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二百九十五章 冀中天地

抗日保安团 第二百九十五章 冀中天地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部队进入冀中平原后,冀中区的党政军领导人很快赶来迎接。来了很多人,场面也搞得非常热烈。郑卫国一边跟新老朋友们寒暄,一边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原本剑拔弩张的局势已经缓和下来。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与杨秀峰教授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是分不开的。对于他的才能和威望,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也非常看重,并决定委任他为冀中区党委书记、冀中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冀中行政公署主任。

但杨教授认为当前是战争时期,为了事权统一应该让郑卫国来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北方局经过慎重讨论之后表示同意。就这样,郑卫国刚到冀中又升了一级,军务上再无掣肘。

冀中区的指挥部设立在安平县大黄城村,一行人连夜赶到了这里。安平是吕司令的大本营,为了尽地主之谊,就出面组织了一个欢迎晚会。

杨教授问道:“不会太浪费吧?”

吕司令笑道:“不会!就摆了几桌酒席,另外还有先锋剧社的文艺表演。大伙儿在一起乐呵一下,也没啥布置,浪费不了什么。”

杨教授点点头说:“嗯,我看行。大伙儿平日忙着打鬼子,也难得相聚,趁这个机会交流一下,还可以增进了解嘛!军长,您看呢?”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酒席就算了,我知道这是同志们的一片心意,但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大鱼大肉的。影响不好。”

吕司令有些尴尬,期期艾艾地说:“那,那文艺表演呢?”

郑卫国笑道:“除了文艺表演还有什么?”

吕司令有些不好意思,脸微微一红,说:“还有个舞会。”

大伙儿一听都哄笑起来。那个时候的人都很单纯,男女之间握个手就算是很开放,很洋气的表现了。跳交际舞免不了搂搂抱抱的,在不少人眼里简直跟“摸香”、“挤神仙”有一拼,根本不是正经人干得事儿。

东北军出身的人却很喜欢跳舞,吕司令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喜欢跳舞的统帅。另一方面则是东北的风气使然。像后来四野出身的干部就喜欢跳舞。跟其他野战军的“老大粗”们一比,显得要高端洋气许多。

郑卫国也跟着笑了笑,摆摆手说:“跳个舞不算啥,不过今天晚上不行。你们先各自回去准备一下。半个小时后到我这里来开会。”

杨教授笑道:“军长。您这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什么事儿这么火急火燎的?”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时不我待啊!你们别看现在华北的形势一片大好,那是因为日军正南下攻打武汉。等他们回过头来,咱们的苦日子就要来临了。”

孟司令插了一句嘴。说:“那还准备啥?咱们直接开会呗!”

郑卫国笑道:“也不用这么急!你们没填饱肚子的,马上去找点儿东西垫补垫补;想撒尿的马上去撒尿;烟瘾上来的,赶紧去抽烟……今天晚上是个长会,议题很多,大家都要有心理准备。”

众人一听,忙哄得一声散去。只剩下杨教授、吕司令、孟司令,还有冀中军党委副书记黄静,公署副主任李耕涛等几个主要领导还在。郑卫国就先和他们聊了聊,就一些重大问题交换了看法,并制定了会议的章程。

郑卫国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整编。冀中的部队很多,但编制太杂乱,军令不一,成分复杂,控制力度太弱。这些问题必须马上得到改善,否则以后将更加困难。”

杨教授推了推眼镜儿说:“这个工作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了,只是进展得不顺利。”

郑卫国问道:“都是些什么原因导致不顺利呢?”

杨教授说:“主要还是思想工作没有做好,让很多军官尤其是旧军队出身的军官产生了误会。有些人认为我们是要趁机夺权,担心因为历史问题遭到清算,还有一些军官觉得整编过后职务变低了,心里不痛快,就不愿意交出部队。”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这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政工干部们要多做工作,上级军官也要多走动走动,加深了解,增强互信。总之,工作态度和方法是第一位的。我不希望再看到有人用机关枪整编。请大家都记住了,枪口是要对准敌人的,不是自己人!”

吕司令脸一红,噌的一声站了起来,羞愧地说:“前段时间的整编工作做得不好主要是我的责任。我要向杨书记和郑主席检讨。”

其他一些军政干部也慌忙站了起来,纷纷请罪。

郑卫国摆摆手说:“我今天来不是要追究大家的责任,而是为以后的工作划定一个框架。至于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归杨书记处理,你们各自写一份报告交给杨书记。大家都坐,我们接着谈整编的事情。”

孟司令说:“郑主席,在您来之前,我们曾制定过一个整编的草案,您要不要看一下?”

郑卫国说:“好啊!这里的情况你们比我要熟,当然是以你们的意见为主。”

吕司令让秘书拿来厚厚一叠文稿,然后从里面翻出几页递给了郑卫国。郑卫国接过一看,见里面提出把根据地划分四个军分区,然后把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各整编成十二个团。这跟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等过段时间第五军分区一成立就全齐乎了。

看了没有多长时间,出去“准备”的干部们陆陆续续回来了。郑卫国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有点儿无所适从。但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做好了准备工作的。这些事情都很简单,却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见时间到了,郑卫国便宣布开会。第一事情就是清点人数,结果一个不少。郑卫国打趣道:“我本来还想立个下马威的,你们怎么来得这么齐,也不知道配合一下?”

这个年代的笑点都很低,大伙儿一听都呵呵笑了起来。不管有多少是真笑的,起码会场气氛要融洽许多了。因为大家都发现这个新上任的军政委员会主席不难相处。

郑卫国听大伙儿都叫他主席,总感觉有些怪怪的,所以开会第一项就让他们换个称呼。大伙儿想了一下。决定改称他为司令——冀中军区司令员。

这个称呼从此伴随了他很长一段时间。比以前的什么团座、旅座、师座、军座加起来还要长。而且也最出名,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传开了他的大名。

不少游击队经常打着他的名头吓唬鬼子和汉奸,动不动就拍着桌子大骂道:“好大的狗胆,郑司令的队伍你也敢惹!”别说。还真有不少人被这个名头给吓尿了。就连伪军们赌咒发誓也常说:“我他妈要是说谎。出门就让郑司令给收了去!”

第二项工作是划分防区。历史上。冀中根据地最初被分成了四个军分区,后来又在平南一带得到发展,变成了五个。郑卫国却觉得这样划分有些多。而且也缺乏有份量的人独当一面,所以决定只设三块军分区。

第一军分区北抵保定,西止平汉铁路,东面以深县,衡水县为界,南面是冀南根据地,主要应对平汉线之敌。第二军分区在第一军分区以东,北面以大城县为界,南面是德石线,主要应对津浦线之敌。第三军分区在前两个军分区的北面,主要应对北平或者天津之敌。

这样一来三个军分区呈品字形,背靠背,各当一面,互为依托,同时也便于向外发展。另外,蠡县、高阳、任丘、肃宁、安平六县划为军区直辖,算是97军的自留地。这六个县都处在根据地腹心,主力部队可以安心休整,而且向四面增援出击都很方便。

大伙儿对比了一下,最终通过了这个提案。至于是好是坏,还要通过战争的检验才知道。

划分好了军分区,接下来就是各区的人事安排了。这一点,郑卫国之前也有成算,机灵一点儿的从军分区的划分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吕镇曹,政治委员孙志远,副司令吕云起,参谋长王树章,政治部主任段玉琪,下设由人民自卫军改编的十二个团,以及炮、辎、工各一部。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政治委员侯平,副司令员许佩坚,参谋长闫九祥,政治部主任王志,下设由河北游击军改编的十二个步兵团,以及炮、辎、工各一部。

以上两个军分区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郑卫国暂时没打算掺沙子,不是不想,主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至于第三军分区,郑卫国打算让段双虎去当司令员,怎么着也得有个嫡系手下不是?不过三分区那边的局势更为复杂,一些名义上归冀中军区指挥的部队却并没有接受改编。番号是五花八门,来源是五湖四海,想要整出一个局面来还要看段双虎的本事了。

除了这些大事,还有很多琐碎杂事,会议整整开了一晚。郑卫国根本没时间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带着部队继续北上,一直走到蠡县才停了下来。蠡县可是块风水宝地啊,百团大战的时候冀中四十余县只剩两个县城还在八路手中,其中一个就是蠡县。

周参谋长安顿好部队后忙过来请示,问道:“军座,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郑卫国说:“就地发展,扎下根来。你马上制定一个作战计划,争取尽快控制军区直辖的六个县。这以后就是咱们跟鬼子抗衡的本钱了。”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是,军座。”

未及离开,杨教授突然匆匆赶来,满头大汗地说:“司令,晋察冀军区传来重要情报,说是冀东将有大动作,特来征询您的意见。”

郑卫国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冀东大暴动”五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未完待续。。)

ps: 大哭,漏更了一章。别的不敢说,这个月内一定补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