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七百三十六章 交换

奉系江山 第七百三十六章 交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拙言,要想争天下,就要心怀天下,就算不能把一碗水端平,但是也不能只顾着东三省,不论是军队,还是经济,都要有全国眼光,否则只知道重用自己的人,就会造成离心离德,不论是满清,还是北洋,在这一点上都犯了致命的错误,不能统合天下,敌人会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说到这里,王永江又笑道:“拙言,你能早早的意识到这一点,真是相当不错。说实话,我真怕你连续打败了俄日之后,就会走上楚霸王的路子。”

这世上恐怕也只有王永江敢和张廷兰这么说话了,项羽力能拔山,72场大战,无一不胜,横扫了天下,拥着美人,征服天下,是多少男人的榜样,但是偏偏就被刘邦给战败了,这其中只得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对于张廷兰来说,最值得借鉴的就是项羽只会做霸王,而不会做君王,这就是太失败的原因。奉军如今也处在这个位置上,如果不能完成蜕变,不论有多么强大的军力,最后都会消耗一空。

就像前后空一格的某公,每次都能击败军阀,但是反倒是旧的军阀没有干掉,又出了一大批新的军阀。整个民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恶性分裂的历史,最后将自己有限的实力,全都消耗掉了。

“岷源先生教训的是,我准备对军队和政府都进行大换血,尤其是东三省的一些高官,要全都调到关内,打破地域阻隔,另外我准备把边防军升格成国防军,同时把兵力扩充到了32个师,除了奉军原有的部队之外。从关内再招募十个师,形成制约。”

王永江笑着点点头:“军队的事情我懂得不多,不过我觉得总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直系部队当中,虽然作乱的不少,但是中下级军官没有多少问题,你不妨让百里过来,拟定一个整军的计划。”

张廷兰一听,也是频频点头,蒋百里曾是保定军校的校长。威望很高,而直系之中,又以保定军校的为骨干,要是能收拢起来,就能平衡奉系一家独大的局面。绝对是非常好的建议。

“我马上给参谋长发电报,让他立刻进京。不过岷源先生。你对关内的发展。还有什么看法没有,我可等着你给我拿出方略呢!”

王永江微微一笑:“拙言,这事我的确想了很久,从目前来看,我们能控制的区域基本上是直鲁豫这华北三省,另外加上长江中下游。其余两广和云贵川都有些鞭长莫及。按照我的想法,就不妨暂时搁置这些边境地区,集中力量,让中原和江南稳定发展起来。到时候我们的工业实力至少能提升一倍。时间也不会太久,三五年就差不多,到那时天下一统,就无可阻挡了!”

听到这话,张廷兰也是频频点头,目前无论是财力,还是军力,都没有做好准备,何况有和列强交恶,如果把大军都派到了西南,只会让中原空虚,而且张廷兰也早就想要休养生息,结果偏偏战事不断,一直拖到了现在,部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确应该好好恢复一下。

经过和王永江的一番商讨,张廷兰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了,直鲁豫三省是北洋的大本营,发展的很早,也有相当的工业和教育基础,其中有巩县兵工厂,有著名的北洋大学,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基础。而且北方相对没铁资源丰富一些,按照计划,这里将重点发展重工业,建成三座钢铁厂,同时大力开采山西的煤矿资源,建立火力发电厂,供应华北使用。

江浙上海一带,早就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发展条件也非常好,不过也有一点问题,就是长三角离着海洋太近,中国海军实力不足,没法保护。另外这里有强大的买办集团,是发展实业的一大阻碍。

按照王永江的想法,江浙一带将主要发展见效快的轻工业,逐步打击买办集团,等到国力提升之后,再加大对江浙的投资。

最后一个投资重点就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的时候,投资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撑起了轻重工业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中,武汉三镇都是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张廷兰也准备利用这个基础,大力投资武汉,当然武汉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位于中部地区,安全基本不用考虑,甚至比起东三省,这一点都占有优势,因此可以毫无顾忌的建立一批国防工业。

“岷源先生,按理说内阁总理您是当之无愧,只不过长江这条水龙脉关系重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啊,只能让您亲自出马,因此只能委屈一下,先挂着副总理的职务吧。”

王永江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让唐少川干总理,其实比我要好,至少能让南省的人放心。另外我是想干点实事,至于虚名倒是无所谓的。不过有一点我可要提醒拙言,华北地区并不比江南的任务轻,直鲁豫三省全都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民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狼叛乱,这中原之地想要治理,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还有一条时常泛滥的黄河,可都是大麻烦啊!”

“岷源先生说的没错,我已经准备在在这三省施行土地新政,让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

王永江叹了一口气:“土地是不得不动的,但是有牵连甚广,关内不比关外,拙言你想好了干这种事的人选了么?”

张廷兰微微一笑:“当然选好了,就是阎锡山!”

王永江一听也顿时吃了一惊:“拙言,你不是开玩笑啊,阎锡山不是刚刚犯了大错,差点京城不保,你还准备用他啊?”

“戴罪立功么!要是没有这点罪过,我还真怕他不出力干活呢。”

王永江一听,也是抚掌大笑:“拙言这话说得对,阎锡山治理内政还是有本事的,要是真的肯干,这中原地区也就可以放心了。”

“岷源先生,还有一件大事,我准备参考东三省的公务员考试办法,推广到关内,大量招募一批公务人员,填补空缺。”

“好,这个办法很对,历朝历代,只要建国之后,哪管天下还没完全统一,就要举行科举考试,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好主意。尤其是几次和学界都闹得不愉快,多录取一些年轻人,也算是缓和一下矛盾。”

张廷兰和王永江把大事商量妥当,恢复了秩序的北京政府开始高速的运转起来,这一次没有什么人敢再阳奉阴违。直系彻底垮了,洋人虽然叫的欢,但是也没有出兵宣战的意思,张廷兰又迎来了一场大胜。

有人先知先觉,有人后知后觉,但是不论什么人,除了极少数不知不觉的以外,大家都看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奉军一统天下,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谁也不能逆转,就算洋人也不行。

这时候再不做出正确的选择,那就是混蛋了,因此经历这次风暴,一大半不坚定的官员都被清理出去了,剩下的人全都是战战兢兢,玩了命的工作,这种时候,表现好一点,难关过去之后,就是扶摇直上的时候。

在这些人的卖力工作之下,政府迅速而高效的运转起来,散落的叛军被清理干净,政府迅速恢复战争的疮痍,同时颁布了新的公务员考试办法。

媒体也是连篇累牍的报道,另外更重要的是随着王永江进京,从财政和奉天发展银行,又拿出了五千万元。另外张廷兰有和美国人签订了一份铁路修筑协议。

宁汉铁路和川汉铁路要引入美国资本,这也标志着美国人正式把手伸到了长江流域,英国人则是被驱赶出去。同时还签署了一份贸易通商协定,规定扩大双方的经济交流范围,准许美国在长江流域投资。得到了这块大饼的美国财团简直是欣喜若狂,他们立刻给张廷兰提供了三千万美元的贷款。

同时美国政府也积极出面,充当了调停人的角色,坚决反对英国的动武叫嚣,英国人也不是傻瓜,手中的棋子都折腾没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那就只能坐下来谈判了。

另外奉军手里头还握着一批英国俘虏,其中包括两次海战之中,俘虏的将近一千名英国水兵,还有十几名情报人员。

有了这些俘虏捏在手中,英国人也是投鼠忌器。而且最让他们感到恼羞成怒的是日本人竟然先和奉军签署了协议,草草结束了出云号的事情。

其实这也不怪日本人,他们的间谍落入中国手上的更多,一旦闹起来,也没有道理,而且张廷兰也十分大度,表示可以不追究这次事件,依旧向日本出售茂山铁矿的矿石,不过价格优惠就取消了,另外张廷兰也答应将间谍还给日本,

不过要用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来交换,日本人也只好答应,中国有大量的留学日本的人才,其中一大批理工科的人才回国无法就业,结果就留在了日本。

这次张廷兰就把这些人全都还了回来,一共有四百多人,加上家属,超过一千人回到了国内,而此时距离关东大地震,只有五个月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