些公卿们,与李晓相较,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马场信房还直言规劝李晓几句,说天下未定,武田家上洛霸业未成,屋形公不可如此沉mí于享受之中。

但是这一番话,却明显没让李晓听见去。

因为李晓三rì后又举办一场,百人以上的lù天茶会,邀请了武田信廉,以及一众文化人,一面品茶,一面体会茶道之中的人生意境。

这茶会举办的规模空前,甚至惊动在甲府的足利义昭的御驾,做了不请自来之客。

事实上,这两年李晓在甲斐的生活一直是过得如此惬意,云淡风轻一般。

ps:嗯,很高兴,在这个局势下,没什么人来本书捣luàn。

郑重说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这点不容置疑。

呼吁大家在爱国时候,也能多一点理xìn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