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十五章 练新兵

唐骑 第十五章 练新兵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1:48 来源:笔趣阁

韦延徽从大帐出来,神煮凝重,群少年网好策马驰祈照,飞他一起在马上行礼,这群少年之中有一个面如冠玉、五官秀雅,与其他少年的粗矿完全不同,即便穿着胡人的服装,也一眼看得出乃是个汉家少年。

其他人行礼过后自行离去,只有这个少年跳下坐骑,牵着马跟着韩延徽走入草原深处。

“父亲,出什么事情了么?”这个少年叫韩德枢,乃是韩延徽的儿子,自幼有天才之誉,淹通诗书,深得耶律德光的喜爱,甚至夸之为“国之宝也”。他年纪虽却已经有观颜察色的本事,看到父亲的神情就猜测可能出了大事。

韩延徽道:“来到草原,不觉已经很多、很多年了。”话声中带着悠长的叹息。

“父亲,你又想家了么?”韩德枢问道。

“家,”不知不觉中,韩延徽竟然望向了南方。

当初他作为中原的使者出使契丹,却被耶律阿保机强行留下正因为契丹人有这样的野蛮习惯,才使得当初范质在进入兰州的时候惴惴不安。当其时也,不投降,重则受死,轻则被囚禁虐待,韩延徽没有苏武那样的气节,在耶律阿保机先硬后软、软硬兼施之下终于投降,成了契丹的重臣,与闻军政大事,契丹能有今日的辉煌,弗延徽在制度设计与政务执行方面有着很大的功劳。

可是即便得到如此重用,他的心却还向着中原,草原的生活他不习惯。契丹军事上虽然强盛,文化上终究只是夷秋,哪怕居住了好几年,韩延徽依然不能忘记中原的水土乡情。更不能忘记家乡的老母亲。

终于有一次他借故逃回了后唐。可惜回去后的他并没有得到重用,更在中原结了一个仇家,为了避祸他再次亡命出塞,耶律阿保机竟然没有计较他的逃亡,仍然委以重任。这种知遇让韩延徽不能不产生感激,再说在中原没法得到的富贵与权势。他却在这里得到了!

既然如此,还回去干什么呢!

这个念头盘踞在他心里已经很久。甚至代替了他心目中因读圣贤书而具有的华夷之辨,可是今天,不知为何,他忽然又生出了怀土之意。

“西北出了咋。大人物!韩延徽说。

“大人物?。韩德枢道:“小父亲是说张迈?。

“对”。韩延徽道:“半个月前,细作刚刚传回了一本《安西唐军长征变文》那正是张迈起家的经过,我已经细细读过了。”

“啊!”韩德枢乃是契丹境内第一才子,听了心动起来,很想读读他早就听过名字的这篇变文。

“如果这篇变文不是真的,如何解释张迈在短短数年之内横扫西北。声威波及中原、漠北?如果这篇变文是真的”韩延徽竟然仰天而嘘:“为何这样的英雄,不诞生在中原,不出现于二十年前”。

韩德枢看着乃父的失态也有些怔,他长于塞外,对中原没有他父亲那样深厚的故乡之念,但也从乃父的这一声长叹中琢磨出了一些味道来:“父亲,你该不会,又想家了吧?”

家?

韩延徽悚然动容,回过神来,但随即大摇其头!

家!

自己的家,不已经安在塞外了么?

如今已经回不去了,如果说第一次逃回中原时,他还能以无奈推卸同胞对他的指责,那么现在就再不可能回去了,契丹国境以外的所有汉人都绝对容不得他这个当代第一号汉奸!后路已经堵上,他还有他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辅佐契丹一直到称雄天下!

是的。只有如此了!

“如今不但陇右出卓,连漠北也受到了震荡。”韩延徽将刚才大帐内葛览来使的事情简略跟儿子说了。

韩德枢年纪虽小却颇有见识小道:“漠北震动?不过应该没事吧,天策军的事情我也听说过,那个杨易就算再强,但能守住北庭已经算不容易了,要想突入漠北,我想他们还没这个实力。”

“你错了!”韩延徽说。

“错了?”韩德枢道:“难道天策军的实力,比我们所知中的还要强?。

韩延徽却继续摇头:“我说你错了,不是说这个,而是他转身朝向西北那里正是漠北的方向:“而是说你对形势的判断错了。杨易只是天策军的一部,按理说是无法进入漠北的,就算进入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占领,可是你要知道,对契丹来说。杨易不需要进入,只要是他能够震动漠北,就已经是很麻烦的事情了。”

韩德枢终究年幼,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显得有些困惑。

韩延徽拉着儿子走得更深入些,说道:“长城之外,胡族强落,以地望而分有两大块一是漠北系,一是东胡系。

漠北一系极其刚强野蛮,东胡一系则野蛮中带着柔巧,契丹兴起之地。刚好在漠北、东胡之间的潢水之滨,论联心朵,则其实源出东胡。西征而有漠北,常居潢水而左抱女罚,右揽大漠,其汗帐所在,并不设于漠北汗庭牙帐旧地,故而漠北诸部虽朝东拱服,而这种臣服却在内心深处带着不甘,如果西面再出现一个强者展现出能够挑战契丹的威力。那么

韩德枢惊道:“难道他们会因此而叛变?”

“那倒还不至于”。韩延徽道:“不过因此而产生观望心态却是会的。”

“那么陛下他

“陛下他需要一场胜利,一场对天策军的大胜!”韩延徽道:“否则的话,将会助长这种心态的蔓延!”

仲春到来了。

这时候,李从阿派出的使者正行走在前往凉州的路上。

一年之内,竟有两次使者往来,这种亲密程度让河东、卢龙诸藩镇都感到诧异。

更何况,这次的使团意义尤其非凡一李从河竟是允许了张迈的建议。互派常驻使者天策军方面派出了海印,驻洛阳,而后唐方面则派出了范质,驻凉州。

范质还没回到洛阳,在关中就接到了委任,这次他在接到圣旨之后却没有了第一次接到命令时的不安。因为他已经了解了天策军的运作

这个诞生于西北的政权,其上层建筑的文明程度其实还在后唐之上,对于这一点范质口上虽然不肯承认,但心里却是很明白的。

第二次踏入凉州的时候,姑减草原的天空,明净得似乎能够净化人类心中的渣滓。

河西的春天,来得比北庭更早一些。这里的气温回暖得更快。青草也茂盛得更快。姑盛草原则是整个凉州境内最早熟的草场,这个占地多达五万亩的草地,这时却已经成了一座没有篱笆也没有房屋的军营!

从草原的这一端,到草原的那一端,有姑减河纵流而过,九千名应征而来的士兵站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身边都牵着一匹无鞍的烈马,等候着张迈的到来。

这九千人,是河西新军的第一批新兵,征兵的进度,比张迈预想之中要快得多,丝绸之路开通了,行进在凉兰道上的财富虽然比天策军到达之前多出百倍,可由于天策军官方的严厉打击,做强盗已经没有前途了。而放牧与种田,却又不足以满足大多数武野惯了的河西后生。

这时候,天策军招兵的消息传了出来,自天策军进入凉兰地区以来。这支军队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明晃晃的兵刃、整整齐齐的军装,更有横行河西所向无敌的威风,此外,还有赈济贫苦的仁义!更有解放农奴、分派田地的德政!

那天,当来自都州弘德寺的宗晦大师准备回去的时候。张迈跟他说了自己准备在河西征集新兵的事情。并向他请教怎么样才能吸引得凉兰诸州的年轻人参与时,已经八十九岁了的宗晦呵呵一笑,道:“元帅。你准备怎么办呢?。

当时张迈道:“人最大的动力,是利益,我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加入天策军会得到多少饷银。可是不瞒大师说,加入天策军其实先能得到的不是金钱,他们先要面对的将是一场辛苦到如下地狱的练。因此我虽有心招募新兵,却怕凉兰诸州的后生们不肯响应。”

宗晦道:“你可知道,天策军如今在凉兰诸州贫民之中是什么样的印象?。

张迈道:“请大嘲旨点

宗晦道:“说实在,当日见元帅在天宁寺说出那样强硬的言语,我其实还真有些担心,怕自己看错了人。但过了这个冬天,我就完全放心了。我的德业,将会因为辅佐元帅而精进。而不是因为帮助元帅而堕落。元帅可知道,现在凉兰诸州。不止是震于天策军之威,而且更服膺天策军之德。就连我佛门中人,也无不赞颂天策军以军士之身,而行菩萨之行。天策军有如此大功,如此大德,只要令旗一立,何恐河西健儿不至?”

张迈当时只是笑笑而已,但不久便从鲁嘉陵口中知道,河西佛门之中开始出现一种传言,大意是说加入天策军,乃是顺赞天威,能增三世功德。与此同时,郑渭也出了诏令。凡参军而被录用者,可以在凉州、兰州与肃州,可得到永业田二十亩。另得赞军田二十亩,赞军田在伍免租,退伍而还,牧民入伍,全家免其赋税,入伍满十年,其家免赋二十年。

在这多管齐下之下,河西各族的士兵踊跃投军,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拨得连郭师庸与奚胜都甚为满意的大量兵源,而眼下这九千人,便是经过层层挑选后合格的第一批!

这个月还有一咋小星期,不知道能否争取到五百张月票,现在还差一百零一张,嗯,努力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