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飞猛进的奉军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飞猛进的奉军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拙言,美国人的东西就是先进,你看看,咱们的步枪就跟流水一样,不断制造出来,和以往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上,差别太大了!”

陶吉平十分概况的说道:“自从引进了美国的生产线之后,咱们年产量能达到二十万杆步枪,光凭着奉天兵工厂一个厂子的产能,就能压过关内所有兵工厂的总和,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以往奉天的三个兵工厂,每月的步枪产量最多的就是吉林兵工厂,也不过是两千七百杆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奉军的需要。现在一下子鸟枪换炮,将美国的雷明顿和西屋公司的生产线引进过来之后,产量直线上升。

这两座公司一共有七条步枪生产线,最初奉军解救了美国的侨民之后,美国政府迫于无奈,答应提供奉军步枪生产线,但是只准备提供一条,其余的都暂时拖着。

可是随即干涉俄国的战斗爆发了,美国人也发现了奉军的价值,美国人派兵到了西伯利亚之后,也和日本人一样,先选择了海参崴作为大本营。让狭小的海参崴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美国人,日本人,俄国的各种势力,大家盘根错节,光是一个后勤保障就是巨大的困难。

这时候张廷兰透过了克利夫兰财团,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倡议,奉天早就和协约国达成过战争物资的出口协议,现在完全可以继续向美国提供战争物资和后勤保障,富饶的东三省可以充当美国的后勤基地,提供一切援助。

美国政府反复权衡之后,也觉得这是最经济,最划算的办法,因此他们也同意了奉军的提议。作为回报。美国的莫辛纳干生产线全都一股脑的搬到了奉天,美国人还派出了一批技术人员,协助奉军掌握生产技术。

一共七条生产线,四条放在了奉天,两条放在了哈尔滨,另外一条放在了吉林,按照美方的测算,如果奉军完全掌握了美方的生产方式之后,年产步枪至少能达到惊人的一百万杆,别说是满足奉军使用了。就算是武装全国的军队,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如此庞大的产能美国人不会轻易让奉军自己控制,美国人拉上了俄国白军,同奉天签订了一个三方协议,也就是说奉军生产的步枪七成要供应俄国白军使用。协助他们对付多数党。

对于这个协议张廷兰也欣然接受,毕竟对付多数党是各方暂时共同的利益。而且还有百分之三十的预留空间。三个兵工厂,至少能生产三十万杆步枪,按百分之三十计算,那就是将近十万杆,也足够武装奉军了。

“拙言,除了步枪之外。咱们又从美国引进了子弹生产线,原本这块一直是咱们的短板,虽然相比国内的其他兵工厂,产能遥遥领先。但是在国际上还是不够看。”

“没错,咱们原本的弹药产量仅能满足国内战争,或是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如果应付几万人的会战,就要捉襟见肘。”

生产能力不足,一直是奉军的一大弱点,尤其是面对拥有庞大工业能力的列强,奉军的差距就更大了。正是有了这个认识,张廷兰虽然力主出兵远东,并且抢占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但是接下来张廷兰就选择了沉寂。

将伯力和海参崴的工厂控制在手中之后,奉军就没有什么大动作了,任由日本军队控制了整个远东,甚至打到了赤塔,整个贝加尔湖以东,都被日本人拿到了手中,小鬼子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洋洋得意。

张廷兰很清楚,俄国多数党早晚会打到远东,也会和日本人死磕,暂时就先让日本人得意一段时间,奉军正好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把军工体系充实起来,产能跟上,至少能保证十万大军,出国作战的需求,这样奉军才能坐收渔人之利。

“陶厂长,引进美国的生产线之后,子弹产量有多少的提高?”

陶吉平满脸都是得意,笑着说道:“拙言,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现在咱们一天最好的时候,能生产三百万发子弹,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产量,足足提升了几十倍。其实最让我受到震撼的不是美国机器有多先进,而是美国的生产组织方式,他们搞标准化,推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把分工做得越来越细,这样一来产量就突飞猛进的提升,一样的机器,能够发挥出一倍以上的效率。”

说到这里,陶吉平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张廷兰,他也猛然惊醒,其实美国的这些看家法宝,张廷兰早就提出过,而且还反复的提醒他们这些军工负责人,真正和美国人接触之后,才真正了解了张廷兰的厉害,这个年轻人简直把工业生产的关键给摸透了。

“拙言,我要向你赔罪,当初你给我们讲过这些,结果我还有一点怀疑,落实也有不利,实在是鼠目寸光啊!”

“陶厂长,谁都要走弯路,不过切记一点,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都是不断进步的,绝对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谁固步自封,谁就要落后下去!”

“真知灼见!”陶吉平给张廷兰竖起了大拇指,他一转身,从旁边拿起了一个小小的手册,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拙言,美国人的管理方式虽然先进,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过于死板机械,不注意发挥工人的聪明才智,这些都是咱们要吸取教训的。这份手册就是我和工人一起讨论的生产操作流程,如何能够效率最高,操作最简便,最容易上手,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关键都在这里面了。而且咱们的工人又提出了不少降低消耗的好办法,一项项累加起来,咱们的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以上。”

张廷兰随手翻开了小册子,只见上面详细的开列着每一项的操作规范,而且还配了简单的图示,一目了然,就算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也能弄明白,最难能可贵的是很过关键性的诀窍都标注在上面,十分的详尽规范,竟然有后世操作流程的模样了,这个时代能搞出这种东西,足见中国工人的智慧不容小视。

“陶厂长,这东西可是无价之宝啊,我看不只是军工企业,其他的民用工业也必须效仿,以往咱们中国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较真,什么都是差不多,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做菜可以这么办,生产工业品就不行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一点点的错误累加起来,咱们生产出来的就是不合格的次品,拿到战场上,是会害死人的!”

“拙言说的没错,我们一定吸取经验,努力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出了兵工厂之后,张廷兰的心里头十分欣慰,中国人从来就不是笨蛋,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一定能做出惊人的业绩,现在的军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唯一欠缺的就是成熟的工人,一旦这块短板补齐了,超越日本人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1918年对于奉军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年份,一两年以来,精心打造出来的工业体系,已经开始结出了果实,不只兵工厂突飞猛进,其他的产业也同样如此,鞍钢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建设成功,日产钢材达到了一百吨左右。

钢铁的问题解决了,有了充足的原料,火炮的生产就已经进入了正轨,七十六毫米的山炮已经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也仿制成功,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另外张廷兰也搞到了两门俄制的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已经让吉林兵工厂开始仿制。

除了仿制之外,奉军的军工体系也在努力的进行自主研制,哈尔滨兵工厂就是试图研制一款一百零五毫米的野战炮,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不只是火炮,迫击炮的生产也在不断加速,现在三大兵工厂,每个月能出产的迫击炮超过了三百门,再有一年的时间,奉军上下基本能够换装完毕。

换装完毕之后,奉军也就拥有了大炮兵的雏形,火炮号称战争之神,能够把战争之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赢得战争的胜利。

陆军装备快速发展,海空力量也有了雏形,将伯力的机械制造厂搬回来之后,巴玉藻王助等人就天天泡在里面,飞机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只有解决了这个心脏问题,才能大规模的生产飞机。

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他们已经将缴获的法国发动机仿制了出来,产品性能和原装货差不了多少,比起从美国进口的发动机可要强了不少。

有了自己的发动机,飞机生产工作就已经差不多了,巴玉藻、王助、厉汝燕等人,再加上刚刚被拐到奉天的苏霍伊,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他们很快就摸索出了战斗机的生产流程,并且拿出了产品。

“拙言,明天就在飞机场实验咱们的新型飞机了,你可一定要去啊!”张学良笑着把一份请柬塞到了张廷兰的手上。

“汉卿,送请柬这种小事不用劳动你这个少帅吧?”

“这不是来请拙言大驾光临吗,我不来哪能体现空军的诚意啊!”张学良笑着说道:“而且还有一事要摆脱老兄啊,我现在还顶着局长的帽子,你看是不是想办法帮着我换成司令啊,这玩意听着才威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