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

唐骑 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1:48 来源:笔趣阁

唐军兵马将动,契丹方面忽然派来了使者,自唐军向亦强世七丹以来,这还是第一次的使者接触。

来人竟是个看起来才二十来岁的青年。不过天策政权自上而下多是年轻人。中郎将级别的人里头二十多岁的占了七八成,往下则更多,所以对此并不惊奇,让张迈讶异的是,这个叫耶律阮的青年入帐之后,既没有故意现出傲慢这是近数十年契丹人对中原政权的常态,也没有败北后的疲态,而是先恭恭敬敬地问了一件私事:“敢问元帅,家父在凉州还好么?”

张迈愕然,问道:“你父亲?在凉州?”凉兰地区如今有不少中原人士,甚至巴蜀、吴楚的人也有,契丹那边会到凉兰的要么是间谍。要么就是小商人,暂时尚无像郭威、范质之类的杰出之士。

耶律阮爽朗地一笑,说:“家父耶律倍。”

张迈啊了一声,暗叫了一声自己糊涂。天下间的领袖人物有一类人有种博闻强记的大本事,心中能够记住成千上万的名字,对一面之缘、一耳之闻的人与事,数十年后仍能清楚记起,这类人最适合做大官僚以及纵横家,明朝之严嵩,清朝之李鸿章。民国之胡适皆如此。张迈的才智却不在此处,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水平,就是马春都比他强得多,听耶律阮自道家门,才隐隐约约记得鲁嘉陵的情报中似有此人,马小春已经附耳过来,张迈微微点头。敲了敲几案说:“你是耶律兀欲?”

耶律阮这时坐着,再次躬身道:“正是小侄。家父在中原颠簸流离,早不保夕,幸而到了元帅那里才算安顿了下来小侄心中感念,在北面经常焚香祷祝,一祈家父身体安集,二祝元帅万寿无疆。”

张迈笑道:“耶律王子对我汉家的成语习俗,知道的不少啊。”

刚才耶律阮的几句话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他颇通汉文,在契丹,通汉文的人通常也就意味着其倾慕汉化,再考虑到他是耶律倍的儿子则更有可能,二是他显然和耶律倍暗中有消息往来,尤其考虑到耶律阮既已随军西征了这么久,消息辗转传递,仍然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耶律倍的近况,显然父子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耶律阮入帐以来,不大像败军之将的气派,帐中气氛显得有些熟络起来。他才刚进来的时候,精兵强将布列一帐,威势极猛,这时张迈挥了挥手,除了马小春之外将军以下的人全部退出,只剩下慕容春华等人。

张迈的坐姿也变得随意起来,给耶律阮一一介绍慕容春华、马继荣、奚胜以及刚刚赶到的李脑,这四人都有着赫赫威名,且随着天策唐军的节节取胜更是水涨船高,耶律阮一一见过,道:“三位将军以及李军师的大名耶律阮如雷贯耳,怎么却不见鹰扬将军和石将军?北轮台城外布设车阵的,不知道是哪一位?差点冲到我身边的那位银枪将不知在不在?一箭射杀回讫霍兰的神射手,不知能否一见?”

张迈笑道:“布设车阵的是我麾下大将郭威,银枪将乃我军新秀杨信,箭射回讫者乃徐从适,此二人也皆我爱将。杨易石拔,另有要事,耶律将军也不用着急,你好好保重身体,将来总有机会见面的。不在凉州,就在漠北,不在潢水,就在中原。”

这句话说的轻巧,内中却有横扫天下、囊括宇内之志!若放在一个月前耶律阮都要冷笑其狂妄。这时候却脸色微变,随即道:“我契丹自崛兴以来,东征西讨,开疆灭国,元帅军容虽然鼎盛,也只是扶方兴之势,天策军以数年的根基,也不见得能够压倒敬邦。”

张迈哈哈一笑,道:“你错了。”

“小侄错了?”

“当然错了。”张迈笑道:“你光是称呼,就错了,我们不是天策军。”

耶律阮一愕,不知道张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张迈道:“所谓天策军云云,只是因为我号为天策上将,开天策府,坊间口顺,所以才有这个临时的称呼,过个几年就要改口了的。其实我军非天策军,乃是唐军,我民非天策人,乃是汉人,我族非安陇,谓之华夏!大唐是什么根基,大汉是什么气象,华夏是什么底蕴,耶律将军也读过我汉家的书,想来不用我跟你细说了吧。契丹出自东胡,本是我大唐之藩属,满打满算也不过百年基业,要跟我华夏正宗、汉唐苗裔比根基比底蕴,那是开玩笑了。”

耶律阮带着一种客气的笑容道:“李唐皇朝早已灭亡,今人说起唐室来,一般都说的是洛阳的天子。”

张迈并到这里忍不住放声狂笑,笑得耶律阮莫名其妙,道:“小侄说错了么?”

“你当然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张迈道:“不过这也口川弄你。你吊然也读讨几本书。然而对何谓华夏。何谓必剪也只是知道一点皮毛。耶律将军啊,你可知道,为什么我能够数年之间就横扫西北,威震天下么?”

耶律阮道:“请元帅赐教。”

张迈微笑着,道:“所谓华夏者,所谓汉唐者,非一家一姓,所以刘氏虽终而汉犹在,李氏虽亡而唐未亡,我们也不是一种一族,因此安陇与中原,眼下虽不同君,而终久要重新成为一家人的,因为我们追求的都是大同世界,所谓华夏,原本就是终极文明者的归依。在我治内,幼弱能得到抚养教育,衰老则能得到尊重与安养,壮年时文得尽其才,武得尽其力,士农工商各有出路,各行各业都能得到名声与财富,上位者不管是君王还是大臣,都是因为贤良而得任。若李从何之流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保他一人之私,谋求的是他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他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契丹比他好些,保的却是一族之私,取各国各族来奉养你们,所以你们是一个种族在战斗。如今安陇的百万军民。并非为我张迈一人而努力,而是为他们自己在努力,所以我们是所有人都在战斗!因为我们这个政权,保护的是万民万姓之私,保天下人之私者,便是大公。这是大道所在,也是正统所在,更是我能够战无不胜的原因所在,不过这个道理,只怕你也是不懂的。”耶律阮听得有些膛目,却还是道:“元帅说得自己如此仁义,既然元帅是为保万民之私,那为什么还要对外攻占,灭回讫,犯契丹,在元帅马蹄之下所死的家国百姓,只怕比契丹所杀的还要多的多!”

张迈轻轻一笑,说:“那怎么一样!我灭回西域诸国,是要将西域诸国变得更文明,我收西域之民,是要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动战争不是在杀人,是在救人。华夏汉唐,对外战争和对内施政,这道理是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的。”他看着耶律阮,微笑道:“将来我对漠北,对契丹,也是如此。”

耶律阮胸口忽然像被一块大石堵,差点就要作,总算他还有几分涵养,嘿嘿一笑,道:“那么元帅将来对中原也准备如此了?”

张迈笑道:“那又不同,中原本为华夏源头所在,对那边只是传援恢复就是,比对漠北、西域功夫都要省得多。”

耶律阮哈哈一笑,道:“这番话若是被元帅的义兄李从河听见,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张迈淡淡道:“我之前认他作义兄是为了中原与安陇的福社至于现在,”

“如何?”

张迈道:“现在他作什么感想都好,我不会放在心上了。”

耶律阮听得有些呆了,看着张迈,有些不明白他对自己说这一番话是什么用意。

张迈已经挥手道:“耶律将军,你今天来,不会只是向我讨教华夏正统所在吧。耶律朔古派了你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可以说了。”

耶律阮迟疑着,道:“如今天气酷寒,我军擅长望天的萨满言道,迟则半月,短则十天,将会有一场大雪飘降,那时万物尽绝。此处恐将成为一片白色地狱,因此我军元帅派我前来,望与唐军停战。”

慕容春华、马继荣等对望了一眼,正要出言,张迈已经道:“他要求和了么?”

耶律阮道:“非是求和,乃是议和。同时希望元帅能将我军在北庭失散的部族归还。”

张迈一笑,道:“漠北诸族小若是主动来投那就是我大唐之新民,我无论如何不会把他们推向蛮夷。至于那些战俘,按我军惯倒,这些人便都是战奴,耶律朔古也罢,耶律德光也罢,想要他们回去,不妨拿钱来赎买。这些人按照高大矮强壮衰弱,坊间都有定价的,保证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要买多少,个我的司马谈就行了。”他说到这里身子前倾,对耶律阮道:“但如果是耶律将军开口,我可以让下面的人给你打个折扛的。”

耶律阮道:“那么议和之事,”

张迈道:“耶律将军希望如何呢?”

“我希望?”

张迈笑道:“这里没有外人,耶律将军不用担心所说的话会泄露半句。”他压低了声音,道:“耶律朔古我没兴趣理会,但我和你父亲本有深交,耶律将军既然不嫌弃叫了我一声叔叔,我便也愿意认你这个侄子。咱们叔侄之间不必这么客气,这场战要战要和,若果要和却要怎么和,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耶律阮眼睛中神光闪动。忽然离座跪下,道:“叔父既愿成全侄,侄儿在此再向叔父请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