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妆 > 321 封赏

大妆 321 封赏

作者:青铜穗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3:53 来源:笔趣阁

整件案子抽身最成功的竟然是谢荣。

朝堂百官里九成以上的人都羡慕他的好运气,当他经过这案子之后不但被遭发配还保留了官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但他出卖季振元这是事实,不管季振元怎么样,终究是他的师门,本朝以仁孝治国,于是在许多人眼里,罪魁祸首的季振元因而被衬得有了几分悲情,——为了安定民心,季振元死后,朝廷决定对外将此案定性为贪墨案,内里有关谋逆的那部分因此隐匿了下来。

谢荣面对大家的疑惑,往往是沉默。

朝廷给所有的涉案官员定罪花了四日,等到底下发配和调派完毕,准备论功行赏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底,这个时候谢琬也临产了,这几日殷昱寸步不离她,并让夏宁二嬷嬷也寸步不离的守候。

忘了交代,殷昱回来之后夏宁二嬷嬷的身份便就确定了,这二人竟然是殷昱儿时的宫女,后来殷昱出宫后才去了凤栖宫的。既然是打小侍候过殷昱的,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而玉雪最近正好也有了身孕,于是两位嬷嬷就暂代了玉雪之职,与邢珠顾杏一道贴身侍候。

比起朝廷里这些手尾,大家更关心的是谢琬肚子里的孩子几时临世。

但是他们不关心,却有人关心。

早朝后魏彬、段仲明以及沈皓还有靳永等人都到了东宫,太子道:“如今内阁一下缺了三人,我拟了几个人选补任,你们看看。”

说着把手上名单交给崔福,让他们递了下去。

魏彬与段仲明等人对视了眼,上前两步躬身道:“微臣入阁不久,资历尚浅,这首辅之位臣以为还是段阁老和沈阁老担任合适。至于殿下提交的这补任的三人,臣以为都不错。”

段仲明与沈皓又相视了眼,笑道:“子休就不必谦虚了,我等都老了,子休能力资历都不差,这内阁首辅之位,还是你来吧。朝堂这两年颇为动荡,实在不宜再换来换去。子休年青,至少还可在内阁执政一二十年,内阁稳定,于朝堂也有不小益处。”

“魏某不敢当!”

魏彬还要推辞,太子道:“好了,不必推托了。这也是本宫的意思。”

太子语气淡淡,依然是那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魏彬只得跪地谢恩。

“本宫召你们来,除了这个,还有件事要商议。”太子平静地看着他们,“关于殷昱,你们觉得该给他个什么身份?”

听到这层,大家不由得都严肃起来,靳永当先道:“殿下,臣以为,该恢复公子的太孙之位!最起码,也应该让他回到宗室!”太孙眼下可以不封,宗室却是要回来的,不回宗室,将来以什么身份去争这皇储?

魏彬沉吟半刻,也道:“臣附议靳大人。公子有治世之才,而且他背负的两桩命案都是明摆着的冤案,如果就这样放弃他,实乃我朝一大损失啊!”

段仲明和沈皓也表示附议。

太子看着他们,默然不语。

他跟他们心思一样,可是皇帝却未必这么想。不过这事不急,只要皇帝不下遗旨什么的,要立殷昱也有的是机会。

“我知道了,你们先退吧。”

魏彬等人面面相觑着,退了出来。

太子面对着空荡荡的殿堂看了半晌,忽然幽幽地吐了口气。

太子这把交椅他坐得太久了。久到已有些发腻,如果殷昱能够接替他,那会是件很大快人心的事。

他起了身,吩咐去乾清宫。

乾清宫里皇帝正在吃药,每年秋冬,都是他最难熬的季节。太子走上前,接过张珍手里的药碗,坐在床下锦杌上,一勺勺地将药递到皇帝唇边。

“父皇该下旨论功行赏了。内阁的人员名单我都已经放在御案上,此外,我打算封殷昱为太孙,请父皇回头在奏折上批个准字。”

皇帝把身子偏开些,仰靠在床头,说道:“你眼里只有他一个儿子吗?”

太子放了药碗,说道:“他是我最爱的儿子。也是我的嫡长子,他有资格坐这个位子。其实就算您不同意,等儿臣登了基,他也一样会是太子。如今朝堂没有季振元之流来捣乱,殷曜和殷昌虽然都是我的儿子,可他们不适合坐这个位子。父皇,除了殷昱,您别无选择。”

“谁说的?”皇帝拿绢子擦了擦手,丢了在几上,看着他道:“朕既然能养出个殷昱为太孙,自然也能再培养出一个来。打明儿起,让他们俩住到乾清宫来,朕要亲自栽培他们。”

太子望着他,自锦杌上缓缓站起来,“父皇,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固执?从古至今那么多权臣,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容纳霍家?殷昱是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不可能让霍家在朝堂一手遮天,更不可能受他们控制,他虽然流着霍家的血,可他始终是殷家的子孙!”

“纵然你说的不错,那又如何?”

皇帝不气不怒,平视着前方,“你登基后想把殷昱如何,朕管不着,但是只要朕在位一日,他就别想当上太孙。”

太子无语地看着他,半日后拂袖出了门。

翌日早朝上,内阁的人选就确定下来了,魏彬任了首辅,仍管兵部。新添了杜忱,柳清禾与窦谨入阁。杜忱兼着工部尚书,窦谨兼着吏部尚书,柳清禾则兼了刑部,代替季振元,而靳永成为了谢荣的顶头上司。

这其中,窦谨是中立派,杜忱与柳清禾都与魏彬或护国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小嫌隙,从这点也看出来,皇帝对于平衡术上的死心不改。

但不管怎么样,在经历过这次大的动荡之后,朝堂开始变得和谐,从前那股针锋相对的景象不复存在,毕竟就算皇帝有意识地培养在杜忱和柳清禾,这也不是一两日就能见效的事。何况杜柳二人初入内阁,少不得要低调行事培养人脉,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之如今有如云开日出,已不似从前那般阴云笼罩。

这日殷昱陪着谢琬在庑廊下散步的时候,乾清宫的太监就来传旨让他进宫了。

谢琬有些微的紧张,因为不知道皇帝究竟会怎么样对待他。

殷昱捏了捏她的手,说道:“我去去就回来。”说得好像上街买个菜。

到了乾清宫,太子魏彬他们都在,皇帝坐在御案后,表情看不出什么。

殷昱上前拜完毕,还没等站起来,张珍已拿着圣旨走过来,“皇长孙殷昱接旨!”

听到皇长孙三字,殷昱蓦地一顿,而张珍接下来又接着往下念了:“……赐封殷昱为安穆郡王,妻谢氏琬为郡王妃……”

郡王?

殷昱听得这两个字,伏下的头也不由得抬了抬。

“……殷昱接旨!”

“臣领旨。”

殷昱叩了首,接旨站起来。

起身的时候与魏彬他们交会了下眼神,对方眼里意味不明,但绝不像是什么高兴的神情。而太子眉头皱着,似有千言万语堵在心头。

众人都说不上什么心情,明明该是太孙,如今却变成了个宗室郡王。也许这郡王在许多人看来已是贵不可言,可是对于殷昱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可稀罕的了。按照皇帝这死也不肯把这太孙之位还给他的态度来看,这郡王之位,只怕还是在场众人合力坚持的结果。

退出乾清宫后,张珍又还要颁旨去礼部,行文诏告天下,殷昱这里便与魏彬等人退下,而后一齐去到殷府。

谢琬这里也已经得知了消息,这安穆王的封号放下来,殷府上下这一百几十号人就全部水涨船高了,所以府里大多数人是高兴的,因为殷昱终于已经不必再以尴尬的殷公子的身份呆在天下人中间,也不必再担心被人针对说事儿,他如今回到宗室,成为正式的皇长孙。

但是谢琬与庞白等一干想得略深些的人却谈不上多么高兴,诚然,这是件好事,季振元倒了,大敌除了,身份正了,从此一定程度上扬眉吐气了,可是得到了这个郡王封号,卡在不上不下之间,算怎么回事呢?皇帝对殷昱的态度,因此也十分明了了。

谢琬不是非要殷昱继承这皇位不可,而只是从伦理的角度来讲,皇帝此举未免有些不通人情。什么事情使得他这么样地排斥殷昱继承皇位呢?他对这嫡长孙,当真是如防贼一般的防了。

魏彬他们在殷府用过晚饭才走,虽然宗亲与朝官不能过多接触,但是正常交往还是允许的,何况谢琬与他们本就有渊源。送走他们之后殷昱便就回了正房,与谢琬在门内对视,最终只有无声地摇了摇头。

这笑里有欢喜也有苦涩,有皇帝在,看来他们离真正的扬眉吐气之日还很遥远。谢琬知道殷昱绝不甘于做个每日里遛鸟钓鱼的闲王,他有他的抱负,就算是当不了太孙,他也不会甘于平淡地过完这一生。何况,他们的敌人尚未除尽,有谢荣,有七先生,甚至,还有皇帝。

随着他们地位的增高,他们对手的等级也在加高,谢荣且不说他,只说七先生和皇帝。

七先生始终是大胤的一个隐患,他若不除,终究会对朝廷造成危胁,而且如今太孙未定,殷昱始终也还是最大的热门,七先生如果要谋逆,有殷昱在是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显而易见他们跟这位七先生还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而皇帝,他为什么那么固执地猜忌霍家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