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冲击权力

奉系江山 第六百八十四章 冲击权力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在一战之后,坦克这种新式武器,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美国的工程师也不例外,他们努力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克里斯蒂就是其中之一,他设计出了一款采用平衡悬挂装置的坦克。

众所周知悬挂系统在车辆上面的价值,能够极大的增加舒适性,稳定性,从而能保证更快更平稳的行驶、最初的坦克之中,是缺少这种装置的,因此坦克兵苦不堪言。

就拿奉军来说,几次长途奔袭,都出现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不只坦克零件会损坏,有些士兵也无法承受颠簸之苦。

可以说想要大规模的使用坦克作战,一次性投入几百,上千辆坦克,没有悬挂系统简直就不可想象。克里斯蒂的发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战之中,这种悬挂系统被苏联大量的采用,英国和德国也都是如此,可谓是大行其道。

不过在最初发明的时候,却没有得到美国人的重视,奉军早就安排了不少技术探子,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果断出手。恰巧张廷枢到了美国的时候,奉军的情报人员就提供了一些情报。

最初张廷枢并没有在意这种坦克,主要的原因是坦克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这种坦克正面设计成了锥体结构,而且履带设计也非常不合理,再加上两个不能旋转的炮塔,更让张廷枢觉得十分鸡肋。

光是一看坦克的形状,他就知道这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肯定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战争,张廷枢已经有心彻底抛弃这种坦克了,不过出于想要了解美国工业水平的目的,张廷枢还是亲自看了一些这款坦克。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张廷枢发现了里面的悬挂系统,他当时就被打动了,不管别的东西多么垃圾,光是这个悬挂系统,就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因此张廷枢当即决定购买坦克,并且把人和设备全都打包带走,一起送回奉天。

就在张廷枢到了欧洲半个多月之后,克里斯蒂带着他的坦克,终于到了遥远的东方。这款坦克送到了奉天。正巧奉军此时要到了设计坦克的关键时刻,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熊梦远也带着人仔细的观察了这辆坦克。

看完之后,熊梦远顿时就是眼前一亮,他急急忙忙的就找到了张廷兰。

“大帅。我看了这辆坦克,我觉得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一就是悬挂系统,我们要把坦克造的更大,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比如颠簸,比如零件磨损,比如舒适性的问题。有了悬挂系统,这些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当然他的这套悬挂系统也不是完美的,主要问题就是占用空间太大,需要适当的改进。”

“第二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倾斜装甲。虽然这款坦克前面设计有些怪怪的,但是让装甲倾斜起来,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思路。同样厚度的钢板,倾斜起来,就等于是让装甲变厚了,而且有了角度之后,还能增加反弹的效率,能极大的增强防护能力。以往我们设计坦克的时候,总想着要把装甲变得更厚,这样防御能力才能更高,但是倾斜装甲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思路。”

很多技术领域的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点破了,就变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否则就会显得神秘莫测,显然克里斯蒂的坦克给了中国的设计师非常好的启发。

“至于第三点就是焊接问题,我们虽然引进了技术,也培养了人才,但是水平上比起西方强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关系到坦克的可靠性和防御能力,我认为应该加大培养焊接工人的数量,最好选派一批,送到欧美进行专业培训。”

老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差距往往就体现在一些最普通的细节上面,有很多东西,全靠着师傅一点点教,学员反复的联系,磨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有所成就。

张廷兰也清楚其中的问题,因此当熊梦远提出了焊接的问题之后,他立刻点头说道:“没问题,我会安排一些年轻工人专门学习,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培训。”

熊梦远也笑道:“大帅,我准备把克里斯蒂坦克的一些理念,融入新坦克之中,我估计半年时间之内,就能拿出样车,两年时间,保证能完成三个师的装备。”

张廷兰也在心里头默默计算了一下,坦克师的消耗是普通师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按照奉军目前的力量,养三个师也到了极限。

另外如果一切都正常,再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是日本的关东大地震。小小岛国,屁股下面又是地震断裂带,当一场空前的天灾降临之后,他们会如何选择,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搞不好中日之间,还会爆发冲突,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才能牢牢把握先机。

张廷兰也十分赞同熊梦远的计划,新式坦克的各种关键点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安心等着出成果了。另外新式的步枪也生产了十万支,早在和日本开战之前,奉军就已经开始局部换装了,但是由于开战又被拖延下来。

现在也正好到了加快速度的时候,新式步枪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大家反应普遍非常好。七毫米的口径,既保证了弹道的稳定性又拥有相当大的破坏能力,而且后坐力又在中国人的承受范围之内。

奉军已经进行了比较,新式步枪比起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以及俄国的水连珠,都有相当的优势,无论准确性,还是可靠性,都领先一筹。

张廷兰已经下令,从主力部队开始,全面加速换装。奉军吸收以往的经验,在大战之后,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针对问题,先展开高强度的训练。然后再逐步降低。按照张廷兰的规定,训练表现好的部队,优先获得换装的权利。

换装一直持续到了年末,主力部队才终于调整差不多了。就在这个时候,王永江也来找张廷兰了。

“拙言,这是我按照你的意思,搞出来的一份五年计划。”

张廷兰一听,急忙接了过来,作为一个穿越者,恐怕没有谁不知道五年计划的威力。这可是主要后起国家,通向工业化的一条捷径。

由国家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然后集中全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奉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搞五年计划的资本。在几个月之前,张廷兰就授意王永江拟定一份计划。

“拙言。这也是第一次弄这种东西。千头万绪,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也不知道制定的目标能不能实现。”

张廷兰笑着说道:“既然是目标,就要制定的高一点,要跳一跳脚,才能够得到。要是太容易了,反而没有紧迫感了。”

张廷兰翻看着计划,其中详细的开列着主要的工业品增长计划,首先就是钢铁行业。现有钢产量在五十万吨以上,五年后计划产量增加一倍,达到110万吨,而且产业布局也要发生变化,不能仅仅集中在东北,王永江计划在包头也加大投资力度,把包钢发展起来,这里深处内陆,受战争波及小。另外在外蒙也发现了一批铁矿,也要适当建立一批工厂。

“如果能按照预期完成计划,在钢铁这个单项上面,我们就差不多追上了日本人的脚步。另外煤炭的产量要有巨大的提升,计划达到一亿吨,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适当出口,换取外汇。而且不光是要挖掘东三省的煤炭,我准备在山西建设一批矿场。”

卖资源当然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在发展的初期,也不得不如此,至少中国的煤炭还相对丰富,多卖一点,也无所谓。

“岷源先生,我当然是同意这个设想,不过阎锡山会同意么?”

王永江哈哈一笑:“他不同意不是还有军队么,拙言难道不能逼着他同意么?再说了阎老西儿这个家伙,精明透顶,他已经申请加入新民党了,也算是咱们自己人了。”

“这个阎老西果然善于见风使舵,不过只要他听话,就不妨分他一点利益,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除了钢铁和煤炭之外,在石油上面,王永江也有了规划,把延长矿和玉门矿开发出来,使得石油年产量达到三十万吨,基本满足军队和农业的消耗。

要知道现在奉军还是要大量的进口石油,虽然主要进口的是廉价的柴油,但是由于数量太大,花钱依旧像流水一样,让张廷兰也是肉痛,要是能够自给,当然也是好事情。

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电力,按照计划,要把发电量提升到12亿度,保证基本电力基本覆盖东三省。电力可是工业的动力,只要电力跟上了,企业的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

“岷源先生,我看发电的指标,可以再提高一点,到15亿度,甚至是20亿度。我们现在解决了发电设备的问题,又有充足的煤炭,多修建一些发电厂,绝对没有问题。另外也要把眼光放在水电上,东北有不少的河流,另外西北还有黄河上游河段,都是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要多建造水电站。”

王永江也点了点头,张廷兰又接着往下看,化肥产量达到二百万吨,汽车达到十万辆,年造船能力达到十五万吨,飞机生产到两千架……

林林总总,各种数据,足足罗列了上百项之多,最后王永江说道:“拙言,为了完成上述的目标,政府至少需要累积投入五十亿元,平均每年十亿元,一想到这个数字,我也有点心虚啊,只怕达不到。”

张廷兰也知道这个数字的确有点大,不过后世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就投入了五百多亿,力度超过了民国三十几年的总和,从而快速建立起工业体系,想起那些人物的魄力,自己的确是有些自愧弗如。

“岷源先生,这些投入除了靠政府拿钱之外,还要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另外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方面,要学会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一旦亿万百姓和我们站在了一起,共同劳动,想要完成这个投资额度,并没有什么难度。”

王勇也笑道:“这话虽然有理,但是想要组织起老百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怕拙言还要再高升一步,把地方政策,变成全国的大政,这才有希望。”

“这到底算不算是劝进啊?”张廷兰笑道。

“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罢了。”王永江笑着说道:“曹锟刚刚弹劾了徐世昌,要重新请黎元洪就任总统。不过这个举动,显然不符合选举法的程序,我们可以提出要求,迫使北洋重新改选议会,这样凭着我们现在的威望和实力,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绝对没有问题。然后在着手组阁,最好能实现权利平稳过度,如果不能,就果断采取措施,把绊脚石踢开!”

所谓的绊脚石,自然就是北洋政府,以及一大堆的草头王,自从打败了日本之后,张廷兰也是信心膨胀,也的确到了该着手布局的时候了。

“先抢占国会,控制了国会,就掌握了大义名分,我们办什么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没错,当年宋教仁也领导着民党,成为了国会第一大党,只可惜他只是一个书生,手中无兵无将,又被人给刺杀了,我们和他完全不同,成功的机会应该很大。”

走到了今天,张廷兰也不准备韬光养晦了,就算他暂时不坐上最高的位置,但是也要对这个国家有着直接的影响力,这样才能统和全国的力量,加快发展。

因此张廷兰也果断的下达命令,各路人马全都闻风而动,首先开炮的人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沉寂许久的段祺瑞。

面对曹锟和吴佩孚联手逼迫徐世昌的行径,老段指出弹劾大总统,必须经过议会多数同意,而一旦弹劾总统,议会也应该解散,重新选举。

段祺瑞突然的表态,显然是在偏帮刚刚重组,风头正劲的民党,按理说奉军和老段之间,是有仇口的。段祺瑞的举动有些耐人寻味,不过其他人也顾不得了,立刻紧跟,潮水一般的压力,向着曹锟施加了过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