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治安肃正

抗日保安团 第四百二十九章 治安肃正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特务机关长小松源太郎从公文包内取出一张照片,然后上前两步走到桌前,身体微向前倾,双手将照片递上,恭敬地说:“这是我们特高课近期最重要的发现,请司令官阁下过目!”

多田骏随手接过照片,放在桌子上端详起来。照片上是由近及远的一排火炮,足有十数门之多。这些火炮从外型上看应该出自于一战时期。不过保养得不错,看起来还很新。特别是炮身上铭刻着一只怪模怪样的大鸟,栩栩如生,非常引人注目。如果贺老总他们在场的话,就会发现这门炮正是八路军正在接收的武器之一,他们甚至还为炮身上画的是什么鸟而争论过。

“索嘎,这就是支那军的新式武器吗?”多田骏幽默地说:“为什么看起来有着浓浓的克虏伯风格,唔,这个鸟也很眼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小松源太郎忙道:“司令官阁下说得对,这就是克虏伯1908年式17倍径75毫米火炮,性能跟帝国的四一式山炮差不多。”又上前一步,指着照片上的鸟形图案说:“您看,这个图案就是著名的普鲁士鹰,是德意志的标志。”

多田骏笑道:“索多斯内,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还是我们的盟友。”说完仰起头靠在椅背上,右手放在桌前,几根手指不时敲打着桌面。过了半晌,他突然睁开眼睛。开口问道:“小松君,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小松源太郎犹豫了一下,说:“虽然没有很充分的证据,但我们怀疑德国人在向中国卖武器,而且数量惊人!这已经严重威胁了帝国的利益。”

多田骏眼睛里精光一闪,追问道:“理由呢?”

小松源太郎回答说:“从去年冬季开始,支那人就不断地接到大量的军火,第106师团的覆灭就是遭遇了敌人的优势火力。虽然德国货不多,但是能够同时搞定那么多北欧和东欧国家,没有德国人在里面牵线搭桥显然是不可能的。”

多田骏想一下。点头说:“哟西。小松君,你的判断很有道理。” 又问道:“你们是在哪里发现这些火炮的?”

小松源太郎忙道:“报告阁下,是在晋西北的非治安区,当时一队支那军正护送着这些火炮南下。为此我们不得不主动暴露一名间谍。”

非治安区就是指根据地。另外。日军将巩固的敌占区称为确保区。游击区称为非确保区。

多田骏赞许道:“嗯。为了这个情报完全是值得的。你们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小松源太郎惭愧地说:“很抱歉,阁下,暂时没有太大的进展。不过我们近期将采取一个刺杀行动。或许对您的整肃计划有帮助。”

多田骏摇头说:“刺杀一两名将领不会对战争有太大的影响。”又开玩笑说:“除非你们能把冀中的郑胡子干掉。我统计了一下,发现这一年多殉国的将领有一大半跟他有关。”

小松源太郎有些兴奋地说:“阁下,我们要杀的就是郑胡子!”

“纳尼?”多田骏惊讶地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松源太郎得意地说:“支那政府似乎也对这个家伙不满,想借我们的手干掉他,我想这对我们没有坏处,就顺水推舟地参与了这个计划。”

多田骏冷哼一声,讥讽地说:“我明白了,这就是支那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了内斗。”又建议道:“不过我还是不赞成你们搞暗杀,这对战争产生不了什么根本性的影响。不如借机多发展一些间谍,为我们提供长期的情报。”

小松源太郎尴尬地说:“您说的有道理。可是郑胡子的部队控制很严,特别是他们的司令部,有通讯管制、电台管制、灯火管制、出入管制,甚至纸和笔也属于管制物品,日常所需物品也是统一采购,即便弄到了情报也休想及时传递。而且如果放弃了这次行动,说不定以后都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多田骏遗憾地说:“真是可惜了,我还想在战场上击败这个对手呢!”又摆手说:“算了,圣战和天皇的大业为重,就按你们的方式去做吧,不过事情要办得漂亮一点儿!”

小松源太郎忙道:“哈依!请司令官阁下放心,我们已经拟定好了行动方案,到时候所有的证据都会指向常凯申政府。”

多田骏嘉许地点了点头,说:“哟西!”

小松源太郎离开之后,多田骏又把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作战课长石田道明、情报课长岸古武又门卫、兵站总监铃木三生叫了过来。

“司令官阁下!”几名将领很快赶到,纷纷立正敬礼。

多田骏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说:“诸君,今天找大家来是为了商讨华北治安肃正计划。我刚刚收到情报,支那军又得到了大批火炮。这说明敌人的实力在不断壮大,对于我们的行动将很不利!”

说着又将小松源太郎带来的那张照片和相关资料扔给了几名部下。作战课长石田道明才看了几眼,愤怒地说:“该死的德国佬,竟然背着帝国跟支那人交易,这是对盟友**裸的背叛,不能原谅!”

参谋长山下奉文不满地扫了他一眼,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根本没有道德可言。”

多田骏赞赏地说:“山下君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德国政府为什么要冒着得罪大日本帝国的风险向支那人出售军火?”

作战课长石田道明猜测说:“或许德国人不希望我们太过强大?又或者只是想趁机捞上一笔?不管哪国的白畜都是些贪婪的家伙,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多田骏哂笑道:“哟西。你说得不错!白畜最不值得信任,只有愚蠢的支那人才会相信他们。” 又解释说:“这件事情我已经上报给大本营,我想外交部门会处理的。你们的任务是要消灭支那人,让德国佬的阴谋无从下手。”

山下奉文笑道:“最好能够缴获这些德国货,就当是盟友送给我们的礼物。”其他几名将领一听,都得意地笑了起来。很显然,他们并不把这些武器放在眼里,或者说他们并不把华北的中**队放在眼里,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

情报课长岸古武又门卫看了几眼,突然惊喜地说:“索嘎。原来是这样!”

多田骏忙问道:“岸古君。你发现了什么?”

岸古武又门卫解释说:“近段时间支那军各部好像都新添了不少火炮。奇怪的是,我们却一直没能找到它们的运输路线,那些武器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刚才看到这份情报,我才意识到武器很可能不是从南面送来的。”

作战课长石田道明奇道:“不是南面?那还能从哪里运送。西面的黄河渡口可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中。”

岸古武又门卫点头说:“石田君说得对。当然不可能是西面。而是北面。”

“纳尼?北面?”众人都有些惊讶。

参谋长山下奉文疑惑道:“北面的蒙疆也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支那人如何能够运输物资呢?”

岸古武又门卫解释说:“准确的点说应该是西北面,也就是绥远。我怀疑这里已经成了支那人新的物资运输通道。”

作战课长石田道明皱起眉头说:“岸古君。你的意思是支那人先把这些武器送到宁夏,再从宁夏运到绥远,然后从绥远南运?这条路线既遥远又不安全,简直太荒谬了!”

岸古武又门卫摇头说:“不,石田君!我怀疑武器根本就是从绥远来的,从苏联经外蒙直接运到绥远!”

作战课长石田道明吃惊地说:“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古怪的想法呢?难道德国和苏联联手援助中国?”

山下奉文却道:“这不是没有可能!诸君,你们想想看,既然德国和苏联都在给中国提供援助,那么走苏联境内有什么稀奇呢?而且苏联也有大量的德制旧式火炮,这批武器是由苏联人提供的也很有可能。”

多田骏想了一下,说:“嗯,山下君的判断很有道理。这件事情确实处处充满了诡异。岸古君,你们情报课长一定要详查!”

岸古武又门卫忙起身道:“哈依!”

多田骏又道:“不管这些武器是谁提供的,又是从哪里运输的。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消灭这些赖在华北不肯走的支那军。铃木君,这段时间物资准备得怎么样?”

兵站总监铃木三生忙道:“报告司令官,虽然被支那人毁掉了两处兵站,但我们秘密囤积了一批物资,足够再打一次太原会战!”

众人一听,都有些惊喜。

多田骏却道:“这次肃正作战花费的时间会很长,一次太原会战的消耗量可不够。我已经向大本营作了申请,接下来一个月你们还要全力运输。”

铃木三生忙起身道:“哈依!”

多田骏又看向众人,拍手说:“好了,后勤的事情解决了。你们说说看,接下来我们应该从哪里动手?”

……

多田骏等人密议的时候,郑卫国已经率部离开了冀西。他们先是横穿太行山,然后又沿着太行山西麓南下,足足花了三天时间,终于赶到了中条山脉腹地的平陆。卫立煌长官也从驻地洛阳北上,赶来会见。

“钧座!”尽管现在双方的地位已经相差无几,但郑卫国还是以下属的礼节进见了卫立煌。

卫长官显得非常高兴,拍着郑胡子的肩膀说:“哎,你现在不是我的下属了,用不着这样。再说我们是共患难的交情,叫我俊如就行了。”又感慨道:“卫国,西安一别。一晃有大半年没见面了。你这大半年里来,可真是光彩夺目啊!放眼中国也只有伯陵可以与你相提并论了,可惜他这回又捅了个大篓子。”

郑卫国笑道:“总司令也是不差!能守住中条山这个关中屏障,对于华北的形势是至关重要的。”

中条山虽然地形局促,但一地兼关中、华北、中原三地之咽喉,战略地位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在敌必攻,在我必守,这一点日军始终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多田骏不惜花费两年的时间也要拿下此地。

卫长官摆手说:“唉,勉力为之而已。也只能困守一地。没什么可称道的。”

郑卫国安慰道:“只要整军备武,一定能转守为攻。”

卫长官苦笑道:“卫国,你不明白。我这里的情况复杂得很,整军也是束手束脚。不敢轻举妄动。要是能够好好整顿一番。何至于有今日之困境。”

郑卫国笑道:“事在人为嘛!”

卫长官笑道:“你倒是很有信心!”

寒暄一阵之后。两人又就此次反击作战商议许久。大概方略确实下来以后,卫长官又带郑卫国去视察了位于垣曲交界的铜矿。这里原有民间开采的几个小矿,规模都不大。郑卫国插手之后。不仅注入了大量资金,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采矿和冶炼技术,产量大大提高。而且中条山的铜矿储量很大,不时有新的矿点被勘探出来,总而言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最开始这里只出产铜料,不能加工。卫立煌长官又从后方陆续弄来六台子弹机,目前每天能造子弹壳五万多粒。造好的弹壳两家各一半,分别运到河南和山西组装。

卫长官欢喜地说:“卫国,你信不信?照这样发展下去,这里迟早会成为华北最大的子弹生产基地。”

郑卫国点点头,说:“这里有铜矿,可谓得天独厚,高速发展是必然的。不过在我看来,光造子弹壳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拓展产能,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兵工厂。中条山虽然地势险要,但同时也容易被日军封锁,所以不能过分依赖外界‘输血’,必须要有‘造血’的能力。”

卫立煌惊讶地看了郑卫国一眼,笑道:“卫国果然是深谋远虑,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眼下我正在向军委会申请办厂事宜,委员长也基本同意了,还给了一个番号,是第90兵工厂。”

(注:原本历史上第90兵工厂是在抗战后才有的,也就是光复后的沈阳兵工厂。)

郑卫国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赶紧问道:“这个兵工厂设计规模有多大,能生产哪些武器?”

卫立煌笑道:“呵呵,规模就不用提了,估计是兵工署最小的一个厂了。功能也比较简单,也就是造造步枪、手榴弹、子弹和迫击炮弹,顺便维修一下枪械,火炮要是没有大毛病也能凑合着修一下。”

郑卫国听了连连点头,说:“只要有这个基础就很不错了。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弄些机器和技工来,争取把产能提上去,功能也要拓展,别的不说,起码要能造轻机枪和迫击炮。”

卫长官脸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打趣道:“怎么,你也想入股?”

郑卫国摆手说:“那到不用,运输起来太麻烦。再说,我现在只缺铜,其它的东西都可以自己造。”

卫长官惊讶地说:“你的兵工厂能够自己造迫击炮?我还以为是个小作坊呢!”

郑卫国笑道:“能造不少好东西了!”又把兵工厂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了一下。

卫长官听了,又是惊讶又是羡慕,开玩笑说:“嗬,挺能折腾的啊,不声不响就攒下这么大一份基业。”又打趣道:“这么说你在中条山办厂子,纯属是想拉老哥哥一把啰!”

郑卫国呵呵一笑,摆手说:“也不能这么说。总司令,您还记得我在电报里提到的华北一体化战略吧?”

卫长官点头说:“嗯,当然记得。不过我也跟你讲过,这个方案虽好,但难以实现,或者说跟本实现不了。卫国,你不要以为你自己一心为公,大家就都能跟你一样!说实话,华北现在是山头林立,那些新老军阀能坚持不投降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能够令行禁止?”

郑卫国一愣,说:“总司令,您也这么看?”

卫长官无奈地说:“嗯,我从跟随先总理革命到现在,什么没见过?我也曾经像你这样热血,可现实是无情的。唉,等你碰几次壁就知道了。”

郑卫国笑了笑,说:“总司令,我比您要乐观点儿!而且我不需要得到所有力量的支持,只要有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直属部队)、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还有八路军的支持,华北局势就能得以控制。再加上东北军各部,凭借我们五家的力量,足以扭转华北的不利局面。”

卫立煌站了起来,向远处眺去,又问道:“这么说傅作义和孙蔚如已经同意加入了。”

傅作义部经过包头会战之后,双方的关系已经很稳固了。孙蔚如部则是经八路撮合而成的。现在第四集团军里的地下党比第四十一集团军还多,双方实际上是自己人。

郑卫国也没隐瞒,点头说:“还有于学忠、李家钰、何柱国、马占山、庞炳勋、孙殿英。”

卫立煌笑道:“这么多!孙老殿怕是偷奸耍滑之徒吧,卫国你莫要被他骗了。”

郑卫国也笑道:“有这个态度就好!”

卫立煌点了点头,说:“好,既然你有这个决心,我肯定会支持你的。不过我和你不一样,有些事情不能像你这样随意,所以事情能不能成,主要还是靠你自己。”

郑卫国点头说:“嗯,我明白。”又问道:“总司令,那这次反击作战?”

卫立煌正准备说话,一名参谋匆匆赶了过来,累得满头大汗。他见卫立煌和郑卫国在一起,不禁一愣。

卫立煌有些不悦地说:“经扶,愣在哪儿做什么?”

扶民忙敬礼道:“报告钧座,军委会急电!”

卫立煌摆手说:“念!”

那个叫扶民的参谋面色尴尬,神情慌乱地说:“钧座,您还是自己看吧!”说着双手将电报递了上来。

卫立煌狐疑地接过,才看过数行,脸色顿时像锅底一样黑了下来。

郑卫国奇道:“总司令,出了什么事情?”

卫立煌叹了一口气,说:“卫国,情况有变,你收拾一下,马上离开中条山!”

郑卫国一愣,说:“总司令,这是为何?”

卫立煌不耐烦地说:“详细的经过我稍后会发密电给你。不要再迟疑了,我还能害你不成?反击作战的事情用不着担心,只要你那边一动,我肯定会全力支持!”(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llz432 所投的月票。唉,今天移动又抽风了,只能在网吧上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