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变

抗日保安团 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变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从空中俯瞰大地,朝鲜半岛南下的公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他们把手头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利用了起来,汽车被堵在各种牲口拉的破车之间动弹不得。沿途不时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在路边,成群的野狗正红着眼睛在附近徘徊。

郑卫国仔细观察了一下,不禁皱眉道:“下面都是什么人?”

参谋忙答道:“报告总司令,据我们的侦察人员报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居住在朝鲜半岛的日本侨民,还有些则是在日据时期替日本人卖命的二鬼子。”

他看了郑卫国一眼,又小心翼翼地说:“朝鲜义勇军和民众非常仇视这些人,抓住之后通常都会虐杀,所以……”

当初日本吞并朝鲜之后,为了对半岛加强控制,曾大量移民朝鲜。而这些移民自以为高人一等,经常欺压朝鲜的原住民。

以前是有日军驻军撑腰,朝鲜人受了欺负也只能自认倒霉,但矛盾却一年一年积攒下来了。现在日本驻朝鲜军被第二战区打得落花流水,朝鲜民众自然要新仇旧账一起清算了。

积累了近五十年的矛盾一旦被点燃,当真非同小可。杀红了眼的朝鲜义勇军和普通民众就像五十年前日本人做的那样,四处追杀日侨以及曾经帮助日本人镇压、奴役朝鲜的帮凶走狗。据说手段极为残酷,情报处的官员已经多次向郑卫国请示是否要制止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人道主义灾难。

“不提倡、不报道、不支持、不反对!”郑卫国略作思索便为此事定下了规矩,又吩咐道:“这里不用看了。我们直接去汉城!”

“是,总司令!”

很快,郑胡子乘坐的b24轰炸机已经来到了汉城上空。此时汉城仍在日军控制当中,不过他们并没有对空射击,甚至连防空警报都没有拉响。

飞行员嘟囔了一句,不高兴地说:“日本猴子太没礼貌了,我们来了半天竟然连音乐和焰火都没有!”

副驾驶笑道:“这些可怜的家伙,估计都被连日来的空袭炸得麻木了吧!”

飞机员耸耸肩膀,笑道:“或许吧,要是让下面的日本人知道我们的飞机上竟然有这样一位大人物。说不定会更热情一些。”

副驾驶讥讽道:“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他们的防空火力早完蛋了,最多向我们吐唾沫!”

由于半岛北部的难民不断涌入,汉城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超级难民营,再加上美军机群的连续轰炸。整座城市都变得乱七八糟。就在城外不足十公里处。一些朝鲜人组成的游击队已经公开活动。不时响起阵阵枪炮声,让城内的日本人惊恐不已。

这种情况下,就算傻子也知道汉城已经不安全了。所以那些难民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选择继续南逃。

在汉城的南面,一道道洪流自疯狂地涌向汉江。那里有一座桥梁,是通入汉江南岸的唯一通道。桥头堡附近乃至整个北岸都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郑卫国看了一会儿便没兴趣了,指着汉江上面那座唯一的桥梁说道:“炸了它!”随后便返航了。

几架b17轰炸机领命而来,迅速锁定了目标。

“目标前方桥梁,投弹!”

轰隆隆……一连四枚超级重磅航弹落了下来,汉江大桥很快被炸成数截,然后和挤在桥上的数千日本人一起掉进了汉江。

汉江大桥被炸断之后,不仅没能阻止日本军民逃窜,反而加速了这种恐慌。没来不及渡河的日本人四处疯狂地搜集船只,甚至只是一块门板,一只水桶,一根木头也要拼命游到对岸,生怕留在北岸会被复仇的朝鲜义勇军屠杀。

事实上,当时离汉城最近的中**队也远在开城和春川,足足在三天后才与朝鲜义勇军一起进城。由于溺亡人数太多,汉江两岸很快飘满了尸体。

“根据我的判断,日本驻朝鲜军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我们的作战方案可以更大胆一些。”回到沈阳的郑卫国决定采用一个较为冒险的方案——直接在半岛南部的蔚山、釜山登陆,一举歼灭半岛上的残余日军。

周参谋长沉吟片刻,赞同道:“如果能实现这个战役目标的话,必将大大加快光复朝鲜的进程和减少人员伤亡。不过釜山和蔚山离日本本土太近,制空权上必然有一番激烈争夺。”

郑卫国点头道:“嗯,看来必须做一些准备工作。”

随后,中美联军开始加快在三陟等地修筑野战机场,以便于p38战斗机可以就近支援。三陟在汉城正东,濒临日本海,相对于中国安东(即今丹东)等地的机场,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航程。美军方面也专门调拨两艘主力航母在内的特混舰队,并由美海军第一悍将哈尔西亲自率队增援。

然而就在准备工作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华北方面再次示警。作战室内,程政委和一位社会部的同志一脸凝重地向郑卫国汇报了情况。

“据可靠情报,常凯申已经亲抵洛阳,这是他们昨晚召开会议的记录,请郑总司令过目。”

郑卫国接过一看,发现常凯申这次计划非常周详,在华北角逐失败的阎老西儿、张荫梧、沈鸿烈等人都参与了此次会议,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而且其部署处处针对第二战区,对云集在苏、鲁、皖地区的日军主力却没有相应防范,也透露出了一丝诡异。

他沉默了片刻,又问道:“文白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张文白将军刚回到重庆便被一群便衣带走,其家人也被监视居住!”

郑卫国脸沉如水。在屋内踱了几步,声音嘶哑地问道:“怪不得一去就没了音讯,人还活着吗?”

“我们的人没能见到张将军,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人应该还在。重庆的同志正在想办法营救。”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连声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我们已经对不住两位朋友了,不能让文白再出意外。”

程政委焦虑地说:“军政部明显加快了兵力部署,其中一线部队已经基本到位,只怕总攻的时间比我们之前预计的要大大提前。而且日军已经在山东与我军交火。情况非常危急!”

郑卫国感到头痛不已。为什么国人就非要窝里斗不可呢?他揉了揉脑袋,又问道:“美军是什么态度?”

作为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常凯申这次不仅调动了中**队,还调来了隶属于美国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当时。第十四航空队在华中地区承担防空和轰炸敌军的任务。而在华北则是由直接隶属于第二战区的第十六航空队负责。

这让郑卫国有些哭笑不得。真要打起来,美军会怎么办?是两不相帮,还是捉对儿厮杀?

一直默不做声的周参谋长汇报道:“美国方面应该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不过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总统并没有表态,只是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阿诺德上将非常愤怒,这是他写给我们二战区的抗议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军内部其实也有着巨大的派系斗争和利益斗争。就拿眼下的战争来说,如果能够尽快拿下日本,阿诺德那一系自然会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反之,如果“东西并进”计划受挫,原本到手的利益只怕也要吐出不少。

程政委有些不满地说道:“这事儿又不是我们挑起的,干嘛向我们抗议啊?”

郑卫国匆匆把信看完,笑道:“这老头还蛮有意思的,他在信上说因为我们是盟友,所以才向我们抗议。至于委员长那边,他已经只剩下愤怒了。”

众人一听,都有些欢喜,忙道:“这么说美国人是在站在我们这边啰?”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美国方面为消灭日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自然不希望平生波折。而且不管东西对进计划是否继续,中国分裂对盟军阵营都没有好处。所以接下来美国政府肯定会向委员长施加压力。”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皖南事变”,罗斯福总统当时便警告常凯申“要援助就不要打内战”,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国内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当年的g党实力弱小,美国人的警告也是点到为止,而现在的第二战区已经有了跟重庆分庭抗礼的实力,美方的动作也要强烈许多。

随后不久,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被迫辞职。陈纳德将军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跟常凯申夫妇走得太近,五角大楼担心他会因为私谊而损害美国利益,所以将他调回美国,并在中国组建驻华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第10(在东南亚)、第14和第16航空队。

为此,罗斯福总统还任命卡尔逊为总统特使,专程赶赴沈阳向郑卫国做出说明。

卡尔逊解释说:“郑,作为朋友,很抱歉我不能够帮助你什么。中国内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郑卫国点头道:“嗯,内战同样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我可以理解。不过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贵国空军的支援,我不知道我的命令在第16航空队是否还有效。”

卡尔逊斟酌了一下字句说道:“只要是对付日本人,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

程政委突然问道:“如果常凯申政府向我们的根据地发起进攻呢?”

卡尔逊回答说:“我们已经向重庆方面表明了态度,我想委员长先生应该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郑卫国和程政委相视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忧虑。美国人根本不了解常凯申,就跟斯大林不了解太祖一样。或者说西方人总以为中国还是满清,只要他们想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像历史上,美国政府对常凯申政府浪费了他们的美元感到无比愤怒,所以想扶持孙立人来取代常凯申。可是常凯申轻而易举地便将孙立人送进了监狱。涉及根本利益的时候,常凯申怎么可能轻易屈服呢?但这个话郑卫国也不好明说,因为说得多了反倒会让美国人误会是他在挑起内战。

不出郑胡子所料,美国人的举动并没有动摇常凯申委员长的决心,“整理华北军政”的计划仍旧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而且国内民众也有不少人支持,毕竟重庆现在是合法政府,打着统一军令、政令的旗号还是很能迷惑一些人的。

就在1943年4月的最后一天,华北形势终于达到了临界点。常凯申委员长亲自乘坐“美龄”号视察了豫东地区,汤恩伯的部队正在那里跟新四军四师对峙。随同的还有四架中国空军的p40战机随同保护。此次视察被认为是内战的前奏。

然而,就在机队返航时,两架日本“隼式”战斗机突然从斜刺里窜了出来。

护航大队长高松云惊呼道:“不好,是日本飞机!”

“第一小队掩护委座专机撤退,李长城随我迎敌!”

“是,队长!”

尽管飞机性能远不如日机,但是高松云与僚机李长城还是勇敢地迎了上去,并且通过向右翻滚避开了日机的致命一击。

可等他们再次拉升时,只回头看了一眼便惊得魂飞魄散——不知道从何处又冒出两架“隼式”战斗机,“美龄”号正冒着黑烟正螺旋状快速坠地……

1943年4月30日下午两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同志遇难于河南项城上空,随同人员还包括军事统计局局长戴雨浓同志。(未完待续。。)

ps: 呃呃,从这章起正式进入陨石填坑节奏,这么写可以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