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奸臣 > 第四百二十三章 谢恩情

奸臣 第四百二十三章 谢恩情

作者:府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3:5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卷金陵败家子]第四百二十三章谢恩情——

第四百二十三章谢恩情

要说平仄,要说对仗,这四句诗决计谈不上工整严密——就算原本还工整严密,可是被徐勋一时兴起把第三句改得面目全非,要挑毛病自然有的是毛病。然而,在座的除了刚刚当众发难的那个小小举人,更有林瀚章懋张敷华这样的文坛大佬,平仄对仗之外,这四句诗中的意境却让他们生出了一种非同一般的感受来。

见四周围众人全都看着自己,吟完了这四句的徐勋扭头直视着刚刚那举人,这才似笑非笑地说:“刚刚这位说什么少年英雄,我是断然不敢当的。但是,倘若有人觉得,我徐勋能有今天,不过只是因为机遇运气比别人好那么一丁点,那却也是小看了我!都说时势造英雄,但能够看出时势到了,机遇来了,能够痛下决断,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所以,自古以来,即便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能够攀上险峰乃至于屹立险峰之上的,却是少之又少!”

说完这句话,他重新提起酒壶斟满了自己面前的小酒杯,随即单手执杯四下里遥遥一敬,这才神情自若地说:“虽说家父得袭爵位,我如今也因军功有了些小小的成就,但我徐勋不会忘记,我是从南京走出去的!若不是当年魏国公,章大人,还有傅公公郑公公于我在危难的时候伸手拉了我一把,若没有各位和南京上下官民辨得清忠奸善恶,分得清是非黑白,也没有我的今天,所以,这一杯酒,我徐勋便在此敬诸位!”

眼见徐勋一饮而尽,纵使徐良并不知道徐勋什么打算,但也跟着站起身来。他却是素来豪爽,直接吩咐换了大碗,倒了满满一大碗就朗声说道:“我徐家父子此次能够奉旨回南京一场,天恩浩荡自不必说,但正如犬子所说,多亏了诸位眼睛雪亮,方才让奸人授首,还了我父子一个公道。我也不会说话,便干了这一碗,算是多谢诸位!”

这父子俩先后来了这一出,不论是此前别有打算,还是仅仅跟风过来凑个热闹,亦或是魏国公徐俌这样原本就打算卖好的人,全都有些措手不及。好在之前排位子的时候,徐迢因徐勋坚持,便坐在徐良和徐俌当中,此时少不得低声提醒一句,魏国公徐俌当即迅速站起身来,第一个回敬了一杯。有他带头,傅容丝毫不在意自己和郑强落了人后,拉着人一块笑吟吟向徐良徐勋回敬了,又叹道:“只可惜吴大人仙去,倘若他看到这一幕,必然高兴得很。”

现任应天府府尹陆珩借故没有到场,即便他到场,也终究比不上吴雄在南京的清正名声。因而,傅容这有心一点,纵使想要重揭旧事的人,此时此刻也不禁卡了壳,更不用说想起这位刚正廉明的前任府尹,一时有些黯然神伤的章懋等人。当看到徐良和徐勋默不作声地斟满了一杯缓缓倒在面前的地上,四周围更是鸦雀无声。

章懋看着地上的酒水,好半晌方才站起身来满饮了自己那小酒杯中的大半杯残酒,随即看着徐勋一字一句地说道:“当年吴大人抱病审案,不但还了你父子一个公道,还了沈家一个公道,也还了那些受害的百姓一个公道。这些天南京上下颇有流言蜚语,甚至还有人找上了老夫横加指斥,无非是指当年之事别有内情。今天在此,老夫有一句话不吐不快。当年赵钦之案坊间一度戏言金陵第一案,牵涉苦主何止上百,纵使信不过查办此事的锦衣卫,莫非还有人信不过刚正廉明的吴大人?”

林瀚和张敷华对视一眼,想起当年章懋曾经在他们面前引见徐勋时的情形,再品味徐勋之前那格调不凡的四句诗,心里本就已经有所倾斜的天平更是朝着一个方向一边倒去。随着章懋落座,接风宴上虽是渐渐有些喧哗议论,可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质疑发难,刚刚那个当众激徐勋作诗的举人更是借醉趴在了桌子上,也不知道是真睡还是假睡。

一场接风宴,就在徐勋那四句诗以及一番敬酒后打开了局面。散席之际,眼看人陆陆续续走了,傅容便笑吟吟地请徐勋暂住自己的别业,徐勋爽快答应下来的同时,却先是和章懋定下了下次前去拜见的时间,随即这才和徐良一块出门。在马车前听陶泓禀报说沈悦已经先奉着沈光沈恪回沈家去了,他便沉吟片刻就先扶着徐良上车。

“爹,你刚刚喝了不少,再加上一路水程也辛苦了,就先回去休息。我借六叔的车顺路坐一程说两句话,也好去探望探望悦儿的祖母,看看要不要接她回来。”

“也好。”

徐良之前上了大碗就一直不曾换过小杯子,着实喝得有些多了,这会儿还真有些头晕。因而点点头答应一声,见徐勋吩咐了阿宝上车来跟着,他突然又一手打起帘子提醒道:“要是你媳妇要在娘家暂住两日,你就答应了她,须知她离家日久,孝道要紧。”

“行,我明白!”

见徐良的马车起行,等到傅容的马车过来时,徐勋便低声和他约了个时间,这一行人都过去了,他见陶泓牵了马来,他便摆了摆手,却是对徐迢示意同车而行。听到这话,徐迢一时受宠若惊,上车之后便一个劲地说道:“这车厢简陋,还请伯爷……”

“六叔,你我之间不用说这些客气话。今天要不是你,我说不定真的就被人算计去了。”

徐迢哪里会把这话当真,连道不敢,暗想就算自己早通了气,徐勋又不曾带着唐寅那个大才子在身边,急智之下能做出这样的诗来,那也决计不存在被人算计的可能。他一面暗叹早年太平里徐家真的是瞎了眼,竟错过了这样的英才,一面庆幸自己早早烧了冷灶结下善缘,态度自然越发恭谦。直到徐勋问起族中之事,他才回过神来,立时坐直了身子。

“这事我和四哥商量过了,他是欢天喜地高兴得了不得,一个劲追问我是否真是你的主意,我一再保证他才放下心来,说是过几天就开宗祠召集一众人等,还说让我千万恭请伯爷莅临。他还说,当年都是太平里徐家对不起伯爷,如今还要您拿出钱来,他实在是惭愧得无地自容,要率阖族致谢和赔礼。”

致谢赔礼……

徐勋不知不觉嘴角就往上勾起了好些,嘴上却很痛快地答应了。和徐迢又闲扯了一番如何劝学劝上进,不多时,马车就停了下来,他原本以为这是徐迢家,可等到车门一开,车帘卷起,他才发现赫然是沈家大门口。

时隔两年许,乍一眼看去,他只觉得当年看着觉得整齐宽阔的青石板路,如今却显得狭窄陈旧,而沿路那些宅邸的高大围墙,如今也透出了几分斑驳来,下马车之后不由得伫立片刻。就这么一小会功夫,沈家门上就已经认出了人来。

严大和严二都是沈家的老人了。尽管徐勋打扮得朴素,和当年头一回上门投书时几乎一个样子,只是人长高了一截罢了,可看在他们眼里却是截然不同。当年投书的那个讨人嫌的败家子,如今却已经是他们想都难以想象的朝廷高官,而且还娶了自个家的大小姐。因而,当看到人站在门前时,兄弟俩一个拔腿往里头报信,一个则是匆忙迎了出来跪下磕头。

“小的严二参见姑爷!”

徐勋见沈家人已经认出了自己,就回头对徐迢说道:“六叔就先请回吧,之前你说的那事,回头让人送帖子到珍珠桥就是了。”

徐迢原本还打算留下马车,见徐勋坚持不用,想想沈家巴结新姑爷还来不及,别说一辆马车,就是十辆八辆也会都备齐了,他这才告了辞,却目送徐勋随着那严二进门,这才上车掉头回家。坐在车上,他沉默了良久,这才嘿然笑道:“沈光好福气,养了个好女儿!”

徐迢的这句感慨是无数人念叨过的老词了。就连卧床养病的沈方氏,当听到外头传信说徐勋来了的时候,她忍不住扶着沈悦的手坐直了身子,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丫头打起帘子,看见一个剑眉英目的年轻人大步走进门时,她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只手不由自主地抓紧了沈悦,待见人要对自己行礼,她蠕动了一下嘴唇本待要阻止,可到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却是执意亲自伸出手去搀扶了徐勋一把,随即又看着徐勋向沈夫人行礼。沈夫人却不如她担得住,有些局促地偏着身子。

见过礼后,沈方氏便开口说道:“悦儿有你这样的夫婿,今后我也没什么担心的了。”

“您还请好生安养,别的事情不用挂怀。”徐勋微微笑着,待到在人搬来的锦墩上坐下,这才说道,“今日因为一众大人摆下接风宴,爹有些醉了,所以我才来迟了。不过爹说了,倘若是您想多留着悦儿说说话,便让她在沈家小住两日。”

沈夫人闻言虽是欢喜,但仍然忍不住有些犹豫:“她如今是徐家妇,如今这一住回来,会不会……”

“孝道大如天,况且她是奉旨回来省亲的,在家里住两日算得了什么。”说完这话,徐勋便冲沈悦笑道,“这下让你心想事成了,想住几天就住几天!等祖母身体养好了,三四月正是江南风光最好的时候,咱们去玄武湖上划船!”

ps:历史上明朝称南都四君子的有两批人,一批是张敷华林瀚林俊章懋,后面一代批是胡世宁、李承勋、魏校、余祐善。后面一批人似乎官位比较低,名声不如前头一批人响亮,但又是同一时期的,为了避免混淆,所以就用前面一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