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四百二十二章 齐聚冀中

抗日保安团 第四百二十二章 齐聚冀中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喂,喂!我是郑卫国!嗯,专家们的安全是首位的,一定要护送他们平安归来,我在蠡县等着你们。好的,嗯,情况我知道了,我会着手处理……”

“总座!”郑卫国正在打电话,周参谋长急匆匆地从外面冲了进来。

郑卫国摆手示意他稍等,又叮嘱几句之后终于挂断了电话,回头笑道:“参谋长,你来的正好!我有个天大的喜讯要告诉你!”

“总座!”周参谋长有些生气地打断道:“您是不是让专家们带着实验炮弹去前线了?”

郑卫国兴奋地说:“哈哈,实验已经成功了!专家们表示大概的比例已经摸清楚了,接下来就是组装二次爆炸的定装弹。老周,我们马上就要拥威慑性的打击力量了。”

周参谋长脸上却没有一点儿笑意,恼火地说:“总座,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实验失败了呢?万一实验炮弹没有爆炸,被敌人缴获了呢?万一日军炮兵反击,您能保证那些专家能够活着回来?”

郑卫国一窒,尴尬地解释说:“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这批炮弹都是用的德制引信,而且实验弹里面也没啥讲究。军事嘛,总是需要冒险。”

“这不是冒险,这是在赌博!”周参谋长不客气驳斥道:“您再这样干涉我的部署,参谋长的职务我没法干了。”

郑卫国从来没见周参谋长发过这么大的火,愣了愣。无奈之下只好保证道:“下次肯定不会这样了,有什么变更我一定会先征询你的意见。嗯,这次的事情是我太急于求成,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周参谋长看到郑卫国诚恳的眼神,怒气顿时消散,忙道:“总座言重了!卑职刚才出言无状,还请总座责罚!”

郑卫国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话就见外了。你能当着面指出我的失误,说明还是我的好兄弟。”又感慨道:“哎。现在官当得越来越大。听到的批评却越来越少。有时候我就在想,是我愈发接近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是我能听到真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周参谋长感动地说:“总座!”

郑卫国笑道:“算了,咱们就别肉麻了。等下那些专家要到蠡县来,我们准备迎接一下。”

周参谋长一愣。说:“您打算把兵工厂搬到冀中来?”

郑卫国摇头说:“兵工厂搬过来?嗯。暂时恐怕不行。完全没法保证嘛!我是有些武器和工业构想,想听听专家们的意见,面对面的交流一下。”又解释道:“本来应该由我亲自去一趟平安县的。但是你看,事情一忙起来,根本就走不开。”

周参谋长说:“今天晚上能到?”

郑卫国点头说:“已经派汽车去接了。嗯,不过他们一路奔波,恐怕也很疲劳,今天晚上就不开会了。明天一早我们再去拜会好。”

周参谋长笑道:“总座想得可真周到啊!我还是头一见您舍得为非军事行动使用汽车。”

郑卫国摆手道:“这些人都是咱们民族的瑰宝,一点儿汽油算什么?”

都说民国时期人才匮乏,其实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是有不少的,只是大部分都没能人尽其用,白白浪费了惊艳卓绝的才华。

像冶金学家周仁在获得硕士学位后,为了祖国早日有钢铁,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及美国摩尔公司的重金聘请,毅然回国。回国后,他满怀激情地想去当时中国唯一的钢铁公司——汉冶萍公司工作。没想到经多方接洽,均无结果,最后只能在江西九江电灯公司当工程顾问。

周仁是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包头钢铁和攀枝花钢铁冶炼就是来自他的技术指导,其水平连苏联人都感到震惊。新中国的特殊钢、合金铸铁、球墨铸铁都是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出来的。这样的人,竟然只能指导别人安电灯,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且他不是上面没人,他结婚的时候是宋美龄当的伴娘!

还有一些人因为反感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转而搞起了政治,结果成了枪下亡魂。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物理学家、弹道学家周均时。他曾在1913 年和 1922 年两次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学习力学、弹道学和相对论原理,并且直接听过爱因斯坦的讲学。1924年,他归国后以科技兴办工业,试图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但这个理想不出意外的破灭了,在周仁都只能去当个电工的时代,实业怎么办得起来呢?

当然,也有比较幸运的一直活到解放后,经历比较短暂而辉煌的日子。然而国家随即陷入动乱。这些老专家不是不是丢了性命,就是关进了牛棚。中国现代物理学四大泰斗之一的吴有训在1977年对家人无不遗憾地说:“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可惜我已80岁了,若能年轻一点就好了。”可是就在第二天他便因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4号的家中与世长辞了。

这些人,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是他们的不幸。而让他们当电工、蹲牛棚、死于非命,则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如果从民国时期起,中国就能走上健康、科学的发展道路,那我们国家又将是怎样一个光景呢?只怕离中国梦已经为之不远了吧!

见郑卫国在那儿发愣,周参谋长忙伸手在他眼前一晃,说:“总座!在想什么呢?”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笑道:“老周啊,你惊扰了我一个好梦啊!”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郑卫国忙接起电话说了几句。

周参谋长问道:“专家们已经快到蠡县了?”

郑卫国点头说:“嗯。我已经让地方上安排好住所,并让第341团前去护卫。”

当天晚上抵达的专家有两批,一路是从平安县直接过来的,还有一路则是从石家庄前线赶回来的。因为路程和出发时间的关系,两拨人几乎是同时抵达蠡县。尽管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但是专家们还是特别兴奋。尤其是从前线回来的那几位,都是头一回上战场。尽管只听了个响,但是均感到热血沸腾。特别是看到自己研发的炮弹摧毁了敌人的仓库,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路上顾不得休息。兴奋地说个不停。

汽车一路奔驰了三个多小时。在蠡县南郊一个小村庄停了下来。大家刚下车,又有一列车队赶到。大伙儿借着灯光一看,发现竟然都是熟人,忙欢喜地迎了上去。

化学家庄长恭推了推眼镜。仔细一看。欢喜道:“树人。正之,哈,你们也到了!”

树人是物理学家饶毓泰的字。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在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在倒斯塔克效应、分子光谱等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正之就是物理学泰斗吴有训,他参与了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研究的开创工作,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卓越的理论分析,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并于1924年与康普顿合作发表《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a射线的波长》。康普顿非常赞赏吴有训的才干,晚年曾向杨振宁说:吴有训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

“哈哈,丕可!君适,叔伟,叔永!” 饶毓泰、吴有训高兴地迎了上来,一一拥抱,神秘地笑道:“嘿,听说你们几个这回立了大功,是不是真的?”

丕可就是庄长恭的字;君适是物理学家、弹道学家周均时;叔伟是化学家曾昭抡;叔永是化学家任鸿隽,此次的实验炮弹就是出自他们几位的手笔。其中除了周均时是弹道学家外,曾昭抡、任鸿隽、庄长恭均是化学家。他们三个再加上发明联合制碱法的侯德榜,就是民国时期化学界的四大天王。可惜这次侯德榜忙着办企业没来成。不然集起民国四大物理学家,四大化学家,四大工程师,也是一件美事。

庄长恭却避而不谈,笑道:“嘿嘿,这个么,需要保密,你们懂得!”

物理学家、工程师周仁刚好从车上跳了下来,佯怒道:“哼,现在晓得要保密了,当初求我制造特种钢的时候怎么不说要保密的话!”

吴有训和另一位物理学家严济慈是周仁的学生,忙上前扶住,说:“老师小心!”

周仁摆手笑道:“没有事,别看我比你们痴长几岁,我这身子骨好着呢!”

……

几人说笑了一阵。李富贵匆匆赶了过来,恭敬道:“各位教授,总座传令说今天太晚,就不来打扰诸位休息。让我们先安排各位住下,夜宵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想洗澡睡觉也可以马上安排。”

大家一听,只好从命。本来心里还有点儿不舒服,但一进村子才晓得冀察战区对他们有多重视。几乎每个人都配有专门的厨师,而且还是特意根据他们口味和爱好选择的。澡堂子虽然简陋,但是干净明亮,还有专门的搓澡工和按摩师。用负责警卫的第341团马彪团长的话讲,就是“格老子的,硬是当先人服侍的!”

次日一早,郑卫国和程政委、周参谋长一行就赶了过来,随行的还有装备部供给处处长熊大缜。他也是一名物理学家,而且还是物理学四大泰斗之一叶企孙大师的得意门生。他在清华读书时,曾专攻红外摄影研究。当时在国际上红外摄影还是极为保密的军事技术,国内一没资料,二缺资金。但是熊大缜利用物理系光谱实验室和x射线衍射对胶卷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站在香山鬼见愁峰顶上,竟拍出了整个清华园的俯视全景图和整个北平城全景图。此事在当时的清华以至全国高教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经证实。这张珍贵的照片成为了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

这些专家教授里面,周仁周子竞的年纪最大,一大早就起来溜弯儿。李富贵不敢怠慢,忙安排了一个班的战士随身护卫。一行人刚到村口,正好撞上郑卫国他们。

班长慌忙敬礼道:“报告总座,卑职是第341团二营五连三排六班班长胡晓彬,奉命保护周仁教授的安全,请指示!”

郑卫国回敬一礼,说:“嗯,你们做得很好。注意加强警戒。”又把手伸向周仁。谦卑地笑道:“鄙人郑卫国,久仰周先生的大名了。”

“哎呀,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总司令!”周仁也没端专家的架子,忙伸手握住。笑道:“我们一路来。都在讨论郑总司令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到郑总司令的赫赫战功。还以为是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的赳赳武夫。”

郑卫国说:“那现在见面之后呢?”

周仁开玩笑说:“见面之后才晓得原来猜得一点儿都不假,而且跟我一样还是一位美髯公。”周仁也是留着一缕长髯。两人站在颇为有趣,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开了一阵玩笑之后,周仁又道:“总司令,现在正好有暇,要不就由属下向您汇报一下炼钢厂的事情吧!”

郑卫国点头道:“也好!”又命令道:“去,还不给周教授搬个凳子来!”

周仁忙道:“总司令实在太客气了,我们站着讲就好!”然后介绍了近段时间生产特种钢和合金铸铁的情况。形势非常喜人,目前的钢产量和铁产量甚至已经达到供大于求的境地。当然,这主要是其它部门的生产没跟上来,而前段时间缴获的轨道钢又实在太多了。几个月的时间根本用不完。

严格来讲,根据地兵工厂的炼钢技术只能算做再加工。也就是在轨道钢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其性能进一步得升,达到枪管钢和低膛压炮管钢的要求。尽管如此,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标志着根据地已经有了初步工业化的能力。

郑卫国听了非常欢喜,忙问道:“那我们的枪管钢能不能造轻重机枪?”

周仁忙道:“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的电气炉和供电设备还没完全弄好,产量恐怕不高。一个月最多生产三百根枪管!”

郑卫国高兴地说:“这就很不错了!周教授,我要向战区给你们请功!”三百根枪管,按一挺机枪配三根枪管计算,一个月下来就能造一百挺轻机枪。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产量还会激增。到时候每个班都能配上两挺以上的轻机枪。

周仁摆手笑道:“总座过奖了。”又问道:“呃,总司令。您上次发电报来说球墨铸铁的事情,我一直都没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不知能否请司令详细指点一番?”

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按说这是一种现代科技的产物,以根据地的条件制造起来非常困难。然而考古学家却在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中、晚期的冶铁遗址中找到一柄由球墨铸铁制成的铁?。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在约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由工匠将低硅的生铁铸件经柔化退火的方法得到的。这是我国古代铸铁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与之类似的还有麻钢,可以制造弹簧。可惜这些技术都失传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其实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懂,我只是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过,说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硅含量要低,二是要将生铁铸件柔化退火,将铁里的碳球化和孕育处理。据说加入镁元素,会有很好的效果。”

周仁听了之后一下子就陷入沉思,估计是跟那些元素精灵构通去了,过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见郑卫国他们还在一旁静静地等候,忙歉意地说:“对不住,刚才一下子就想得入神了。”

郑卫国摆手说:“周教授为了我们的国防事业殚精竭虑,何罪之有!”又感慨道:“今天才知道周教授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并非偶然,没有这一点痴心,如果能领悟科学的真谛呢!只是不知刚才是否有所顿悟?”

周仁微微一笑,略显得意地说:“不错!确实已经初窥门径,不过这还要感谢总司令提点。要不是您给指明方向,让我再想一年也想不出来!”

郑卫国笑道:“我不过照猫画虎罢了,具体原理纯粹是一窍不通。”

周仁有些疑惑地说:“总司令,按您的说法,球墨铸铁的性能也只是接近于钢罢了。生产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呢?我看不如集中人力物力把高膛压炮钢搞出来,好生产咱们自己的大炮!”

郑卫国点头说:“嗯,高膛压炮钢肯定要搞。不过球墨铸铁也很重要。这种铸铁兼具钢和铁的特性,既能承受炮膛内恶劣的环境,又能产生大量的碎片,可以用来生产炮弹和榴弹。而且它的成本比钢材可要低廉多了。”

周仁恍然大悟,忙保证道:“原来如此,请总司令放心,我回去就算不睡觉也要尽快把球墨铸铁给搞出来!”

郑卫国忙一本正经地说:“这可不行,你可比球墨铸铁珍贵多了。我怎么能干竭泽而渔的蠢事呢!”

周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准备说话。村内突然走来几个人,隔着老远就打招呼。众人忙回头看去,却是周仁的两位学生物理学家严济慈和吴有训。他们两位来根据地较早,之前就和郑卫国见过一次面,所以比较随意。

“总司令好!”两人上前行礼。

郑卫国也忙拱了拱手,笑道:“好久不见!”

严济慈开玩笑说:“老师,您可不地道,竟然把总司令堵在村口。总司令,您别听老师的一面之辞,科研经费可不能光给了冶金项目。”

吴有训忙道:“总司令莫怪,华庭这个人最是一身铜臭味儿。三句话就少不了提到钱,当初给弟媳写情书的时候,都是一遍一遍地汇报自己的经济情况。”

严济慈老脸一红,忙争辩说:“我那是采用的迂回战术,是不是总司令?”

众人一听,不由地捧腹大笑。

郑卫国见人来得越来越多,就提议说:“诸位,我们先进村内再做详谈吧!”众人纷纷点头,于是一起朝村内祠堂赶去,这里地方宽敞,容纳几十个人也不成问题。李富贵早将炭火发好,屋里暖和地跟春天一样。(未完待续。。)

ps: 还是更得很晚,大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