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留了

抗日保安团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留了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自打穿越以来,郑卫国确认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国民政府已经彻底地无可救药了,转进某岛是迟早的事儿;第二,抗战离不开国民政府。如果还有第三件事情的话,那就是国共内讧对两党双方,以及中国都没有任何好处,占便宜的只能是小鬼子。这也是郑卫国一直在踩钢丝的原因,试图左右逢源,并消弭双方的隔阂。不过现在看来,常凯申似乎认为胡子已经逾越雷池了。

事实上,郑卫国觉得自己够对得起常凯申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满世界拉来的赞助,最后一大半给了国民政府。而常凯申付出的不过是几支炮灰部队而已。虽说和八路合作,还偷偷加入了g党,可是郑胡子也没坑害**啊,不论是山西、河北,还是河南,哪里有事就有郑卫国忙碌的身影,还像散花童子似的倒处散发武器。说句自夸的话,华北能有今天这个局面,郑胡子功不可没。

可常凯申显然不这么看。第一,他认为自己对郑胡子有恩。什么恩?提拔之恩,栽培之恩,就拿这个总司令来说,我不让当,你当得了?第二,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郑胡子身为民国的一份子,就该听常凯申的。拉来的赞助也该归常凯申分配。至于偷偷摸摸跟逆党接触,更是忘恩负义,十恶不赦。如果不是郑胡子力量颇强,又远居华北的话,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郑卫国拿起笔想了一下。决定开诚布公地跟常凯申谈一谈。当然,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说的。他在电报稿里首先为此次晋升对军委会和委员长表示感谢,谢主隆恩;然后就写了与八路军的合作,认为大敌当前,双方必须摒弃陈见,赤诚联合,才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三,表示将在委员长的率领下,继续为国效忠。

这三点写完之后,郑卫国又根据后世一些经验向委员长提了不少建议。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方面都有。如果国民政府能让其中几条建议落到实处的话。局面必然大有改观。郑卫国希望常凯申能在他殚精竭虑出谋划策的份上,相忍为国,暂时缓和内部矛盾。

没想到这封电报却惹出轩然大波来。作为一个和平时期来的人,又没有经过残酷政治斗争的郑胡子根本不知道政坛上的险恶。

重庆行营。常凯申委员长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里。宋小妹在门外叫道:“达令!”说着。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又随后把灯打开,嗔怪道:“哟,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灯也不开?”

“唔!”常凯申随手将一封电报放在桌上,沉声道:“去,把戴笠叫来!”

宋小妹一愣,此时天色已晚,有心劝两句,但见常凯申面沉如水,不由地心里一紧,忙扭身出去叫来侍从室主任林蔚。不一会儿,戴笠也到了。

“校长!”戴笠习惯性地先鞠了一躬。

常凯申伸手说:“坐,雨浓!”又问道:“郑胡子那边,你们上次布置的事情怎么样了?”

戴笠忙道:“非常顺利,g党最近派了一批青年学生到冀中,我们的人也混进去了。校长,您的意思是?”

常凯申沉声道:“找机会动手。那个人,留不得了!”

戴笠吃了一惊,说:“啊,校长,白天不是还说采取政治、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吗?”

常凯申摇头说:“没有用的!岳军主席(指张群)不了解郑卫国,我们都太小看他了。雨浓,你看看这份电报。”

戴笠忙双手接过,才看过数行就不由自主地赞叹道:“没想到郑胡子一介丘八出身,竟然也有这等见识!”抬头一看,见常凯申脸色阴沉,忙改口道:“哦,不过都是纸上谈兵,能不能实施还得两说!”

常凯申双眼一眯,说:“不管能不能实施,就凭这份见识也是天下少有。我们安插在华北的那些人哪里是他的对手?而且这个人心性坚定,我想过了,怎么拉拢也没有。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

戴笠忙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常凯申又叮嘱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且决定不能让他们查出来是我们干的,你明白吗?”

戴笠忙道:“请校长放心,我会给一个混入中g内部的日本间谍创造机会,大家最多以为是日本人干的,亿万军民必将同仇敌忾。就算有人深究,也最多查到gc党头上!”

常凯申挥挥手,说:“很好,去吧!”

戴笠又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行营别墅,伴随着汽车呼呼的声音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常凯申随手翻开笔记本写道:非吾不能容人,实乃此贼不得不除,阿门!写完之后突然觉得不妥,又随手撕掉,改写为:今日与岳军等人谈及郑总司令卫国,屡立殊勋,然受g党迷惑,吾甚憾之,盼早日迷途知返!

……

河北蠡县,郑卫国刚刚从三分区返回就接到了好消息。军委会回电,表示同意重建第49军,暂归冀察战区直属。郑卫国提出的“华北一体化”观念也得了军委会的认同。军委会表示正在筹建洛阳行营,介时将全权指挥华北的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八战区,以及冀察、鲁苏两个小战区。

周参谋长说:“军委会也是有条件的,要求重新委派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和第四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并且要求第97军军长必须由李良荣接任。”

郑卫国点头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知军委会打算派哪几位来?”

周参谋长说:“行营还在筹集当中,暂时没有拟定人选。战区副总司令暂时拟定的是现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

“张文白?”郑卫国猛然想起一事。惊呼道:“不好!日军近期有没有进攻长沙?”

周参谋长奇怪地看了郑卫国一眼,摇头说:“没有啊!怎么了,总座?”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摆手说:“哦,没什么,以后华中日军的动向也要每天向我汇报。”

在这个时空里日军占领武汉的时间延迟了一个月,损失又大,然后又急着回师华北,所以没顾得上向长沙方向追击。抗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的“文夕大火”暂时还没上演。不过这起惨案跟“花园口决堤”一样,内中原因错综复杂。恐怕很难避免。

周参谋长点头说:“是。总座。”又接着讲道:“战区政治部主任是康泽,他还兼任河北省党部主任。其余像参谋、军务、交通、总务、经理、军法、人事、通信等部门长官均由中央委派。”

郑卫国眉头一皱,说:“委员长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又问道:“那集团军副总司令他们打算安排谁来担任?”

周参谋长看了一眼电报,说:“是第五十一军军长缪澄流。另外拟任原炮兵学校校长、炮兵总指挥邹作华担任第二副司令。专门负责炮兵指挥。”

郑卫国打趣道:“哟。还是双保险啊!这两个人历来都是偏向中央的吧?”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那个缪澄流我了解不多,不过邹作华肯定是偏向中央的。西安事变时他任南京炮校教育长,竟然亲自率领该校东北籍的教职员去见何应钦。自动请罪不说,还主动提出去坐班房,表示无限忠于南京国府。”

郑卫国呵呵一笑,顿感无语。邹作华的学识是很好的,特别是在炮兵专业上,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不过政治上就属于头脑比较简单的人物了,一心想要抱常凯申的大腿,结果啥也没捞着,还落得两头不是人。

周参谋长建议说:“总座,我看这个人事安排有些古怪。咱们先别忙着答应下来,派人调查调查再说。”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也好!”

兴师动众地调查了一番,也没查出啥结果来。缪澄流确实是亲中央的,但军委会也没有因此特别优待他。第57军还是在当炮灰用,南京之役伤亡过半,也没见嘉奖。其他一些人都是中央的人,不过常凯申摆明了是要按插人手。而且以军委会的名义直接下达命令,也算堂堂正正,没理由拒绝。

程政委得知此事后,星夜兼程赶了回来,焦急地说:“听说中央军要派人来夺权?”

郑卫国摆手说:“他们安插的人主要都是副职,争权倒谈不上,分权倒是真的!”

程政委忙道:“那你都答应了?”

郑卫国解释说:“这样重大的事情我怎么会擅自做主呢?放心吧,已经向延安做了汇报,应该很快就会有回复了。”

程政委遗憾地说:“唉,延安方面估计也没有什么办法。一来是要维护统一战线,二来,常凯申毕竟占据着大义的名份,我们拿不出反对的理由啊!不过一想到要跟康泽这个混蛋共事,老子气就不打一出来!”

康泽在大别山屠戮近百万人,又将数以万计的妇女儿童卖到江浙。而程政委恰好就是从大别山出来的,双方自然有刻骨的仇恨。

郑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暂时相忍为国吧,不管以后怎么样,先得把小鬼子打败再说!”

程政委点头说:“嗯,这个道理我懂!”又问道:“老郑,你跟那个芷兰姑娘还在来往吗?”

郑卫国一愣,笑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程政委追问道:“你就说有没有吧!”

郑卫国说:“有,经常在一起,但我们是普通朋友关系。怎么,这个不允许吗?”

程政委呵呵一笑,说:“哦,是这样,有人给你介绍了一位姑娘,据说模样、才华都是顶尖儿的。人家也看上你了,说是非你不嫁,怎么着,你看着办吧!”

郑卫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有些恼火地说:“真是乱弹琴!谁找来的?让他自己解决!我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思想这个?”

程政委脸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那你就是还惦记着芷兰姑娘?”

郑卫国矢口否认道:“没有的事儿,起码现在还没动那心思。”

程政委猜测说:“那就是医院那个小护士?不然就是婉春?明人村那个会跳墙的丫头?”

“哎呀!”郑卫国生气地说:“我都说了,暂时没处对象,你怎么就不信呢?组织上什么意思?怎么干涉起我的婚姻来了?婚姻自由还讲不讲了?”

程政委笑道:“哎,你可别误会!我一说你就明白了,地下党的兵运工作你知道吧?”

郑卫国点头说:“嗯,有所耳闻!就是在**或者其它什么军队内部发展革命力量嘛!难道是有人把兵运工作做到我头上来了?这不是荒唐嘛!”

程政委解释说:“你现在的党员身份是严格保密的,全党知道的人不超过三十,人家不知道也是情有可愿嘛!这不。组织上从后方调了一批知识青年到冀中加强工作。就把这姑娘也被派过来了。在党小组会议上,有人提议应该把你拉到革命队伍里来,这姑娘就主动报名,然后……”

郑卫国惊讶地打断说:“啊。这也行?这不是美人计吗。你们兵运工作都是这么做的?”

程政委笑道:“胡说!这怎么是美人计呢?人家姑娘是自愿的。嫁给你才是主要目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美人计,你也是头一个。成不成。你抽时间去看看吧!我说老郑,你现在也是而立之年了,是该找个老婆的时候了。”

郑卫国无奈,翻了白眼,只好答应下来。

经过一阵艰难地讨价还价之后,冀察战区的权力争夺终于落下帷幕。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黯然去职,回重庆不久之后当上了新成立的兵役部长。郑胡子再进一步,当上河北省主席兼战区总司令,副总司令张文白,参谋长周益民,政治部主任康泽。司令部暂时设在蠡县,稍后会搬到衡水。

冀察战区下辖三个集团军又一个军,以及包括八路在内的一些地方部队,即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驻冀西太行山南段),第三十九集团军(石友三部,驻冀南),第四十一集团军(郑卫国兼),第四十九军(李杜部,驻冀西北太行山区)。

第四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郑卫国兼,副总司令缪澄流、邹作华,参谋长周益民兼,下辖第53军(军长周福成),第63军(军长冯占海),第97军(军长李良荣),装甲骑兵师(师长廖耀湘),新编骑兵第3师(师长张占魁)等部。

原冀中军区和第四十一集团军剥离,不再联署办公。冀中军区司令员由郑卫国兼任,程政委继续以副司令的名义行政委之事。新的冀中军区将归冀察战区管辖,与之类似的还有冀东军区和北岳军区(也就是晋察冀)。冀南、冀西等地的情况较为复杂,属于八路和**共同占领的地方,就没有组建军区,而是按实际控制线划分了师管区。

八路军的物资分配问题也在高层的干预下迅速完成。具体方案是由陕北、晋西北、晋察冀、太行、太岳、冀南、山东、南下支队各组建一个五千人规模的主力旅,八路军总部和陕北各组建一个重炮团,四大战略区(晋西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各组建一个炮团。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快要到民国二十七年的春节了。各机构调整、人事更叠、部队调整操练,日子既忙碌又平静,但郑卫国心里清楚得很,日军下一次攻击的时候不会拖得太久。

“总座!”

“哟,文白先生!”

郑卫国正站在地图前发愣,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回头一看却是新上任的战区副总司令张文白。虽然他是常凯申派来监视自己的,但郑卫国一直对他非常敬重,因为张文白一直主张联合中g等各阶层各势力团结抗日。抗战胜利后也是坚决反对打内战的,可惜常凯申听不进去。

张副司令摆手笑道:“总座叫我文白就行了,先生可不敢当!我看总座在地图上一站就是半天,不知道是为何事发愁?”

郑卫国略显焦虑地说:“日军近期的调动又开始频繁起来,我在猜日军会在哪个地方动手,可是一时之间竟然看不出来。”

张副司令有些惊讶地说:“总座如何确定日军会动手?也许只是佯动呢?”

郑卫国解释说:“日本人的报复心理极强,能忍上一个月已经很难得了。而且这段时间不断有物资向天津和石家庄等兵站基地运送。参谋部计算了一下,已经足够一个会战份额了。”

张副司令吃了一惊,忙问道:“那总座打算怎么处理?”

郑卫国笑道:“我想抢先动手,打乱日军的部署。文白兄以为如何?”

张副司令沉思一阵,点头说:“只要各部协同得好,我看可以打一仗!至少可以把小鬼子的真实意图打出来!”

见他支持自己的方案,郑卫国欢喜地说:“那好,晚上我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军事会议,详细地议一议。”

“报告,总司令!”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一声俏生生的声音。一位穿着德式女军装的妙龄少女站在门口。(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流芳万世投的评价票和流浪的影者投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更晚了,唉,惭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