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七十二章 这里没有张大都护

唐骑 第七十二章 这里没有张大都护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18:18 来源:笔趣阁

春山出八刺沙聂以后路都有数千大军,“护送”阴汇洲科伦苏一路对他不冷不热,绝不与他有半点私下接触,直到望见真珠河,才指着河流说:“恨当初未能投鞭截断此水。踏平亦黑山脉。”

何春山哈哈笑道:“有我大唐陌刀将士在,只怕便是真珠河竭,亦黑山平,也是无用”。

这时两人正处于半山腰上,看看下了山就要到达渡口,科伦苏道:“老夫一路未尽主人之道,今天送一送尊使两人并骑,护送军不敢靠得太近,马上科伦苏才道:“莫回头,莫有动作,低声说话。”

何春山嗯了一声,道:“阿尔斯兰这次让相爷来送我,是什么意思?。他虽明知道阿史那科伦苏已经被贬官,却仍然叫相爷。

阿史那科伦苏才道:“我们大汗的为人,心思缜密,但见事之快不如大都护,决断之狠不如萨图克,但地方诸酋与何使者有来往的事,他只怕已经有所耳闻了。而且葛萨丹摩他们是主张联安西攻北庭的。”

何春山挥鞭指着真珠河,似乎正与科伦苏议论山水,口中却道:“那么他这次让相爷来送我,又作出如此严密的监视,就是不想他们再和我有什么接触了?”

“是阿史那科伦苏道:“因为我是金帐之中唯一极力赞成南征的人,想必因为这样,大汗才让我来送尊使。阿尔斯兰既然已经有所警惕,这次尊使之言,恐怕他就不会尽信,甚至就是葛萨丹摩也可能因此而宠信稍衰,但他与伽结盟之心应该还是会有所动摇。当然,尊师回到宁远以后还是请郭将军多加小心。安西那边最好不要露出重大破绽来,否则只怕会有不测之祸。”

何春山道:“若依相爷所料。阿尔斯毛他现在到底算是什么态度?”

阿史那科伦苏道:“按理,如果真要东征,对伽的使者也就会有动作了,但据我所知,大汗却派了葛萨丹摩的儿子去送伽的使者出境

何春山奇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没猜错的话,只怕”阿史那科伦苏道:“只怕大汗是要两头准备了。”

“两头准备?。何春山不知是因为马上带风听不清楚,还是听明白了字句却不明白。

“两头准备,以观形势,那头不妙就打哪头,这是我的推断。”说话间已到渡口,阿史那科伦苏一指,道:“到了!”

渡口上都是木筏,没有大船。阿史那科伦苏送到码头,朗声道:“老夫奉大汗之命,直送尊使上船!望尊使见到张大都护时多多拜会,就说若有机会,阿史那科伦苏一定会到疏勒一行!再次领教领教张大都护的英姿!”

这几句话客气中带着言外之意。言外之外又藏有暗示,何春让哈哈一笑,道:“那可欢迎得很,就怕真珠河水流湍急,您老年纪太大了,受不了木筏颠簸,要想到疏勒一行,还是另外找条陆路吧!”

阿史那科伦苏嘿了一声,与他执手道别,周围的人望见都从他们貌似客气的言语中听出了暗藏的杀气,阿史那科伦苏在临别时忽然身子向前微俯,低声道:“萨图克是关键,谨记!”

便挥手道别。

声名之成,有时候常出偶然。张迈在敦煌做了那么多的秀,真正说起影响力来却还只是打了个底。夜袭秋银的那一役才算奠定了他在河西胡汉各族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名气起来以后,他便不再有出格行为也有许多人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并从中分析出许多大道理来。

张大都护在河边洗脚消暑,就有来归的汉家逃民说大都护在看瓜州大泽附近能否耕种,张大都护在河边洗他的爱马,也感动了许多百帐部的忠实崇拜者,觉得大都护这样的大英雄居然连洗马这样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其实瓜州北部的土地,大多是一片片的荒土,瓜州大泽的面积甚大。水却不深,只是宽广而已,水味偏咸,勉强可以饮马,人喝却够呛。附近长了不少青草,耳是要说到大规模种田则是不行的。

这一带除了百帐部以外,还有一些很小的游牧部落散居各处,这些部落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据山据林,一般也很少走出他们赖以生存的领地,曹议金的因循之政使他将人力物力集中在如何笼络既有权势者上面,欠缺了一种对下层百姓的关怀,二十年间也未主动推行减贫之类的政策,偶尔对贫民的赈济也是救济不救贫,且多带有宗教意味或者出于宣传需要,并未成为一种日常的施政。曹议金没功夫理会这些贫穷部落。这些贫穷部落对曹议金也就没什么感情。但张迈出现之后,却有一些部落主动依附了过来。张迈在百帐军的作为这时已经传播开来,那个。“推翻百帐恶酋、平分部落资财”越传越神,沙瓜肃三州的牧民在口耳相传中都很期盼着这个传奇英雄来到自己的部落帮自己翻身。

除了游牧部落意外,瓜州的一些的方领主也开始变得不大听曹家的话。尤其是那些置业于晋昌城外的汉族庄家,在秋银围困晋昌的时候他们大多吃了大亏,:活世卜本丹张迈,他们忍忍也就算了,但世卜既多了旧“以正,想想张迈的战绩以及他所提倡的政策方针以后,许多人便心动了开始以各种方式依附过来。

杨易便在瓜州大泽南畔,组合百帐军已经来归之民,在三千精兵之外编成六千牧骑和一千五百名农兵。部伍粗就,但装备却颇成问题,他们虽然吞了刘广武的装备,又在打败秋银之后缴获了许多物资,但六千牧骑还是有将近一半骑的是裸马,农兵用的是木矛那只能用来搞运输,这四千五百人虽能听令进退,但真要他们上战场能挥多少作用却是难说。

石拔曾半开玩笑地说,那三千牧骑和一千五百名农兵加在一起,他带上龙猜府一个时辰就能将这皿千五百人全部摆平。

当时郭漳笑着问:“那要是加上另外三千人呢?”

石拔哈哈地笑,就不肯回答了。

瓜州大泽旁的日子是艰苦而兴奋的。张迈在这里想起了疏勒,而杨易则在这里想起了温宿,在秋银退出这一带而晋昌的影响力尚未重建时。张迈就在这里接收战果:一方面是接收各种物资,一方面是接收各方归民。

他们用收集到的物资,张迈与杨易都与兵将同个,锅吃饭,平日作息也都在一起,领导人与兵将之间几乎不分彼此,牧民与农夫们见这个威名犹在曹议金之上的传奇人物居然这样平易,与敬畏之余又生出了深深的亲切感来。瓜北的物质生活并未马上就变得多好。但见堂堂大都护也和自己一般劳苦,许多贫民心里便充实极了,张迈所说的那些话也变得越来越有说服力,许多依附过来的百姓都觉得跟着张大都护,未来会充满希望。

不过长远来说,瓜北并非久留之的。半荒漠半草原的土地无法供养起一支脱产的万人大军,张中谋算了一算,觉得按这样的度,军粮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就耗尽。

这时秋银已退,没有归义军的支持张迈也没法进军肃州,于是他便让张中谋向晋昌方向出文书,准备回去了。

在出文书之后他便召集部众。宣布自己即将回归:“我要先回敦煌迎娶福安公主,完婚之后便回龟兹。你们愿意跟随我的,便收拾好东西跟我走。在高昌、焉者、龟兹三地,我会安排合适当兵的男儿入伍。不合适当兵的,只要手脚够勤快。也会在那里过上好日子我不会一开始就给你们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但我会给你们安排土地与草场。让你们种植放牧。不过如果不愿意离开故土我也不会勉强你们我离开这里以后,你们就用我和杨将军这段时间交给你们的本事保卫家园吧。”

上万人听了齐声高呼:“我们都愿意跟随大都护走!”

张迈道:“不要这么仓促就决定。回去好好想想。这里的水土并不比龟兹那边差,只要勤恳在这里也能过日子的

众人纷纷叫道:“这里虽有农田草地,可是没有大都护,我们愿意去龟兹!去焉者!去高昌!”

张迈见有这么多人拥护自己,心头一阵感动,叫道:“好了好了。那大家回去收拾收拾吧!”

逃民固然已经没什么财产,游牧部落更是可以说走就走,张中谋却想:“眼前这些人虽然都是曹令公的“弃民。可毕竟是瓜沙地面上的人口,就这么带走,只怕令公和必肯答应。”

世上总有一些统治者是这样的,他们会遗弃自己土地上诞生的民众。但当有人要代他们接管这些弃民他们马上又会如同受到刺激一般要跳出来破坏此事因为这会削弱他们的威权,而威权被削弱又正是他们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

可就张中谋还没向张迈诉说这个顾虑的时候,沙州方向、伊州方向还有肃州方向都传出了一些不大好的风声。

先是伊州方向出现了异常的军事调动。

在刘广武时期,地处沙瓜伊三州之间的百帐部对沙州、瓜州、伊州都安插有耳目,百帐部被张迈改造之后。这些耳目也有部分被承继了下来,这时候便起了作用,探到伊州的部队忽然封锁住了伊州与瓜州之间的道路,商队要通行也盘查得甚严。

肃州方面,则是龙家忽然又有了行动。具他们的这次行动与上次大不相同,似乎有大援在后所以来得十分迅疾,没多久便又推进到了独登山。

可是最让人担心的,却还是沙州。

“嘉陵来加急密报了张迈跟杨易说。

“嘉陵?敦煌出事了?”

“嗯”张迈的神色沉重了起来。道:“李脑应该已经被抓起来了。还有三界寺以及张家也都被围困了起来。好像这段时间常给张家暗传消息的李家也受到了监视

杨易惊道:“曹议金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安疯了么?”

张迈却“哼了一声,说:“其实有些事情,我们也早预着可能会生。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罢了。”

二更奉上,恳求月票。

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