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三百六十章 设计

抗日保安团 第三百六十章 设计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射击场上,冯军长端起一条步枪瞄准了百米开外一个空酒瓶。呯,几乎在枪声响起的同时对面的酒瓶也应声碎裂。

“打得好,冯军长好枪法!”大家都鼓起掌来。

冯军长裂嘴一笑,摆手说:“运气,运气,当然这枪也不错。”说着一拉枪栓又连开了四枪,打中了三个酒瓶。只有一个没有正中目标,但弹头也从酒瓶旁边擦过,将其从木桩上扫落在地。

这枝步枪是晋察冀兵工厂制造的,名为五四式步枪。在结合各种七九口径步枪优点的同时,又引入了俄式武器可靠性强的理念。看起来虽然有些粗犷,但在四百米以内的精度很高,性能跟巩县、金陵等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步枪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时样枪造好之后,恰逢八路军朱总司令前往兵工厂视察。工人们为了表达对老总的敬仰,就提议把这种新造步枪命名为朱d式步枪。朱老总觉得不合适,说受之有愧不肯答应。最后有人打了圆场,说朱老总不是刚过了五十四岁生日吗,就叫五四式吧,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也算是郑胡子带来的一点儿蝴蝶效应吧。本来历史上晋察冀根据地的兵工厂建设较晚,抗战时期规模也比较小,跟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没法比。但在这个时空里,郑胡子伙同八路和傅作义将军瓜分了阎老西儿的太原兵工厂。晋察冀离太原最近,得到的好处也是最多。好一点的机器几乎都搬过去了。

由于拥有大量机械和原太原兵工厂的工人,晋察冀兵工厂规模和产能都很大。到目前为止这种五四式步枪已经生产了数万枝,若非受制于原料,还能造得更多。并且通过战场检验和工艺上的不断调整,性能也是越来越好。

等冯军长打完,郑卫国接过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枪管,赞许道:“嗯,确实不错!那第二枝步枪谁来演示?”程政委忙道:“这枪我熟,就让我来吧!”说着拿起第二枝步枪压上五发子弹。呯、呯、呯。连开三枪。非常干净利落,连下三城。待杀得性起,突然大吼一声杀,将枪身一甩。一柄三菱刺刀嗖的一声便亮了出来。

周参谋长眼睛一亮。笑道:“这个设计不错。白刃战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这枝步枪是129师兵工厂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口径采用的是毛瑟七九式,但技术上吸收了不少日式步枪的特点。比如枪身修长。类似于三八大盖;刺刀类似于日制四四步骑枪,平时折叠收于枪管之下,战斗时按住键钮一甩而出,非常便捷;瞄准具也采用了日式机步枪的照门,可以使用概瞄的方式射击,同时还吸收了捷克步枪准星的优点,在精确瞄准时还可以修正风偏。仅机械瞄准器具而言,几乎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故彭老总称其为“天下第一准星”。

若按原来的历史轨迹,八一式马步枪还要等到39年才能研发成功。开始没有名字,长短又介于马枪和步枪之间,所以叫做无名式马步枪。直到40年8月1拿到延安展览,深受与会者好评,才被定名为八一式马步枪。

但现在八路的军工实力翻了数倍,在没有技术障碍的情况下提前搞出来也不足为奇。巧合的是这在个时空里尽管提前了两年,但还是被命名为八一式,冥冥中似乎有所关联。

听周参谋长赞赏不已,程政委略显得意,将刺刀收起又连开两枪,孰料这回竟是一枪不中,甚至连酒瓶儿的边都没擦着。“咦?不应该啊!”程政委感觉有些奇怪,又重新装上五发子弹,可还是没能打中。

众人也感到奇怪,都围了上来,但研究了一会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郑卫国说:“让我来试试!”

程政委忙装好子弹递了过来。

呯!郑卫国第一枪也走空了。呯、呯,又是连续两枪。这回却打得很准,剩下的两个酒瓶都被击碎。

周参谋长笑道:“总座想必是找到原因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轨道钢太软,甩过刺刀之后瞄准具就被带偏了,必须重要校正。”

冯军长有些懊恼,说:“唉,说了半天还是缺钢。校枪倒是不难,就怕连续作战时来不及调整。”

郑卫国安慰道:“钢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咱们接着打枪,先不说这些烦心事儿!”说着拿起了最后一枝步枪,就是有两个枪管的那枝。

杨教授推了推眼镜,笑问道:“司令员看出这枪的奥妙了吗?”

郑卫国笑道:“猜出来一点,还要验证一下。”说着从弹匣里取出一排子弹压上,跟前面的两种步枪不同,这种步枪用的是日制六五弹。

呯!刚摆上的瓶子瞬间被击落。与此同时,一枚弹壳噌的一声从弹仓内跳出来。

柱子一直在盯着看,忍不住惊呼道:“这枪能自动退膛!难道是半自动步枪。”

冯军长猛然醒悟过来,抚掌笑道:“我就说这枪看着奇怪,原来另外一根枪管是当作导气管用的。这个设计真是绝妙,绝妙啊!”

周参谋长也是一脸惊讶,忙对程政委说:“怪不得程副司令说八路军工设计出众,果然如此。”

程政委点头说:“嗯,确是有好几个非常优秀的武器专家,不能小觑。”

周参谋长低声道:“能挖过来吗?”

程政委嘿嘿一笑,冲郑卫国呶呶嘴,笑道:“那就要看司令员的本事了。”

正说着,又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原来郑卫国五发全中之后,又装满子弹打了五发。并再次全部命中。证明这种步枪不仅设计理念新颖,还达到了实战要求。

周参谋长又问道:“老程,这枪是谁设计的?”

程政委说:“是120师兵工厂的工程师温承鼎同志在38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发的。”

历史上这种步枪直到44年才研发出来,定型后不久120师政委关向应不幸病逝,为了纪念关政委,就命名为向应式。现在关政委活的好好的,就以发明人温承鼎的名字命名为承鼎式半自动步枪。

温承鼎当时估计是想制造捷克式轻机枪,苦于根据地兵工厂条件简陋生产不了导气管,只能用废旧枪管代替,利用活塞导气式原理直接推动拉机柄复进上膛。为了应对枪口上跳的问题。又在枪口位置增加了防跳器。

周参谋长羡慕地说:“人才难得啊!”

这边小声议论时。那边又将迫击炮一一摆好,准备试射了。首先试射的是晋察冀兵工厂研发的82毫米迫击炮,是金陵兵工厂82迫击炮的山寨产品。柱子上前来了一个三连发,射速和命中率都非常不错。更为难得的是。炮弹也是由晋察冀兵工厂自产的。唯一的缺陷就是碰炸引信不过关。只能选择定时引信。在实战中有可能提前或者延后爆炸。

郑卫国上看观察了一下,赞赏道:“除了稍重一点,和炮弹引信需要改进以外。别的地方已经不在金陵产的82迫击炮之下了。”

冯军长点头说:“嗯,这种迫击炮炮筒稍长,精度比金陵兵工厂的还要好一些。如果能加上膛线就更好了。”

杨教授解释说:“其实晋察冀兵工厂有能力加工膛线,只是线膛迫击炮使用寿命短,成本也要高出许多,所以综合考虑之后就沿用了滑膛迫击炮的设计。”

试完82炮以后,又测试了一下129师兵工厂生产的60炮。这种迫击炮的特点是即能曲射,又能平射。在曲射时采用迫击方式,炮管与地面夹角在45度以上就可以利用炮弹自身重力击发。在平射时则利用炮筒下端的尾管,尾管里面设有拉发装置。使用时让炮身倾斜,并将炮弹慢慢滑入,然后一拉绳子,尾管里的撞针就能击发炮弹上的底火。

程政委亲自给大家演示了一翻,曲射时射速很快,而平射时则很准,百米之内甚至精确地从炮楼的射击孔里飞进去。

120师研制的50毫米迫击炮也有类似的功能。当然,这种武器叫掷弹筒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它的击发方式是按发(用按按钮的方式击发),而非迫击(利用炮弹重量撞击撞针击发底火,迫击炮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相对于50毫米超轻型迫击炮而言,这种武器具有曲平两用的优势。相对于日制50毫米掷弹筒而言,它的稳定性和精度更好。

周参谋长愣了半晌才失笑道:“怪不得老程敢跟我打赌,这样的点子我们工人累死都不出来。”又对装备部一名军官吩咐道:“去,把我们兵工厂生产的装备搬上来!”

由于不缺乏步枪,平安县兵工厂就只生产了四种掷弹器材和60、82两种口径的迫击炮。山炮炮弹性能还不稳定,就没拿出来演示。

首先测试的迫击炮。让郑卫国感到欣慰的是,平安县兵工厂生产的产品在精度、射程和重量等方面均比八路军生产的要略好一些,只是没有平射功能。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因为第四十一集团军有的是平射炮。

由此可见平安县兵工厂的整体工业水平还是略强一些的。论工人水平,双方差距不大,主体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八路军方面有喝过洋墨水的专家,平安县兵工厂也有德国来的技师,虽然他们近段时间闹着要回国。八路军有各地的能工巧匠,郑胡子也在四处搜罗了不少高人,像前段时间有个老师傅用手工打磨出一个关键炮件,愣是修好了一门四一式山炮。这手艺怕是不比那位手工造冲锋枪的差。

论及机器先进程度,晋察冀兵工厂的最好,一二零师其次,平安县兵工厂可能只比一二九师的兵工厂强一些。想当初周公从太原兵工厂搬起了一千多台机器,是郑胡子的十倍有余,其中不乏新式设备。据说最开始打算搬回延安,后来发现不好搬运,只好就近转移。由于晋察冀和晋绥(即120师的地盘)两大根据地离得最近,得的好处最多。聂司令员就曾说了漏嘴,表示仅新式设备就有两百多台。贺师长嘴上不说,也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儿。

一二九师的兵工厂虽然名义上是总部兵工厂,但只得了一百余部较轻的设备,跟郑胡子最初搬回来的那批差不多,可能还没郑胡子搬回来的齐全。毕竟郑胡子当时是有步骤、有目的地去搬的,各种机械配置合理,搬回来就能派上用场。而八路当时就有些贪心,逮着什么搬什么,导致有些种类的机器过多,有些则偏少,还有的像子弹机这种稀罕货色根本没有。更让聂司令员郁闷的是,大部分新式机器工人不会用。

那批机械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是阎老西儿在36年才买回来的。历史上,太原兵工厂的工人直到太原沦陷为止也没掌握这种技术,近4000台新式机器只能当摆设。八路虽然惯于克服困难,但想让这些新机器动起来,起码也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攻关。

而平安县兵工厂起初虽然都是轻型设备,但陆续从天津、汉口,甚至德国补充几次之后,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地提升。就拿双方研发的迫击炮来说,虽然都是用的轨道钢,但平安县兵工厂却能造的更轻更薄,承受膛压的能力还更大。在德国技师的帮助下,兵工厂甚至应用了高低压发射原理,别说各类国产货,就连外国的同类产品也比不上。

除了迫击炮以外,兵工厂自制的新一代掷弹器材也非常有特色。第一种掷弹器材是悬挂式掷弹器,体积很小,使用时直接套在步枪的枪管上利用空包弹发射;第二种跟第一种非常相似,但发射药是弹体自带的,只是利用步枪来稳定弹道和提供瞄准;第三种则是日制掷弹筒的改进版,加装了两角架和瞄准具,可以像德制50毫米超轻迫击炮一样精确瞄准;第四种则有些夸张,整体看上去像是一枝巨大的左轮手枪,一共可以装填六枚榴弹,并像左轮手枪一样连续扣动扳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对敌军阵地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火力覆盖。

程政委他们一看,都很新奇地说:“这设计也挺新颖的啊,不比八路军的军工差!”

冯军长也点头笑道:“是啊,我看西方列强也没有这样的装备。只是这样一来,两位长官打的赌却是不好定输赢了!”

周参谋长摇头笑道:“其实这些装备都是总座定下来的思路,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要单论设计水平,自然是八路方面更胜一筹,所以明天我请大家吃顿好的。”

战争时期,蠡县作为冀中首府必须进行灯火管制,晚上聚餐多有不便,所以周参谋长就定在了次日。

郑卫国笑道:“好啊,那就还定在聚仙楼吧!今天杨教授和程副司令晚回来了一步,算是没口福,明天正好去补回来。”

程政委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让参谋长吃点儿亏,咱们还是算平手吧!”

周参谋长笑道:“老程你先别忙着客气啊,我还有事相求呢!”

程政委哈哈一笑,说:“就知道你惦记上那些军工了,我可以帮忙穿针引线,成不成可不敢说。”

周参谋长解释说:“不光是军工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把双方掌握的人力、物资和技术等资源全部整合到一起!”又将右手举起,说:“攒成一个拳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