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七十九章 西域纵横之一

唐骑 第七十九章 西域纵横之一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18:18 来源:笔趣阁

第七十九章西域11之一

一每一次出现选择的时候,张迈总货得比战场厮杀迈要为雁,

如果眼前只有一条路,哪怕是通向悬崖的路,那也只好继续地走下去。可是当前方出现两条路时,该如何抉择便是一件大大折磨人的事

了。

尤其是身处高位者,如果手底下同时有两帮都信赖自己的人,这种抉择就将变得更加困难。

不可否认,苏赖带来的是一个诱惑,一个不仅对杨定国郭师庸等老将都相当大的诱惑。甚至就是张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有些心动。

在那次接待苏赖的会议之后,郭师庸说:“特使,不得不说,如今我们的家业是越来越大了,家业越大,考虑的问题便不能那么随性。眼下我们的军粮虽然还足支数月,但粮食这种东西,总不能等到即将葵尽再想办法,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若依这个。苏赖的提议,对咱们来说也是一条路子。虽然疏勒那边据说有五万佛民,但隔了这么多年,他们是否真肯接纳我们,实在还很难说,就算他们有意接纳我们,疏勒是萨图克的大本营。防备必然严密,数百里奔袭,以客犯主,成算极低。我认为,不妨先一边严密防守,和萨图克谈判,一边在担罗斯种田放牧,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等实力壮大了,那时候东进也好、西征也罢,慢慢再作打算不迟。”

这确实也是一个相当稳健的想法,他说出来以后。安守敬、杨桑干、刘岸等人都表示赞成,连杨定国也在点头,道:“不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杨定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等待敌人出现破绽,这是《孙子兵法》上的话,也是用兵之正道。

刚刚推着轮椅从后头出来的李脑却皱着眉头。他并不赞同郭师庸的意见,不过在几个都尉副都尉都表态,甚至连杨定国也表示赞成以后,李脑就欲言又止了起来。如果是郭洛,或者杨易,有不同意见当然都可以当面直说。就算将杨定国郭师庸顶撞个火冒三丈也没事,但李脑却没有这个条件。

自归附以来,他虽然也参谋过几次军机,展现了他的智谋与远见,但那些还远不足以确立起他在唐军中核心决策层的地位,也还没资格直接站在杨定国、郭师庸的对立面,李脑又不是那种有话要说就不顾一切的人,所以他就算要提出反对意见来,也得考虑好如何措辞。

郭师庸不等李脑说话,又转头问郑渭:“郑参军,你以为如何呢?”他想郑家在担罗斯一带乃是地头蛇,若安西唐军在桓罗斯扎根,以此作为第一根据地,从家族利益来说对郑家是很有利的,所以这时表面上是在询问郑渭的意见,实际上却是在寻求郑渭的支持。

不糕郑渭却道:“我以为,那个苏赖的提议,连想都不用想!绝不可行。”

别说郭师庸。连张迈也没想到郑渭的反应时张迈激烈。郭师庸不由得问道:“为什么?”

郑渭道:“桓罗斯是萨图克从萨曼手里夺过来的。按理说,双方应该势不两立才对,但相反,在萨图克夺取了担罗斯之后,他们双方似乎反而达成了一种谅解,奈斯尔二世和萨图克之间已经很久没生生战争了,他甚至还容得库巴这个“非正统者,的存在,则他和萨图克之间究竟有什么密约我们也不得而知。

奈斯尔二世的这种态度让人感到奇怪,也让人不安,我们根本就没法预测萨曼在听说萨图克将担罗斯租借给我们这件事情以后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叫做后有不测之国。”

这一下,轮到郭师庸皱起眉头了。

眼下萨曼还没有动作,是因为唐军使用了诡计,但这烟雾弹是没法长久的,如果唐军要在恒罗斯长久立足,第一件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与萨曼的关系。

郑渭继续道:“桓罗斯地势狭小,虽然自东南至西南有高山隔绝,自东北到西北有沙漠环绕,但又都隔绝得不够彻底小虽有河谷,但河谷太小,虽有山地草原,但山地草原都在国境线上,虽然商路四通,但几条商路都不太平没有强大的武力无法保证安全,要动用强大的武力保护商队成本又太高,单靠内部的商旅流通又无法致富,就算我们用尽办法屯田、引商、放牧,但在这片狭小的地面上,展的空间终究有限,这个,叫做内无自强之土。”

如果是有一片大国土,那么唐军可以向内展,用内政自力更生,但担罗斯的却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郑渭又道:“萨图克这次派了苏赖来,话说得好听,但苏赖是条老狐狸,萨图克又是一个已杀叔欲弑兄的人,这样的人如何做愕朋友?今天对我们假以辞色是因为我们把他打得进退两难,明天局势一变,随时会向我们开刀。亲兄弟他都不放在心上,何况是结拜兄弟?这个,叫做前有虎狼之友。”

他每说一个就竖起一根手指,当竖起三根手之后。总结起来,道:“后有不测之国,则人民不能安,内无自强之土,则军势不能扩,前有虎狼之友,则外交不能定谋世扰是但罗斯的情势啊像这样一个地方,我不知道我们女乙未干什么!”

李脑见他分析的这么透彻,这番话真是听得自己心旷神怡,自觉便是自己来说也不过如此,便不再开口了。

郭师庸却未改初衷。说道:“郑参军,你真不愧是读书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好听是好听,可担罗斯的这些坏处,我们不是不知道,不过现实的困难也的考虑到。我们不是不想要最好,而是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个最可行的策略来。就当前而论,跟萨图克是一定要暂时谈和的激烈的战事如果再持续下去,萨图克那边可能会出事但我们这边也会出大问题这是两败俱伤啊,对双方都没好处。自古两国互不向下,唯有妥协。我们也不是真的相信萨图克有什么好心,只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所以我还是以为,当先议和,然后再另作远图。”

郑渭却依旧摇头。说道:“当初我第仁次与唐军接触时,唐军的形势比现在恶劣得多,要情报没情报,要城池没城池,然而当时的唐军是何等的豪情万丈!怎么现在手头的力量更多了,却反而变得犹豫起来了?包括我在内,许多人愿意加入唐军,岂是因为唐军的胜算够大?不是,是因为我们在张特使身上、在唐军将士身上看到了一种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气势!看到一种创造奇迹的力量!若咱们的这种气势没了,若咱们的这种力量没了,唐军还值得大家追随?我是今生意人,自然明白妥协的重要,但再怎么妥协也不该将本钱给妥协上啊而我们的本钱,不是担罗斯城,不是手头的那点军粮,而就是这种一无所有下不得不铤而走险的玩命气概,我最怕的,是一旦议和,人心思定,那时候大伙儿觉得有后路可退。就再也鼓不起勇气来冒险了。”

他这一番话可把张迈、安守敬、奚胜等人都触动到了,郭师庸却依然摇头,心想你一个商人,跟我们这群武夫讲什么玩命气概呢,只是这话不好出口,只道:“郑参军,你还是不懂战事,行军打仗,讲究的是仁以待下、智以待敌小勇以临阵小严以治军,一场仗能否打胜,关乎后勤、士气、兵械、阵法、兵种、天时、地利乃至运气。庙算成败、运筹帷幄,高深繁复而不可测,岂是一句玩命所能涵盖的?若是玩命者就能取胜,那各国君主就该去找市井无赖来打仗,但市井无赖打得过经过练的骑士甲兵么?天下岂有此理!”

杨桑干、钟显等人对郑渭的书生之言没什么好感,听了郭师庸的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杨定国见郑渭大显尴尬,举了举手,制止了杨桑干等人的讪笑,说道:“我看这样吧。我们做两手准备,一边答应议和,安抚好回讫的使者,答应派人前往回讫军中议和,另一边,再派人去探探苏赖的口风,军伍仍不放松,对下面也绝不泄露议和之事,以免影响军心。同时派人往恒罗斯,向大都护禀报此间之事,问问他的意见。小

他的这个提议乃是折中,两派的意见都照顾到了,众人便都没有意见。张迈沉吟道:“派谁去出使?又派谁去探苏赖的口风?。

杨定国道:“萨图克派了苏赖来,我们这边冉去的人,身份不能太低,我看就请大都护司马走一趟吧。

大都护司马在唐军中乃是个很高的位置,排起座位来仅在副大都护之下。刘岸还在新碎叶城时城小军寡,他这个参谋总长也还不显得怎么样,随着唐军节节取胜、军队规模越来越大,他作为中枢官也就水涨船高,郭师庸杨定邦等由校尉而升都尉,他这个大都护司马名衔不动,却仍然压了诸军大将半头。

杨定国看了李脑一眼,说:“李参军没有出席这次的会议,不如就让他找个由头,去探一探那老狐狸。大家以为如何?。小

张迈回顾李脑。李脑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散会之后,李脑独自来寻张迈,道:“特使,你也认为议和有可能成么?”

张迈心中实际上倾向于认同郑渭,但却没有直说,默然半晌,只是道:“老郭都尉的意见。也是武的部分意见。”

他这句话,并未直接回答李脑的问题,但李脑却马上就听出了话外。

自昭山一战之后。郭师庸便不再是站在张迈的对立面,而是站在张迈的后头,属于张迈阵营中的稳健派,他的意见张迈都必须谨慎地考虑,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是不宜轻率地否决的。

站在张迈的这个位置上,除了要考虑对敌胜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好内部的团结。避免出现分裂。而后一件事,有时候可能比前一件事情更加重要。

李脑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第一更补上,今天还有两更。请大家月票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