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题宣传

奉系江山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题宣传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同学们,奉军将士血战俄军,收复中东路,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为救百姓,多少士兵受伤,甚至牺牲,这就是当世的岳家军。任何一个热血青年,只要有志报国,就应该加入奉军的队伍,大家说对不对!”

“对,对!我们要投军!投军!”

为首一个学生带着这些学生都涌向了对面不远的征兵站,奉军战斗伤损很多,加上又要扩军,因此招收新兵的工作早早就展开了,只是一下子三五十名学生都涌了过来,一下子把征兵点给围住了。

这可不是后世大学生遍地的时代,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比后世大学生稀缺,哈尔滨城中能上得起学的青少年也不过几百人,现在一下子涌来了三五十人,让负责站点的老兵也有点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而且这些学生赶了过来,又带动了不少看热闹的,一下子就为了一两百人,张廷兰一看这种情况,急忙让侍卫长沈华分开了人群,他来到了中间,在场的学生并不认识张廷兰,但是一看他身上的军装,再加上一身的气度,就知道他是一个负责的军官。

因此好几个学生就主动的央求张廷兰,“长官我们都想投军报国,您就收下我们吧,我们一定好好表现,绝对不给奉军丢人。”

张廷兰满脸含笑,扫视了一下这些学生,有的人年纪稍微大一点,不过不少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甚至更年轻,他们愿意参军固然是好事情,军队之中正缺少有文化的青年,但是也不能不管一切。全都收下。

因此张廷兰笑着说道:“同学们,能不能和我说说,你们为什么想要参加奉军?”

“长官,我们是广益中学的学生,奉军和俄国鬼子战斗的时候,我们十几个同学被困在了学校之中,大火蔓延,眼看着同学们都要丧命了,是奉军士兵救了我们。刚才同学们一同去看了我们的救命恩人,他现在还处在昏迷之中。身上都被严重烧伤,同学们十分感动,我们也想要加入奉军,做一个为国为民的真正战士,长官您一定要答应我们啊!”

张廷兰早就听到孙安虎提起此事。还准备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典型,进行报道和宣传。现在又有学生们主动参军。看来奉军的形象至少是深入了哈尔滨人的心中,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同学们,你们想投军报国的心情我十分理解,而且我们的军营之中,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你们愿意主动投军。足见你们是热血青年,有理想,有血性,更有担当。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咱们国家的希望,只要年轻人生生不息,中国早晚都是强大起来!”

这些年轻人全都涉世不深,一听张廷兰的赞美,脸上都不自觉的涨红了,眼睛之中闪出了激动的神采。

“不过军队也有军队的规矩,我们也有招收兵源的标准,年龄最低限度是十六岁,还要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缺陷。我想在场恐怕有些同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年龄,军队不是儿戏的地方,肯定不能收你,大家完全可以等到年纪够大了,再来投军。”

张廷兰说完之后,在场不少年纪比较小的学生脸上都露出了失落的神色,那些年纪达到了标准的则是喜笑颜开。

“同学们,我还想向大家说清楚一点,想要报国,军队是非常好的去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去处。国家的强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大家在做出抉择的时候,也要仔细想清楚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擅长理工类的,就要努力做一个技术人才,设计出更好的武器,制造出更精密的机器,军火武器上面每一点进步,都会减少成千上万的士兵死伤,同样的道理,学医学也是如此。当然大家也可以学着投资经商,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增加政府的收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发达,大家觉得对不对啊?”

张廷兰其实很清楚,这些学生多数都是一时的冲动,并没有做好最后的抉择,因此出动提出让大家多考虑一下,有些学生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几步走到了学生们的近前,声色俱厉,指着为首的学生,大声的说道:“王岳中,你知不知道自己再干什么,你是在把同学们领上不归路,去充当炮灰,你平时成绩不错,前途远大,怎么能走上邪路啊!”

这个人一开口,不只是在场的学生和百姓,就连张廷兰都把眉头皱了起来,当众说这些学生是要充当炮灰,这不等于是当着秃子骂和尚么,简直有些太过分了。

“朱老师,我们是投军报国,不是充当炮灰,而且我们要是不知道保卫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就会完蛋,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愚昧,糊涂,你们在学校里面,读书明理,就应该知道想要救这个国家不是这么容易的,而且你们更不能被别人利用了。就拿中东路来说,这是俄国人修筑的铁路,他们投入了资本,中国人什么都没有付出,现在却想据为己有,这是多么可耻的事情,道理上面根本讲不通,那些政府的高官,他们光想着从老百姓身上占便宜,现在居然昏了头,想要抢列强手中的东西,这是以卵击石,是早晚都要完蛋的!”

这位朱老师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还要继续说下去,这时候人群之中有人站了出来,厉声说道:“你说这话,还是不是中国人,还有没有良心,还知不知道做人的底线,学生们要杀敌报国,你说他们糊涂,难道还要屈膝降敌,当一个秦桧不成?”

站出来说话的这个人三十来岁,一身的书卷气息,带着金丝眼镜,不过一开口可没有丝毫的斯文之色,反倒是疾言厉色,直接指责朱老师是汉奸。

朱老师一听他的话,也把眼珠子瞪圆了:“这有朋友,看你也是读书人,现在最讲究理性二字,这爱国也要有理智,汉奸未必就会误国,那些所谓的英雄也未必不会损害老百姓,奉军无故抢夺中东路,只会埋下祸根,日后俄国大军杀来,东三省兵连祸结,那时候我们后悔就晚了!”

“什么叫无辜抢夺中东路,这话简直是岂有此理。中东路虽然是俄国投资修建的不错,但是这条铁路下面埋葬了多少中国工人的尸体,又抢走了多少中国的财富,俄国人靠着中东路,掠夺的资源,足够修建十条这样的铁路了,而且这些年以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都被俄国人迫害了,现在收回铁路,是名正言顺,你现在这么急着给俄国人说话,才不知道是安得什么心思?”

“还能安得什么心思,姓朱的从小就在俄国人的教会学校读书,俄国人就是他的亲爹,现在死了那么多爹,他能不急着嚎丧么,要不然也对不起他的身份啊!”这时候在一旁了解朱老师底细的人已经开始揭他的臭底儿了!

“哼,我读书做学问,是堂堂正正的事情,倒是你们这些人,才是被那些军阀政府收买了,甘心充当鹰犬走狗,张牙舞爪的,早晚你们会有后悔的时候。”

“鹰犬走狗?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扣上了这个罪名啊!”这个中年人冷笑着说道:“在下叫邵飘萍,我骂袁世凯的文章能堆积成山,恐怕还没有谁能收买了我。”

张廷兰一直在一旁看着,后来站出来的这个人正是在记者会上向张廷兰发问的记者,邵飘萍也堪称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他因揭露北洋政府恶行而名扬于世,后来触怒了张作霖,被老张给枪毙了。

只是造化弄人,没想到现在他竟然站出来,给奉军说话,实在是太有趣了。他这么一报名,朱老师也彻底没词了,人家的牌子更大,骂人骂得更凶,二者的差别,就好像藏獒和京巴一样,朱老师赶快夹着尾巴逃走了。

“邵先生,久闻大名啊。”

“张督办收复中东路,堪称壮举,华夏大地,年轻人当中,您是真正让我钦佩的人,飘萍以往有失礼之处,还请您原谅!”

“邵先生,咱们好像没打过交道吧?”

“张督办,在一年之前,您写过文章,纪念袁世凯,在下不自量力,还写过文章反驳,言语之中刻薄尖刺,自以为得计。现在一看,张督办一力收复中东路,实在是当世的英雄,至于对袁公的评价,无非立场不同,飘萍实在是不该恶语相加。”

张廷兰一听邵飘萍如此坦诚,也点点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邵先生这次到哈尔滨,是有什么打算呢?”

“自然是准备采访一下中东路的始末,让全国的同胞都知道奉军收复路权的壮举,多少年来,中国都没有这么涨志气的事情了,能预见督办,我正想采访您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赏脸?”

“邵先生,中东路的归属最后还没有确定,您现在说收回,稍微早了点,容易引起误会,另外如果邵先生有兴趣,咱们不妨一同看望一下伤兵,我想在他们身上,有更大的新闻价值。”(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