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骑 > 第一零九章 大昭寺之二

唐骑 第一零九章 大昭寺之二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2:47 来源:笔趣阁

第一零九章大昭寺之二(求月票)

入疏勒地区占地广袤。东与干阅相接。西出葛罗岭山部册川中。内部河流众多,葱岭、昆仑的积雪化作水源向内灌溉,形成众多的绿洲。有河流处便有农田,如疏勒本城是开较早的地区,下疏勒农牧交叉。至于这两个地区以外的内河流域,大规模开之功靠的还是疏勒的唐民。

河流灌溉区以外,在更加偏僻的葱岭半山坡,以及绿州之间的半干旱地区,有着开阔壮丽的草地牧场。吐蕃、昭武九姓以及没落的突厥人等贫穷部族游牧于此。疏勒唐民种地之余也饲养家畜,主要以杂食类家畜猪以及农田所需的牛为主,牧民们所饲养的牲畜则以羊与马更多。所以双方有互相交易的需要。唐民的农业生产原比牧民们的畜牧生产来得稳定,可是双方都生活得十分困苦,因为萨图克为了供应大军的建设与维持征收了极高的赋税,甚至桓罗斯方面的军粮维持、库巴方面的供养也都从这里抽取。

这些农业灌溉区和草地畜牧区交相间隔,构成了大疏勒地区食物的主要来源一即便是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来说。大疏勒地区也是一个足以提供近百万人口粮的大农业区。郑渭的父亲郑万达当初接到法如的邀请之后,曾想过要来疏勒做包括谷物与肉类在内的粮食买卖,他的野心若能得遂,这可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计划小不止能赚大钱,甚至可以借此影响到整个西域的军政格局,但是做粮食买卖,无论是哪个时代都必须和当政者建立紧密的互信,考虑到萨图克不大可能给与这么大的支持。郑万达才放弃了东进的计划,反而搬到了更西边的撒马尔罕去。

郑万达放弃疏勒代表着那个时代商业力量的取向,全盛时期居民过二十万人的疏勒城,如今只剩下约莫八万人,由于丝绸之路没有打通。这座城市还在继续没落。

在八万人口当中,数量最庞大的是下层人的小商贩与工匠,工匠以东方混血血统居多,信仰多为佛教与明教,小商贩中东方血统、龟兹血统与波斯血统三分天下,信仰方面则佛、袄两家分庭抗礼。若以黄种人和白种人来分的话,疏勒本城八万人,明显的黄种人占据了一半。白种人占据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一为混血者。

天方教在疏勒主要是征服了统治阶层。就绝对数量来说还不占优势。然而由于有统治阶层的扶持,其现有的势力显然比其它三教要大得多。甚至展现出一般压三教这种咄咄逼人的趋势。连奈尔沙希作为明教暗中的长老,为了生意上的打算,竟然也对疏勒的统治者屈服,宣称愿意改信天方教。

可是最近,情况却出现了反动,先是天方教在大疏勒的重要据点小下疏勒因为明教教徒起事,被迫集体迁往疏勒本城。下疏勒对疏勒天方教徒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天方教在这个地区的教义传播者一一位流亡到此的萨曼王子便埋骨于此处。当年萨图克之行以板依了天方教,这位萨曼王子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埋骨所在也成了疏勒地区天方信徒心目中的圣地,而如今竟然被摩尼的教徒占据。天方教徒如何肯依?因此疏勒本城的信众长老,日日都向胡沙加尔施加压力,要求他出动大兵平灭

事情的进展一开始很顺利,因为明教教徒根本就不是疏勒正规军的对了一场野战便伤亡惨重,被迫守城,天方教的掌教忽然又觉的这些摩尼的信徒此次的举动或许是件好事,如果能借此机会将所有明教教徒彻底清洗,下疏勒不就成了一座全新的、纯粹的天方之城了么?有一些教徒甚至已经开始想着要给这座城市重新起一个名字了。

可惜局势的变化来得比他们的预想更快,那支本来应该还在桓罗斯的“唐寇”大军,竟然犹如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托云小镇,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唐军竟然只靠着三百骑兵。就打了一个极为漂亮的胜仗!

“三百人打败七千人!”

这简直是一个神话,听说过那次战争的人无不惊呼乃至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在“唐寇”的威胁下,疏勒本城已经,而胡沙加尔也迅调回部分围攻下疏勒的军队,本来已经炭可危的下疏勒危险也得到了缓解。

“这支唐寇,是长了翅膀会飞么?”胡沙加尔想起了马斯乌德,想起了霍兰,想起了塞坎,这三人都是在回讫内部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重臣宿将。却无一不例外地在“唐寇”手里吃了大亏,马斯乌德和塞坎身死。霍兰受伤贬职,从最新接到的消息看来小似乎连博格拉汗都在这伙唐寇手底下吃了败仗!

“这是怎么回事呢!”桓罗斯失陷的消息萨图克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宣传。可消息灵通的人还是都知道了,作为疏勒的方面大将,胡沙加尔更是对其中的内情知之颇详。

“这伙唐寇,绝对不好对件!”

瘦死的络驻比马大,疏勒这座大城市内部虽然空虚房屋渐多、地价越贬越低,规模建制却终究非恒罗斯所能比拟的。

三百唐骑在疏勒唐民的拥护下,直逼到疏勒城附近,张迈举起望远镜。见疏勒城城墙坚厚、其实雄浑,心中又惊又愕惊讶的是读座城市比他预想8中更加雄伟,只怕难删几。欢喜的是如果能够顺利占据,唐军的综合实力必将因为这座名城而整体提升一个层次。

胡沙加尔派出三千骑兵在西面迎候,石拔建议上前试着冲击一轮,试试对方的深浅,张迈见对方军容齐整,暗道:“胡沙加尔的深浅,可以从萨图克那里得到印证推测。我们的深浅胡沙加尔却还惊疑莫测。现在动手让双方都知道彼此的一点情报,对我军得不偿失摇了摇头,下令撤退。

三百唐骑在疏勒城外游走了一番,跟着便缓缓撤回大昭寺去。回讫军慑于唐军网网打出来的军威。也不敢来追,主力仍然缩回了城内。唐军对回讫围点打援已经不止一次了,胡沙加尔可不想吃同样的亏!

这时后方杨定国来报。说四府三部已在托云小镇会齐,问张迈下一步该如何进军。张迈道:“请副大都护统领大军全体到大昭寺取齐,命郑渭、李脑先行来见

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杨易也开始行动了。

下疏勒和托云小镇的距离。与大昭寺与托云小镇的距离差不多,杨易与张迈又是同时出,可是抵达下疏勒后,杨易做遇到的情况却和张迈不同,下疏勒的围攻者里头虽然也混杂了不少临时征调的牧民,但仍然有三千多疏勒正规军作底子。战斗力比大昭寺的围攻者强多了,杨易经验丰富,看得真切,便不敢造次,却将三百骑兵伪装成一支游牧的部落。在下疏勒包围圈的外围二十余里处逡巡,等到张迈以三百骑大破回讫七千人的消息传开,胡沙加尔调兵回守疏勒,包围下疏勒的兵力便减弱了,杨易心中在惊喜之余又有些酸溜溜的,对慕容春华道:“特使和郭洛那边网网打了个大胜仗呢。我们却还寸功未立难道我们就比他们差这么多么!”

慕容春华和他合作已久,一听就知道他手痒了,说道:“特使那边的:百骑兵有多强的战斗力我们是清楚的,这次竟然能够打出这么一个神话般的胜仗,我看其中定然有许多特别的缘由。咱们这边回讫还未露出明显的破绽,不宜做不切实际的打算,打仗不能攀比啊,要是不小心吃了亏,反而会拖累特使网刚打出来的威名。

杨易网才是有些锐气往上冲,总算慕容春华劝得住他,将心定了一定,道:“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没有一点动作张迈所率领的三百唐骑明到大昭寺附近时,郑渭李脑、法信嘉陵等人却都已经到了,临近二十八寺所属唐民都来夹道相迎,除了疏勒唐民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部族。也有三四千之数。整个,大昭寺外人头挤挤,无论是唐民还是吐蕃。是突厥还是昭武,都争着想一睹这支大唐精骑的风采。

三百骑开到大昭寺外。两边民众敲锣打鼓,夹道送他们上山,石拔戴着一朵大红花,一骑当先,围观民众指指点点,纷纷询问:“那是谁?。

“连他你都不知道?那是长安来的骁将石拔将军!他可厉害了!”

“他怎么个厉害法?看起来才二十上下嘛,就已经是将军了?。

“嗨!这你就不懂了那天的激战你是没见过,就是这位石将军单身匹马,冲击力回讫军中。他左手拿着青龙刀、右手拿着点蛇矛,左手一砍就劈翻了十个”右手一扫又杀死了十个,就这么一砍一扫,没一炷香功夫就杀了几百人

“天啊,有没有这么夸张啊!真不真啊?。

“当然是真的啦!你也不想想,要不是有这么厉害,能三百人打垮七千人么?”

“嗯,那说的也是。”

石拔在民众的吹捧之中如饮美酒,半点也不指饰自己的得意洋洋。

法如率领众僧迎到山门之下。口呼佛号道:“张特使,善哉!壮”。

张迈仔细看法如,见他双眉甚短而浓,胡须浓密如墨,并无半点老态,威严远过于慈爱,与张迈心目中的佛门高僧形象不同,跳下马来与法如礼见,道:“听说法如大师是鲁阳公的子孙。张迈这番带兵在寺外厮杀,可是大大打扰了佛门的清净了。小。

法如叹道:“不肖子孙,有如先祖,若不是特使光降,降服外道,这大昭寺不免化作一处焦土,疏勒佛民,若不改信天方教,怕也都没什么好下场。特使是我佛门的护法金网,金网伏魔是佛门之大幸,何来打扰清净之有。小。

张迈心想:“这个老和尚真会说敌。

众僧将张迈一行迎入山门,奉上香茶,郑渭李脑一干文吏部将列于其左,法信等一干院主、座坐于在右,郭洛先引郑渭等与法如相见,跟着法信又引众僧来参见张迈,道:“除了大昭寺连我在内这九位院主、座之外,尚有外寺主持七十五人,疏勒佛民广开田土,每开一处大荒,便立一座寺庙,如今共有八十一座寺庙

张迈道:“那就应该有八十一位主持啊,怎么才七十五人?”

法如脸露悲戚之色,说:“外道入侵之际,在特使引兵赶到之前,已经有六位大师先后殉难了,其庙宇正在疏勒到大昭寺沿途,也都成了回讫,小…据点巢穴,若不是特使领兵收回小纹留作庙宇也都不保冯六

郑渭、李脑听说叹息不已。张迈哼了一声,说:“大家放心,这个。仇我们迟早会报!”

众僧齐呼其号:“善哉!善哉!”

法如又道:“除了咱们唐民自家人,尚有五部领在外,求见特使。这些也都是好朋友。”

原来自张迈大破回讫军的消息传出后,附近一些平时和疏勒佛民交好的部族纷纷赶来投靠,这些都是不得志的部族,有信佛教的,有信袄教的1有信明教的,有信印度教的,也有没明确宗教归属的,种族方面有白有黄,人口约有一万多人,也都是住在荒僻地区。

提起这件事来,法知道:“特使,之前你在战场下令:非我族类、不降者杀!这道军令叫我们大是解气,但我们的这些兄弟部族听了,心中却不免有些内怕,此令煞气太重,能否稍微改一改?”

郑渭听法如如此恳请,心中微微惊诧,他本来想唐军走过江龙,疏勒群僧乃是地头蛇,但现在听法如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张迈这一次胜仗已在疏勒唐民与亲唐部族中建立了威信,他临时出的号令,法如竟然亦无法撼动,便知疏勒地区的局势已经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张迈这时笑了笑,说:“那是战场上的耸令,只是针对烧杀抢掠的恶贼,与兄弟部族没什么关系。苍天以下,凡是和咱们友好相亲的,就都是朋友,都是兄弟,凡是愿意遵守我大唐律令的,就都是一家人,都会得到我们的保护,而不管他原本是什么部族,信什么宗教这是咱们大唐的国策啊。我记得太宗皇帝曾经说:在我看来,胡人汉人都是我的子民,我一样这么爱护他们,所以他们也才这么拥戴我”

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话,是在教科书上也有记载的名言,张迈记不得原话了,郑渭道:“自古皆贵中华小贱夷秋,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同样的一句话,用文言文原文说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啊,“我大唐的胸襟气魄,包容四海,并非一味的杀戮,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们所以动战争是为了保护和平1保护家国,保护一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若是为杀戮而杀戮,那我们就都变成野蛮人了。”

众僧听了,无不感叹钦服。都道:“善哉!我大唐的胸襟气魄,应该如此!””其实是一种怀柔的手段,让边疆种族“皆依联如父母”才是目的啊,对张迈的言语另有一番解读。

郑渭却连连点头,他虽然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但想如果真能实现”又将变成一种真正的伟大情怀,而不只是手段了。“太宗皇帝如此,张龙骡心中亦必有这等胸襟。”

张迈又道:“至于我们接见兄弟部族,另有一套礼节,不可草率。”对郑渭道:“回头你安排一下。”郑谓领命后,张迈又说:“到时候可得借大昭寺的佛门宝的一用了。”

法如欣然道:“特使要用的用人用粮,尽管调遣,不用客气。我们是方外之人,这些世俗之事本来不想过多涉足,只是身在胡疆蛮野,有些事情若不包揽,只怕我佛子弟会更遭虐待,如今朝廷既已派了钦差来接掌此间庶务,一切内外事务,自然都听特使安排。

郑渭李脑本来有些担心这些高僧手握本土大权,不肯轻放,听了法如这么说心中都放了心。但两人都是七窍玲珑的人物,一转眼,却见九个座中有五个眉头暗暗蹙。记起刚才介绍的时候,这几人都是执掌人事、财政等大权的实权派人物,心想:“法如大师虽然说得慷慨,但要他们真的把权力移交出来,只怕还是没那么简单。”

张迈却仿佛一点儿也没有现这些似地,连连摇头,说:“主持,你这句话可就着实让我犯难了一我们千里远来,对疏勒这边的事情完全不通不懂,哪里就接掌的过来?虽然这些政务是俗事,但我们这群粗人只晓得打仗,民众如何安抚、钱粮如何分配,还是得多多劳烦诸位大师鼎力相助才是。还望诸位大师看在国家多事、边疆未净的份上,为咱们疏勒出一份力,万勿推托。”

那几个座听了,眉间才算松平了不少。

张迈又对郑渭道:“郑参军,这些政务上的事情该怎么处理,由你来做配合,回头要向诸位大师多多请教。”

郑谓微微一笑,应道:“属下领命。”关于史靳频率的调整:阿菩这个月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要办,估计要月底下月月初才能完成,所以五月更新的频率会有所调整,即每天都会是钦以上的大章节,一更。以稳定为主。

等到六月那件事情解决后,更新频率会调回来。希望能够得到众位看官的理解支持。月票方面,还是厚颜请诸位多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