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七百一十八章 减税两千万

奉系江山 第七百一十八章 减税两千万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各位教育界的精英,我相信在这段时间之中,教育界蒙受了最为严重的耻辱和质疑。人常说读书明理,但是我们悲哀的发现,有一些文贼,利用手中的笔杆子,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变身成为汉奸走狗,成了挑动社会对立,污蔑诽谤政府,乃至残害学生的幕后凶手。”

听着曾有翼的讲话,这些教授讲师全都感到了脊背发凉,浑身冷汗直冒,有几个胆小你的手指还在不断的颤动。说起来这些学者从来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诽谤别人,从来没有被别人如此审判过。

他们憋屈,惊恐,陈毓秀等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另外还有十几个证明被列强收买的学者,或者被抓,活着逃到了海外,剩余的这些人也全都战战兢兢,不知道等在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曾有翼扫视了一下他们,然后说道:“当然我相信这只是不分无良文人的个人行为,与整个学界无关,但是这种恶劣的影响已经出现,在座的诸位也必须反省自身,有很多人没有把功夫放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上面。而是投机钻营,沽名钓誉,败坏了学者的形象,为此政府不得不制定一套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规范学校教育。”

曾有翼随即将早已酝酿好的一整套改革措施公布出来,首先就是在学校设立政治训导员,负责公民课程以及国防安全教育;其次对于学校的财务也建立严格的审批监督程序,一改以往直接把钱交给学校,任由教授安排的放任自由的做法。

大学经费不只要经过政府审批,还要向社会公布,监督落实情况,而且还规定了一条更要命的。那就是赋予学生监督举报的权力。

就算在后世,学校的很多行为也饱受学生的诟病,只不过由于学生过于弱势,而且没有妥善渠道,只能任由学校摆布,这也是造成了教育**的一个根源,学生全都敢怒而不敢言,这项措施就是让学生能说话,敢说话,而且不用担心承担责任。

曾有翼讲到了这里。下面所有人的脸上全都越发的凄苦,这等于是给他们头上戴上了紧箍咒,那些学生随时都会变成无数双监督的眼睛,随时可能举报他们,把他们置于无所遁形的监督之下。

这些人当然不满。可是在这个时候,根本不敢站出来说话。曾有翼也注意到了这些人憋屈的模样。因此笑道:“各位。给予学生监督权力,除了要严控学校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教学质量,也涉及到学校的下一项改革,所有高校教师。都要建立新的考评体系,大家手中捧得可不是金饭碗了!”

在民国的学校当中,有很多人刚刚留学归来,二十几岁。就当上了教授,这固然是因为人才缺乏,但是这种制度相当不合理。教育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个老师不只要把知识弄懂,还要想办法,让别人也能明白,其中的经验是需要积累的,就像官员一样,不经过底层的磨砺,骤然升到高位,肯定有问题。

因此新的考评机制规定了升职年限,同时又规定每两年要组织一下教师能力考核,如果成绩不及格,就要被淘汰出局。

这个考核分成三部分,一个是科研,一个是学生教学反馈,最后是基础能力测试。然后综合打分,绝对一名教师是否合格。

其实在后世也有类似的制度,只不过张廷兰在制定的时候,在科研项目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毕竟诸如人文类的学科,搞点研究还是容易的,而理工类的学科,很多老师能把课程讲明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是硬性规定科研论文数量,结果只能变成滥竽充数,学术造假。

但是在学生评分上面,张廷兰可是加大了比重,而且这一项是由政治训导员负责的,毕竟教师的使命是教学,而教学的好坏,只有学生能够衡量。学生衡量也要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印象,一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两者合一,既要得到学生认可,又要教出高水平的学生,这两项作为学生反馈的项目。

所谓基础能力测试,则是老师水平的考核,社会在不断进步,老师也是一样,他们学的知识也必须更新换代,老师不能成为终身制,必须定期接受考核,剔除不合格人。

曾有翼一项又一项的公布着全方位的改革措施,下面这些教授脸色全都青黑了,这哪是改革啊,分明是在整人么!

政治训导员自然就是政府的探子,那帮学生也有权监督自己,而且还有各种考评,这不是要人命么,还让不让人活了?

“曾部长,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改下去,学校就会变成一座监狱,学生人人都是特务,简直有辱师道尊严,在这种学校之中,我绝对不会干下去的。”

站起来说话的正是刘文典,在后世他曾留下狂言,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自己,一个是刘文典,其余古往今来的研究者,加起来只值半个。

曾有翼一见他站起来说话,笑着点点头:“刘先生,早就听说你对庄子有着独到的见解,研究深入,那你不妨就专职研究吧,离开了学校,或许会更清净一些。”

刘文典一见曾有翼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顿时就把眼睛瞪圆了,他和其他人还不一样,作为一个狂生,刘文典自觉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也就不用害怕政府。

“曾部长,你就这么不看重传统文化,你想把国粹精华都撇到一边去么?要知道这些宝贝不只中国人推崇,就连西方也有人在搞研究。你就不怕多少年之后,中国人要到国外去学国学么?”

曾有翼笑着摇摇头:“前一段时间副总统和我聊过一点感受,他几年前得到了一个千金,副总统格外的上心,小丫头会爬,能站起来,能叫爸爸,每一点进步,都让他格外的惊喜。这些惊喜,和西方人研究中国文化差不多,他们不过是用一种俯视的眼光而已,原来一个落后卑微的国家,竟然也有一些闪光点,但也是仅此而已。而如果中国能够强盛起来,我们的文化自然受到尊崇,要是不然,美国才不过建立一百多年,又有什么文化历史,但是不一样被多少人顶礼膜拜么?”

刘文典听到了这话,突然仰天大笑起来:“张廷兰果然是一个妙人,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我倒是真的想看看他能把中国带到哪一个地步了!”

说完之后,刘文典转身离开了会场,另外还有十几名文史一类的教授离开,但是和理工科有关系的教授学者,全都留了下来。这些人很明白,他们要想搞研究,没有国家支持,没有足够的实验经费根本不成,从奉天的经验来看,张廷兰对此还是相当大方的。

果然如同他们的预料,曾有翼在公布了新的管理措施之后,就提出了新的教育科研经费的问题。总额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而且还特别规定这些经费要用在物理化学的实验室上面,要从德美引进一批最先进的实验器材。

另外又确立了一批科研攻关项目,一旦做出了成绩,就可以得到各级的科技进步奖。相比以往不受重视,这次变革等于是给理工科的发展关上了一扇窗,但是却敞开了大门,很多真正有心做事的专家学者,还是欢欣鼓舞,甚至欣喜若狂。

曾有翼在公布这些改革措施的时候,蔡元培都在下面静静的听着,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等到最后,蔡元培才站了起来,走到了曾有翼的身边,忍不住说道:“我已经老了,根本上时代的了,只盼着中国的教育事业能发展的更好吧!”

“蔡先生,不只是教育,中国的未来也会更好的!”

蔡元培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但是还是点了点头,的确张廷兰刚刚又取得了一项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同英国最终签署了一项全新的协定。

这算是多少年来,中国外交上都少有的胜利,英国政府答应为了圣母院的间谍行动道歉,并且搁置庚子赔款和其他的贷款,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同意针对海关问题进行协商,各地教会统一接受政府审查……

林林总总,一共十多个项目,收回了大量曾经失去的主权,对于中国来说,这又是一个空前的振奋,而张廷兰的民间的威望比起进京之前更加高涨。或许是因为之前的误会,很多民众或许还存有愧疚,因此甚至有人直接提议张廷兰出任大总统,带领国家,走出了困境。

张廷兰并没有答应这种提议,但是他却也有行动,那就是代表大总统黎元洪,前往国会发表了一份新政报告。

“随着赔款问题的暂时搁置,政府财政能够喘口气,也有了回旋的余地,因此下面要采取更果断的措施,革除弊制。首先要落实新民党竞选承诺,在全国范围之内禁绝鸦片,财政会拨出专项资金,给烟农寻找新的出路。第二项就是整顿吏治,削减冗员昏官,清理苛捐杂税,逐步废除人头税。政府计划减少各种苛捐杂税两千万,做到真正的减轻民众负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