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行 > 第314章 暗花,二十万贯!(1/2)

宋时行 第314章 暗花,二十万贯!(1/2)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59 来源:笔趣阁

炎炎夏日,眼见着即将过去。

宋金之间的盟书虽然签订,可是要执行起来,却非一桩易事。也就是这时候,太上道君赵佶,自金陵起驾,回转东京。一时间,开封城内,也随之变得越发躁动。

“元则,郎君已数日未来当值,却不知是何缘故?”

诸率府内,高尧卿为陈规倒了一杯水,而后坐下来,看似浑不在意的随口问道。

陈规入诸率府已有些时日,也渐渐站稳了脚跟。

论功名,他是中明法科进士出身,远非朱梦说可比;论能力,他曾为安陆县丞,也有领兵勤王的经验。加之他是朱桂纳介绍,说起来也算是太子赵谌一系,所以做起事情来,也就没了那么多的襟肘。高尧卿是太学出身,但论及才干,却逊色于陈规。加之他老爹高俅已非是殿前都太尉,殿帅一职被赵桓表兄王宗濋取代,自然少了几分纨绔之气。平日里他负责诸率府主簿事宜,和陈规走的很近。

玉尹已有数日未出现,让高尧卿不免感到疑惑。

他听到风声,太子亲军将开拔真定。按道理说,如今正应该是玉尹忙碌之时,偏偏整日不见玉尹的影子,让他不免生出几分顾虑。

陈规则眯起了眼睛,喝了一口水。

“衙内勿需担心郎君,想必这时候,他也是非常辛苦吧。”

“辛苦?”

高尧卿愕然,有些不太明白陈规这话语中的意思。

整日连人都不见,又何来辛苦之说。

只是他再想询问,陈规却不愿再谈。两人在公房里又聊了一会儿,高尧卿觉得无趣,便起身告辞。

目送高尧卿离去,陈规轻轻出了口气。

眼中闪过一抹精亮,他自言自语道:“也不知小乙在这种时候,又会做出甚决断来?”

宋金盟书的内容,已经传遍开封城。

不论开封百姓是如何的义愤填膺,面对如此结局,也无可奈何。

罢了,既然官家没有异议,谁又能出面阻拦?歌照唱,舞照跳,眼见入秋,正好风花雪月。

于是乎,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风花雪月事,开封城似有回复到往日繁华。

丰乐楼已不比当年,潘楼也透出衰败之气。

这开封城里两家最为兴旺的酒楼,在经历了开封围城之战后,可谓是元气大伤。

冯筝‘自杀,,丰乐楼受到牵累。

以至于许多人不敢再来丰乐楼玩乐,害怕和奸细二字搭上了关系。马娘子也因此感到心力憔悴,不想继续经营丰乐楼。围城之战结束后,马娘子便找人想要兜售丰乐楼。在几经磋商后,丰乐楼的经营权,最终被柳青得到,马娘子带着家人离开了东京,去了西京洛阳。在那里,也有她一些产业,足够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而潘楼的情况也不甚好。

徐婆惜退出潘楼,下嫁杨再兴为妾。少了花魁坐镇的潘楼,试图请封宜奴重新出山,奈何李师师出家比丘,封宜奴也心灰意冷,老老实实的做起了贵妇人,不愿重操贱业。司马静也从潘楼抽出了资金,似无意继续经营,目光转到了西州商路上面。

五月中,西州商路重启,柳青等人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

司马静也参与其中,投入近三十万贯本金。这一次西行,比之第一次的规模明显大了许多。除了杭州黎氏家族和柳青之外,又加入了夷州司马静以及洛阳种家。

货物总价值,更高达一百五十万贯,浩浩荡荡向西州进发。

种师道投入了近二十万贯的本金,也算是倾种家之力,来推动此次贸易。不仅如此,五原姚氏,也开始筹措资金,准备在入冬后,开启漠北商路。陈东私下里计算过,若漠北商路开启成功,那么玉尹的个人资产,在来年将达到百万贯之多。

对此,玉尹却不甚在意。

秋老虎还在肆虐开封,但西台山里,确是一派凉意。

玉尹已收到了枢密院调令,正式为太子亲军都统制,河北兵马元帅府参议,中秋之后,开赴真定驻扎。

军中事务,自有陈规等人操持,无需玉尹费心。

于是,便借着这难得的空闲,带着一家人前往西台山。

一方面,是想要休整一番,另一方面,则是去祭拜一下黄裳。

一晃已过去大半年,因为开封之围的缘故,玉尹还没有来吊祭过一次。而今马上要开拔出征,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够返回,玉尹自然要来探望一回,祭拜一番。

吊祭了黄裳之后,燕奴和杨金莲便带着玉如和玉娇去玩耍。

玉尹则在陈东的陪伴下,绕西台山直奔三岔河口,田行建在这里,已等候多时……

昔日那座屠场,已经不见了踪迹。

柳青在这里建了一座酒楼,本是想借三岔河口秀美景色做一番生意,却不想金兵围城,三岔河的酒楼也就付之一炬。好在柳青西州之行赚了个盆满钵满,自然也不在乎这些许损失。三岔河便这么荒废着,也许等时局好转,他会再来经营。

玉尹也算是故地重游,和陈东来到三岔河后,便登上了停泊在河湾处的一艘小船。

撑船的,正是高世光。舱中坐着田行建和苏灿两人,看到玉尹进来,便连忙起身,令得小船一阵摇晃。

“哥哥唤我等前来,却不知有何吩咐?”

说起来,玉尹已有很长时间未见过田行建。

宣和六年北上太原时,在汴口和田行建见过一次之后,两人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未曾见过一回。倒是苏灿,两次入开封寻找玉尹打交道的次数比之田行建还多。

一晃,三载。

田行建看上去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整个人似乎又胖了一圈。

脸上的那个痦子,更加生动,随着表情变幻一动一动,直让玉尹生出猥琐之感。

“七哥别来无恙。”

玉尹坐下来,摆手示意两人落座。

而今玉尹,可不是当年那个北上太原时的白身小子。

北宋风气开放,但依然有着严格的阶级划分。算起来玉尹如今是官,而田行建和苏灿虽是水贼,表面上却还挂着个水军的身份。在玉尹面前,自然就弱了气势。

不过,若非如此,他二人也不会听了玉尹召唤,便立刻赶来东京。

四人坐下之后陈东与苏灿使了个眼色,两人起身从小船里退出船舱,只剩下玉尹和田行建两人。

“七哥,自家今日找你,却非是官身,而是以开封玉蛟龙之名寻你帮衬。”

田行建本怀着几分小心,可听完了玉尹这番话之后,脸色一变,表情顿时生动起来。

玉尹这一番话里,包含了许多意思。

非是以官身寻他做事,而是以开封玉蛟龙之名?玉蛟龙,是玉尹在市井中的诨号也就是说玉尹找他来做的这桩事,很可能是违法之事,便令他好奇起来。

以玉尹而今的声名,又是太子近臣究竟是什么事,要他不得不走这江湖路数?

田行建沉吟片刻,便开口道:“愿闻其详。

玉尹为田行建满了一杯水酒,而后轻声道:“七哥身处汴口却不知有没有听说过,燕山之盟?”

燕山之盟!

田行建眼睛一眯心中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

所谓燕山之盟,便是此次开封之围后,宋金之间的盟书。

由于此次盟约是在燕山府签订,故而有‘燕山之盟,的说法。田行建虽然只是个市井中的小人物,却也听说过这件事。犹记得燕山之盟刚传出来时,田行建气得暴跳如雷,在黄河上破口大骂朝廷昏庸,李纲梅执礼等人误国,甚至喝得酩酊大醉。

开封之围,他未与金兵正面交锋。

可是,他也曾随汴口水军,袭击白马津,与那虏贼多次交手。

汴口水军,为此付出了数艘大船的损失,田行建手下的那帮子兄弟,也死伤多人。

若早知道是这等结果,便应付了事。

明明打了胜仗,可到最后,却还是一场惨败。

一场,他根本无法理解的惨败!

面皮抽搐两下,田行建缓缓闭上眼睛,半晌后沉声道:“却不知小乙,要做何等事?”

言下之意,便是也听说了燕山之盟。

田行建虽竭力表现出平静之色,可是玉尹依旧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一丝端倪。

“两万虏贼,尽数归还,他日势必会成为我大宋强敌。

想来七哥也听说过自家所做西行记吧,对虏贼,小乙虽算不得很熟悉,但自认却比许多人了解。那是一群贪得无厌的恶狼。此次虏贼开封失败,两万人被俘,势必会记恨心中。一俟他日再行开战,这两万人必然是虏贼先锋,造成的破坏,尤甚于这次。

朝廷释放这些虏贼回去,便犹如释放了两万头恶狼……小乙每每思来,便无法释怀。”

田行建闻听,眼睛不由得一亮。

“小乙的意思是……”

“除了那些虏贼,还有完颜宗望。”

玉尹并没有立刻回答田行建,而是用低沉的嗓音道:“完颜宗望此人,其危险程度,尤甚那两万虏贼。此人虽不通文字,却是个天生的名将。若非这次过于冒进,说不得便是一回大胜。而经过此次惨败,我敢肯定,此人必然会变得更加厉害。

也许七哥不清楚,但我却知道。

此人身陷牢笼,却表现得非常镇静。每日在大牢中,除了练武强身之外,便是请人搜集了许多我宋人兵法韬略,更着人为他诵读。相比之下,他对衣食之物并不在意,甚至一日不食也无不可。如此一个人物,小乙总以为绝不能放虎归山。”

完颜宗望在大牢中的表现,玉尹也是从别人口中打探出来。

这厮越是表现轻松,玉尹就越是担心。

以至于当他听说,朝廷要把完颜宗望放走的时候,便生出几分恐惧。

如此人物,绝不能放走,……若是让完颜宗望走脱,过不得几年,必然是大宋心腹之患。

田行建眉头紧蹙,一言不发。

良久他沉声问道:“小乙的意思,是要杀了这完颜宗望?”

玉尹却一笑,突然回头问道:“少阳,船到何处?”

“已抵达八里湾。”

“靠岸!”

玉尹沉声喝道,而后对田行建说:“七哥,随我上岸一遭?”

田行建点点头,也没有犹豫。

不多时小船在河边停下来,田行建和玉尹一起从船舱中走出来,却顿时愣住了。八里湾,便是当初郭京带刘思投石断流之处。

在河滩上,何元庆和狄青带着一支马军,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押着二十辆大车,静静列队于河滩之上。待玉尹和田行建下船之后,狄青忙上前行礼,恭声道:“郎君,车仗已经准备妥当,末将从狄马营找来了三百人,由焦成带队,随时可以启程。”

“小乙,你这是……”

田行建一脸茫然,回头看了一下苏灿,却见他也透出疑惑之色。

“七哥,且随我来。”

玉尹拉着田行建便走到一辆马车前,掀开车帘,就见马车上摆放着十只木箱。

他伸手,将一只木箱上的封条撕掉,打开来之后,田行建只觉得眼前一阵银光闪动,直花了他的眼睛。忙闭上眼,揉了揉复又睁开眼睛,却见里面是一锭锭明晃晃的银子。

“这是……”

“我知道七哥在绿林道上人面广,名气大。

这次我请七哥帮的忙,便是为我开出一道暗花……两万虏贼,一个不要放过,只要杀一个虏贼,便十贯赏金。这里是十万贯银两,也是我的定金。一俟好汉们动手,剩下十万贯便送到汴口,七哥的家中。却不知道,七哥是否愿意帮我一遭?”

田行建,懵了!

不仅是田行建,包括苏灿在内,甚至连狄青等人,也被玉尹这大手笔所震惊。

二十万贯的暗花,是何等惊人数字?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夺了一回十万贯的生辰纲,便令得朝廷震怒。而这次,玉尹放出二十万贯暗花,只怕是整个河东河北绿林道,都要为之惊叹,为之疯狂了!

“小乙,你真要如此做?”

“正是!”

田行建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道:“田某素来自诩好汉,可是和小乙一比,真个羞煞了人。

小乙既然有此雄心,田某便拼了死,也为小乙作成此事。

河东路无需小乙费心,凭自家面子,当不成大事;倒是河北路绿林道那边,而今出了一个马扩,确有些麻烦。此人本是燕山府武官,因郭药师那鸟厮投降,便投了西山和尚洞落草,而今声势浩大,颇有河北绿林道盟主之势。若小乙作此大事,还需有马扩出面。自家和马扩没甚交道,但若小乙有意,也能从中引荐则个。”

田行建说完,不等玉尹开口,却听一旁陈东道:“马扩?可是狄道马子充?”

玉尹一怔,“少阳知道此人?”

“若是狄道马子充,便认得!”

苏灿道:“那马扩表字,却不太清楚,但确是狄道人。”

陈东闻听笑了,“若是此人,倒也好办。

“哦?”

“马扩之父,说来小乙可能也知道,便是那一手促成海上之盟的登州兵马钤辖,武义大夫马政。那马扩少时曾就学开封武学,后随其父奔走宋金之间,对于女真之事,颇为了解。辽金开战后,马扩便觉察到虏贼野心,更时常感叹当初的错误决定。

宣和七年,他主动请命,随蔡靖前往燕山府为通判……郭药师投敌之后,便失了此人消息。原以为他已经投降虏贼,却不晓得他居然落草为寇,有如此名声……若是此人,那河北路绿林道之事,便由我解决。当初我在太学时,曾得马扩资助,说起来也有些交情。还请七哥帮忙联络,我愿走一遭西山,说服马扩同意。”

玉尹惊喜万分,却不想陈东还识得这等人物。

“若如此,便麻烦少阳辛苦一遭,走一回西山。”

陈东点头答应,一旁田行建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苏灿道:“郎君此事,还要小心,不可以走漏了风声。”

“哦?”

“若被人知晓,这暗花是郎君所出,只怕于郎君危险。

自家的意思,还是以七哥之名发出暗花,如此一来,也能是郎君的危险,减少到最小,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玉尹自想出这‘暗花,的主意之后,便已经决定,不计代价。

但听苏灿这么一说,也觉得此事他不好抛头露面。

思忖一番后,便点头答应,“若如此,便拜托两位。”

苏灿和田行建忙躬身道:“请哥哥放心,若走了一个虏贼,我等便提头来见。”

朝中罔顾大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可是在民间,知晓大义之人却比比皆是。人常说,仗义每多屠狗辈……也许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屠狗辈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词,但是在玉尹心中,屠狗辈三个字,代表的是铁血和义气。有如此一帮好汉,此次事情,说不得真能够做成。

送走了田行建和苏灿,玉尹的心情顿时大好。

他命狄青何元庆二人率部返回东京,自领着陈东坐上小船,直奔西台山而去……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这一趟暗花,会在江湖中,掀起何等滔天巨浪。

玉尹站在船头,遥望青山,嘴角微微一翘,勾勒出一抹极为好看的笑意。

完颜宗望,你又会如何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