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五百二十一章 美国人的要求

抗日保安团 第五百二十一章 美国人的要求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阿哈,老郑,我又回来了!”卡尔逊用俄国人的方式给了郑胡子一个熊抱,又向身后一名中将介绍道:“将军,这位就是第二战区的郑卫国总司令,或许你可以按他们的习惯称之为胡子!”

郑卫国忙伸出手道:“史迪威将军,很高兴见到你!”

史迪威跟他握了握手,自嘲地笑道:“是吗,我在中国可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注:史迪威的中文非常好,写日记的时候经常用汉字记录)

郑卫国随口安慰道:“你为中国抗战所做出的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史迪威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中国人民是最友善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人都是好人,只可惜他们却被百分之五的坏蛋统治着。那个该死的花生米,你不知道那头蠢驴有多么混蛋……”

“说出来你一定不会相信,花生米和他的亲戚竟然靠着倒卖援华物资而牟利!”史迪威挥舞着手臂,大声嚷道:“这些物资都是飞行员从驼峰航线运到中国的,每一吨物资都沾满了美军飞行员的鲜血……”

可能是积怨太深,史迪威发泄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又歉意地说:“对不起,郑,我不该在这种场合发脾气。”

郑卫国也有些尴尬,只好笑道:“没什么,国民政府的事情我不便做出评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说的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第二战区。”

史迪威点头道:“我相信你,你们二战区屡战屡胜,不是一支贪腐横行的军队所能做得到的。”

郑卫国笑道:“多谢将军夸赞!”

周参谋长见他们说个不停,便插嘴道:“史迪威将军,总司令,这里风大,我们还是先回城里吧,后勤方面已经安排好了欢迎宴会……”

郑卫国点头道:“好!史迪威将军,请!”

史迪威却摇头说:“no,no!郑,我这次来是有任务的。我想宴会就先别开了。我们还是直接去作战室吧!”

卡尔逊在旁边耸耸肩,摊开双手,示意他也拿这个“酸性子乔”没办法。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心想史迪威这么急着谈条件。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出所料。史迪威屁股刚坐稳。便急不可耐地说道:“郑总司令,我们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郑卫国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史迪威将军请直言,如果能做到的我们决不推辞!”

史迪威大喜。忙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的,郑,我需要北方方面军的指挥权!”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闻言都吃了一惊。

现在的俄国远东地区是很微妙的,从归属上讲,那里是苏联的领土;从实际占领来看,日军占了绝大部分,中**队则占领了堪察加、楚科奇、马加丹、汉德加等地区。同时,美军在堪察加半岛也驻有大量军队,特别是陆军的两个航空队和海军一个舰队。

这样一来,在战区划分上,郑胡子的第二战区和阿诺德上将的北太洋战区在堪察加半岛上就有了重叠。

美国人自然不希望把这样一支力量放在中国将领的指挥之下,郑卫国同样也不希望把北方方面军交给美国人去指挥。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中美双方各自负责自己的军队,并在堪察加设立一个联合参谋部,需要协调的事宜均由这个联合参谋部来负责。

现在史迪威来要指挥权,肯定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全权指挥。等于是将北方方面军完全置于美军的指挥之下。

这是郑卫国所不愿意的,他可不像委员长“财大气粗”,有那么多部队给史迪威去折腾。而且北方方面军每一个人至少都是有着三年以上作战经验的老兵,要是像远征军一样被送进了野人山,让郑胡子到哪儿哭去?

犹豫了片刻,郑卫国还是摇了摇头,断然道:“这不可能!”

史迪威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一样,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起来。他这个人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而且还喜欢在背后说怪话,实在不适合出任外交职务。

周参谋长见气氛有些紧张,忙打圆场道:“总司令,我想美国盟友肯定不会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确实有利于抗战,我们做一些让步也不是不行。”

郑卫国借梯下楼,点头道:“好吧,相信史迪威将军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史迪威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冒失了,加上被郑胡子断然拒绝又伤了面子,心里自然不爽,便回头说:“卡尔逊,你来说吧!”

卡尔逊忙道:“是,将军!”又对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解释道:“首先我要向你们通报一个军情!”

他顿了顿,接着讲道:“第一件事情,德军已经开始从苏联撤退了!哦,当然不是全部撤离,他们还牢牢掌控着油田、铁路,还有几座大城市。”

周参谋长眉头微皱,揣测道:“德军在苏联进行战略收缩?什么时候的事儿,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不足?”

卡尔逊耸耸肩膀,说道:“上个星期刚刚出现,后勤压力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要对付英国。”

郑卫国略微有些吃惊,问道:“德国打算入侵英伦三岛?”

卡尔逊点点头,严肃地说:“很有可能!”

郑卫国点头道:“好吧,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过似乎跟北方方面军没有关联,你们总不会打算派他们到英国参战吧?”

卡尔逊笑道:“当然不是!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日军开始从印度东部和缅甸撤军。”

郑卫国说:“嗯。这件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可能是日本本土受到了威胁,他们必须收缩兵力,以加强防守。”

卡尔逊笑道:“你说的没错儿,现在日军为了防范我们登陆,已经加强了对库页岛、北海道,还有千岛群岛的防守。而且工事和兵力每天都在加强,换句话说,我们每拖一天,进攻的难度就会增加一分。”

郑卫国迷惑道:“你说了半天,我还是没明白跟北方方面军有什么关系。”

卡尔逊摆手道:“咳。你这个家伙。肯定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好吧,那我就解释一遍……”

原来,德国准备入侵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到大难临头。慌忙向美国紧急求援。可是美国虽然富裕。兵力和物资也是有限的。特别是物资。美国现在才刚刚转入战时机制不久,工业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出来。

如果大举增援英国,必然要减少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和物资供应。可美军好不容易才在堪察加打开局面。如果此时将兵力和物资抽走,就等于前功尽弃。

更可怕的是,德国现在爆强、巨猛,根本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如果美军主力被德国拖在大西洋,日本一旦缓过劲儿来了,太平洋战场就会有崩溃的危险。

另一方面,如果不救英国,万一英伦失陷,整个欧洲都将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下。就算美国再强,也不可能隔着大西洋打败德国了。

这下可怎么办呢?

好在德国进攻英国也需要时间来准备,罗斯福总统就想打一个时间差。即先集中力量重创日本,然后再回援英国。等英国渡过这个坎之后,再集中力量消灭日本,然后集美、英、中,还有俄国的残余力量围殴德国。

至于具体计划,就是集中力量争夺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然后用重型轰炸机把日本夷为平地,使日本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反扑。

现在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发动了,只要撑过这段时间,接下来就可以用源源不断的物资堆死德国和日本。

周参谋长听了大感佩服,赞叹道:“真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你说的没错儿!”卡尔逊笑了笑,又有些难为情地说:“可是再好的方案也需要得力的部队去执行,所以我们想借用北方方面军……”

好吧,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郑卫国忙打断道:“卡尔逊,据我所知你们已经在北太洋战区集结了大量军队。已经有,我想想,有十四万大军了,对吧!”

卡尔逊吞吞吐吐地说:“是的,可是……”他显得有些尴尬,一旁的史迪威也是脸色难看,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如果是私人往来,人家不愿意说就算了,可这关系到北方方面军数万大军的命运的,郑胡子一定要问个明白。于是佯装不悦地说道:“卡尔逊,我们既然是盟友就应该彼此信任,如果你们不愿意坦诚相见,又凭什么索要我们军队的指挥权呢?”

史迪威无奈地冲了卡尔逊使了个眼色。

卡尔逊松了一口气,只好道:“好吧,实话跟你们讲,在我们来之前,我军已经拿下北千岛群岛的占守岛了。”

占守岛是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一个岛屿,距离半岛最南端的洛帕特卡角只有11公里,重炮可以直接支援。按理说打下这样一个小岛对于美军来说肯定不是什么难事儿。郑胡子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心想肯定还有下文。

果然,卡尔逊接着讲道:“可是我们在那里足足伤亡了三百多人。”除了巴丹一次性报销了几万美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损失很少过千,三百多人就算是很大的损失了。

周参谋长点头道:“看来日军抵抗得很顽强。”

郑卫国赞同道:“这也难怪,美军每打下一个岛屿就离日本本土更近了一步,小鬼子肯定是要拼命的。”

卡尔逊尴尬地说:“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可事实上占守岛上根本没有日军!”

噗!郑卫国实在忍不住,一口茶全喷了出来。占一个没人的岛你们还伤亡三百多人?周参谋长也将一张老脸憋得通红,若不是怕损了美国盟友的面子,当场就要笑出声来。

(注:历史上美军为了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基斯卡岛,从43年8月1日起对该岛进行106次轰炸和15次舰炮射击,足足轰炸了半个月才正式登陆。事实上日军在7月29号就偷偷撤了,结果美军为了攻占这个无人防御的小岛还死伤三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失误和误伤)

“啊,对不起,我失态了!”郑卫国强忍着笑意,忍不住说道:“不过你们的表现也太糟糕了吧?”

卡尔逊也臊得满脸通红,忙道:“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们也不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可现在我们必须尽快拿下千岛群岛剩下的岛屿,否则……”

郑卫国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忙问道:“还有多长的准备时间?”

卡尔逊忙道:“一个月!”(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panroy的打赏,panroy君有朝土豪发展的趋势啊,赞一个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