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97章:攻城,死水腐臭的体制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第97章:攻城,死水腐臭的体制

作者:悬空望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2:57 来源:笔趣阁

攻城的命令下达。

白莲军的高层们似乎也知道对于临清县这种城高墙固的坚城不太可能一战而下,所以大部分白莲士兵要么还留在军营中休息,要么便在外面继续扩展加固营盘、收集木柴。

但即便是这样,足足上万名白莲军士兵开始在临清城外筹备攻城的场面还是让临清城头上不足对方五分之一的明军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当得知消息急忙赶到城头的郑雄扶着垛口向外仔细一瞧之后便是心中一松:从小喜爱兵书的他自然不会连对方没有一架像样的攻城器械都没有这种明显的弱点都不看不出来。

而郑雄也十分清楚,像是临清这般城池坚固的地方,若是没有大量好用的攻城器械或者使用奇谋攻破城门……这几乎就是一场全靠填人命的战斗!他早已经仔细计算过……以临清的兵力和城内青壮的情况,若是一起顺利,便是耗死对方两三万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他可不相信这帮白莲逆匪的头目会冒着损失全部家底的可能全力进攻临清!

一旦当损失上升到他们承受不住的地步之后,这些白莲军的匪首唯一的选择便是退去!

到那时候,坚守城池,逼退白莲逆匪数万大军,并且斩首无数的战功足以让自己想着指挥使的位置狠狠跨出一大步了!

且不说郑雄心中的盘算,早已经陆续赶到此地,驻扎时间最短的部队也已经休息了一夜的白莲军高层似乎也认为攻城的时机已到,于是便立刻下令开始攻城!

虽然有着宗教的里子,但本质上与其他农民起义一样……白莲教并没有太多准备和底蕴。

所谓军中指挥、信号等细节自然是相当粗陋,甚至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好歹损失说书先生们的功劳——这鸣金收兵、击鼓进攻的大致情况却也被这些白莲教众学了去,结合一些俘虏投靠过来的明军所带来的松懈的旗号指挥的规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挥方法。

咚咚咚咚咚……

绵延不绝的大鼓声在战阵中传出,巨大沉闷的鼓点图同大锤敲在人的心头一般沉稳而坚定,似乎天生就有着一种鼓励攻击的作用。

己方的威武军队随着鼓点一同向前迈进,步步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也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场手段。

不过,这个手段被队伍不算齐整,甚至连军纪也只是有个粗略的条目,大多数还要靠教条来管理的白莲军来说,这份气势能发挥出多少就不好说了……

上万名在棉袄外披着白袍甚至是从明军身上扒下来的铠甲,只是稍作改动,罩上一件白衣的白莲士兵开始向临清城逼近……

“开炮!开炮!”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在城头响起,对于已经至少几十年没有经历过这般大战,且军队内部训练荒废的明军来说……这种时候听到命令,炮手们本能的就点燃了火绳。

轰——!!!

一门离命令发出的城楼最近的大炮轰然炸响,伴随着炮口喷shè出的火星和大量硝烟,拳头大小的铅弹呼啸着瞬间便砸到了一里之外的地面上,动能极大的炮弹即便是在这般冬rì坚硬无比的土地上也狠狠的砸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大坑,随即,这已经有些变形的铅弹弹起,蹦蹦跳跳着激起无数尘土,向前连跳带滚出好远才停了下来……

城下鼓声一滞。

这一炮之下,城下城上竟是突然静了下来。

城下白莲军静下来是因为明军这突如其来的一炮着实惊到了许多没见过炮击的白莲士兵。

而与带着大炮的明军正面厮杀过的士兵则又想起之前诸多同伴被大炮打中后的惨状,自然心怀jǐng戒。

城头的明军也是一静。

许多炮手迷茫的是这正式点火的命令还没下——这是哪个二愣子又把炮给先打出去了?

虽然临清大部分炮手从担任了这职位开始就没开过几次炮,别说实弹训练——就是用锯末子和铅球模拟训练也没经历几次!

今天看到对方明显要列队进攻这才费了半天劲将炮弹装好,期间还发生了诸多错误,好不容易装填完了,这第一炮却在离对方还有至少三百多米外落地了……

“混蛋!别开炮!别开炮!等他们进入shè程!”郑雄大骂着冲到那名炮手身前啪啪两个大耳瓜子便呼了上去,将那有点小胖的炮手打的一昏。

郑雄没有去骂那胡乱喊“开炮”的人。

因为他从一开始便听出这难听的据说和太监一般的公鸭嗓正是这城中另一位千户的嗓音。

如果只是同僚,郑雄自问自己的脾气也不会在乎。

可问题就在于这个庸碌jiān猾,平时除了吃空饷、贪污军资外几乎什么正事也做不好,但却极会拍马屁的小子在军中的势力相当不俗!

若是郑雄懂得后世的流行文化,那么他便一定立刻便会将这个无能恶心的同僚归入官二代、军二代的行列当中去!

虽然在这大明朝,子承父业是常态也是规矩。

连郑雄自己也是接家里的班。

但郑雄自己其实从心底里看不起这套制度。

都子继父职还当什么兵?打什么仗?谈什么赏罚分明?

危险的事情小兵上,领功报赏的时候都是官二代上……最后军队成什么了?不就是一帮少爷们继续给自己搜刮利益的地方?

那当兵的谁还肯拼命?最后战功都让人家分了,自己却只拿一小部分……甚至干脆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拿不到?

郑雄不是后来人,而如果唐业在此的话……便是立时会联想起他那个时代一种另类的陋规——职称制度!

这种在健康环境下象征着荣誉、专业水准的东西历经某些“天才”官员和专家的改造,竟然形成了与这种子继父职异曲同工的打消积极xìng、滋生**的效果!

原本初衷是好事的将每个职位划分为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一系列下来为了刺激人们学习进步的体质在古怪的演变和松懈的管理下竟然逐渐成了靠权势、金钱能够买卖的头衔。

并且依据头衔给zhèng fǔ工作人员增加工资……而人们为了增加工资又不顾一切代价的去花钱、打通门路的去办理更高的职称……

最终竟然形成了一种“花钱用权——办职称——获得退休前后都增加的高工资——养肥了管理这些事的一系列蛀虫——正常途径却难以办下来,或者考下来也难以获得相应待遇——最终只有花钱用权的人才能享受到,甚至在退休后也会比其他人工资更高的变态制度!”。

说的远了,但从根本上来说,在整个大明王朝将人禁锢在狭小的范围内、区域内不得发展的制度也在军队中得到了确定。

因此,虽然明朝几次危难后都用重新组织战兵或者提拔一些立功将士的方式试图激活这潭死水。

但从实际上来说,意义却并不很大。

因为整个体系已经腐朽,战兵虽然是一股活水,但毕竟受到拖累,自己本身的规模又没有卫所兵大。

而那些提拔上来的“立功”将士在整体制度如此腐朽的情况下又有多少是真的?

这种事情便如同肢体中毒坏死一般,如果不一刀斩下,还想靠着温和怀柔的“药物”逐渐修复必然是一件极为困难,而且容易继续将毒液扩散到其他部分……损失更大的方法。

郑雄虽然想到了军队内部的诸多弊端,算的上是一位明白人。

但作为这偌大王朝中人微言轻的一员……饶是他看出了弊端又当如何?还不是在涛涛大cháo之下努力泅水,最终不是逃出水中便是被淹死水底……哪里还救得了别人?改变得了这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