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六百八十五章 橡胶

奉系江山 第六百八十五章 橡胶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又铮,张拙言大势已成,入住中原是早晚的事情,我们这一辈的人,注定是要被淘汰的,不过你还年轻,大有可为,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是不能留下一笔,也妄称男子汉大丈夫啊。”

段祺瑞笑着对徐树铮说道。他能跳出来,首先对曹锟开炮,其实就是想争取一份香火人情,就算他不出头,作为他的衣钵继承人,小徐也可以有所作为。

徐树铮当然了解老段的心思,也十分感动:“芝翁,以往我自视甚高,没有看得起天下英雄,可是如今短短几年时间,奉军已经有了如此的变化,实在是让人惊骇,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用武之地。”

段祺瑞笑了笑:“又铮,张拙言要是志在天下,就不会放过任何人才,你要做的就是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老段虽然下台多年,但是名望还在,由他率先发起质疑,其他人闻风而动,顿时要求重选议会的声浪越来越高,山西,甘肃,陕西,广东,广西,四川等省督军相继发出了声音,并且各省的议会也纷纷出面。

他们指出民国以来,选举制度越发受到冲击,国会,各省议会的定期改选形同虚设,议员缺口巨大,根本不足以代表民意,也无法保证民权,因此草造成了各方胡作非为,各地隔割据,国家四分五裂。

要想扭转局面,就必须重订规矩,尊重民意,进行议会选举,已经迫不及待。曹锟也没有料到自己的举动竟来招来了这么大的动静,他也有些撑不住了,只能找来吴佩孚进行商讨。

“说来说去。不过是张廷兰在背后搞鬼,前一段时间,民党重组,我就觉得有些问题,现在看来,不过是张廷兰玩的借尸还魂的把戏而已。他向控制议会,然后进而控制全国大政,兵不血刃的把我们赶走。”

曹锟一听,顿时脑门也冒汗了:“子玉,张廷兰可是一头猛虎。又携着战胜日本的威风,多少人都主动充当他的爪牙,为他摇旗呐喊,现在来势汹汹,着实不好对付啊!”

吴佩孚眼中也露出了一丝会很。当初他和张廷兰就有过约定,奉军不会进关。其实吴佩孚也清楚。这不过是一个临时约定而已。他也想着利用这段时间,整军经武,增强实力。然后再和奉军一较高下。

可是奉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顿时让他措手不及。

“哎,我早就主张效仿奉军,推行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而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外争主权。内除弊政,不出五年时间,国家必然大有改观。可是如今除了河南等地,又有哪里真心推行我的建议,各地督军不过是敷衍了事,就连朝中的诸公,也多有微词,结果闹到了如今的地步,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些话也憋在吴佩孚的心里许久了,他自从发觉和奉军的差距之后,就极力主张改革。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和地主开战,想要发展工业,就要和买办交锋,偏偏北洋之中,又多是这两种人当权。

想要落实任何的举措,都无比的困难,就拿吴佩孚的大本营河南来说,他陈兵十几万,背靠着巩县兵工厂。以空前的力度,推行清丈田亩,重划土地的措施,结果遇到的阻碍远远超出了想象。

先是地主武装反抗,吴佩孚只能动用军队,这些地主一看打不过之后,又到处托关系,找人情。最后有些人干脆带着家产,跑到了京津,找曹锟哭诉。更有甚者,直接把家产挂到了教堂的名下,变成了洋人财产。

结果惹得各国外交人员频频找到吴佩孚,向他施压,弄得他是焦头烂额。这事情曹锟也清楚,而且他就是阻挠的力量之一。

现在一听,也有些惭愧,只能说道:“子玉,以往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我们倒是该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应付眼前的危局。”

吴佩孚想了想说道:“为今之计只有用拖字诀了,现在不是正召开华盛顿会议吗,我们的代表正在据理力争,维护主权,就要求在会议之后,再举行选举。”

曹锟一听,也点了点头:“子玉这个办法不错,我已经得到了消息,美国支持我们收回山东,一旦能争取回山东的主权,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场外交的胜利,也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

……

国内国外,局势都在风起云涌,张廷兰也是天天都把心腹召集到一起,紧紧的盯着局势的变化。

“大帅,这个所谓的华盛顿会议,旨在限制狂热的海军军备竞赛,一旦达成了协议之后,岂不是说美英日三国之间矛盾就缓和了,到时候恐怕我们就要独自承担日本的压力了。”杨宇霆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打铁还要自身硬,本来列强就靠不住,咱们也该再度扩军了。”

这几个月以来,奉军一直在恢复和日本大战的创伤,补充员额,强化训练,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奉军的战斗力基本上恢复到了巅峰状态。

“先后和俄日开战,两条庞大的战线都要防守,要盯着远东,要防守鸭绿江,的确目前的兵力有些不足,只是大规模的扩军,我担心财政承受不住。”蒋百里也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正因为如此,我准备改变策略,组建一批基干师。”

“哦?”杨宇霆道:“这又是什么花样啊?”

“一支部队的核心在于优秀的中下级军官,以及相当数量的老兵。只要有了这些之后,稍微一动员,马上就能拉出一支强大的队伍。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组建强大的军官队伍上面,这样平时就可以尽量少养兵,而到了战时,却能够快速增兵。”

“嗯,这个办法不错!”蒋百里点了点头:“其实很多列强也都是如此,美国英等国的常备军其实都不多,就连日本也只有十七个师团而已。只不过以前我们的军官数量不足,因此必须要保持数量优势,现在经过战争的锻炼,一大批的优秀军官已经成长起来,我看组建基干师,正是时机。”

张廷兰也笑道:“我的设想是从主战师之中抽出一部分军官,然后再招募少量文化水平高的精兵,一个基干师的人数保持在四千人左右,平时按照军官的标准进行训练,一旦到了战时,塞进去几千新兵,就是一个完整的师了,我计划先期组建三个基干师,如果合适,在进行扩大。”

“大帅,我也有一个想法。”姜登选在一旁笑着说道:“其实这个基干师的配置,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加强团,我们不妨就把他们作为执行中小型军事行动的主力,要能够快速行动,快速到位,快速打击。”

姜登选这个想法又往前发展了一步,张廷兰还只是着眼少养兵,可是姜登选已经开始关注部队的运用了。毕竟很多军事行动不需要一下子出动几个师,平时的边境冲突,小规模的叛乱,只要出动小而精的部队就足够了,大部队反而会耽误事。

奉军现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十几个主战师,小的行动有特战队,唯独介于之间的缺少合适的部队。

这个提议正好弥补了空缺,张廷兰笑着说道:“那就这么办,我们先组建三支这样的部队,编制为快速机动大队,到了战时,则根据需要,快速扩编成师。”

“拙言,要想让这支部队真正快速起来,恐怕需要装备的车辆不能少了,花费也会相当惊人,恐怕不会比组建一个真正的师少多少。”

“该花的钱,那就不能省,况且车辆我们基本能自行生产,无论是吉普车,还是载重车,也包括装甲车,全都用自己的,算起来也是滋养我们的企业,这笔投入还是合算的。”

蒋百里也点点头:“不过我有一点担忧,从长远来看,我们部队使用的机动车辆会越来越多,有两样东西就会成为最大的制约,一个是油料,一个是橡胶,油料还好办,毕竟我们还有油田,只要发展起来就足够了,而橡胶这块却是大麻烦,黑土地在肥沃,也种不出橡胶来。”

“百里兄是未雨绸缪啊,橡胶的确是一个大麻烦,南洋倒是有大量的橡胶园,只不过全都控制在了英国和荷兰的手上,他们关键时刻,可是会卡脖子的。”

不得不承认,白人几百年的殖民掠夺,已经将世界上最好的一些地方,全都霸占了,就拿南洋来说,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还在中国的嘴边,就是没法下口。

“大帅,提到了南洋的橡胶,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最近有几位南洋华侨,来到了奉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嘉庚。”

张廷兰一听这个名字,顿时也脑中一闪念,急忙问道:“就是那个创建厦门大学的陈嘉庚?”

“没错,就是他。”常荫槐笑着说道。

“看来橡胶的问题,就要靠着他来解决了!”张廷兰的脑中渐渐的勾勒出一个大胆而疯狂的计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