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现

唐骑 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现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1:48 来源:笔趣阁

薛复在上京平定之后,按照张迈的授意,将上京改名为“定辽城”,定辽城内部设施虽毁,但城池构架还在,薛复就在定辽城重组军马:

以鹰扬军五千人、慕容旸所部五千人、部落军万人为定辽留守军,慕容旸为掌军,主要任务是守护正在这片地区静养的杨易及两万伤兵,继续清理战场,镇压临潢府,接应柴荣与耶律安抟。其余兵马,全部编为南下部队,共分六路——

南下第一路人马,以三千汗血骑兵团为中心,配备三万漠北部落人马为外围,这一路人马早在柴荣刚刚东进之际就已经南下,前锋进兵无比顺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了刚刚被辽国定为中京的大定府,然后又继续南下。这一路大军以开路夺城为目的,以打通一条向南的军事主干道为首要任务。

南下第二路和第三路人马,以卫飞的左箭营与郭漳的右箭营为中心,各自配备三万漠北部落。上京城破当日,郭漳冲入城中大行搜索,救出了被囚禁的卫飞,薛复旋即命卫飞官复原职,将骑射营再次分为左右,以郭、卫两人执掌,作为南下大军的第二波,两路并进,互相呼应。这两路人马的任务是接应前锋部队,并巩固第一路大军已经取得的战果。

第四路人马,是将龙骧铁铠军一分为二,石坚执掌其一,配备漠北部落人马三万人为外围,作为郭漳、卫飞之次,务求横扫整个辽国中京道,将控制区域落实到没一个县,并且要控制这个地区的所有游牧部落。

第五路人马,以鹰扬军剩余部分为核心。丁寒山代掌其军,同样配备漠北部落人马三万人为外围,这一路人马和前面几路不同,全军不带辎重,全员轻骑上马,出发较晚。但按照安排将在进入长城之前赶上第一路大军,军中还带着鹰扬旗,将作为鹰扬军的代表,与第一路大军汗血骑兵团一道出现于长城,作为威慑燕云的标志性存在。

第六路人马,是以包括龙骧铁铠军剩余人马,甘凉部,原后军辅战部队等所有其它军队,为核心。以所有剩余的漠北部落为外围,一路浩浩荡荡,向南挺进。

六路大军,光是漠北部落众就达到二十万人,兵马前后迤逦数百里,进入辽国中京道之后无论胡汉尽皆披靡。

——————————

正在辽西走廊行军的耶律朔古闻讯心胆俱裂,对萧缅思道:“之前听说上京兵败,还不敢相信。现在……唉!杨、薛如今会师南下,当初还好是当机立断。否则若是迟走半个月,只怕就走不了了!”

原来杨易虽然将军权交给薛复代理,但薛复并未将他伤势状况外传,大军南下,都以杨易的名义行事。燕云这边不知上京之战的详细情况,只从旗号上判断。便以为南下大军仍然是杨易执掌。

萧缅思道:“为今之计,必须加快行军!命萧辖里断后,同时封锁消息,一防石晋落井下石,二防燕民民变!只要到了辽东。西扼山川险要,守住要害,只要扛住了唐军的攻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大辽仍有复兴之期!”

耶律朔古知道萧缅思担心什么——那被契丹人驱赶上路的几十万燕民刚刚被镇压怕了,进入辽西走廊之后一路倒还老实,但如果辽兵大败、唐军大胜的消息广为传播,这些人会产生什么反应就难以预测了!

耶律朔古点头称是,又略带忧愁道:“不知陛下怎么样了。”

萧缅思道:“上京既败,陛下就算能够脱困,以后也很难维系以前那般威信了,我们早点见到太后与寿安公才是至要!”

耶律朔古心头一凛,这一番话虽未挑明,却已经隐隐触及到政权更易,非实权掌握者不敢谋取、非心腹至亲不敢开口了!

萧缅思于关中一战中被俘,之后张迈遣他归辽传话,所带的都是对天策来讲是豪言壮语、对契丹来说却是奇耻大辱的言语!耶律德光虽然未因此而责怪萧缅思,但自那以后萧缅思却再也进不了辽国的核心决策层,被派来边关作耶律朔古的副手,略有发配左迁的意思。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他与耶律朔古却建了了政治同盟的默契。

契丹有帝后两族,帝为耶律刘,后为述律萧,以耶律朔古和萧缅思的身份,做皇帝是不用指望的,但两人的政治资源与兵权如果联合,拥立之功、擅专之权却未必不可得。

耶律朔古对萧缅思道:“这段时间幸亏有国舅助理民政,不然靠我一个莽夫,实在拢不定这么大的盘面。至于韩德枢韩匡嗣,这些汉人虽然有才,我终究没法真正信任!”

萧缅思道:“但到辽东以后,这数十万汉人将成为我们很重要的力量,韩德枢那边详稳还需要妥为笼络。”

——————————

耶律朔古进入辽东走廊时,萧辖里和耶律屋质却还在幽州。这时的幽州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不但没有百姓,甚至连军马也不多——只有两千多奚族骑兵而已。

萧辖里的主要兵力都驻扎于长城沿线,阻绝南北,务求隔断消息。上京之败令他们如丧考妣,再听杨易打平上京之后迅速南下,更是仓皇。他们尽量封锁消息,但这么大的消息,瞒得过汉军,瞒得过奚人,也瞒不过麾下的腹心部!好些腹心部将士知道后日夜号哭,被萧辖里斩了数人这才稳住,但所有知情的契丹人,再向北望眼神中都充满了恐惧——上京之战前,契丹对杨易是畏惧与仇恨兼具,但现在恐惧已经压倒了一切,长城上驻守的契丹士兵也都是个个心里发虚,只怕什么时候鹰扬旗就会杀来!

故作杀气腾腾的萧辖里收着带血的刀回到帐内,再也掩藏不住情绪,带着哭腔对耶律屋质道:“咱们的腹心部完了!全完了!以后别想能打赢天策了,若望见鹰扬旗。这些儿郎只怕无人敢战!你听说没有,偌大个大定府,连守住一天的勇气都没有!三千守军眼睁睁看着汉人爬上城墙,投降了一半,逃走了一半!耶律古忽里下令焚烧粮仓,结果传令的人自己逃了!等他发现亲自去点火。汉人已经打开了城门,火都还没烧起来就被扑灭了!

“大定府南边的榆州已经变成了空城,再往南的泽州也人心惶惶!不用打了,不用打了!天策南下的路上不用打了!遇城城破,遇关关开,整个中京道的牧民,望见汉人的旗帜远远就跪下了。现在中京道的契丹小孩,听到鹰叫都会吓哭!雄鹰不是我们契丹的守护神禽么!什么时候变成我们的克星了?”

耶律屋质眼看军心如此,也是暗中哀伤。勉强提起精神对萧辖里道:“还好有这道长城,还好消息已经暂时封锁,否则莫白雀的九千汉军只怕有变。你也不要太担心,现在是大败之初,士气低迷在所难免,等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士气恢复,仍可一战的。”

萧辖里却仿佛并未因此而振作。好一会才道:“石晋那边,还要瞒着么?现在天策已经攻破了大定府。轻骑进发的话,南下燕云不过数日之事!再不通知杜重威,到时候只怕他们会措手不及!”

这个问题耶律屋质早思虑过不知几次了,游牧部族,畏威而不怀德,遇到强者畏惧臣服。对已经失败的人却好打落水狗,耶律屋质虽然是个有国际视野的人,但毕竟有其局限,他以己度人,便怕石晋趁火打劫。这时说道:“早日通知石晋,只会让他们生出轻视我军之心,甚至滋生趁火打劫之意,对我们没有好处,不如暂且瞒着。”

萧辖里道:“那幽州城是否交给他们了?这个地方,我是不想呆了!一旦鹰扬旗真的出现,难道我们还真能靠着这道汉人修建的长城来抵挡汉人?”

“再留三日!”耶律屋质咬着牙,说道:“三日之后,我们就撤!幽州给他们,蓟州给他们,滦州给他们——榆关(后世之山海关)以西,全给他们!”

萧辖里道:“就算给了他们,他们能守得住?我看鹰扬旗到,汗血兵临,他们就得崩!”

“那我们就不管了。”耶律屋质道:“天策连年用兵,兵锋已经到达极处,但疲累也必已到达极处,接下来要巩固胜果,整合燕云,还是需要时间的——有这段时间,我们就足以收拾军心,站稳脚跟。如果天策肯转而向南,先取洛阳,那对我们来说更是好事!”

————————————

当耶律朔古决定东归争权,当耶律屋质决定断臂弃燕,当杜重威欢天喜地准备进入幽州后,当石重贵滋滋然想去接收云州,高行周的部队也已经开到长城外,准备突破李彝秀的阻截防线。

与此同时,李彝殷也尽起平安城兵马,步步逼近,在白马银枪团之西安营扎寨。这日忽然西南方向万马驰来,高行周在大营内望见烟尘滚滚,再想起昨夜的烟花,心中十分不安。

他不知道张迈已在昨日于河口镇登岸,李彝殷接到消息之后扩展营盘,以备迎接张迈,一边发出烟花,通知云州。张迈换马之后一路行军到此,天策营寨之中,哨兵入内报讯:“元帅到了!”

李彝殷大喜,率部迎出十里之外,叩拜于汗血王座之前,张迈见他满脸风霜,安慰道:“薛复北上之后,李将军辛苦了。”

李彝殷听了这句柔声抚慰,脸上的笑容,就像比得了千金之赏还要欢喜,说道:“不苦,不苦!薛都督托付重任,是对我李彝殷的莫大信任,李彝殷虽然无幸与都督一同北上破辽,幸亏也不辱使命!敕勒川至今无碍,晋北形势也至今安定。”

张迈点了点头,道了句好,便让李彝殷上马与自己同行,李彝殷不敢与张迈并驾齐驱,落后半个马头,杨光远在左,李彝殷在右,一路进入大营。

高行周的斥候探知急速回报。张迈未打旗号,所以高行周只知西南又开来一路大军,东归之心更急了两分,却还稳得住心绪。白马银枪团诸将知道天策又有援军开到,估计难以取胜,但也还不是很害怕。

张迈抵达当天。问明晋北形势后,就在军中调集诸将进行兵力整顿。

当日薛复北上,只带走数千精锐,还留下两千配马步兵、两千配马辅兵,五千党项骑兵,高达一万八千人的后勤辅战部队,以及接近两万人的新收人马,李彝秀进驻焦山时,带走了三千党项骑兵以及两千后勤辅战部队、两千敕勒川归附漠北部落军。但李彝殷手中仍然保有包括六千作战部队在内的四万人马,论实力其实不在高行周之下,但第一流精锐军团的缺失,以及那四千非党项作战部队不能顺畅指挥,使得李彝殷不愿与白马银枪团硬碰。

但张迈的到来,却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陌刀战斧新阵的嵌入使得全军有了一个新的核心,陌刀战斧阵之后是远程射击部队十营。薛复留下的四千作战部队在左,张迈带来的三千番汉步骑兵在右。此为中军;又以杨光远两千轻骑为左翼,以李彝殷两千党项骑兵为右翼,各配以胡骑七千人,此为外围;其余兵马,留后军听用。

他是全军最高领袖,指挥起来无比顺畅。诸将闻令即行,傍晚发布军令,才入夜就全部调整结束。然后诸将入营回命。

张迈对诸将道:“上京之战,我信任杨易和薛复,咱们且将心思先放在平定燕云上。高行周就是我们要拔除的第一个障碍!兵法云:十则围之!我军兵马是高行周的五倍。再加上前面有长城为阻碍,足以让我们对他们进行包抄。今晚大家睡个好觉,明日左右两翼迂回包抄,我以中军直捣他的心腹!然后对其败兵进行切割包围。这是一支汉人军队,此战与对胡虏作战不同,我们追求胜利,不追求杀戮。”

与会诸主将,刘黑虎是西域汉人,杨光远是汉化沙陀,李彝殷是党项,但张迈在他们面前直言“胡虏”,刘黑虎觉得理所当然,杨光远觉得顺理成章,李彝殷则听出了一种暗示:这是不将自己当“胡虏”了啊。

张迈道:“回去吧,好好准备好明日的战斗!”

诸将齐声道:“领命!”

——————————

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高行周便下令四更造饭,五更拔营,天才蒙蒙亮,晋军正在吃饭,就听远处有兵马奔腾,斥候来报说唐军分向南北分开两翼,似乎意图包抄。

高行周道:“不管他,多半是要继续骚扰,下令全军,吃完饭后便上马,前锋千骑开路,中军七千人继之,我以二千白马银枪精骑断后。”这段时间李彝殷为了拖住晋军东归步伐,用的手段多了去,因此高行周也有些倦怠了。

正在吃饭的晋军知唐军在行动,三两下扒完饭,前面千骑开路,中军继进,两千精锐结阵断后。按照高行周的预判,李彝殷多半不敢上来跟自己硬碰!

天策的斥候回报消息,张迈听说后道:“精锐断后么?有种!传令,先留下这支精锐!逼近之后,升我帅旗。”

这时晋军唐军都在行动,唐军要包抄全部晋军,便得不断向东前进,此刻中军发出讯号,又延伸出两支包抄部队——四千薛复旧部出其左,三千河湟番汉出其右,若从天空俯瞰,天策唐军就像一个变异巨人,伸出了两长两短四条手臂——杨光远李彝殷在外围作大包抄圈,薛复旧部与河湟番汉作内围小包抄,都以那两千晋军精锐为目标。

高行周有些讶异道:“这真是准备围杀我们么?而且还分出四翼,这是兵分五路啊!”

白马银枪团毕竟是精锐,直到这时仍然不慌,副将问如何应对,高行周道:“他们要想围杀,必须分兵,李彝殷手中若有五倍于我的强兵,当初何必退却!若强兵不足,兵分则弱!用各个击破之法可以破之!我们且立定阵脚,看他虚实,击其一翼,一翼既破,那时进可以乘势掩杀,退可以从缺口东归。无忧也!”

本来他心有成算,直接下令就可,这时说得清楚明白,那是在教导儿子了。精锐轻骑兵机动力强大,战而能胜,败而能逃。特别是在这种平旷地势中更是如此,因此白马银枪团上下虽被数倍之众逼近而不着急。

敕勒川之所谓平旷只是大势而言,局部地势仍有起伏,高行周将兵马聚于一小丘之上,驱马上了丘顶,他要考校儿子,便让他望飞尘以判断强弱。

天策的外两翼还在向东延展,内两翼已经开始收缩逼近,同时中路兵马也向这边挺进。三路兵马距离小丘几乎等距。

高怀德东西张望,说道:“敌军内左翼,从北而来,兵马约四千人,敌军内右翼,从南而来,兵马也约五千人。敌人中军,从西而来。兵马超过万人!”

高行周点了点头,对儿子的判断表示赞许。他早知道薛复带着许多党项牧民,又在敕勒川收拢了许多部落,这些人也被编入行伍之中,平时放牧,战时跟着冲杀——对于这批人马高行周不放在心上,这种临时集结的牧民。没有精锐部队为核,人再多也拦不住自己,所以高行周不急着突围,准备先胜一场以震慑李彝殷。

又过片刻,三路兵马渐显。内侧两翼最先靠近,高怀德咦了一声,说道:“爹爹!不对!敌军内左翼是四千人没错,内右翼却没五千人,其军前半部飞尘有高低之分……其前军应该是一人配备二马,因为有空身马,所以扬起的飞尘有微妙区别,后军是一人一马,合起来大概只有三千人!能一人二马,那前面应该是精兵,后面应该是辅卒,多半就是那些拉来凑数的牧民!”

高怀德的判断是准确的,但结论却错了。天策内左翼的薛复旧部四千人均是骑马步兵,因此一人一马足矣;内右翼河湟番汉,一半是骑兵,因此需要一人二骑,一半是步兵,所以也是一人一马。

高行周却不知此,便判断天策的内右翼里头藏着一千五百精卒,而左翼则全是牧民构成的杂鱼烂虾。

推断既定,便对儿子说道:“那些牧民可一击而散,但我们要防止被敌人的精兵纠缠住。咱们先击左路,左路既溃,李彝殷便不得不停下收拾残局,待他们收拾好残局,我军前锋、中军如今已去得远了,就是殿后兵马也有足够的时间脱离包围圈。”

高怀德喜道:“爹爹高见,孩儿愿为前锋!”

高行周笑道:“准了!”

高怀德便跨马挺枪,向天策军内左翼杀去,二千骑兵如水而动,翻涌向北。

张迈以千里镜观察敌阵,赞道:“这支人马很不错啊!幸好去年他们没来关中,不然郭威势必增一劲敌。”

唐军的窥测工具强于晋军,晋军兵马一行动,天策各路人马便同时发出讯号,外两翼仍然继续延伸,内右翼也继续向高行周的右后方挺进,准备断高行周的后路,中路人马则加速向内左翼开来。

——————————

内左翼的四千兵马望见敌军来袭,哗的停马,跟着下马,跟着迅速集结!

这四千人是薛复从河西带来的骑马步战部队,当初准备用来对付契丹的,这四千人虽然还比不上鹰扬、汗血这等顶级的精锐部队,但也是武器精良、训练充足又屡经沙场,放在高行周的概念中,已经称得上是“精锐”了,否则如何能配合汗血骑兵团的作战?

这时四千人迅速结阵,两千步兵在前,迅速拼合起三百多面大盾牌,盾牌之后两千步兵或刀、或枪、或弩、或钩,蓄势待发,而那两千骑马辅兵更是杀气内隐——这些可不是用于后勤补给的辅兵,而是配合汗血骑兵团作战的战场辅助部队,这些人有部分能像工兵一般迅速进行防御工事建筑,有部分擅长探测城巷埋伏,有部分擅长陷阱挖掘和清理陷阱埋伏,有部分擅长穿插于乱军之中,用臂弩近距离瞄准袭杀,还有一部分擅长投掷炼油弹等火器——他们擅长火器,因此也带着火器!这两千辅战部队单独开列不能当骑兵一冲,不能迎步兵强阵,但若有强劲的战友稳住战局,他们所能发挥的杀伤力就十分恐怖。

高行周远远一看见这支军队下马,已觉不对,待看清这支军队的行动,心中更是骇然,这等阵容,这等行止,哪里是什么“敕勒牧民”、“杂鱼烂虾”?

“不妙!”高行周轻呼一声,急命收兵!白马银枪团虽称精锐,但毕竟是轻骑兵,又只有两千人,属性既被克制,兵力又只有对方一半,这么冲入这个步兵阵,不死也得掉层皮!

高怀德冲在最前,虽有不甘,但看着三百盾牌后面透出的隐隐杀气,却还是听令停马。

白马银枪团这么一进、一停、一退,泄掉了刚才鼓起来的那股气,不但士气大受打击,而且也耽误了逃跑的最佳时机。南方的三千河湟番汉快马加鞭,一口气切入到白马银枪团的东南方向,北面被那四千步兵挡住,不敢妄动,高行周若要向东撤退,侧面就卖给了那三千河湟番汉,若是直冲东南,便需要硬碰硬杀开一条血路。

不仅内两翼,就是外两翼也开始围拢,但这时离他们最近的,已不是内外两翼,而是天策中路人马。副将指着逼近的唐军,叫道:“将军,你看!那大纛!”

高行周向西一望,只见天策中军拥着一杆大纛步步推来。

昨日天策军营中树立的还是李彝殷的旗号,现在换了一面大旗,那是一支高牙大纛,以蜀锦为质,以牛尾为饰,以雀羽为边,主色为明黄!大纛的一面是一个张字,大纛的另一面绣着一条冲天飞龙!龙帜大纛旁边,又有一支略为低矮的将旗,一面绣着一个刘字,另一面绣着一只黑虎!

古代中国的军旗规格明确,那牛尾大纛,非极尊贵之统帅不能有,再敢用上明黄颜色,绣飞龙张姓,高行周一见之下,再想起之前那个“谣传”,一时之间心胆几裂,脱口叫道:“张龙骧!”

不只是他,几乎有点见识的老兵望见那大纛也都怔了、愣了、愕了,跟着就是两千人爆发出一种集体恐慌!

那个打败契丹的无敌统帅,那个未称帝的海内王者,那个被胡人尊为天可汗的张迈,不会真的来了吧?

回答他们的,不是语言,而是行动!

逼近的天策中军陡然下马,他们的动作比刚才内左翼的骑马步兵更猛烈、更迅速!

十个营,三千人,个个强悍,人人雄壮,在标准的秦腔呼喝声中踏步而前,三千人的同时呼喝与一齐踏步,竟然带出比万马奔腾更震撼人心的波动,一千把闪亮的光芒亮起,犹如日光下冰雪反射阳光一般,耀得人双目炫驰!两侧是两千如轮战斧,滚滚而前!

高行周的眼睛猛地一阵收缩:“陌刀战斧阵!”

旗号可以假,大纛可以假,陌刀战斧阵怎么假?虽未接刃,但看到这个阵势,白马银枪团哪里还有进击的胆量?

张迈真的来了,还带来了陌刀战斧阵!

这一人一阵既出现,还说什么分而击之,说什么各个击破!那就是一个笑话!

这时高怀德已经快马奔回父亲身边,说道:“爹爹!那大纛、那大纛……是张龙骧真的来了么?”

高行周一阵苦笑:“这……恐怕是的……”

高怀德想问父亲怎么办,却开不了口,这时北面的步兵阵也行动了,三百多面盾牌步步前移,步步逼近,眼看强兵逼阵,四面合围,再不走,那就真的要被包饺子了!

高行周当机立断,指着西南方河湟番汉道:“杀!冲过去!不求胜利,但求突破!”顿了顿,又道:“若能冲过去,莫去理会中军人马了,走得几人是几人,脱困者速入长城,请杜帅、石留守发兵来援!”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