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天龙之段誉 > 第一四二章策马北行,客栈闻古剑(第1更)

突破先天实丹境界之后,段誉的内力精纯度又提高了,而且剑芒能够达到三丈半的范围,也就是十米左右。

跟之前的先天虚丹境界相比,那时能够将剑芒攻击到两丈的距离,也就是六米左右,如此看来,威力增加到了近乎两倍。

段誉并不因此而感到得意,因为他明白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达到先天实丹境界,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因为在这之上,还有先天金丹境界。

况且对于武林高手来说,修为境界只是一个参照的标准而已,从根本上是以内力的精纯和浑厚度来划分,但真的到了拼命实战的时候。

或许某些不擅长攻击手段的先天虚丹境界武者,反而会丧命于黄须儿那样的天生神力之人手下。

世事难料,武林里的高手层出不穷,可谓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虽曾经读了好几遍原著,熟知其中的剧情和人物,但是九州大地如此之大,必定有很多人和事,都是天龙原著没有记载的,因为书籍本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而已。”

段誉心中了然,下定了决心:“常言道,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我且去用心探索一番,待得聋哑老人到处邀请俊杰前去擂鼓山破解珍珑棋局的时候,我再回来也不迟。”

计议已定之后,段誉没有立即赶路,他愈发的稳重,并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了。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段誉静下心来,趁着如今刚突破,来修炼六脉神剑。

他选择先将其中的一脉剑法练得纯熟,即是少泽剑,他是最为熟悉的。

曾经在松鹤楼跟乔峰对饮千杯,就是以少泽剑的运功线路,将酒水弄出去的。

段誉的记忆力极好,当初在天龙寺里将六脉神剑的六副剑谱图形和各种运功的经脉线路,都铭记于心。而且那个时候,鸠摩智跟天龙寺六位高僧比试,六位高僧分别施展一路剑法,相当于将原本死板的图谱,活生生的在他眼前展示和推衍了一番。

接下来,段誉盘膝坐在地上的枯叶之上,静下心来,按照少泽剑的运功路线运行内力,一点也不急躁。

开始他还不算很纯熟,担心被爆发的内力反伤,因此比较小心翼翼,待得两个时辰之后,段誉就算不刻意的去存想内力的运行,也能心念一动,就将内力灌注到所需要其达到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无所施而无不为的奇妙状态吧。

这路经脉起自腋下的极泉穴,循肘上三寸至青灵穴,至肘内陷后的少海穴,经灵道、通里、神门、少府诸穴,通至小指少泽穴。

段誉如此缓缓存想,自然而然的就有一股内力果然便循着经脉路线运行,然后那种感觉就如同那天在松鹤楼里喝多了酒,将酒水以内力运转到手指间,很憋的感觉,如不释放,很是难受。

他不再犹豫,左手小指往前凌空点出,并不像一阳指那样忽然疾刺而出,而是一道无形剑气,看起来没有什么光华。

段誉仔细一看,能发现在三丈半的位置,那里的空气出现了一些涟漪,那是因为无形剑气将空气划动所致。

而且六脉神剑作为比一阳指的进阶武功,还有奇妙的地方,在于可以将这释放出的剑气用意念控制着,往回攻击,就如同那道无形剑气其实是一把可以随心所欲的真剑。

只是两个呼吸的时间,释放出去的无形剑气就会消散于空中。

“也就是说六脉神剑包含六路风格迥异的剑法,不仅出剑的方位精妙,而且还可以控制着无形剑气回旋攻击,以后我岂不是可以将自己对于剑道的领悟,融合到其中么?”段誉心道。

他知道这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欲速则不达,现在能够娴熟的释放出六脉神剑的少泽剑,也就可以了。

段誉旋即站起来,左手小指在虚空里看似轻描淡写的勾画,前边的空气里就呼啸着剑意。

松树之上立即出现了明显的剑痕,段誉心中一动,就用意念控制着即将消散的好几道无形剑气,在前边那棵大松树之上刻下了“大理段誉到此一游。”八个大字。

这字迹果然苍劲有力,如同铁画银钩。

后来者没有见到段誉以六脉神剑刻字,还会以为这些字迹是用锋利的宝剑刻下的。

段誉收敛内力,他心道:“论起爆发的威力,这式少泽剑的威力比一阳指差一点,或许是我更熟悉一阳指的缘故吧。六脉神剑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变化太多,以后可以试试。缺憾就是消耗内力太多了,刚才这么一会儿工夫,我的内力就消耗了不少。

这有些像乔大哥的降龙十八掌,都挺消耗内力的。难怪乔大哥在战斗的时候一般多使用其他的拳脚工夫,到得关键时刻,再骤然爆发,使出威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敌人莫可抵挡。

眼看已经到中午时分了,段誉用内力弹石头,将一只白鹤打将下来,在附近小溪里将白鹤洗剥干净。

然后就地生火,将之烤得金光熠熠,外焦里嫩,再撒上一些随身携带的食盐,顿时香气扑鼻。

饱餐了一顿之后,段誉再不耽搁,就解开马儿的缰绳,翻身上马,向着北边疾驰而去。

在丛山峻岭里奔行了五天,眼前的道路终于渐渐开阔起来,北方的地势相比于南方要平坦得多,没有那么多奇峰丘陵,因此目光也开阔了许多。

如今已经是仲春天气,迎面暖风吹来,让人有些熏然。

途径阳平关,段誉想起了那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曾经出关,尚且有朋友相送,畅饮叙别。而我现在却是孑然一身,我且不去想这些让人丧失斗志的琐事吧。”然后段誉只是瞥了一眼阳平关,就策马奔行得远了。

然后他就真正的踏入北方的地界,出了阳平关,经过凤县,就是陕西的地界了。

由于前些天,才落过大雨,因此黄河里的水涨得很高,段誉就算在前世也是生活在南方的城市,没有见过黄河,现在望着曲折远去,茫茫壮阔的黄河,心里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而且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不是由坚硬的青石构造,而是由黄泥和一些比较疏松的岩石组成,段誉随手释放一道一阳指力,就能在岩壁上凿出一个三尺多深的孔洞。

古时只有一条官道,因此武林高手们赶路途中经常会相遇。

而在官道附近有三种很常见的事物,那就是十里长亭、客栈和驿站。

十里长亭专为古人送别所用,古时之人情真意切,虽没有现在的手机联系那么方便,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之间的感情才如此深厚。

江郎于《别赋》里曾写道:“黯然**者,唯别而已矣!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是以古人在分别之时,会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尽头,长亭连短停,别意难尽,因此最后还要折柳相赠。

古人也是聪明,那柳树枝条赠给朋友之后,他可以带到新去的地方,然后在居所附近扎下去。如此就应和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此人每当怀念家乡和故友之时,就可以站在这棵柳树之前,默然的怀念。

而驿站的作用不必说,是很重要的。古时传递书信没那么方便,飞鸽传书距离远了估计不靠谱,若是遇到一些武林豪杰肚子饿了,飞镖甩将过去,岂不是会将飞鸽给打下来,然后烤着吃了也未可知。

因此驿站里养着很多马,当送行的路过驿站之时,就可以将疲倦的马匹更换了,然后自己也饱食一顿,继而继续赶路。

而客栈是武林好汉,江湖豪客们最为喜欢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可以畅饮烈酒,大口吃肉,还能几个相熟或者不相熟的坐在一堆,天南地北的一番高谈阔论。

就算大部分人在这样的时候,吹牛的成分居多,但也不妨碍他们谈得眉飞色舞,逸兴遄飞。

高手毕竟是武林人物的少部分,而那些武功不见得高明的人,则通常以谈论武林之中的热门大事,以及吹嘘,来显得自己是个老鸟,所知甚广。

段誉赶了这么多天的路,确乎有些倦意了,一路之上饿了都是吃些烤肉和野果,用水浒里那些好汉的话来说,许久没喝酒,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眼见得前方有间客栈,酒招子上写着“来福客栈”,段誉策马过去,小二很识趣的将马牵到客栈后边的马厩里。

段誉则大步走进了客栈。

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菜肴,熟牛肉自然是不能少的,还有一坛花雕酒。

“侠客也不好当啊,整天在外风餐露宿,饿了吃烤野味,晚上就睡山洞或者草地。”段誉心里感叹着,大快朵颐。

对于客栈里的江湖豪客们的高谈阔论,他没有兴致去听,知道他们的话里多半是吹嘘,信不得。

不过片刻之后,就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说书人,手持檀板,精神矍铄,走到二楼的栏杆上。

这年老的说书人,敲了几下檀板,朗声道:“上回书说道,关外神鹰霍飞腾在大漠里寻找古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干将、莫邪。今天且说,霍飞腾正打算取剑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