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荡平天下 > 第五十四章 整顿法纪

荡平天下 第五十四章 整顿法纪

作者:意大利打火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5:20 来源:笔趣阁

“刚才臣说过,现今秦国的法纪日渐松弛,诸位可能不相信。自从大王发布捕奴令以来,秦国的商业日渐繁荣。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奢靡之风日盛,奢靡之风造成的后果是攀比和虚荣的现象日渐增多。

以前,各个官衙以及重臣府邸的门卫,收到了门敬之后都要上缴国库,如今他们已经不再上缴了,收到之后多是以为己用。此种现象倘若纵容下去,造成的后果就是以后无论何人,要去哪个官衙办事,或者是求见某位大臣,都需要送上门敬,没有门敬恐怕就不让进了。

商业的繁荣,商人的增多,也引发了送礼成风的现象。礼尚往来是人情,可这个礼多了,或者背后参杂了各种交易,那后果就严重了。到时候引发了送礼成风,没有礼物就虚言塞责,甚至没有礼物就不办事,那国法岂不是荡然无存。

秦国向来以法治国,法为根本,倘若根本出了问题,后果之严重,诸位恐怕不会不明白吧。”

法制的监控向来由廷尉府负责,范雎一席话,立刻就引来了廷尉的不满。这不是摆明了说廷尉府失职了吗。

“范大夫,此乃你的推测之辞吧,我大秦向来以法治国,但也是需要讲求证据的。你说的门卫或者有个别的人没有上缴国库,但并不能代表全部。你说的送礼成风,现在的确礼尚往来多了一点,但也不至于有什么背后的交易吧。这一切都是你的推测之辞,范大夫还请慎言。”

“够了!”嬴荡猛地一拍书案。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你们就告诉寡人。丞相府和廷尉府,有没有你们说的这种现象吧。”

这一下各个大臣才发现。原来嬴荡的脸上已经黑的快要拧出水来了。一个个文官都面面相觑,没有人敢上来答话。

旁边的武将一个个却是幸灾乐祸,一副看笑话的姿态,反正也不关他们什么事儿。

嬴荡见没人说话,将头转过来看着范雎,“范卿,你刚才说的现象,是你的推测之辞还是有确凿的证据?”

范雎行了行礼,“据查:南郡少了九县之地的赋税。有人说这是因为南郡郡守公子滕接受楚人的重金收买,私下里将九县之地划给了楚国。”

嬴荡立刻勃然大怒,“廷尉何在?”

“臣在。”

“情报署翟景何在?”

“臣在。”翟景没有那么慌乱,不过脸色也不太好看。

“此事可属实?”

廷尉一边抹汗,一边颤声回道,“此事臣立刻派人去查。”

翟景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答道,“大王,情报署一直关注的是对我大秦有威胁的情报。对于这种私下交易之事,关注甚少。”

“够了!”嬴荡的怒火眼看就要爆发出来了,“你们这是失职,这仅仅是私下交易那么简单吗。这是卖国!情报署立即将赢滕监视起来,廷尉属立即派人调查取证。传寡人旨意:立即召赢滕回咸阳,郡守一职由长史暂代。”

秦赵大战还没有爆发。一场风暴却在秦国内部刮了起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将会在这场风暴中折戈沉沙。

公元前292年,秦国南郡郡守公子滕叛乱。叛乱没有坚持多久,短短几天之内就迅速被平定了。公子滕被押回咸阳。受车裂之刑,家中男子全部被杀,女子被贬为官奴。

同时受此次叛乱牵连的还有,秦国太常寺卿,南郡长史,郡守府属吏,以及十余个南郡下属的县官。

正当大家都以为这次叛乱已经结束的时候,秦王嬴荡再次发布诏令:成立大秦帝国廉政公署,以范雎为廉政公署署正,禄千石,职同副相,却不接受丞相府的管辖,直接向秦王负责。

半年之后,秦王又一道诏令发布:由廉政公署负责,情报署协助,全面清查全国各级官员家产,以及各项收入情况。凡是不符合规定的,轻则降级处理,重则免职,甚至直接投入大牢。

同时诏令中还规定:凡是给官员送礼,礼物价值超过一金,都需要到廉政公署备案,否则送礼之人要以贿赂罪名治罪,官员以贪污罪名治罪。

最让秦国大臣不满意的是:凡是官员亲属和仆从私下接受贿赂,官员亲属和仆从治罪的同时,官员也同罪。凡是府衙门卫以及官员府邸门卫接受贿赂的,门卫斩首,官员停职待查。

新法之严酷,规定范围之广泛,令秦国一众高官显贵不寒而栗。当然,嬴荡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通过各种理由为各级官吏提供相应的补助和福利,间接性的挺高了官员的收入。

秦国新法传到六国之后,又是遭到有志之士一阵声讨,都在述说秦国暴法是如何的残酷,苛政是如何的暴虐。

嬴荡可不管这些,暴秦就暴秦吧,反正名声已经毁了,不在乎继续毁下去。他只知道,秦国新法不能乱,官员腐化必须坚决的制止,谁敢来触霉头,他就杀谁。

只是可惜,伐赵之战也不得不再次向后推延了。

经过一年半的整顿,嬴荡几乎看遍了大秦所有县令以上官员的资料,这才停止了此次清查。

在这次清查中,有十余位大夫以上的高官被免职或者治罪,大夫以下,县令以上的官员更是超过了三位数。这一点不得不引起嬴荡的重视。

秦国要强大,那就不得不发展商业,可商业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却是贪污**,**就代表着灭亡。秦国不能灭亡,那就只能对**下狠手了。

只不过让嬴荡难办的是,**一旦开了口子,想要制止住。那简直就是逆水行舟。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杀得多狠,最后却是不得不仰天长叹:贪官的生命力太强了。怎么杀都杀不完。

难道像斯大胡子那样来一次大清洗,想想都不可能。如果真的那么做,秦国国力将会倒退十年。如今大争之世,容不得半点疏忽啊。

公元前291年,秦王迎娶赵国公主赵媛为妃,同时秦赵签订互不侵犯盟约。

同年,一代枭雄燕昭王病逝,燕太子登基为燕惠王。新王登基之后,一道诏令罢黜了乐毅的兵权,并且以骑劫替代乐毅领兵。

乐毅惧怕新王对他不利。悄然逃往赵国的时候,却在半路上被秦国使者截住,一番劝说下,乐毅跟随使者来到了秦国。

随后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燕军一路溃败,田单以风卷残云之势,一举恢复了齐国。

正在大家都以为天下再次迎来太平的时候,秦军再次东出,一举夺取了韩国的径城。

径城夹于河东郡与河内郡之间。非但使秦国两郡不能通畅相连有碍商旅,且每遇春荒,穷困庶民必逃荒进入秦国河东郡与河内郡,韩国事实上已经无力治理陉地。秦国吊民伐罪,理当收陉地入秦!

如今志大才疏的韩釐王已经被秦国活活的气死了,继位的韩桓惠王却是个浪荡贵公子。接到陉地丢失的军报,竟如释重负地叹息了一声:“不毛之地也不放过。秦人何其贪得无厌!”

结果还没有等他松一口气的时候,秦国大将蒙骜再次率领五万大军。渡过大河,一举夺取了汜水关。

汜水源于韩国西部之巩城山地,北流入河,南北全长不过一二百里,却是处处关津要害之地。

汜水关东面便是韩国西北部要塞荥阳,距韩国都城新郑不到百里,西面一百余里便是洛阳。最根本处,在于这汜水是韩国与周室王畿的分界地,对周对韩均是要害。周室奄奄衰微,韩国强弩之末,谁也无力吞噬对方,便依着这汜水相安无事,如今陡然插进秦国一把利剑,韩周双方都顿时大呼受不了!

韩国慌了,周王室也慌了,便一边向列国告急求援,一边仓促整顿军马准备应战。

偏在此时,秦国特使宁越却向韩周两方申明:秦国无意全部占领汜水流域,只求将与河东郡、河内郡遥遥相对的大河南岸的河段划归秦国做渡口,秦国便立即退兵!

战国之世,列国相互封堵,对关隘要津的争夺原是寻常。地势不利的强国威逼占据要津的弱国割让关津者,更是屡见不鲜。

秦国特使一申明秦军意图,各国斥候立即飞马回报本国。赵魏楚三大国一听不是灭国之战,便立即松缓下来,吵闹着发兵救援的声浪也顿时平息了。

如此一来,周王室顿时松了一口气。洛阳王畿濒临大河的土地本来就荒芜人烟,没有国人居住,几处要塞也无兵可守形同虚设,便割给秦国何妨?

当天子特使回报传来的时候,周赧王这位老天子却只是一句回诏:“只要秦不灭周,特使但全权行事。”

于是周室特使立即与秦军达成盟约,割让了洛阳王畿的河外渡口,不再跟着韩国四处奔波求援了。

韩国一见三大战国退缩了,周王室割地脱身,顿时便没了主张。与秦国开战吧,分明是实力悬殊,割让汜水北段吧,又实在心疼。

大河北岸的秦国河内郡正与大河南岸的韩国遥遥相对,东西横宽三百余里,便是只割得南岸河滩的二十里之地,东西也是茫茫一大片。

更有甚者,大河南岸渡口一旦归秦,非但韩国与赵国间的渡河大道被截断,而且还将留在大河北岸唯一的飞地要塞——野王,孤零零地留在了秦国河内郡的汪洋大海之中;虽则秦国申明野王仍然是韩国城堡土地,可一块无法控制的飞地还不等于白送了秦国?(未完待续。。)

ps: 继续求月票,求支持。一路相伴,真的幸好有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