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两百二十六章 暂代军团总大将

武田信玄与李晓谈起真田幸隆,言道:“当时真田幸隆,正托庇于长野家长野业正之下。当时山本勘助向我举荐了他,说他是一名奇才。所以我才见了他一面,真田幸隆那时无时无刻渴望恢复在信浓小县郡的领地,所以当时一见令我影响深刻。”

武田信玄还有半句话没有对李晓说出,现在的真田幸隆年纪已大,当初那毫无掩饰的**已退敛而去,更加深沉。反而是他的三子真田昌幸,又令他感觉到在他父亲身上,出现过那股咄咄逼人,要篡取一切的野心。

说道这里,武田信玄看向李晓,言道:“在你的眼神中,我同样看到了二十年前的真田幸隆.”

李晓哈哈一笑,言道:“主公说笑了,难道仅仅凭一个眼神吗?”

武田信玄微微一笑道:“这是我信玄的当时直觉,我当然不会以片面而下论断,但凭着你这三年半在武田家中表现,我都默默看在眼底,我更加确定了之前的判断。况且山本勘助致仕时,就曾与我说过你是个有大抱负的人,我信玄相信自己眼光,同样相信勘助的眼光。李晓在我武田家中是一个才能与抱负具备的人。”

李晓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本来就不想掩饰自己的抱负,而且在武田信玄这样豪杰眼底也掩饰不住。

在乱世战国最却不缺乏的就是野心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上留下名字的人,上至皇帝,下至武将,谁说没有一股野心的原动力在背后驱动着。

若那些说着自己整日随波逐流,无心名利,却最终能够位居人上人的人。

小说里写写也就罢了,如果真的出现在你身边,你会信?

但是至于是抱负还是野心,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就看武田信玄怎么看了。

武田信玄对李晓笑着言道:“我记得山本堪助提起,你曾说过,一个人在山上挥手,别人能看得见他,并非是因为他长得高的缘故,而是此人借助了山的势。而你就是要站在这座大山上,看清天下的大势,亦也要让天下人都看得到自己。”

“李晓,我信玄一直很欣赏你这份志向,更欣赏你毫不掩饰,这很难得。我也很感谢你选择我们武田家,作为这座大山,为我武田家建功立业。”

李晓言道:“主公你过誉了。能为武田家效力,是臣下的荣幸才是。当初若不是主公收留,在下恐怕早已经冻饿而死在甲斐山中了。”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李晓,我信玄很欣赏你,所以才将越中方面攻略相托。马场民部我需他坐镇中枢,筹划对西上野的攻略,所以不可能派他去越中。所以我决定,在之后家老评定上,让你暂代马场民部,担当本家的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

李晓听了一怔,军团总大将,这相当于出镇一方大将,武田信玄对自己的信赖可非同一般啊。

武田家现在实行的军制就是寄亲寄子制。

所谓寄亲寄子制,就是以地域划分,以重要城为核心,一种从上至下的军队管理机制。

以目前武田家的负责北信浓的高坂昌信军团而论。

高坂昌信作为海津城城主,负责统御武田家北信浓四郡的军势。

高坂昌信这一级在军制中,称为‘城主’,“一手役”,“大指南”。

高坂昌信以下则有,小幡昌盛,寺尾家,雨宫家等本家直属足轻大将,或当地国人头目这样的中级家臣,这一级称为“寄亲”,“指南”。

而最下级则是在地武士,地侍这样的普通级别武士,这一级称为‘寄子’,‘被指南’。

待战时动员时,高坂昌信根据军役账上各人的俸禄,石高,对寄亲级大将发布动员令。

之后寄亲级大将收到动员令后,再向所属的在地武士,也就是‘寄子’一级发出动员令,如此一级一级逐级动员。

在历史上武田家还依此军制,先后编成有,南信浓秋山信友军团,负责三河,中山道攻略,内藤昌丰编成西上野军团,山县昌景编成骏河军团。

在战国武田家采用寄亲寄子的军制,今川家,北条家亦是如此。

这一军制后来还曾为德川家康效仿。

在历史上,小牧山长久手合战之后,因为大将石川数正叛逃至羽柴秀吉手下。

德川家康担心一切军事机密为羽柴秀吉得知,所以将德川家的军制模仿武田家的甲州流进行改革。

德川家康将德川家兵力编为五大军团,分别是酒井忠次、大须贺康高、本多忠胜、神原康政军团,以及赤备组成的井伊直政军团。

德川家康与武田信玄还有个微妙的巧合之处,在军团长的设立上,武田信玄是武田四名臣加秋山信友,德川家康则是德川四天王加大须贺康高。

两家都是以谱代加当地国人众 寄骑的方式,作为一个军团设立。

所以听闻武田信玄任命自己为负责攻略越中飞驒方面军团总大将,他心底的惊愕,是难以言喻的。

这一职务以往是武田信玄一手提拔上来的谱代家臣,如马场,高坂等四名臣不说,而秋山信友也是武田信玄一手拔耀上来的。

李晓能被武田信玄授予这一重任,可见他对自己的赏识。

虽说是暂代,但是只要李晓日后表现出色,就可以将这暂代二字去掉,而正式转正。

如此即可与饭富虎昌,高坂昌信,武田胜赖,马场信房平起平坐。

武田信玄能如此任命李晓为代理军团长,李晓心知除了自己已成为本家一门众这个因素之外,还有武田信玄对自己的信任。

当下李晓郑重地言道:“多谢主公的知遇之恩,李晓愿为本家竭尽忠诚。”

三天之后,踯躅崎馆,武田家的家老评定。

武田胜赖,李晓,真田幸隆,武田信丰四人皆然参加。

真田幸隆,武田信丰现在虽然是武田胜赖军团麾下的寄亲,属于武田信玄划拨的与力。不过他们原来都是武田家家老级的家臣,所以亦有参与家老评定的资格。

至于小幡宪重,大熊朝秀,保科正直他们就不能列居其中。

踯躅崎馆的大殿之上。

在武田菱的家纹之下,武田信玄肃然正坐在叠席上,身侧则摆放着他日常上阵所穿具足,具足之上则是披白熊毛,下覆鬼面的诹访法性头兜。

而另一侧则摆放着武田信玄的旗印,风林火山旗以及诹访大明旗。

武田信玄左,手侧,依照位次高低,依次坐着武田信廉,武田义信,武田胜赖十多名武田家家老级家臣。

因为李正尚未与菊姬成亲的缘故,所以李晓虽已得到众人承认,但现在仍还不算是进入本家一门众的范畴,在家老级家臣中位次相对靠后。

李晓一副正装打扮,坐定位置之后,正坐在软垫上,左右四顾。

现在他左右这十多名家老级家臣就是武田家的评定众。

但凡武田家商议重大要事时,由评定众所做出之决定,在由家督通过之后,就是武田家的最终决定,任何人都不得违背。

当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实际上主要也看,主家家督自身威信如何。

若是主强臣弱,那么家督之意,基本评定众都不敢违背,出现如织田家那般,织田信长一个人说的算的局面。

若是主弱臣强,那么家督将被架空,少数几个权臣操控的评定众,完全可以不理会家督的意见,自己做出决定。

这个例子拿现今的幕府而言,就最好不过了,足利义辉基本被架空,幕府大小事务都由有‘半王’之称的三好长庆说了算。

三好长庆代将军执掌天下,故而可算是半个天下人。

而在三好长庆之前,则是由半将军细川政元将幕府玩弄股掌之间,当时三好家只是细川的一介家臣。

在武田家中随着坂恒信方,甘利虎泰家老的先后身死,武田信玄的权威日重,他的决定已渐渐可影响左右评定之结果。

但是评定众们亦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若是武田信玄在某些决定上一意孤行,评定众上也会驳斥回去。

相对于评定众所坐的另一侧,李晓抬起头看去,只见在降一格的台阶下,则密密麻麻坐着家老格以下的侍大将,足轻大将格家臣。

这些人集体坐在大殿的下端,将细听评定会议上所决定之结果。

这一级别的没有话语权,只能坐在一旁听闻。

见到这一幕情景,李晓不仅想起了当初自己初进武田家时,也是相似的场景。

当时自己是身处在海津城中,他的位子是坐在台阶下,听着饭富虎昌,马场信房,山本勘助他们,进行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前的军议。

独目跛足的山本勘助当堂提出了啄木鸟战法,这一幕令他记忆犹新。

三年半的时间,从眼前飘然而去,李晓现在坐在了家老席的位置上。

如果是三年之前,自己也能在当时的军议上,说出自己的意见,那么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或许会将是另外一个结局。

现在李晓终于拥有了一定可影响武田家中枢决定的权力了。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