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洗劫双城子

奉系江山 第三百二十七章 洗劫双城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奉军击败了俄国人!

这个消息像是一个炸雷一般,在中国上空响了起来,产生的震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廷兰的估计,自从邵飘萍通过新闻报纸将陆续发表了几篇战地报道之后,整个中国就已经开始沸腾了。

各地的青年学生猛然发现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支敢于和列强叫板的军队,还有一支能够为了中国利益而战的部队,对于众多青年来说,简直就像沙漠之中几乎绝望的人,突然发现了清泉一般,那种心理简直无法形容,有无数人每天都在等着前线的消息。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在为奉军呐喊加油,多少年来,堂堂中华已经被欺凌到了极点,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把中国的尊严踩在脚底下,残酷的现实让这些热血青年无法接受,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国家就这么沉沦了,但是又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奉军收复中东路的消息横空出世,仿佛一道曙光般,顿时吸引了无数青年的关注,紧接着奉军和俄军发生对峙,甚至是军事冲突,奉军主动把敌人挡在了国门之外,这样所有人都感到了无比的振奋。

经过张廷兰的安排,邵飘萍的文章刚写完,就可以通过电报发到奉天,然后连夜印制成报纸,除了在奉天发行之外,还大量的送到京津,写文章的是报界名笔,写的事情又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时间京津等地洛阳纸贵,只要有奉天的报纸送来,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一些大报干脆派了专门的记者,到了奉天,等到了邵飘萍的文章之后,直接发电报。这个时候电报可不便宜,正常情况下,一个字就要一角二分钱,**个字就是一个大洋,发一篇千字的文章,至少要一百个大洋。

几乎没有几家能够承受,有的报社干脆发一个概要回去,然后由专门人员润色,不过老张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干脆专门拨下了专款。让这些记者一个标点都不错的发到北京,甚至有的直接发到了上海武汉等地。

围绕着中东路的问题,中国的舆论也在快速的发酵,有些人也站了出来,指责奉军挑衅列强。是不自量力,只要沙俄大军杀到。奉军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整个东三省都不保,这完全是拿着国家大事当儿戏。

很多文人跳了出来,故作忧国忧民,虽然他们根本不清楚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也不清楚战略战术,但是只要知道中国远远落后列强就足够了。这帮人就能信口开河,根本不用担心任何的问题。

就好像押宝一样,以往多少次的经验告诉他们,中国对上列强。就从来没有占过便宜,这次相比也是一样。唯一让他们不爽的就是邵飘萍把那个朱老师的例子也写了出来,弄得他们的高论黯然失色,很多年轻人都在怀疑他们的话,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会不会也是指着洋饭活着的?

就在全国的舆论都被吸引住的时候,绥芬河终于传来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消息,奉军大败俄军,毙敌四千余人,俘虏超过五千,获得了自卫反击战的初步胜利!

一个雷天下响,所有的人都被震得晕晕乎乎的,那些预言奉军必败无疑的家伙瞬间就失去了声音,脸被打得通红,有些识趣的干脆闭嘴,就当自己什么都没说过,只要这段时间过去了,他们还能跳出来指点江山。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肯承认错误,并且继续断言,一次胜,未必次次胜,只要沙俄集中精兵,奉军的那点力量还是不够看的,一走一过就能把东三省踏平,现在败了,割让一点好处就行了,等到俄国大军杀来,怕是东三省都不保了。

对于这种杂音,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嗤之以鼻了,真想为这个国家好,就冲到前线,抛头颅洒热血,殒身沙场,在背后像乌鸦一样乱叫,除了能瓦解军心,一点用处都没有。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的话语权一直被少数文人垄断着,而这一次中东路的战役,让他们的权威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那些年轻的学生不再受他们的忽悠,很多人干脆打点行囊,直接前往东三省,想要投身奉军。除了热血青年之外,各地的商会也都做出了表示,给奉军捐赠钱款,同时也派人到东三省看看。

商人都渴望秩序,现在奉军能打败列强,他们的治下一定能保证安全,如果合适的话,这些人也准备把生意做到东三省。

总之华夏大地都被这个消息震撼着,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各种各种的目的,北上东三省,渐渐的也形成了一股风潮,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涌向了东三省,这些年轻人之中,有不少都怀着不俗的才华,日后他们都成了奉系各界的主要发展力量。

无论怎么说,奉军这支力量终于第一次被中国的老百姓深深的铭记在了心里,也开始有人对奉军怀有憧憬了,希望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

不过相比于民间的热血沸腾,整个北洋的官方却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对于奉军的行动,他们完全不置可否,如何处理中俄的关系,结束这场冲突,他们也拿不出一个章程,总之北洋就在学鸵鸟,把脑袋埋了起来,仿佛没有中东路的事情一样。

其实这么装糊涂也是有原因的,中东路的乱局实在是超出了北洋政府驾驭的范畴,俄国究竟会采取什么行动,段祺瑞一点底儿都没有。而英日等国又蠢蠢欲动,态度不一,国际上一团乱麻,而国内的民间情绪又沸腾了起来。

支持奉军就有可能开罪列强,而且北洋也不敢和俄国冲突,不支持奉军,民间的情绪就会把他们淹没,索性老段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对于国内的乱局张廷兰还没有时间搭理,他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赶快趁着俄国远东空虚,大肆额抢夺好东西,康斯坦丁的部队被消灭之后,远东俄国的兵力就不足两万了,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是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东段都要照看,特别是伯力和海参崴等地都无法调出一点兵力。另外一支名为远东自由军的部队也开始活动起来,经历战败之后,俄国的民众对于政府越来越不满。

伊万诺夫趁机宣扬他的理念,不断的扩张影响力,而且张廷兰也对他加大了投入,这次缴获的枪支之中有一半都送到了伊万诺夫的手中,让他去扩大武装力量。

俄国人内忧外患,就出现了巨大的空挡,张廷兰已经等着这个机会很久了,当即决定攻击双城子,抢夺至关重要的机修厂。少帅张学良也早就跃跃欲试了,他主动请令,讨来了这个任务。

从奉军之中调遣了一千精锐力量,作为突袭的主力。这次行动其实是奉军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有很多东西都需要仔细筹划好,不然出现了一点意外,都会给奉军带来重大的损失。

“汉卿,这次我联系不少的俄国远东的官僚,他们会提供情报帮助,还会适当协助我们,你要注意和他们打好交道。”

“有内应帮忙那就太好了,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没有俄国的势力帮忙,想要得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张学良说道:“拙言,既然你有这种关系,怎么不早用啊,咱们和俄军拼命也不至于这么辛苦啊,让这些俄国官员动点手脚,一切就好办了。”

“要是咱们不打赢俄国人,他们会愿意帮咱们办事么?”张廷兰反问了一句,张学良立即清楚了事情的关键。

以往张廷兰虽然有走私的情报网络,但是这些人还不会轻易卖国,而且他们都不看好奉军,就更不愿意为了奉军火中取栗了,这个道理在后世也是一样,落后的国家很难去收买先进国家的官员,相反那些强国却手里头一堆小国的政治傀儡。

现在奉军轻松击败了俄军,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在远东的博弈场上,奉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一些俄国官员终于愿意和这个码头搞好关系,毕竟俄国还在乱着,谁都需要找一条退路。

有了这些内应帮助,张学良的行动就容易了很多,他们越过国境线,快速偷袭了双城子,惊魂未定的康斯坦丁仓皇出逃,直接跑到了海参崴,张学良不费一枪一弹,暂时占领了双城子。

“总司令有要求,我们不能长时间占领双城子,因此必须最快把这座城市搬空,吴凯杰你马上带着人手控制银行等所有金融机构,把现金存款全部拿到手。张廷枢带着人马去接管军械修理厂,把里面能用的机器全都搬走。张贺年负责火车站的方向,把能用的机车车厢都集中起来,我们需要利用铁路运输物资!”

张学良分派了任务之后,大家都去了忙了,他亲自带着一部分人冲到了机修工厂,直扑铁轨加工车间,这是奉军最主要的目标,有了这玩意,就能加工铁路,奉军自建铁路最后的难题也破解了,当看到机器和堆积如山的铁轨之时,张学良忍不住兴奋的叫了一声:成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