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109章:室友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第109章:室友

作者:悬空望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4:25 来源:笔趣阁

黄端和村民们的观望并没有持续多久,早在他们路过第一个关口前便已经向后方传递了情报,并且比这些村民早到了一夜又半天的哨兵早已经将一切汇报详细,而唐业等人也早已经在第一批难民到来后做好了迎接后续难民的计划。( .. 钱人小说网。)

有过几十次接待难民经验的接待村民和士兵们迅速将这群难民控制在山坳中,在早已经准备完毕的帐篷门口开始为这些难民登记。

姓名、年龄……原本所住地,家庭情况,个人履历……虽然登记的东西和检查核对的程度比后世随便到哪个部门半点事情都要简单。

但总的来说,正是因为这样简单而有效的统计才能让这个新生的势力具备更好的包容xìng。

很快,分别来自于各个村庄地区的难民被区分开来,随后进行一番打散之后,便由一队士兵和负责引导的村民引领他们去为他们各自准备好的居住地。

……

黄端混在人群当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几个得力的手下被随机打散分配到了其他居住地。

说心中完全不急是不可能的,但他表满上却是丝毫未露出一点异sè。神情表现看上去与其他村民毫无区别。

提前早已经详细做过手脚、编排仔细的身份自然也不会被如今这种没有电脑核查的简单登记所揭露。

黄端顺利的跟着本来的村民向着分配的居住地开始行进。

作为细作,他自然能轻易分辨出自己这一行人是在向大山更深处走去,但他发现,与外面几乎无路的情况相比,这山中的道路状况显然极佳!平整的碎石路面不但软硬适合,平整无比,就连上面的积雪也经过清扫,并没有太多滑倒的顾虑。

许多原本一路磕磕绊绊连推带抬才将行李运送进山的村民此时可算是媳妇熬成了婆,一路轻松无比的沿着山路跟随着那位态度和善的村民一路前行。

很快,被分配的村庄到了。

老远,黄端便已经看到了那块被钉在两根木桩之间的路牌。上面大大的“野兔村”三个字看上去十分显眼。

黄端当然无从得知这土气随意的名字只是唐业在一次为了实践自己的shè箭技术时在这里打到一只肥大的野兔时随口定下的。

总之,黄端被分配到了这野兔村。

……

野兔村位于一处小小的山间平原,四面山坡地势都是相当平缓,周围环境主要由荒草地和灌木丛构成,只在上千米以外的地方才逐渐变为茂密的树林。

如果是寻常之人,在这样一处地方想要垦荒造田,怕是需要几年的努力才能让田地肥沃,满足基本的需要。

但有了帝国系统的唐业却不必如此麻烦。

野兔村一面被全部开垦为水田,另一面则是波斯麦田,中间离村庄较近处有几片白菜、莴苣田充当村民们rì常所需的蔬菜。

再加上村口自带一棵大柳树的泉眼,便足以让野兔村基本上自给自足。

在村内,除了300座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泥瓦房以外,还配套建设有捕快房、值更房、村公所等建筑。

算的上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典范了。

黄端在进入村子之后便假装好奇的四下打量,实际上却是在借机观察这村庄的布局、人口数量和有无武备。

这一观察,顿时让黄端看到了不少东西——因为唐业之前所建立的村庄被明军毁灭的关系,重头再来的唐业十分重视武力的发展。

这野兔村虽然在大山腹地,正常情况下,就算是外面的主村被攻破覆灭,这里也还未遭到攻击。

但唐业仍然为野兔村提前设计了诸多增加武力的设施。

例如,所有房屋皆为泥瓦砖房,虽然房顶只是一层大梁屋架和瓦片,但四面墙壁还是相当结实耐用的。

因为古代房屋材料限制的关系,为了给墙壁增加强度,所以房屋三面是不开门窗的。

于是,在咨询过熟悉建筑学的老头之后,所有房屋的排列便隐隐被制作成一整个简单的“胡同”回路。

所有房屋的建设被排列为“门对门”、“院对院”两排房屋夹出一条小路,并且将整个村庄布局为尽可能维持“回”字形的形状。

这样的布局就尽可能给了村民一个据守周旋的机会。

而除此之外,在村庄外的捕快房内同时还储存着许多长矛、希腊短剑、腹弩一类民兵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很快,黄端便分配到了自己的房屋——当然这样好的一间瓦房里住的不只是黄端,在他之前,里面已经住了三个人。

村长带着黄端,推开那瓦房的门的时候,黄端便立刻感觉到了屋内向外涌出的热气。

显然,这屋内原本的住客将炉灶烧的火热。

村长交代几句后便退出屋子,继续带着其他还没分配完房屋的难民离开,黄端也开始打量起屋内的布置和其他几人来。

泥瓦房设计的并不算大,内外并没有几个房间,而直接就是一个屋子。

推开被漆成棕红sè的木制房门,里面正对着便是一片小小的空间和门口的炉灶。

炉子不大,也只有一个灶口。

不过一头隔着一道矮墙后便是一张火炕。

而这间屋子唯一的一张窗户也就是在这火炕中间。

此时,这火炕上正有两人姿势各异的歪坐着。

其中一人看上去斯斯文文,白白净净,身上披着一件青sè衣衫,内里穿着雪白小衣,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的有滋有味,即便黄端不是观察细致的人也能一眼断定此人不是寻常农夫。

竟是读书人!——饶是黄端作为一名优秀的细作来说,无论是眼界还是心xìng都是极好,但正如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平民百姓一般……对于着读书人还是有一定敬畏的。

要知道。

自百家争鸣彻底没落,独尊儒家以来已是近两千年的漫长时光了。

虽说中间战乱之时,儒家也是风雨飘摇。

但只要统治者需要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就一定需要这些儒生。

除了少数靠刀子宗族统治的朝廷外,儒生的地位向来是很高的。许多朝代对读书人的优厚甚至是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程度。

至如今来说,明朝的读书人虽然因为元蒙时期的断代而导致整体品行大降,远不如宋唐。

但毕竟近三百年来,这读书人才能做官的规矩还是不曾变过。

rì积月累之下,这天下读书人自然多了一份威严。

在加上这个时代也毕竟只有少数人能读书,这有知识,做派与寻常人完全不同的读书人自然在百姓面前有了一份神秘和威严。

黄端这样心狠手辣的细作虽然并不似寻常百姓那般尊重书生,但下意识的还是将其高看一眼……这是他自己也不曾察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