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

唐骑 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18:18 来源:笔趣阁

二六在城头爆讨后就摇摇欲倒,几个老兄弟赶紧将他叭甘,一火青年将士冲了进来,同样不顾滚热的地面将他背了下去。这段缺口同时也补上了。

躺在担架上,下了城墙后,早有一批妇女赶来看视并协助军匡作伤口处理,郭汾听说安六受伤,从南门赶来看视,安六没残废的脚被烧得皮肉焦烂,旁边一个弃年军眷看见都忍不住哭了起来,安六却仿若未觉,见到了她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汾儿,爷爷我真是丢脸了,第一天就从城头下来了。”

郭纷俯下身子,眼中含着泪水,道:“六爷爷你说什么呢!你听听,城头都喊着你的名字呢!”

安六哈哈大笑,抚摸了一下郭汾的头,道:“大都护虽然不在,但就像你说的,安西的妇孺也能拿刀杀狼宰狗!咱们安西就算是老人孩子,也都不是好惹的!让胡狗还有胡狗的走狗们看清楚一一我们一定能坚持到大都护回来!”

这时有人来道:“夫人。郑长史有请!”

安六推郭纷道:“汾儿,快去,郑小子也许有事找你呢。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以大局为重,我这点伤还死不了,最多把剩下这条腿也砍了!”

比。,石

第一天的攻城终于结束了,围攻方没有得到多少便宜,防守方也未取得夫胜,双方基本以城墙为界限。维持着某种平衡。

夜渐深,郭师庸却还没睡,他坐镇城中调遣着守城的物资与兵力。

高昌城不像玉门关,这不是一座要塞型关城,而是一座复合型城市,防御只是它的功能之一,城墙之内除了军队之外还有数万百姓。玉门关小而简单,杨易只要考虑防守、战争问题就可以了,高昌却大而复杂,郭师庸除了要考虑城外的敌人之外,还必须考虑城内的变数。

这毕竟是一座新得之城。到手不及一年。虽然伽之子的临危弃城丢失部分民心,但究竟不是所有人都拥护张迈,拥护安西,这些人里头会不会有人趁着战乱在城内捣乱呢?或者这些人早就和伽暗中有所勾结了呢?

这些问题,郭师庸都必须考虑。当然,具体运作方面有郑渭,但郭师庸也必须留下一部分的兵力来防止城内产生动乱。

由于这是一座城市,因此光是日常的物资消耗就已经是一今天文数字,如蔬菜,光是靠存储都很快就会用光,燃料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补给。城内仍然有数量不少的轻骑兵。不过精锐骑兵则相对不足,所以副都尉室辉几次三番请求出战都没有得到郭师庸的许可。骑兵之无法从容出城作战限制了郭师庸防守策略的挥,像疏勒那样的“以攻守城”战略便很难实施,诸门常闭,内部的消耗得不到补充,对城内军民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幸好,郭师庸拥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其中许多人都已经历练出了独当一面的能耐。奚胜在南面与伽周旋的时候,诸门守将也分头应付着敌军的攻击。而在城内,郑渭娴熟的物资调运手腕更是为了郭师庸解决了大部分的后顾之忧。

长史署已经在高昌开衙。郑渭从岭西的汉家商人子弟中、大昭寺还俗弟子中和已经归附的东方三镇挑选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年加以培。如今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通畅的文书管理体系。

这里头,张中略的到来尤其让郑渭感到一种新的希望,当他听说河西有相当一部分的士人渴望入仕安西,心中便感到兴奋。

安西军自起兵以来,兵将越来越多,文事管理能力相对来说就显得滞后,在早期,不得不从武人之中挑选颇有知识的人来管理后勤以及政庶务比如杨桑干、郭太行甚至郭洛,都曾干过类似的事情。进入疏勒之后,大昭寺才算为安西的文政系统提供了一大批的人才,不过大昭寺终究是佛门,佛门弟子,但倾向性总是不同。

然而沙州的文士,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光是从敦煌地区历代名家辈出就可看出,此外这里还有着整个西北最完备的儒学刮练系统。如果有这个地区的文士加入,那么将大大改变安西的文治。至少郑谓本人对此是持乐观态度的。

当然,此刻郑渭要做的主要是如何有效地调配高昌的物资。

龙泉关陷落以后,尤其是高昌围城以后。郑渭手头的物资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增长、只会减少的数目,在千头万绪的战争中,郑谓先面临的是如何节俭。除了物资以外,还有就是人口。且浅,有群人正串联起来,向当政者请…

现在是非常时期,里老、坊主对于一切可能集结起来的行动都防范得很严厉,为的就是担心有什么异动,尤其是响应城外伽的暴动。

但是北城的这群人起来,目的却不是这样。

他们是想帮忙守城!

当郑渭接到这个请愿之后,先是一愕,但很快就释然,知道这些人走出于真心。

围城之后,城内的许多人都变得鼠两端,尤其是僧侣与富户,态度游移得十分明显,从西方迁入的新民,比如安六等老兵以及军眷在人口上又不占多数,这也是郭师庸除了要迎击伽之外还得花费偌大力气防止内乱的原因。

但有一群原住民,却是安西唐军的坚决拥护者,这帮人就是张迈在赶走伽、削除庞特后,将草场畜群分下去而得益的人群。这群人的数量达到三千户,原本是高昌最贫苦的一群人,在安西军进入之后得到了一个走向小康的希望。但伽的围城却让他们感到这种希望随时会化为乌有一一如果伽入城,这批人的财产马上就会被录夺,重新沦入赤贫,如果伽在追究“投敌”之罪,只怕下场会比原先更加悲惨。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郭师庸在高昌刮练了一批本地新兵,就是从这些人里头挑选,如今新兵尚未练成,伽已经围城,这些人家坐不住,便集结起来,希望能够在驻防之中出一份力。

郑渭接到请愿之后迅来与郭师庸、奚胜商量,郭、奚两人都反对这件事情。

“他们这是添乱!”郭师庸道:“守城可不是玩儿。也不是有几斤力气就行的。”

郑渭道:“可是人家好意来请,如果不许,只怕会冷落了他们的心。现在在高昌城内,最拥护我们的就是他们,若是他们也对我们心生冷疑,只怕我们挡得住伽的攻击,也守不住高昌城。”

奚胜皱眉道:“当初我们左有赤亭,又有龙泉,并未想到高昌会这么快就被围城,早知道局势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几个月前就该将他们拉出来刮练刮练,好歹也算有个理路。但是现在的话,仓促让他们帮忙只怕会添乱。”

郭师庸道:“不错,人到了战场上,会生什么事情是很难说的。虽然他们是想帮忙,但说不定战鼓一擂,箭雨一就全都慌了手脚,若是自相践踏起来反而是一场大祸。而且未进行编伍之前,也很难确定里头就没有奸细,成千上万人中若藏着几十个心怀叵测者。将随时会酿出大祸来。再说民夫方面我们早征调得够了,现在对伽只是骑兵不足,民夫方面并不缺乏。”

郑谓道:“那两位以为该如何处墨。

郭师庸道:“婉拒他们吧,只能如此了

郑渭道:“不能设法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悄么?”

奚胜道:“从泥沙搬运到伤员护理都早有安排,就算要添加一些人手,也用不了那么多。郑长史,这些人的情况你应该了解,只是凭着一腔漏*点,非要做事,市井之民。必须慎用。现在城内不是人不够,而是人太多,在守城者之外,其他人最好都不要乱动,否则这样没有组织的数千户人一动起来,城内势必杂乱,那时候反而给了心怀叵测者以可乘之机。若要组织他们,我们当前又哪里有多余的兵力?”说到这里叹息起来,想起灯上城一战。安西唐军中的民部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那也是经过长久刮练而成。

郑渭想了想,却道:“不行,民心易失难得。就算麻烦一些,也不能不顾百姓的热情。这事便我来办吧。”郭师庸和奚胜问郑渭想干什么,郑渭道:“总之不会误了军方的事情。”

可他自己手头的事情也极多。想了一想。道:“这事得张夫人来。”便派人去请郭汾前来商议,请她统领此事。

郭汾听说之后,一口就答应,却问郑渭准备作何安排。

郑渭道:“我想在高昌的西北角挖一个大坑,刚好就用得上这些人。”

郭纷奇道:“挖坑?挖坑干什么?”

郑渭道:“这个我自有妙用,现在却还不能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