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屠马之战(一)

奉系江山 第六百二十五章 屠马之战(一)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冯玉祥满脸的疑惑,是实在是不知道张廷兰这个时候能送来什么消息,他最初就希望奉军能够替他抗住压力,结果张廷兰一句话都没有。现在要承受不住了,都准备让石友三充当替罪羔羊,可是张廷兰却出来说话了,实在是让人有些疑惑。

不管怎么疑惑,老冯也不能忽视张廷兰的意见,因此他急忙将电文接到了手中,才看了两眼,冯玉祥顿时就傻了。

张廷兰首先盛赞了冯玉祥取得的胜利,并且勉励冯玉祥继续果断的做下去,铲平西北的祸乱的根源。这些还都中规中矩,在后面,张廷兰则是发表了对杀害妇女问题的看法,冯玉祥看着看着,几乎惊掉了下巴,顿时忍不住念了出来。

“惊见媒体登载污蔑文章,深感愤慨,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功在国家,有目共睹。有功之将,不受嘉奖,反遭诽谤,国之不幸。尤其是著文者不过是西方游客而已,相信自己的将军,还是相信西人,不言自明。国家之中,跳梁小丑,总把西方人视作天神,顶礼膜拜,实乃民族自卑之体现,还望将士不要在意,继续奋勇作战,再立新功。”

这段话念出来之后,在场所有人全都懵了,谁也没有想到,张廷兰竟然会如此袒护石友三,要知道奉军可是以军纪著称,任何违反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怎么突然变了性子,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难道张廷兰真是不知道前敌的情况!

就在所有人都胡思乱想的时候,石友三突然仰天大笑:“兰帅果然英明睿智,一眼看透了关键,不相信自己的将士。难道还相信西方人的污蔑么,实在是无稽之谈,荒谬到了极点。”

石友三还要往下说下去,一旁有人猛地扯了一下他的袖子,这个人正是宋哲元,石友三才注意到冯玉祥,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青紫起来。

张廷兰这话电报中的话说得大义凛然,但是别忘了冯玉祥也犯了这个错误,他也因为外人的文章,就要赶走石友三。要让他当替罪羊。石友三说这话,岂不是当着秃子骂和尚么吗,哪能承受得住啊?

可是冯玉祥又没有办法说别的,难道他能说张廷兰偏袒自己的军官是错的?难道他能说,应该把石友三交出去。以正视听?难道他能说自己的部下真的强抢民女,杀了之后。还塞进枯井里面?

冯玉祥什么都不能说。其实张廷兰的这份电报,正是冯玉祥一直想要的保证,奉军会扛住压力,而且扛得比想象的还要多,就连外国人的指责,奉军都不看在眼里。

为了冯玉祥他们辩护。张廷兰甚至痛骂学界,说他们为西方之命是从,是跳梁小丑,可是这份电报来的时间太不妙了。明明是一件好事情,却让冯玉祥骑虎难下,陷入了极度的为难之中。

他沉默了半晌,最后还是说不出什么来,只能摆摆手,让所有人都退出去,包括石友三在内。

这些人也都感到了气氛的异常,冯玉祥平时就以脾气火爆著称,对手下的将领常常是非打即骂。大家也都不想触霉头,因此全都走了。

刚刚走出指挥部之后,石友三就紧走了几步,抢到了张宗昌的面前,对他深施一礼。

“张公,兰帅能如此为我等说话,实在是太出乎预料了,有三这辈子都不会忘了兰帅的洪恩大德,从此之后,只要兰帅有吩咐,我一定没有二话。”

张宗昌微微一笑:“汉章兄,难道大帅不吩咐,你就不替大帅办事么?”

“怎么可能!”石友三连忙摇头,急切的说道:“从此之后,石某一定竭尽全力,效忠兰帅。”

张宗昌笑着拍了拍石友三的肩膀,然后低声说道:“跟着一个好主子,这辈子就不用发愁,要是一步走错,那就要抱憾终身了。”

说完之后,张宗昌就转身离开,留下了石友三楞柯柯的站在了当地。同样发愣的还有冯玉祥,自从接到了电报之后,冯玉祥已经顾不得什么了。

他反复的读了几遍,然后又仔细的想着前前后后的事情,突然之间冯玉祥从座位上豁然站起,牙咬切齿,脸上全都是愤恨的神色。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是被张廷兰给摆了一道。

很明显张廷兰发话不早不晚,就是为了让自己扛不住压力,露出破绽,这样张廷兰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凡事有了对比,就有了差异,冯玉祥就被张廷兰变成了一块垫脚石。

作为一方领袖,不光要看权势的大小,还要看能不能保护住手下人,如果保护不住,只会让手下人寒心,人心寒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从张廷兰表态之后,用脚趾头想,冯玉祥的部下之中,对兰帅的好感都会直线上升。

张廷兰这一手正好戳在了冯玉祥的死穴上面,不可谓不狠辣,到这个时候,冯玉祥才真正领教了张廷兰的厉害。一没有亮武器,二没有停掉物资援助,单单是一封电报,就能让军心不稳。

这种精妙的控制能力,老冯拍马也赶不上,冯玉祥脑子也终于冷静了下来,想要和张廷兰耍心眼,他还不够分量。

想通了这些,老冯也顾不得恨张廷兰了,急忙下达了作战命令,让所有人都做好准备,他要和马家军尽快决一死战。

张廷兰的电报不只让老冯改变了主意,也在舆论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凭着西方人的一点记录,就能让中国这些学者跳起来,大骂冯玉祥的军队,那索性张廷兰也抛出了大量的东西,全都是马家军作恶的罪证。好好的打一场舆论战。

这些证据中有大量西北汉民的自述,在马家军的治下,他们不断被压榨,承受着多如牛毛的税收。那些士兵比起土匪还凶残,经常冲到百姓的家里,抢夺财物和女人。

而且还有人强迫这些汉民,该信宗教,改变千百年的传统,如果不听,就会遭到骚扰,甚至殴打,甚至有些人直接被打死。马家军要求尊重他们的宗教,但是他们有何等尊重过汉民的选择?

在几乎所有问题上,他们都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自己有什么问题,都有借口,宗教的,民族的,习惯的,文化的。但是到了别人身上,他们就全然忘了这些,变得声色俱厉,不可理喻起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信条,也是夷狄和华夏的区别,凡事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全都是夷狄胡虏。

长久以来,谁能闹事,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因此马家军才会越来越发展壮大,想法那些默默无声的西北汉民,却不断收到压榨,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张廷兰也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把西北的真相摆在所有人的面前,让他们真正关注那些该关注的人。尤其是要教训那些学者,不要以为自己喊几句听起来正义凛然的五族共和,宗教自由,说出的话就是对的,任何情况下,都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奉军已经打了多少场舆论战,有着丰厚的经验,而且手中握着的资源也极为丰富。马家军搞得那一套,完全就是小儿科。

他们不但没有拉到同情分,还让不少人对他们的虚伪更加的厌恶,明明是马家军作恶多端,结果和有脸指责别人,这样的混账,不铲除简直没有天理。

而且邵飘萍还特意公布了他们的企图,也就是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分裂中国。谁再为马家军说话,就是再替分裂分子说话,就是在背叛国家。

把这个理念竖立起来之后,奉军就牢牢占据了舆论战的制高点,对付马家军,就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就是在维护西北的安宁。众所周知,陕甘等地是中国龙兴之地,秦汉的时候,这里是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也是中国人的根。

试问哪个中国人,能接受祖宗之地改变颜色?舆论战打到了这个地步,马家军已经变成了一群非死不可的人了,全国上下,一片喊打之声,就连北洋政府都不得不屈服舆论压力。他们颁布了特别命令,废除了他们父死子继的特权,并且要求所有马家军的部队,都从新清点。

面对这个结果,马福祥等人全都惊呆了,老一辈的人全都忧心忡忡,不知道怎么闯过眼前的难关。

可是马步芳等年轻人全都斗志昂扬,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索性就大打一仗,拼个鱼死网破。

面对汹涌的请战浪潮,马福祥也只好下达命令,抽调精锐兵力,攻击中卫的韩复榘所部。按照他们的计划,要抢在冯玉祥大军赶到之前,把中卫拿下来,全歼韩复榘的部队。

为此马家军集中了一万两千多人,马福祥和马麒亲自统兵,韩启功,马步芳等人担任前锋,大军浩浩荡荡,向着中卫就杀了过来。

他们日夜兼程,一连走了五天,擦着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他们终于赶到了中卫。黄河边上的小城,已经遥遥在望了。

就在他们休整的时候,突然从远处冲来了一支骑兵,正用最快的速度杀过来。马步芳一看,顿时一声怪叫,跳上了战马,带着部下,主动迎了上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