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七百一十九章 风不止

奉系江山 第七百一十九章 风不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这也税,那也税,

东也税,西也税,

样样东西都有税,

民国万税,万万税!

从清末以来,财政危局使得政府越发的横征暴敛,巧立名目,税收种类繁多,能说出名字的,就有几千种之多,当然诸如四川等地的军阀,更是把税预收到了几十年之后。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层层盘剥,规定收百分之三的税,到了老百姓的头上,涨到了百分之六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搞不好就要到百分之十,翻个两三倍,是常有的事。

张廷兰喊出了减税两千万,真正落到了百姓的头上,则能够减轻五六千万的负担。保守估计,也会有几百万的家庭因此受益,原本在破产边缘的家庭,能够维系下去,已经喘不过气的农民,能够恢复一丝元气。

当然伴随着减税,还有对吏治的整顿,东三省已经将满清留下来的老官僚清理差不多了,在关内多半也会如此,没有了这些专门搂钱的吸血鬼,老百姓的负担还会进一步的降低。

国会的这些议员都知道张廷兰的大名,但是对他的执政理念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税制和官制都牵涉到方方面面,张廷兰能够毫不客气的进行改革,可见他的强硬作风。

不过在禁烟的问题上,大家又看到了张廷兰的灵活,他并没有盲目的叫停鸦片种植,尽管这是危害苍生的毒品,但是背后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如果老百姓能过得下去,也不会轻易种植鸦片,由于横征暴敛,使得种植粮食已经无法维持生计,老百姓只能种植价值更高的鸦片。结果大家都种植,又造成鸦片价格下跌,人人苦不堪言。

张廷兰从税制和官制入手,同时又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利益杠杆,让老百姓放弃鸦片种植,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稳妥的办法,在场的众人也都频频点头。

有些问题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没有本事去做。张廷兰先是逼迫英国退缩,获得了财政喘息的余地,然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分寸拿捏的非常到位,这些议员也都忍不住鼓起掌来。或许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张廷兰的计划很快得到了国会的批准,唐绍仪和王树翰两个人联手推行这一轮的改革。新政的风潮终于刮了起来。

在1923年的元旦。饱受盘剥的华北百姓,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直隶,山东,京津两地首先开始了推行变革,参考东三省的经验。开始了全面的改革。

就在新政刚刚推行起来的时候,杨宇霆和顾维钧联袂找到了张廷兰,两个人脸上的颜色都不是很好。

“拙言,事情恐怕还没完啊!”

张廷兰眉头一皱。急忙问道:“邻葛怎么这么说呢?”

“拙言,刚刚得到密报,上海和武汉等地的学界领袖要联名抵制教育改革,另外一些落选的议员,还有政坛的宿老也都在频频活动。”

张廷兰一听这些,眉头皱了起来,忍不住说道:“这些都是疥癣之疾,不值一提,长江沿线的那几个军头的态度如何?”

杨宇霆急忙说道:“问题就出在他们的身上,从冯国璋出任江苏都督开始,直系就霸占了长江流域,如今江苏督军齐燮元,江西都军蔡成勋,湖北督军萧耀南,湖南省长赵恒惕,湖北第二师师长孙传芳等人全都是直系的人马,再加上盘踞中原的吴佩孚,直系依旧势力庞大,而且最近这些人也在秘密串联,我担心他们会趁势发难。”

一旁的顾维钧也忍不住说道:“副总统,我认为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那就是英国人的态度。我们刚刚和英国进行谈判,但是还留下了一个尾巴,也就是关税问题。英国人最近一改往日的态度,他们无理的要求将海关推后十年,归还中国。”

张廷兰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其实最初他是要求海关完全交给中国,关税自理,那些洋人雇员也全都清理出去。可是中国缺少专门的人才,也没有管理海关的经验,而且搞经济建设,也要引进大量的机器设备,保持海关平稳,非常重要,因此张廷兰就同意进行商谈,把海关归还期限定为三年。

不过前提是修改一些商品的关税,比如国内能够生产的商品,关税由原来的百分之五左右,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另外奢侈品的税收提高到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传统地盘,直系异动,英国人也有动作,我担心这背后有什么联系。或者说,英国人想在长江流域,把面子找回来!”杨宇霆忍不住说道。

张廷兰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也微微点头:“马上给我加强对南方的情报调查,不放过任何的异动。”

……

中原大地暗流汹涌,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清楚这些,眼看着年关又要到来,十里八乡的百姓推着小车,涌到了北京。

车上装着鸡鸭,干菜,五谷杂粮之类的东西,一年的辛勤劳动,老百姓基本上没剩下什么,全靠着卖点东西,换几斤白面回去,然后再切一块一条猪肉,年三十能吃上一顿饺子。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已经算是天大的福气了。一个三十几岁的汉子,推着单轱辘车,车上装着两只鸡,还有半口袋绿豆,十来岁的儿子也紧紧的跟在身边,爷俩是起早进城的,脸上都挂着白霜,脸被冻得通红。

儿子微微低头,看着已经露出了脚趾头的破棉鞋,轻声的说道:“爹,我想卖一双鞋!”

汉子听到了这话,身体微微一顿,然后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回去让你娘把鞋给你好好的补上,还能照样穿!”

“爹,能不能给妹妹买一件新衣服啊,她一直都穿我剩下来的,总有人说她是小要饭花子!”

这个汉子五官有些扭曲,痛哭的摇了摇头:“别说了,就怪爹没本事吧!”

他们默默的向前走着,气氛变得异常压抑,突然这个汉子眉头皱了皱,眼前就是崇文门了,从明清以来,想要进京,就要经过这里,朝廷在崇文门设立了税卡,任何进京的货物,都要交税。

这也让所有商人望而生畏,正所谓天子门高,大约说的就是崇文门。各种税金花样繁多,而且还有无端勒索,尤其是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就算把他们的东西都抢了,也没有人在乎。

看到了高大的崇文门,这个汉子也不禁把拳头攥紧了,去年的时候,他满心欢喜的推着两口袋黄豆,想要给家里头换点年货,哪知道刚到崇文门的时候,就被税官给看中了,愣说他的黄豆掺假,然后就给没收了,还把他打了一顿。

一家人在三十晚上,只能啃棒子面饽饽,现在想起孩子失望的眼神,心里头还阵阵的绞痛。今年还不知道要交多少税呢,只盼着能剩下一点,让家里头能过一个年。

这次又到了崇文门,他只觉得一丝的奇怪,往常排的常常的纳税队伍不见了,老百姓推着小车,就直接过去了。

看到了这里,这个汉子也感到了一丝奇怪,随着人流,也走了过来,原来的收税的人员全都没有了,只是在两旁有八位巡警在指挥着交通,防止出现拥堵,一个又一个的人走过了崇文门,没有看到任何人交钱。

这个汉子顿觉咄咄怪事,正好旁边有一个老巡警,他急忙问道:“长官,这税卡是迁到里面了么,怎么没看到有收税的老总啊?”

老巡警微微一笑:“你这个人真有意思,还盼着交税不成,是不是兜里的钱多了?”

汉子脸上顿时涨红了,急忙说道:“乡下人哪来的钱,就是想着朝廷从来没有吃亏的时候,什么都能躲过,就这个税躲不过。”

“哈哈,老弟,这次你就躲过去了,实话告诉你,副总统刚刚下令了,崇文门税卡被撤了,以后进出北京,再也不用交税了。而且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农户进京贩卖农产品,有专门的市场,里头只收五分钱的摊位费,其他的费用一点都不用交了!”

这个汉子一听,顿时眼睛就瞪圆了:“您说的这是真的么?”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骗你不成,赶快进城吧,把东西卖了,也该孩子卖点年货。”

“多谢,多谢您了!”

“谢我干什么,要谢就谢副总统吧,摊上了好时候了!”

“哎!”这个汉子急忙点头,拉着儿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回啊,你和妹妹都有新衣服新鞋了!”

爷俩推着车,越发的轻快了。无数的受惠的百姓,也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的记住了这个国家,还有一个靠谱的副总统,能为老百姓着想。

京城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之中,张廷兰也让人把官邸拾掇了一边,他没时间回奉天,老爹张作相就决定带着全家人,到京城过年。一想到媳妇和女儿都要过来,张廷兰脸上全都是欣喜的笑容,亲自指挥着人手,布置房间,等着一家人团聚。

不过就在新年将至的时候,杨宇霆和常荫槐又到了官邸,张廷兰一看他们,顿时就暗暗点头,肯定烦心的事又来了。

杨宇霆也是一脸的苦笑:“拙言,这个年恐怕消停不了了。”

“唉,说吧,我也有准备了!”

“一帮宿老和上海一带的学者,发出了一份自治纲领,要求在江南各省实行联省自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