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集中营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集中营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靠着从俄国人的手中夺取,奉军的工业能力进步速度绝对十分惊人,就连一贯温文尔雅的范旭东也变成了十足的好战分子,其实何止是他,整个东三省的工业界都被惊动了。

原来的大沽造船所迁到了葫芦岛之后,正式更名为东三省造船厂,负责人吴毓麟已经开始着手生产船只了,可是机器匮乏一直是他最大的困扰,这次打下了海兰泡之后,他急匆匆的就赶了过来。

海兰泡属于黑龙江干支流交汇的地方,河面和宽大,俄国人试图在这里建设一个修船所,机器已经安装了一小半,剩下的都堆在了河道旁边的仓库之中,吴毓麟一下子就看中了,急忙请示张廷兰,准备全都搬走。

“吴厂长,搬回去一点问题没有,不过我要你立下一个军令状。”

“总司令,您有吩咐就说吧,我们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很好!”张廷兰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海兰泡的情况你也熟悉,虽然我们控制了这里,俄国人一定会反扑,特别是江水解冻之后,这里就能通行船只了,我们急需一批浅水炮舰和内河运输船,你看看能不能生产出来?”

吴毓麟一听张廷兰的话,他也低头寻思了一下,按说原本大沽厂的实力接下这个人物,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现在机器缺乏,工人也有些手生,想要快速恢复,有点困难。尤其是张廷兰要的还很急,必须在黑龙江解冻的时候就送过来,吴毓麟也不得不仔细权衡一下能力。

“总司令,要造这两样的船只,少说要十几艘。而且速度还要很快,光靠着现有的能力肯定不行。我有一个提议,咱们可以向江南造船厂下订单,让他们协助生产,最好再从江南厂挖一点人才过来,这样咱们的生产就能更快。”

吴毓麟的提议让张廷兰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在张廷兰的印象之中,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替美国生产过四艘万吨巨轮,虽然动力、材料、设计等等方面都来自美国。中国工人不过是打造了一个船体而已。但是这也很能说明问题,江南厂还是有点实力的,如果能把江南厂的造船能力整合过来,对于奉军来说,也是一个助力。

“吴厂长。既然如此你就向江南厂下单子吧,最好搞一个联合生产。把他们的专业人才请到奉天。和咱们一起合作设计。”

张廷兰又把提议细化了一步,吴毓麟在一旁听着暗笑:“总司令,把这些人弄到奉天之后,您是不是就不准备还给江南厂了?”

“人才如水,来去自由,一切都要看人家愿不愿意。而且有了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一切都要看吴厂长的手段了!”

“总司令放心吧,我一定想办法把这些人才请过来。然后再留下来!”

说到这里,吴毓麟想了想又说道:“总司令,这些年以来,江南厂和大沽厂都差不多,惨淡经营,吃的都是清朝的老本,生产一些民用船只,小型军舰还可以,大船肯定搞不定,特别是动力系统,咱们根本就没有配套的大型工厂,生产不了蒸汽轮机,也生产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没有这些东西,咱们就没法造大军舰,而且这些东西列强也不会轻易卖给咱们。”

张廷兰也深知建造大型军舰的困难,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张廷兰闭目想了想,然后说道:“吴厂长,这些困难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咱们已经开始仿制大口径的火炮,海军炮也会加紧研制,至于其他的,也不是没有机会,就拿远东来说,海参崴就拥有不错的造船能力,如果能够把海参崴的造船厂拿到手,咱们的造船厂绝对能成为全国第一。”

其实俄国人最初大力投资的旅顺港,大建造船厂,希望把旅顺作为俄国最好的不冻港,远东的堡垒,可是很不幸,旅顺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俄国人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在这之后,俄国人不得不把投资重点放在了海参崴上面,扩建造船厂,维持远东舰队的力量,目前远东造船厂虽然经费困难,但是基础还在,设备还是非常不错的,全都是从英法进口的,比起日本人要强不少,毕竟人家都是白人,互相之间极为照顾。

张廷兰在决定出兵远东的时候,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工厂上,早就希望能够搞到手。吴毓麟听到了张廷兰的想法之后,更是把眼睛瞪圆了,激动的说道:“总司令,无论如何,您可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工厂弄到手啊,咱们的造船业就指着这个工厂了。”

张廷兰点了点头:“我一定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手,另外至于动力的问题眼前还有一个机会!”

吴毓麟已经被张廷兰的手笔打动了,急忙侧耳倾听,看看这位总司令又有什么高招。

“欧洲的大战快要结束了,德国人已经露出了败象,他们维持不了多久,德国战败之后,他们的军工必定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德国可是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军舰,还有最强大的潜艇,配套的工厂也是世界顶尖的,我已经安排了资金,只要德国一完蛋,咱们就马上抄底,不论花费多少代价,都会把我们急需的工业设备弄回来!”

听到张廷兰的话,吴毓麟只觉得自己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跟着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人物,造船厂的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如果真能按照预期,把远东船厂拿到手,再从德国拿到关键技术和设备。

别说是水面舰艇,就连潜艇都能造船来,到那个时候,东三省造船厂的对手就不是国内的那几个老旧的厂子了,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小日本的造船厂,奉军要生产出能够对抗日本人的舰队来!

“总司令,有了您的筹划,造船厂绝对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我现在就理解回去,着手生产,然后再去江南马尾等造船厂挖掘人才!”

吴毓麟干劲十足,兴冲冲的离开,在海兰泡的工厂之中,还有一处比较大型的武器维修工厂,能够生产全套的俄制轻型装备,这个工厂张廷兰并没有搬回去,而是从吉林兵工厂调了一部分管理人员过来,让维修厂重新运作起来。

张廷兰已经准备把海兰泡打造成在远东的支点了,要支持大军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军火生产能力,也很有必要。不过张廷兰并不相信这些俄国人,他们原本的俄国技师都弄到了吉林,让他们在东三省服务。海兰泡的工厂则全是奉军的技术人员负责,他们能让张廷兰更加安心。

经过了小半个月的处置,海兰泡的所有工业力量,都被奉军一扫而光,各种专业人才也全都挖走了,剩下的只是一帮俄国民众而已,这帮人除了能贡献一点力气之外,已经没有别的作用了。

张廷兰也毫不客气,早就把他们分批关进了集中营,那些海兰泡的华工也都经过了简单的训练,他们已经成为了普通的民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督这些俄国人劳动。

就在黑龙江边,足有两千多名俄国壮劳力正在拿着各种工具,拼命的挖掘冰冻的土地,冻土层相当坚硬,一锹下去,只能看到一个白印,根本就挖不动。

可是这些看管俄国的民兵不会有任何的客气,只要看到谁在偷懒,顿时就是一鞭子,这些劳工出身的民兵,没有任何的客气。

“别觉得老子对你们狠,这些全都是你们自找的,我们在远东的华工,哪个不是这么干活的,不只是打骂,还要戴着手铐脚镣,多少人都被活活的累死打死!所以啊,你们也别觉得冤屈,这就是报应!”

负责看管的士兵猛地又抽了一鞭子,一个老迈的俄国人扑通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像是死了一般。

两个民兵过来检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老家伙还有一点气息,不过怎么打都不动了。负责看管的负责人嘴角留露出一丝冷笑:“还愣着干什么,俄国人怎么对待咱们的,咱们就怎么对待他们,你们还不清楚么?”

这两个民兵点了点头,拖着这个老家伙,到了一旁的树林边上,把他掉在了一颗树上,然后扯去了衣服,任由寒风吹过,这个老家伙不住的惨叫,渐渐的声音越来越低了,最后就干脆被冻死过去。

那些劳动的俄国人也全都看到了这一幕,他们的心中有狠,有气,不过更多的是麻木,每个人只能机械的挥动手臂,只要不死就撑下去。

“总司令,按照您的吩咐,咱们围绕着海兰泡等地,正在加紧修筑防永久性防御工事,另外在黑龙江沿线,两岸一共修筑了无座炮台,构成犬牙交错的形势,只要敌方的军舰敢来进犯,就会被击沉在江里头。”

负责监工的李景林向张廷兰汇报道:“这时候冰天雪地,这么大规模的修筑炮台,就是拿俄国人的生命在往里面填。”

“怎么?有些不忍了?”

“当然不是,我是觉得让他们这么白白的死掉,有些太便宜俄国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