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一三零章 目标——俱兰城!

唐骑 第一三零章 目标——俱兰城!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18:18 来源:笔趣阁

第一三零章目标——俱兰城!

碎叶留守的政臣的人选终于在小范围内公布了,出人意料的是,留守政臣竟然不是史怀诚,而是葛丹摩,史怀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愕然,葛丹摩则心花怒放。自归附张迈以来他一直心怀惴惴,他和葛齐辉投降郭洛的时候并未得到多少承诺,所以一直以来都对张迈极尽讨好之能事,希望能够获取他的欢心。

可惜一直以来,葛丹摩的所作所为似乎都没能够得到张迈的欢心,这次争取留守政臣,葛丹摩其实也没有很大的把握,没想到张迈最后竟然会选择了他。

在史怀诚错愕之际,葛丹摩父子早就跪下磕头谢恩,口呼万岁,又向张迈保证一定会好好治理碎叶,以供军需。

张迈微微一笑,葛丹摩父子其实一直都未能进入到天策唐军的决策中枢——哪怕只是西路大军的决策中枢,有时候史怀诚能够进入,葛丹摩父子也都被排斥在外围,现在连葛氏父子都有这种认识,则西征之事几乎都不用怎么掩饰了。

“供给军需,自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维持碎叶的稳定。”张迈将微笑收了一收,说:“葛参军,在之前我可是听说了不少你的坏话,这一次是经过反复考虑,才力排众议让你留守碎叶,我希望你别让人说一句我张迈看错了人。”

“元帅放心”葛丹摩发誓道:“臣下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元帅重托。”

张迈这才显得满意地点了一下头,又公布了接下来的另外几项人事任命,既然定了葛丹摩留守,史怀诚就不合也呆在碎叶,张迈却让他前往宁远辅佐郭洛,听郭洛安排——宁远是天策唐军除了疏勒之外最早占定的大城市,城市运行机制早已鼎定,反而不需要像碎叶这边这样操心。

但是张迈又留下了史怀诚的儿子史克庄做石拔的副手——两人早在亦黑攻防战的时候就交过手,双方颇为钦佩对方,而且史克庄也是地头蛇,有他来帮石拔,对稳定碎叶的军事十分有帮助。

至于葛丹摩的儿子葛齐辉,张迈却将他编入了龙骧军。

对于这个安排内中的含义,史怀诚和葛丹摩两对父子心知肚明,史怀诚心想自己虽然没法留在根基深厚的碎叶,但是如果进入宁远,或者有机会进入天策大唐更深入的核心并获得更进一步的信任。而葛丹摩对此也无怨怼,张迈既然将碎叶交给了他,那么留儿子在他身边做质子也算常事——更何况葛齐辉在张迈身边既有做质子的隐意,但同时也是葛齐辉接触张迈、取得信任的机会,父子两人一个在外镇守,一个在内侍奉君主——对想谋反的人来说不乐意,对葛丹摩父子来说却十分合心。

————————————

两河流域秋收之后,存粮大增——这是靠着十余万军民进行的军屯,这一年在军方的督促下以农牧为业,工商业在两河地区被抑制住了,粮食消耗少而产出多,所以有了数量巨大的余粮。

入冬之后,远在碎叶的张迈在军、政两方面同时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在军队制度方面的调整。之前天策唐军沿用安西唐军的旧制,府兵有八百、一千、一千二百人三种进制,算是小、中、大三种府,张迈本人素来习惯十进制的,觉得分成大小府在军队调度上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这件事情他曾与郭洛、杨易几次磋商,自此决定逐步调整军制,将府的单位数量定为一千人。

同时,对北庭战争以来有功的中郎将以上将领进行提拔。

当初北庭大胜,除了杨信、徐从适迅速从底层爬上来之外,郭威也一举晋升至将军,但除他之外,中郎将以上就都没有升级。这次再计功劳,将北庭大捷连同两河大捷一起计算,升郭洛、杨易为大将军,而升郭威、石拔、慕容春华、马继荣四人为上将军,其余有功的中郎将也都跟着水涨船高。薛复以留守后方,虽无战功却能稳定局面,这一点也当嘉奖,不过天策唐军的传统乃以战功为上,薛复镇守东方无事,正如郭洛当初镇守宁远无事,政治家们都能给予“功不在前线诸将之下”的评价,但没有战功就是无法进行这种质的升迁,因此只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至此郭、杨二人同时居于军方第二阶梯,薛复、郭威、石拔、慕容春华、马继荣、曹元忠等为第三阶梯,算是解决了一下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军方高层的地位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薛复虽然未升为大将,但薛珊雅刚刚为张迈也诞下了一个儿子,他在后方的地位也因此而更加稳固,仍然是郭、杨以下第三人。此外就是郭威的异军突起,在短短一年之中晋升到可能问鼎第二阶梯的地步,这在和平时期也是难以想象的。

在军方进行调整,文官层面也进行了微调,其中主要是对政务首脑名称的改换,这件事之前张毅等人已经有过建议,而张迈自此决定实施则与魏仁浦的推动有关。

当下天策军内政方面的首脑是郑渭,他的职务是天策府长史——魏仁浦认为这是一种“半私”的职务,即天策府长史很明显是服务于天策上将,有“内臣”的性质,作为已经成为当世第一流大国来说,行政方面的首脑不宜如此,此外如鲁嘉陵等人也都还冠以“参军事”的名义——这是安西唐军留下来的传统了,凡是出现新的情况需要设立一个新职位,往往便设参军事,因此天策唐军中此时竟有约二十几个级别不同的参军事。而且中枢各部门又都称“司”,这很明显是一个军府的部门建制,等于默认自己乃是军阀而非中央。

张迈在魏仁浦的建议之下,参考当初张毅的主张,改天策府长史为中书令,以张毅为中书侍郎,郑渭始正式成为天策大唐政廷之首。各司均改为部,各曹均升为司,一切印章名称均有调整,自此张迈虽未称帝,而宇内都知他绝不自居于李从珂之下了。

除了政廷的调整之外,又在纠评台之外设立军帐会议,以杨定国为掌帐,主要由军方硕魁组成,以议军事。

————————————————

张迈在进行这些军政调整的时候,杨信与徐从适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张迈坐镇碎叶调整军政的时候,郭威却被委派了以少量兵力向怛罗斯地区进军——整支部队只有七千人,以郭威为主将,奚伟男为行军司马,杨信、徐从适便做了郭威的左右先锋。

两人在西征两河流域途中再立战功,如今又升一级,都成了将军了,他笑着对徐从适道:“咱们在轮台城下那是拿命来拼,这次横扫伊丽、碎叶两河,却跟玩儿似地,这样也能升官”

徐从适悠然道:“此一时,彼一时。虽然这次是顺势而行,但也是打下了方圆数千里的版图啊升咱们一级也不在话下。再说咱们那次拼了命,升的也不止一级。”

杨信忽拉了拉徐从适的衣袖,说:“你如今也算名扬天下了,怕是连中原都知道你这位‘箭王’了这个徐字和你没什么关系,我看是时候跟元帅说说,恢复本姓了。如今魏仁浦已经在编撰随行录还有什么诸将簿了,若再不改回去,我怕你的子孙就要跟着你永远姓徐了。”

他们两人如今已有了随时去见张迈的资格——这不仅因为他们的阶级,更因为张迈对他们二人的亲信与别个不同,军中如今人人都知杨徐二人乃是新宠,其宠信程度几已不在石拔石坚之下。

徐从适有些为难,说道:“本姓……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元帅说。”

“拖得越久越麻烦。”杨信道:“我们的来历虽然有些难以启齿,不过我想以元帅的精明,心里多半早就知道一二了,现在不揭破,只是等我们自己去说。”

徐从适拍了拍箭囊,将弓角指着怛罗斯的方向,道:“大丈夫上阵,言不及私——到怛罗斯再说吧”

两人各率一千精锐骑兵,并不走山路去攻击灭尔基,而是跨过碎叶沙漠直奔俱兰城。

这一条路当初萨图克第二度进攻怛罗斯地区(第一次是攻打萨曼,走的是灭尔基那条山路,第二次便是攻击安西唐军了)的时候曾经走过,这条路的特点是沿途险要不多,道路也不像灭尔基山路那般狭隘,但路途迂回,而且中间在一段很长的路程上几乎都没有食水补给,大军行走很容易出现后援不继的困难。

杨信和徐从适所率的两千精兵却是士气高涨,两千骑兵带着四千匹战马,此外还有四千匹骆驼,这两千人是杨、徐二人所带部队中的精锐,从轮台城一路走到碎叶,这一路已经习惯了各种西域的地形,包括雪山、草原、沙漠与沼泽,已不是一支只会在平原冲击的单纯队伍。

他们在西行七八千里的路程中,每个人在没有敌人出现的时候都并不将自己当做高级士兵来娇惯自己,立营的时候便是工兵,照料马匹的时候就成了马夫,遇到食物紧缺还会临时充当牧民挤奶放牧,或者临时充当猎人以补充食粮——在西域打仗,这种随着境遇随时都能生存能力有时候比战争冲击更难得也更重要。

杨信和徐从适此刻也早已不是晋北武将世家子弟的模样,照料马匹、挤奶放羊以及射猎烧烤样样都做得,已经成了多面手。而且在长途的历练中也磨练成了超人的耐力。

沙漠行军,军队的人数越少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小,因为士兵的数量越多,所带的补给就必须越多,那样就需要辎重部队,有了辎重部队,进入沙漠地区的行军速度就要比轻骑兵降低到三倍以上——而行军时间的延长又势必要多带补给,那样又势必加多辎重以及从军人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行军的速度。

而这支军队却没有一个专门伺候军士的后勤人员,所有人都要自己料理后勤,每一个人都要照顾两匹马,两匹骆驼,两匹马是换乘,两匹骆驼则驮了食水、肉脯和宁远地区所产的速食干面,此外还有一些轻便的战争器械。

怛罗斯地区对于天策唐军来说乃是旧地,军中自然配备有熟悉此间地形的老兵,这一路半点弯路都不走,只花了两天时间便穿过灭尔基山地北面的荒漠地带,进入到俱兰城地区的狭隘平原了。

“看哨岗”

有了哨岗,距离俱兰城就近了

“呜呜呜——”

哨岗也发现了唐军,紧急吹起了号角来,不久二三里外的一处高坡上就燃起了狼烟——那是在向后方报信

杨信道:“怎么办?”

徐从适道:“我打头阵,你在后面跟来。”

“好”

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在唐军第四阶梯的将领之中无人能及

徐从适手指放在口中吹了个响哨,便有三百骑靠近,另外七百骑跟在后面。

围拢着徐从适的三百人个个都有驰马骑射的本领,徐从适叫道:“兄弟们,我们的人数不多,我们的食水不多,我们的羽箭也不多,现在已经入冬了,尽管天气还没冷到没法动弹,可是若是拖延下去,我们便不能不无功撤回,因此我们的时间也不多此去俱兰城,兵不留行,箭不虚发不下俱兰誓不还”

数百人一起响应道:“诺不下俱兰誓不还”

“走”

徐从适高叫一声,策马先行

他在轮台一战中的坐骑受伤而死,此后张迈又赏赐了他一匹纯种汗血宝马,其四蹄以烂银为蹄铁,打磨得十分光亮,那个打马蹄的工匠颇有匠心,竟然在上面打出层涌线条,犹若云状,张迈以此马冲击时犹若闪电,便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踏云飞电。

这时徐从适一骑当先,驰近哨塔,哨塔上有两个防守的士兵,望见他们来向下射击,他们在高处被寒风冻得够呛,乍然迎敌手脚都还没活动开来,这一箭软弱无力,徐从适看见箭来随手一抓竟然抓住了箭身,哨塔上的回纥兵都吓了一跳,后面唐军将士齐声喝彩,徐从适便取了敌箭望空一射,哨塔上一声惨呼,早就了结了一个。

另外一个眼看大势已去就要下塔逃走,徐从适虚弓一弹,铮一声响,那个回纥士兵一来手脚僵硬,二来心慌意乱,三来震慑于徐从适的神技,听到弓声想也不想就要躲闪,一个没抓稳直从上面摔了下来,当场摔死。

副将嘿道:“可惜了没个活口”

徐从适冷冷道:“我们军中自有可靠的向导——要什么活口”

副将又指着山腰上狼烟燃起的方向说:“要不要上去先解决他们?”

“不必”徐从适道:“不必浪费这个时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俱兰城走”

[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