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113章:京城闲话说三夷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第113章:京城闲话说三夷

作者:悬空望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2:57 来源:笔趣阁

三月,忽如一夜chūn风来,惊雷乍起万物苏

在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chūn耕如果耽误了chūn耕,对于这个生产力运输能力都远远不如后世的时代来说便是最大的灾难,一个处理不好便可能饿殍遍野,哀鸿遍野的凄惨状况

整个大明王朝无论何方何地,几乎全部都将jīng力放在了chūn耕之上,甚至有一些地方临时拖延了本打算北上平叛的军队,先行chūn耕之后再说

而对于京师之中的无数百姓来说,一些坊间趣事轶闻则是他们在这个chūn天里热传的信息

在这个时代里,尽管欧洲已经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大航罕代而拥有了无数财富和迅猛的发展,世界第一大城市的荣誉早已经落在了欧洲的头顶,甚至在朱棣时期稳坐世界第一大城市,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城市的京师如今也已经落入了前二十之后……

然而,这个时代信息不通

欧洲与中国又恰恰相距万里,最是难以消息互通

因此,哪怕是如今的大明王朝比历史上那个后来的清朝辫子zhèng fǔ要开明的多,甚至还曾有过比哥伦布还要早近一个世纪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在这个时代里,大明王朝仍然难免陷入一个迟暮帝国都有的毛病——那便是眼界狭窄,不肯睁眼看世界的狭隘和睡在过去荣光中的迟钝

所以,当早些时候山东出现一股海难夷人定居,并且派出使者队伍前来面圣的消息在京师当中一直作为一个趣闻而不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军国大事来传播

甚至那些朝堂之中的衮衮诸公也从未将这个请求大明允许他们在山中定居的外来夷人部落当回事

不过,尽管如此,作为自古以来的“天朝上国”,在这京师当中,无论上至朝堂诸公皇帝还是下至民间百姓乞丐,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夷人国家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重视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二百年前那个鼎盛的永乐王朝了

虽然许多周边小国依旧有使者甚至皇亲贵族长期居住在京师当中,但实际上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不如前了……

因此,běi jīng城内的所有人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衡夷族还是相当有兴趣的

而随着这帮夷人使者的觐见,还有一些朝堂之上的流出的传闻,没用多久……当这帮夷人一部分住下,一部分回到山东那“暂住”的荒山之时……关于这些人的传闻在běi jīng城里可以说已经是老少皆知了!

……

京师,一座普通的茶楼当中

说书先生讲完了今rì的大书,收了赏钱,又压了一口清茶这才笑呵呵的冲着茶楼里诸多茶客拱了拱手:“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打赏!今儿的大书讲完,咱也讲讲这时下的新鲜之事儿!”

“老王头,你今天要讲啥翱是去年天桥底下的无头尸还是半年前的王寡妇的风流韵事?”台下一位相熟的看客嘲笑道

闻言,台下顿时一片哄笑

的确,这说书人老王嘴上功夫了得,甭管是聊斋鬼话还是岳飞隋唐三国的大战戏本个个说的滚瓜烂熟,而且声情并茂之下让人如临现场一般,功底十分深厚但就是这东西更新的也太慢了一些!

往往其他说书先生年前火热的话题,这老王头却至少要几个月后才分说一番

可偏偏这厮说的还极好!

让人听着舒坦,所以在běi jīng城里,也算的上是说书先生中的一号人物,有不少忠实的拥趸

话说民间之人,rì常相处不会像官场商场之人那般讲求规矩等级,而这听书娱乐之处的人际关系更是多插科打诨,没那么多正经考虑

知道这位熟客是揶揄自己,这说书人老王也不恼,笑嘻嘻的说道:“哈~~王寡妇那点事可不能说喽!我怕今儿说多了你回家要吃老婆的巴掌!哈哈~!”言外之意便是王寡妇的风流韵事也有你小子一腿——再嘚瑟你可要找倒霉了!

台下一片哄笑

压下了场面之后这说书人老王便叽里呱啦,干净利落的将最近几个月一来京师当中大小事情,只要稍有意思或者影响便是拿出来从头到尾,前因后果的分析一遍……中间插着不少笑料包袱,不多时便将台下逗的一片笑声

就在这时,台下突然有人问道:“老王,那你说说这个最近跑到山东那边的夷人呗?这帮人来了京师,可有不少老少爷们都看到了……一个个金发蓝眼,看着似鬼一般!那个长相叫个怪咧!”

在这古代,哪里有什么国家好好供养的戏子演员?所有人——甭管是京剧平剧南边的唱腔北边的声段……只要是这表演为生的就是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喝粥还是吃饭绝无什么工资补助等级……如同后世那般一个唱歌的还能当将军的情况绝对不存在,也不科学

这说书人老王敢撂地说书,这么多年来凭的就是自小拜师学艺,三更起,半夜睡,chūn来冬去一年年磨练出来的真本事!

打听见这这问话,自然不会没有任何准备——毕竟这衡夷人从山东过来面圣觐见之事已经在běi jīng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了!

清了清嗓子,老王将自家整理的许多资料娓娓道出:“要说这帮夷人,据其拜帖文书中说是自合来,近海而船沉搁浅,于是众人奔逃上岸……最终在山东那片荒山野岭当中落脚结庐,如今得知此地是咱堂堂大明,天朝上国……于是惶恐不安,赶忙携族中代代相传的珍宝数件前来面圣请罪!为的就是让咱天朝上国给这帮番邦小夷一处荒僻山岭暂住些年,等待他们那小国家人来寻,再坐船归家!”

台下那人又问道:“那老王,京师当中风传那些海难夷人一共有三个族,据说又有汉人遗民在内……你到是细细说来?”

“诸位可能有所不知,这衡夷人的确是三个大族不假!但其中有分出无数小族可就是寻常人不知道的了!例如那三大族中相貌与我华夏乃至周边朝鲜东瀛琉球诸国差异最大的是希腊族!而在他们之中又细分出雅典城人斯巴达人……同样鼻高目深,相貌迥异的波斯族人到是常见一些——许多记载中就有他们跨过重重沙漠,用驼队将远方珍贵的香料宝石运送到唐宋,换成丝绸青瓷之后带回去的记录只是后来蒙古鞑子猖獗这才rì渐稀少起来……最终因那条沙漠商路被沿途某一个番邦国家阻拦……这才越来越少这些波斯人也分为多个部落”

“至于那些汉人……据他们在朝堂中所说,是先祖在蒙古鞑子屠杀中原之时逃走的一部分宋朝商贾百姓之后人,一直旅居南洋尽头,直到最近那边发生灾难才搭乘这些希腊人的船队逃难,本来便是打算在天津上岸,不成想却遭遇海难,和船队中的波斯人希腊人一并流落山东”说书人老王摇头晃脑的说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