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荡平天下 > 第四十九章 论才大典(二)

荡平天下 第四十九章 论才大典(二)

作者:意大利打火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58 来源:笔趣阁

“孟子误会寡人的意思了,老而不死是为妖,寡人是感叹你长生有术,不知孟子先生有什么秘诀?在这一点上,寡人倒是要向你请教。”

孟子现在气鼓鼓的在那里不说话,嬴荡的意思是,你除了长生之术有点可取之外,其它的东西不值一提。孟子好歹也算是走南闯北,活了好几十年了,这一点怎们能听不出来,不过他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反驳嬴荡。

要说华夏今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大半都是儒家的历史。现在的儒家还在嚷着要回复周制,分封天下,但刘邦一统天下之后,立刻就转变过来要中央集权,讨好皇帝这个**oss,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再一次来个乾坤大挪移,将目标对准贵族阶级。这样一来,他们所有的政策几乎都是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至于皇帝的权力,将被他们一步步削弱。到宋朝的时候,儒家彻底的和贵族绑定在一起,从此不分你我,而皇帝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

最后的结果就是,儒生玩弄着春秋笔,强奸着历史,有了好处,都是儒家的功劳,遇到烂事,连皇帝也要去替他们背黑锅。华夏的历史也就成了儒家的历史。

对于这样一个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学派,怎能不让嬴荡讨厌。不说别的,就说孔老二的后人,自从当了曲阜的土皇帝之后,没有为老百姓做过一件善事,反而吸食民脂民膏不遗余力,山东屡屡有大灾,孔家没有拿出一粒粮食,一个铜板来赈过灾。更为离谱的是他们做了坏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官敢管,连皇帝都不敢过问,当然,史官也不敢记录到史书上去。

而且孔老二的子子孙孙一个个都是没有骨气的主,金人来了投金国,蒙古人来了投蒙古,大清来了投大清,反正只要能做曲阜的土皇帝,遇谁投谁,简直比婊子还婊子。

经过短暂的气闷之后,孟子也恢复过来,本来按他的脾气,应该转身就走的,奈何这个时候儒家的机会着实不多,他还不想放弃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再说他已经活不了多久了,要知道,他可是和商鞅一个时代的人,他还想着在他的有生之年,为儒家谋得一席之地。

“在下没有什么长生之术,看来王上根本就不懂我们的儒家之道。儒家崇尚周礼,推崇封建之治。自从封建制被郡县制替代之后,各国矛盾进一步加深,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王上倘若想做一个合格的国君,在下恳请王上恢复大周之制,将土地分封给诸王子,以及有功之臣,这样就能解决弊端。君臣之礼,乃是天下之礼,以周礼治天下,此乃治国之本,还请王上慎之。”

嬴荡听了这话,心里面简直快要气炸了,不过他知道如果拼口舌的话,眼前这个可是骂遍列国高手的大师,自己绝对不是对手。他向身边的周最和翟景递过去一个眼神,让他们站出来搞定。

周最可是知道孟子骂战的赫赫威名,让他出来挑战,明显感觉头皮发麻。不过谁让嬴荡是他的老大呢,老大的命令也不敢不听啊。

“孟先生如此推崇周制,奈何却是无一国肯接纳,看来周制并不合时宜。大周分封以来,诸侯自行其是,并不把周王放在眼里,最后尽然发展到列国争雄的程度。这样的周制倘若恢复过来,岂不是亡国之兆。”

孟子轻蔑的看了周最一眼,款款言道,“诸侯之所以自行其是,那是因为幽王不行仁义,以烽火戏诸侯,失了天下人心。倘若幽王没有烽火戏诸侯一事,以仁义治天下,哪个诸侯敢出来称雄争霸?”

孟子一句话说的周最说不下去了,再说下去,他也害怕把那些王子、功臣都得罪了。况且他也知道,贵族日思夜想的都是恢复周制啊。

翟景眼看着周最冷场,也知道这样下去会损了秦国的颜面,“孟先生恐怕是夸大其辞了,不管有没有烽火戏诸侯一事,周王室日衰,诸侯陆续坐大是事实。就算周王室像你说的那样以仁义治天下,也不过是推迟了诸侯称霸的时间罢了。”

孟子眼见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站出来反驳自己的高论,立刻就发火了,“竖子,你等怎知,诸侯会日益坐大,你等怎知,诸侯依然会称霸?”

嬴荡觉得差不多了,这个论才大典可不是为他孟子开的,“好了,好了,寡人这里是讲理的地方,可不是让你们相互攻讦的。真理是越辩越明嘛,既然孟先生如此肯定周制能够治天下,那下去慢慢的辩,寡人派周大夫奉陪你,如何?”

孟子颓废的想嬴荡行了一礼,一句话没有说就退下去了。周最在那里苦着脸,眼巴巴的看着嬴荡,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只不过嬴荡铁了心要打压儒家,他周最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小聪明还是有一些的,嬴荡就是要利用他这一点来败坏儒家的名声,将儒家彻底打入地狱。

“大王,现在还要招贤吗?”

正当嬴荡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稚幼的童声在耳边响起。嬴荡抬起头来一眼,顿时就大惑不解,场中央站着一个身穿麻衣,满脸清秀的少年。

这个少年不过十一二岁,尽管站在场中央,但在总目睽睽之下,难免有点局促,不过总算是没有被吓退。

一个士子站起来呵呵一笑,“小孩,是你来应召的吗?你恐怕还要回家多吃两年奶才行。”

士子话音一落,立刻就引来哄堂大笑。少年虽然被羞得满脸通红,双眼含泪,却是依然坚强的站在那里。

这时一个身穿破布麻衣,满头花白,身材佝偻的老头慌忙跑了上来,“大。。大王,小孩子不懂事,冲撞了你老人家,还请您莫要怪罪?”

嬴荡尴尬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摸鼻子,尼玛,我有那么老吗,“老先生不必介意,这个少年能够在总目睽睽之下都有勇气站出来应召,勇气可嘉,稍加雕琢,未必不可成才,寡人怎会怪罪他呢。”

老头连忙行礼道,“多谢大王宽宏大量。”说完就连忙拉着少年要走。

可少年却是奋力的挣脱了老父的手,给嬴荡行了一礼,“大王,小民不是来给自己应召的,是来给小民的父亲应召的。”

“哦?”嬴荡疑惑的看了看那个驼背老头,只见他全身上下,除了一双草鞋还是好的以外,其他都是破烂不堪,简直比贫民还贫民,他来应啥招。

少年眼见嬴荡不相信,慌忙说道,“大王,我家祖上曾随魏国西门豹治水,从此我们家就醉心治水一事。如今祖孙三代人走遍大江南北,所谋者不过治水一事尔。就是不知道大王需不需要我们帮你治水不?”

嬴荡一听到治水,立刻双眼就发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老头眼见嬴荡发问,慌忙行礼道,“老夫姓李,单名一个水字,这是我儿李冰。”

听到李冰这个名字,嬴荡立刻眼光中透出贪婪之色,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个修都江堰的李冰,如果是他,自己可就赚大发了。

“他说,你们家善于治水,此事可属实?”

老头现在明显局促不安,“回大王,小老儿对于治水,倒是有一些心得,不过刚才看大王将孟先生赶走,还以为大王不招贤了呢。”

嬴荡牙一咬,赌了,不管是不是那个修都江堰的李冰,先抓到手里再说,“老先生,莫怪,慢待贤士乃寡人之罪也。老先生快请上座。”

这一下老头更是被弄得手忙脚乱,“在下岂敢,场中如此多贤者,在下有一席之地即可。”

嬴荡瘪了瘪嘴,什么贤士,加起来也不如一个李冰重要,至于那个孟子,跟李冰提鞋也不配。

“寡人心意,老先生莫要辜负才好。”

“这。。。。多谢大王。”老头犟不过,也只好慢慢的走上前去,跪坐下来。

嬴荡向李冰招了招手,“你叫李冰是吧,到寡人身边来。”

李冰满脸涨得通红,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将眼光投向老头,不过老头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泥腿子,早都被弄晕了头,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李冰,你胆敢抗旨不成?”

“草民不敢。”李冰说完,只好小心翼翼的走到嬴荡的身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