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四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从一战结束之后,和会召开,奉天的一干扩张派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老段外交失败,威信扫地,国内民怨沸腾。而且老段执掌北洋之后,对其他派系不断削弱,同直系的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势同水火。再加上西南军阀和孙文党羽,整个中国成了一团乱麻,吴俊升等人就认为浑水摸鱼的时机到了。

“拙言,办事情都讲究一个先易后难, 你一心盯着俄国远东,还出兵海兰泡,这样只会得罪列强,别看因为此事,天下的舆论把你捧得很高,说什么青年军人的楷模,但是你要知道,俄国到底是个强国,他们内战结束了,你这就是趁火打劫,人家能不找奉军算账么,照我看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人马都撤回来,然后全力南下,掌控北京大权,咱们奉军也有君临天下的一天!”

张景惠在一旁顺着吴俊升的话说道,不过他一边说,一边感到了场面气氛有些不对,有几双锐利的眼睛都盯在了他的身上,让豆腐张的心里头一阵阵的发毛。他也感到自己有些失言了,竟然话里话外直接指责张廷兰,为了虚名,出兵远东,这个罪名可不小,就这么按到了张廷兰的脑袋上,等于把那些亲近张廷兰的人都得罪了。

“叙五,出兵远东,是大帅同意的,而且你也不能光想着得罪俄国人。”孙烈臣在一旁沉着脸说道:“我们这么多机器设备哪里来的,不都是从俄国人身上捞取过来的么,别的不说,咱们不出兵远东,美国人能把步枪和子弹的生产线给咱们么?放眼中国,哪个工厂一年能生产几十万条枪。咱们奉军装备精良,冠绝天下,全靠着拙言的谋划,谁要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我孙烈臣就不答应!”

孙烈臣的话也比较重,不过他知道这话他必须说,不然麻烦更大,因为就在张景惠信口开河的时候,张作相已经在一旁横眉立目了。也难怪张作相生气。人家孩子拼死拼活,为奉军操劳,没有得到一句好,还被指责,换成谁都会不满。

而且不只是张作相。在座的众人之中,王永江、朱庆澜、杨宇霆等人脸色都不好看。他们和张廷兰之间关系都非常密切。隐隐的已经成了一个派系,张景惠质疑张廷兰,搞不好就会引起奉军新旧两派的矛盾,也只有孙烈臣能站出来缓和气氛。

张廷兰在一旁眉头紧锁,突然他站起身,冲着张作霖和在场的众人躬身施礼。然后说道:“大帅,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把我的一些想法全盘说出来?”

老张微微点点头,张廷兰一摆手。让人东三省的地图挂在了大厅上面,然后站在了地图前面,扫视了一下全场,然后说道:“诸位请看,东三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难得的好地方,但是我们的战略环境并不好,北边有沙俄泰山压顶,东边又有日本人,两个帝国把咱们包围在了中间!”

张廷兰说着指了指外东北和乌苏里江一片,又指了指朝鲜,然后说道:“大家可以看看,外东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原属中国,却被俄国人割占了,他们不只是为了这里的资源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深刻的战略考虑,只要把这里霸占了,东北北边的出海口就被封死了,我们和日本海咫尺天涯,沙皇的这一手是有着非常歹毒的战略谋划的!”

“再看看朝鲜,自从甲午战争之后,这里被日本窃据,日俄战争之后,旅大又到了日本人的手中,我们的东边也被封死了,尤其是失去了旅大之后,东三省南边的出海口也被封死大半,从整个局势来说,我们实际上处在一个牢笼之中,四面刀枪环饲,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对于东三省的战略形势,在座的都有自己的判断,而能够如同张廷兰一般,说的这么清楚,那就十分稀罕了,杨宇霆等人在一旁也频频点头,赞同张廷兰的判断。

“大势已成,到目前为止,虽然奉军实力有所提升,但是格局还没有变化,我们贸然南下,列强肯定会扯我们的后腿。而且这些年以来,列强一直都避免中国出现一个能统一全国的强大政府,他们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老袁执政之后,他们就扶持孙文一党,不断的添麻烦,现在老袁完蛋之后,他们继续支持南北双方的较量。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中国陷入内斗之中,永远受他们的摆布。”

“其实情况很明确,我们要想统一中国,不能只和北洋政府比较实力,这样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和列强比较,在不能同列强叫板之前,我们就不能贸然行动。假使我们现在出兵进关,控制了北京,大军南下之后,东北空虚,日本人在东三省捣乱,我们该怎么办?另外列强还可以支持直系,也可以支持孙文,让他们继续和咱们斗下去,如果南方出现叛乱,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出兵?”

张廷兰连续两问,让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动容,杨宇霆更是直接说道:“大帅,拙言说的一点错都没有,当年的袁世凯何等的强势,几乎掌握了全国,可是最后不还是落了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说到底我们的敌人不是国内,而是幕后的列强,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时候,绝对不能贸然出兵。”

“大帅,别的不说,打仗就是在拼财力和物力,东三省这两年财政改观很大,但是赤字依旧不少,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大量的移民还没有安顿好,新开垦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发挥潜力,如果能等上三五年的时间,所有工作都能进入正轨,这时候再谈动兵的事情,或许会更好。”

作为奉军的大总管,王永江也从他的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张廷兰、杨宇霆、王永江三个人正是奉军新派人物的代表,他们一同反对,对老张的影响也不小。张作霖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过了,太过了!”吴俊升在一旁甩着大舌头说道:“你们的看法太过悲观了,虽然列强的态度很重用,但是咱们也不能光想着和列强对着干,还可以主动沟通么,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只要我们答应继续维护列强的利益,他们也不一定非要和咱们作对。而且你们所说要和列强又叫板的实力,这话说得容易。可是做起来难啊,三年五载,还是十年八年,甚至是一二十年,我们能等得起么?”

吴俊升的华里头说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年头的问题,张作霖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五六十岁上下。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人了,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能不能撑下去还不一定,因此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大举入关,好能够享受一些开国元勋的待遇!

想到了这里,张廷兰更担心老张的态度。毕竟老张要是不愿意继续等下去,那情况就真的麻烦了。

政治从来不是对错这么简单,还要看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是屁股坐在了哪一边。偏偏这种事情都是诛心之论,没法拿到台面上说,张廷兰也不免有些着急。

整个场面十分安静,所有人都一言不发,一切都好像凝固了一般。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作相突然开口说道:“大帅,方才吴督军的说辞我听明白了,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你做袁世凯第二,继续维护列强利益,说白了就是继续抱残守缺!这次巴黎和会列强的嘴脸已经暴露无遗,那是一帮吃人不吐骨头的猛兽,和他们谈判,到了最后,就免不了袁世凯的下场!”

说到了最后,张作相站起身,躬身说道:“雨亭,该如何决断,就看你的想法了!”

张作相说完之后,转身离开了老虎厅,张廷兰也紧紧跟随,父子俩心里头都清楚,老张这次没有明确支持他们的观点,其实就是默认了吴俊升等人的看法,他们都有些失落。

爷俩一前一后,回到了府邸,张作相眉头紧皱,叹口气说道:“拙言,今天咱们爷俩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一切就看雨亭怎么选择了,你也不用过于操心了!”

“爹,奉军能有今天,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是真怕一步走错,就把多年的基业都毁了。而且吴俊升和张景惠话里话外,似乎透露着和日本人有联系,这凡事和日本人扯上了关系,就要麻烦!”

张作相默默的拿起了烟袋,狠狠的抽了几口,然后说道:“其实雨亭不是笨人,说到底是他对咱们爷俩起了疑心,要是继续把力量投入到对俄国的方面,继续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奉军的权力就会失衡,新旧派系冲突就会更加严重。”

张作相老谋深算,一下子就把问题的关键点出来了,现在奉军新派人物这两年跃居高位,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边防军因为对俄作战的问题,又隐隐成了一支独立在外的力量,如果长此下去,奉军的派系就会失衡。

张作霖不是不知道入关的风险,其实他就是想赌一把,如果掌控了中央政府之后,就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老派人物都能安排更好的位置,就能形成新的平衡。

其实这件事情上面,张廷兰和张作相也牵扯其中,有些话还真不好说。他们爷俩发愁,帅府之中的张作霖同样如此,新旧两派各执一词,究竟该如何选择,也考验着老张的抉择。

“爹,北京来电了,是梁启超发来的电报!”

“快拿过来,让我看看!”

张学良小跑着将一封电报送到了张作霖的面前,老张接过来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原来在这封电报之中,梁启超表示了对段祺瑞强烈的谴责,然后又极力邀请张作霖进京,商讨国事,研究系愿意在国会弹劾段祺瑞 ,把老段赶下台。在电报之中,梁启超还表示愿意帮张作霖联络其他各个派系,共同倒段!

“梁启超虽然是个书生,但是能量不小,名望很高,如果他愿意一力辅佐,进京的确会少了很多麻烦。”老张看了一眼张学良,然后说道:“小六子,你觉得爹该不该趁着这个机会进京?”

张学良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说道:“爹,拙言这次这么反对,我想他一定有自己的道理,还是不要贸然行动的好!”

“不要老是拙言拙言的,你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说心里话,到底支不支持?”

张学良一看老爹有些不快,只能低着头,半晌才说道:“爹,孩儿不知道,一切都听您的决断吧!”

老张鼻子冷哼了一声,说到底张学良还是有些抵触,只是不愿意明说而已,老张背着手走了几圈,然后突然说道:“郭松龄这段时间干得不错,提拔一下吧,让他出任东三省第五师师长,特遣军的先锋官,你和他一同训练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