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二八三章 白马归心(下)

唐骑 第二八三章 白马归心(下)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2:47 来源:笔趣阁

上一节题目忘了一个(上)了

——————————

高行周拔剑要自刎,却被安之虎和高怀德死死按住,高怀德道:“爹爹,张元帅既能开出那么宽厚的条件,想来必能体谅我们的苦心!你且将性命留下,待我再去求他!或许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未可知!”

安之虎也叫道:“是啊,将主,我看事情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不如再交涉看看,若真到无计可施时,再作打算不迟。”

两人好劝歹劝,才算将高行周劝住,高怀德给安之虎使了个眼神,自出谷去寻杨光远,将他父子的隐忧道破,说道:“吾等愿归大唐,但家在洛阳,一旦归唐,家门必破,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

杨光远问道:“你父亲愿意归唐?”

高怀德道:“是,只是祖母在洛,宁死不敢误了家人性命。”

杨光远道:“那这样吧,你们放下武器,前往奄遏下水将养,我再将你们的情况禀报元帅,想来元帅必有安排。此外,你们白马银枪团还有约千骑人马被我们困在白道山,最近他们久困无望,好像已经有鱼死网破的打算,若你们不想他们因此战死,最好找个人前去劝告。”

高怀德回谷一说,安之虎道:“若是放下武器,那我们岂不是变成任其鱼肉?”

高行周再仔细问明高怀德见张迈的所有细节,思虑甚久,这才下决心道:“张龙骧的名声一向不错,这次我看他是真有收伏我们的意思,既然如此,不妨冒个险!怀德。你去答应他,我们放下武器,全体出谷,任他们安排。然后之虎你前往白道山,将兄弟们全部招来。契丹既败,石敬瑭又失人心。天下归唐指日可期,燕赵子弟,不宜作此无谓牺牲。”

安之虎道:“万一他们是赚我们出去呢?”

高行周道:“没听说过张龙骧曾经坑杀过降军,因此最坏的打算,也不过全部成为阶下囚,大部分兄弟仍能活命。”

诸将到此也觉得有理,这才放下武器,出谷接受整编,杨光远见到高行周。笑道:“老高,恭喜你啊,元帅对你们家的千里驹青睐有加,此次北上得以归唐,你是因祸得福了!”他们曾经同殿为臣,因此彼此认得。

高行周摇头道:“洛阳之事未定,在下生死未知。这两千兄弟的性命都交给杨兄了,至于我们父子二人。只愿为阶下之囚。”

杨光远笑了笑,道:“你还是这般脾气!”

白马银枪团在谷中已经绝粮数日。人疲马瘦,杨光远便换了三千马匹给他们,高行周道:“我们的马虽然疲弱,但跟随得久了,虽是畜生,却如家人。希望能带在身边,希望杨兄体谅一二。”

杨光远道:“这个却是元帅信中特地吩咐的,老高你别给我添麻烦。再说元帅是吩咐将这批马送到好牧场放养,自有敕勒川的牧民照料,你不用担心它们受委屈。”其实若换了杨信、折从适等人。听了高行周之求,多半也会便宜行事,但杨光远是降将,极其在意张迈的意思,因此对张迈的命令执行得比安西旧部还要彻底也更机械。

高行周无奈,只得一切听从安排,杨光远待他们倒也不错,给了马匹,给了粮食,又给了向导,仍然让高行周自己率领人马,前往奄遏下水——那是云州西北、长城以外、金河山以东的一个内陆湖,湖面广大,周围水草颇美,正宜放牧。只是此处离敕勒川、云州,这段时间正处于与世隔绝状态,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放下武器后,两千白马骑兵无不心怀惴惴,直到这里才放了一点心,想来天策真要坑杀自己,也不会选择一个这么漂亮的地方。

杨光远将他们护送到这里,居然又发下了兵器,吩咐道:“你们就在这里休养吧,尽管跑马,也可外出射猎捕鱼,此处离云州也不过两日的路程,你留下一队骑兵给你,若有事,可以派人前往云州请命。但你本部人马未得命令,不得离开二十里外。老高,元帅如此安排,又没让我们监视你们,那是将你们当作已归部署来看待了,你要看好自己的手下,勿违命令,不要辜负了元帅一番美意。”

高行周慌忙向西南行了一礼,道:“高行周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我自己的性命已不放在心上,只盼这两千儿郎能活下去,将来能在天策麾下有个出身。”

杨光远哈哈一笑,便引兵离开了,只留下了一队士兵和几百个熟悉附近地形的牧民,以及两个牛羊群。

白马骑兵们得了武器,又有马匹,心中无不大定,心想在这一马平川之地,要再离开时那是再方便不过,但越是如此,反而越没人想要离开逃走了。

高行周便下令安营扎寨,第一天他不敢妄动,过得小心翼翼的,第二天才派出骑兵到附近放牧、打猎,其实是侦查周围情况,果然发现天策唐军没有留下监视人马,高行周自此慨叹道:“张龙骧好大的气魄!我若易地而处,断不能就这么放任白马银枪团。”

奄遏下水是一个好大的内陆湖,周围一片平原,水草丰茂,契丹曾在这里留下牧场旧基,牛羊马匹可以吃草,草地中间也有不少猎物,白马银枪团在山谷中困顿了多日,到此才算安下心来,高行周吩咐下去,便有人牧马,有人放羊,有人射猎,有人捕鱼,日子比不得在中原时丰富多彩,却胜在平安宁静,几顿饱饭下去,力气渐渐恢复了。

至此,整支军队已无人担心天策会杀害自己了,若真要坑杀时,不会给这么好的地方,花这么多的功夫。

就是有部将开玩笑,对高行周说:“将主,你说张元帅不会要我们在这里住一辈子吧?那我们可就成为化外胡人了。”

高行周嘿嘿两声。他心知这是不可能的,不管张迈是什么打算,自己这两千人在这里肯定只是暂时的。

——————————

又过两日,有两骑从东北而来,原来这奄遏下水位于敕勒川到临潢府的道路上,临潢府那边若有消息发来。到达白水泊后既可先南下云州再西出长城,若图快捷,也可走直线经奄遏下水进入敕勒川,将来云中地区一旦平定,奄遏下水肯定要设置通信据点的。

那两骑就是薛复派人前往敕勒川的公事信骑,他们望见白马银枪团的营寨,当晚就入营休息,直接将这里当成沿途据点了。

高怀德奉了父命入帐慰问,不敢打听他们的公事内容。却从他们口中得知鹰扬军与汗血骑兵团联袂南下,如今已经平定原辽国中京道的大部分地区,如今正在长城外候命,随时准备南下。

高怀德啊了一声道:“上京打赢了?”

关于天策在临潢府打赢的消息,晋北一直都有“谣传”,但一直未得证实,白马银枪团一直在敕勒川作战,得到消息的渠道更加狭窄。他们现在又还未真正融入天策旗下,因此请报上未得共享。高怀德曾入晋北。但也只知道幽州方面的消息,并不晓得临潢府一战的详情。

那两骑信使更是奇怪:“你们不知道?这是多久的事情了!”高怀德的这个反应叫两个信使暗中怀疑起,以为自己进了贼窝,当晚睡不安枕,幸好第二日高行周并无留难地就将他们送走。

白马银枪团听说上京大捷的消息之后,全部人马心态又是一变。

上京大捷啊!

那是辽人的首都。如今也被天策给打下了,中原武人深深忌惮的契丹都已完败,那往后天策唐军岂非就天下无敌了?

他们想到杨易薛复已经南下,再想到这里离中京道已经不远,心中更是一阵后怕。一个部将嘟哝道:“幸亏前几日降了,不然的话,南边是张龙骧,北面是杨鹰扬,咱们就是石头,也会被碾成饼的。”

高行周听到这句话也未生气,他自视再高,也不至于认为自己能同时抵敌张迈与杨易,悠悠说道:“怪不得了,怪不得了。上京既然大捷,契丹如果不死尽死绝,余孽必然退入东北,上京既破,中京既失,燕云也没希望留守了,怪不得契丹会走得那么着急。如今的局面,张龙骧若以破辽之威挥师南下,杜重威必败无疑!燕云易手,就在旬月之间了。”

高怀德却想起石晋军队在云州的表现,冷笑道:“我看到时候,多半连打都不用打!”

高行周微微一愕,随即颔首道:“是,幽州那边,多半不用打的。”

这次高怀德从晋北回来,除了带来张迈的招降,也带来了关于幽州百姓被掳掠、杜重威见死不救的消息。

他高家也曾定居幽州,五服之内有不少亲朋好友都在幽蓟一带,想来经过此次浩劫,只怕这些亲戚朋友多半都要星散凋零了。白马银枪团的成员,几乎就都是燕赵一带的籍贯,许多人情况都与高家类似,甚至就一小半的人老家本来就是幽州,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无不咬牙切齿,恨得比云州百姓更甚!他们也恨契丹人的蛮横恶毒,但更加痛恨杜重威的倒行逆施!知道此事之前,军中其实还有一小半的人心中还思念故国故土,但知道这件事情后,几乎所有人都对石晋王朝断了念想了。更有不少人在言谈中隐隐泄露了他们的期待:希望天策乘胜南下,直接打到黄河去,将河北河东都收过来!

高行周见军心如此,叹息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又过两日,西南方陆陆续续有人马赶来,皆是熟人——却都是之前白马银枪团被俘虏了的人马。再过两日,更有一部整编精锐骑兵靠近,却是安之虎前往白道山,将被困在那里的千骑精锐都带来了。

高行周至此哪里还会不明白张迈的意思——那是要将白马银枪团,完完整整地交给自己啊!

敕勒川一战,白马银枪团力求脱困,张迈力求困敌,因此战场上的伤亡并不多。高行周到达奄遏下水的第十日上,所有未战死未逃亡的白马银枪团旧部全部都到齐了,高行周眼看旧部大部分汇聚,忽然双眼垂泪,对高怀德道:“元帅如此待我,我还有脸面。说什么顾洛阳的家!罢了,罢了!家中之事我顾不上了,纵然无法顾全孝道,一切只是我错,待得天下大定之日,我再一死以谢母恩吧。”

安之虎等亦皆感动,同时叫道:“将主!”

高怀德叫道:“爹爹不要这么消沉,我看我们应该养好力气,然后请命为天策开路。一口气打到黄河去,打到洛阳去!祖母、母亲如果还没遇害,我们便救她们出来,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就给她们报仇!”

众将士一齐称是。

——————————

这段时间里,张迈曾发来一道命令,将奄遏下水改名为岱海湖,要高行周休整之余。在岱海附近整理出一个营寨据点,来作为日后的通信与驻军据点。高行周接了命令,果然整顿起营寨来,又按照张迈的命令,在湖边勒石命名。

自此之后往来岱海的人马越来越频繁,天策内部的信息体系慢慢对白马银枪团敞开,高行周也从中听到了许多东北、中原的消息。这才知道他们在岱海休整的这段时间里,中原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幽州之事终于掩盖不住传扬开来,而且一朝传扬,就是满世界的大爆发!

曹元忠动用了天策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活字印刷,印出了数十万张传单。将幽州事件的始末,用最通俗最简洁的语言,全部印出来,然后偷运往中原各地,从河北到河东、从河东到河南、从河南到山东!数百州县在一夜之间飞满了有关幽州事件的传单!

关中地区就更不用说了,上到士林阶层,下到说书人变文僧,一律怒口痛骂石晋君臣的冷血无耻!

百姓们容易轻信,本来就对这个开国没多久就一直加征加税的王朝没感情,这时更是对石敬瑭这个儿皇帝感到齿冷;士大夫们比较谨慎,听到消息之后自然要设法求证,河北的士林首先行动,他们近水楼台又能量强大,大军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是那些儒士的学生,士兵之中更不知道有多少是那些宗族的子弟,这样的大事,纵然军方想要封锁也不可能。

河北士林经过多方打探,得到的结果却比传单的内容更加叫人心寒!

从泰州到镇州,从镇州到冀州,从冀州到深州,从深州到沧州……整个中原士林本身就对石敬瑭极其不满了,这时曹元忠的行动就像在干草堆上点了一把火,然后整个河北的物议就烧成冲天烈焰!

河北烧过了之后,跟着就是山东,然后更蔓延到了江南,同时关中那边也向东烧来,舆论大火从东西向中部蔓延,不久洛阳就变成了在火炉上烘烤的一只铁锅!

就算只是武人,就算人在塞外,高行周也能想象现在石敬瑭在洛阳城内的处境!用如坐针毡恐怕都不能形容,应该是赤脚踏在烧得通红的铁板上,那感觉才差相仿佛。

“这就叫千夫所指吧,”高怀德道:“希望那老贼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那就没空顾及我们家的事情了。那样奶奶、娘亲和弟弟就有希望逃出生天了。”

不知什么时候,高怀德开始管石敬瑭叫老贼了。

高行周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的武艺快被儿子超越了,但毕竟比儿子想得深远,自是知道在当前的情况下,石敬瑭兵力既居弱势,又失了民心,于内忧外患之中,“恐怕他的江山,也不长远了。”

念及此处,高行周便开始留心有关河北、河东以及燕云方面的消息,岱海湖与云州之间,轻骑接力的话,一夜之间就能完成讯息传递,高行周这边一有询问,云州方面很快就有反应,竟然派来了一个军事参议,为他解答疑问。

高行周至此才知薛复在中京道暂时未有行动,只是在巩固战果,甚至未掠边到长城附近,而幽州方面似乎也还没有“得到”上京大捷的消息,虽有各种小道传闻,但多未得到证实。杜重威或许已经知道消息,或者是在掩耳盗铃,总之并未对这种“谣言”进行承认,只是布置大军,北防杨薛,西防张迈。

而云州方面。张迈也未进行扩张,对上京大捷,既未予以承认,也未予以否认,只是不断整编军队,从军事参议口中,高行周得知张迈在云州在整合各路兵力之后,又削减了不少冗余兵力,放兵归田。而将兵马集为五路:

中路大军以陌刀战斧阵为核心,张迈自领;杨光远和折德扆,各领骑兵两千人、步弩三千人,辅兵五千人为,驻于城内;李彝殷和李彝秀各领骑兵三千人,辅兵五千人,驻于城外。其余人马编为各城守军,尽归曹元忠掌管。

高行周知道这个布置之后。心道:“军队驻扎于城内,五千兵马何须五千辅兵?这时随时要出征的打算了。曹元忠是留守人员。至于那五路人马则是随时要发起进攻了,是在等什么?等薛复南下么?”

这时他已经知道杨易受伤正在定辽城养病,此番南下的代理大都督乃是薛复。

——————————

这时张迈的一道新命令到了,却是命他整顿岱海军马,五日之后拔营,前往云州会师。

高行周所部有白马精骑。在敕勒川一战中略有损失,在岱海的这段时间他从其它部队中挑选精强之辈加以充实,却仍然没法补足三千之数,当下立为十营,将营、队、火的将官称谓。亦就天策军律,改了称呼。这一切张迈并未吩咐,但高行周已自行整合。

这时既领军令,便尽起来兵马,除三千精锐外,又有三千骑兵,以及三千辅兵,共计九千人,安排好岱海的防务后,便径朝云州而来。

才过长城,忽见漫山遍野数千白马,战马本就难得,而刻意要寻求白色战马,则更是难上艰难,高行周所部号称“白马银枪团”,其实也只有主力八百骑乃是白马,其余多是杂色,作为中原政权的一部骑兵,能拥有数千战马已是难得,要想作战部队清一色的白马那是妄想了,这时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白色骏驹,犹如草地上笼罩着朵朵白云,将白马银枪团都看得呆了。

一个天策唐军的都尉上前笑吟吟道:“高将军,元帅有令,命我送四千白马与六千战袍以及旗帜等物,在此交接,请将军签收吧。”

说着奉上一本军务文册,高行周一时之间竟忘了接笔,安之虎提醒道:“将主!”高行周一个醒悟,忙签押了,这名字签上去,他心里便知此生是要交给张迈了。

高怀德已经大叫一声,冲入马群,挑到一匹最神骏的白马,叫道:“爹爹,这匹马我要了,这匹马我要了!”翻身上马,那马加速快,冲刺更快!纵出百步只在须臾之间,跟着回旋,片刻已到高行周跟前,看来此马之神骏处丝毫不在透骨龙之下。

交接军资的都尉道:“高公子好眼光,纯种汗血马以枣红、栗色、黑金为多,白色汗血极其罕见。此马名云翼翻羽,这三千白马,以此马最骏!”

高怀德大喜道:“这……这是汗血宝马?”那云翼翻羽已经微微出汗,高怀德往马肩处一探,果然手上点点殷红,高行周见儿子几乎就在马背上雀跃起来,从小到大,都很少见他如此兴奋。

这时都尉又令人将军服、军旗送上,天策唐军的后勤补给冠于诸国,军衣战袍都是流水线统一织造,因此战场上辨识度既高,又能振作士气精神。

高行周手一挥,喝道:“白马精卒,全体下马,上前!领取战袍!”

他命令一下,两千八百二十三名白马银枪团的精锐便上前,领取了战袍。

高行周跟着下令:“卸甲!换袍!”

近三千人便当众卸甲换袍,跟着高行周命安之虎从都尉手中接过战旗,然后三千人便下场各择战马,半个时辰后,在烈烈作响的“天策白马”旗下,一支全新的白马精骑部队便诞生了。

不得不说,三千精锐骑上三千白马,统一的战袍,统一的白色,一眼望去犹如一片雪影!只是一望便会感受到强大的心理震撼!

来送战马、袍服的都尉看得无比赞叹,白马骑兵自身也是士气大振。

——————————

高行周部换了袍服之后。又过了焦山,黄昏之前就望见了云州城。

张迈进驻云州之后,本部人马入驻城内,在城外设立了三座大营,李彝殷驻扎于西大营,李彝秀部驻扎于南大营。杨光远部驻扎于东大营,最近又新设了一座北大营,高行周抵达之后,就被引入北大营。

人马安顿完毕后,高行周只带了安之虎和高怀德入城,准备去参见张迈,结果在城门口看见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高行周揉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

高怀德高呼一声。纵马冲了过去,就将那少年抱住,叫道:“怀亮,怀亮!你怎么会在这里!”

那少年正是高行周的次子高怀亮,他看见了父亲兄长也是激动得乱跳,叫道:“爹爹!哥哥!真是你们!哈哈,他们没骗我!你们没死!”

“胡说呢,我们怎么会死!”

高怀亮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你们不知道啊!云州兵败……啊。不是,云州归唐之后不久。洛阳就传开了消息,说爹爹被困金河山,援兵不至,自刎殉国了,说连头颅都挂在平安城城头了,有往来敕勒川和云州的商人亲眼看见了的。然后没过两天,陛下……哎,不对,是,是那个石敬瑭。他就送来了慰问的东西,还封了我一个世袭的什么将军,祖母哭得死去活来的,又过了两天,娘竟然上吊了……”

高行周眉头一皱,心想自己的浑家也是将门之后,素来坚强,出征之前又早有最坏的打算,怎么会上吊?高怀德已经吓了一跳,大叫:“什么!”

幸好高怀亮赶紧说:“没死,没死!”

高怀德这才放下心来,高怀亮又道:“娘被丫鬟救了下来,消息传出后,宫里也派人来慰问了,然后又过两天,有一天中午,娘忽然将我叫到房中,让一个陌生人帮我乔装打扮,不久奶奶,罗伯伯,徐姑姑,他们也都来了,然后我们就跟着那个陌生人从后门逃走了,混在人群里出了城……”

高行周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敞亮,高怀德也不笨,叫道:“我知道了,那个陌生人,一定是元帅派去的!之前爹爹自刎殉国的谣言,只怕也是元帅设法传出去的。”

“是啊!”高怀亮道:“这个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原来那日高怀德一出云州,张迈就派人南下潜入洛阳,同时散布高行周自刎殉国的消息,那时幽州事件刚刚在发酵,但云州事件已经传开,石敬瑭正因云州事件而出丑,需要树立一个忠君的典范,因此闻讯之后略加求证便对高家大行封赏。高家在洛阳有人质的味道,石敬瑭对高家本有监视,听说高行周已死,封赏过后监视反而放松了,天策在洛阳的内应马上潜伏入内,说服了高夫人,又上演了一场上吊的戏码,而后趁着监视稍松,便将高家三口以及两个心腹下人带离了洛阳。

“我们出城之后,就往嵩山走,带我们离开的那位叔叔说奶奶年纪大,不宜长途奔波,就将奶奶和娘安置在嵩山一座小庙里头,他带了我辗转来到了云州。”

高行周和高怀德听到这里,对张迈的苦心都已了然,他们虽已有心归唐,但在岱海的这段日子一直都在为后方家人的安危而牵挂,高行周甚至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来到云州,便听到这个从此后顾无忧的大好消息。

高怀德少年心性,闻讯只是欢喜,高行周却是掩面痛哭,叫道:“高行周一介驽将,何德何能,得蒙元帅如此错爱!”

他人在云州北面,这时向南跪下,一拜远方的母亲,二拜城中的张迈,他一跪下,高怀德高怀亮慌得同时跪下,高行周拜了两拜后,回顾身后两个儿子说道:“你兄弟二人记好了!我高家满门,性命福祉都是元帅所赐的!从今往后,元帅令旗指处,不得惜身!家可破、族可灭,元帅之令,不得有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