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五百二十章 光复沈阳

抗日保安团 第五百二十章 光复沈阳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7:50 来源:笔趣阁

阿留申海战过后,美军加紧了对日本本土和俄国远东的轰炸。从美国本土的物资更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阿留申和堪察加一线。仅十一月上旬的一次输送,美国政府就组织了五百多条商船的物资,多到仓库都堆不下。

随后,美军北太平洋战区和第八舰队又对千岛群岛展开了攻击,并进行了登陆作战。千岛群岛跟阿留申群岛一样,也是一条长长的岛链,而且恰好处在堪察加半岛和日本的北海道之间。

当时千岛群岛全部都归日本所有。在远东战争爆发之前,日军在离堪察加最近的占守岛还部署了大量兵力,直到远东战争爆发之后才陆续撤离。

阿留申海战之后,日军也曾试图重返占守岛,但遭到了美军的猛烈空袭,最后只好放弃。不过日军还是加强了库页岛、北海道还有南千岛群岛的防御。美军接下来想要轻松占领这些地方肯定是不可能了。

在美军取得大捷的同时,郑胡子亲自指挥的第二战区也没有拖后腿。在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之下再次取得大捷,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

沈阳今日庆升平,仰首清天白日明,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

就在美日海军激战阿留申的一个星期之后,第63军主力91师终于击溃日本守军,失陷了11年之久的沈阳城正式宣告光复!

“沈阳光复了,我们不再是亡国奴了!”沈阳民众争相奔走相告。整座城市都沸腾起来,化做节日的海洋。

“义勇军万岁,63军万岁!”

人们高呼着口号,尽情地宣泄着压抑了十一年的情感。

事实上,不仅仅是沈阳或者东北一地,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了一片狂欢当中。就连很多沦陷区的民众也不禁流下热泪,看到了希望。沈阳光复了,大连、长春、南京、上海还会远吗?

重庆黄山,委员长官邸。

“恭喜您,委员长先生!”美国驻华大使高思紧紧握着常凯申的手。脸上露出外交官的职业笑容。亲切地说道:“我刚刚接到情报,第63军已经光复了沈阳,贵国的第二战区又取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我一听说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便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所以特地前来向您表示祝贺!”

常凯申脸上的肌肉战栗了几下。勉强笑道:“这是中美两国共同取得的胜利。请代我感谢罗斯福总统和美国人民!”

两人亲切地交谈了几句。常凯申又设家宴招待了高思大使,宋小妹还亲自下厨做了西点,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席间,两人还就中美合作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友好的商洽,高思大使一直呆到傍晚才兴尽而归。

目送着高思大使的专车离开黄山官邸,常凯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用力跺了几下拐杖,大骂道:“娘西匹,美国人不安好心,可恶,可恶!”

又长叹一声道:“唉,郑胡子现在有了地盘,背后又有美国人撑腰,从此势大难制,只怕比g党还要难对付。可恨,可恨!”

刚才在席间,常凯申话里话外多次暗示美国政府的援助应该交给国民政府和军委会,而不是与第二战区直接联系。可这个高思大使总是装糊涂,几次都被他给绕过去了。这让常凯申感到大为恼怒。

历史上常凯申曾以跟日本妥协相要挟,阻击美国对延安方面提供援助。可现在已经不是42年初那一会儿了,美军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打败日本人,对常凯申便不再迁就。

常凯申越想越气,不禁破口大骂,先骂郑胡子擅自用兵,目无领袖,是可耻的军阀!又骂美国人明为盟友,却在暗中支持郑胡子和其他军头,其心可诛!再骂**将领不争气,屡战屡败,让国府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还骂日军欺软怕硬……

只可惜委员长这些话算是白费了口水,作为当事人的郑胡子是一句也没听到。由于第97军和第63军进展神速,不仅让日本人措手不及,也大大出乎了第二战区的预计,让郑胡子等人差点儿忙死。

按郑卫国和战区总参之前的分析,42年能打通辽西走廊就不错了。而且东北的冬季异常寒冷,郑卫国非常担心大部队去了之后筹集不到足够的御寒物资和粮食。

他原本打算让第97军在锦州最多到黑山、大虎山一线固守,再派第63军向东北腹地渗透,然后尽力支撑到43年春再组织第二轮攻势。

可没想到日军在东北的统治看似稳固,实际上早已经坐在火山口了。由于日军四线开战(对华、对美、对英、对苏),物资紧张,兵源枯竭,现在又失去了华北的物资供应,战争的成本几乎全部压在了东北民众身上。

面对日本占领军的残酷压榨,东北人民早就苦不堪言。而且不光是普通民众,就连伪满军官兵中间也在暗暗酝酿着起义、反正的浪潮。

日军侵入东北之初的那一批伪满军主要以“省防旅”为主,在东北军内部也只能算三流部队,战斗力极差,而且动辄哗变。

直到1938年以后,日本在东北的统治基本稳固。日本人便操纵伪满洲国政府颁布《国兵法》,实行征兵制,规定未满境内的成年男子都要服3年兵役,并将流氓地痞逐出军队,以此提高士兵素质。

1939年,又在“新京”(即长春)设立军官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军官。之后还陆续增编了工兵、航空兵、辎重兵、高射炮兵等技术兵种。经过这一番整训,伪满军的实力大幅度提升。

不过这些以“良民”为基础的部队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仇恨。经常爆发起义、反正、刺杀日本军官等行动,让日本人大为恼火。

由于中国人的抵抗过于强烈,日本始终难以对中国人组成的部队放心。因此在伪满军中大量编入日本军官和朝鲜军人来监视中国人。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少数民族军人的比例,如兴安警备军,就完全是由蒙古族组成的。但这种方法非但没有增强伪满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军中内部矛盾,使得伪满军更加“不可靠”。

第97军刚到黑山、大虎山一线,便有大量伪满军在阵前起义,彻底打乱了日军之前的防御部署,迫使日军全部龟缩到了沈阳城内。

总参谋部很快找到了战机。命令第97军主力绕过沈阳。继续向北攻击。当时日本在东北腹地空虚得很。

李良荣立即亲率第34师为先导,抄小路昼夜兼程,扑向沈阳北面的四平。四平虽然是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却只有伪满兴安军一部和日军铁道守备队以及临时组织起来的日本侨民(包括棒子)。

一番激战下来。伪满军再次在阵前哗变。日军大部被歼。其余全部成了俘虏。目前正在第34师的集中看压下充当苦力,在四平一线修筑工事。

与此同时,后面赶到的第63军也向沈阳城发起了猛攻。沈阳虽然有近万日军驻守。还有大量日韩侨民。可这些人和部队都是承平日久,根本不懂打仗。

历史上的通化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占尽优势的数万日军和武装侨民连八路区区千余留守部队都束手无策,更不用说第63军这种级数的精锐了。

而且沈阳市内的中国居民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协助第63军作战。这些人熟门熟路,带着第63军不断穿插,很快便将日军阵地切割得支离破碎。最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沈阳的日军残部便宣告投降!

周参谋长快步走了进来,笑道:“哟,总司令还在研究呢!”

郑卫国将放大镜搁在一旁,活动了一下关节,问道:“第七集团军现在到了哪里?”

周参谋长答道:“哦,请总司令放心,鄂友三的骑兵已经出了山海关,第七集团军主力也到了滦县。”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点头道:“这就好!”

第97军和63军取得的大捷固然是大快人心,可是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太充分,使得眼前的胜利并不保险。

俗话说的好,步子大了就容易扯到蛋!现在进入东北的才两个军,如果关东军主力全力反扑的话,肯定是守不住的。如果增派部队,后勤供应又要出问题。打不赢,又守不住,那就只能撤了。

可是好不容易才趁乱拿下了沈阳和四平,总不能又拱手让出吧?这些地区刚刚光复,要是第二战区不战而退,老百姓肯定会大所失望。这是郑卫国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尽管有多种选择,可实际上摆在第二战区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全力守住四平一线。

为此,第二战区在全部管辖区域内紧急动员:

第一,将已经进入东北的第97军和第63军分别扩编成第一、第二集团军,各自以四平和沈阳为中心发展,并迅速扩充;

第二,命令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立即结束休整,赶赴关外增援。当时,第七集团军从包头一路杀来,陆续歼灭了骑兵第4旅团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自身伤亡也比较大。郑卫国便让第七集团军将伤员和病号留下,然后直接从第40军和第53军中成建制抽调部队补充缺额。

这一招就是陈诚“土木系”高速扩充的法宝,称之为“全面交流”。

第三,在第二战区司令部下面专门组建一个“运输部”,全权负责对关外部队的后勤供应;

第四,向美军北太平洋战区求援,请求他们支援一批物资,并派轰炸机对回援的关东军主力狂轰乱炸,使其无法快速反扑。

与此同时,八路军方面也支援了一百多个“干部工作团”。这一批人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光复地区接收和承担行政工作,组织当地群众支援抗战;二是潜入沦陷区组织暴动,牵制和分散日军的兵力。

正忙得团团转,美国北太洋战区司令部突然发来密电,表示将有两位特使正在赶来的途中,请求第二战区接应。

郑卫国奇道:“会是谁呢?”

周参谋长笑道:“来了不就知道了?我猜他们多半是为了商谈今后两个战区的合作事宜。不过选在这个时候来,只怕来者不善。”

郑卫国点了点头,就算是合作也有主次之分,看来等下又少不得一番唇枪舌战了!(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屡战的月票,今天仍然是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