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荡平天下 > 第二十一章 郢都巨变

荡平天下 第二十一章 郢都巨变

作者:意大利打火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58 来源:笔趣阁

嬴荡又问了一些草原上的事情,奈何嬴稷了解的也不多,他只好又拿出地图来看了看。直到他的眼睛盯到阴山门阙,才慎重起来,他知道这个门阙就是后来的高阙,历史上,赵武灵王的长城就修到这里,而且还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关口。

高阙的位置十分重要,东西朝向的阴山在这里断开了一个缺口,历史上的汉匈大战,卫青和霍去病都多次从这里出击匈奴。只要把这里堵死了,那么匈奴人想要南下,那就要绕很远的路了。

单单这样还不行,还要修建一条从九原到高阙的直道,一旦高阙遇袭,九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驰援。

至于像赵武灵王和秦始皇那样沿着阴山山脉修一条万里长城,他没想过,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派兵攻入草原,杀掠一番。一方面是为了练兵,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草原对中原的威胁。

自从嬴荡的捕奴令发出去以后,立刻就像一盏明灯一样,点亮了中原各大世家商人的眼睛。如今不仅仅是秦国的商人世家,跑到草原上去抢掠,六国的商人跟着去捡便宜的也不少。

这一世林胡已经被秦国打败了,赵国北伐的方向也相应有所改变,楼烦在赵军的攻击下没有支持多久就溃败了,一部分败兵北上投靠了匈奴人,一部分投靠了东胡,现在的赵军正在和东胡大战。

如今的东胡还是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赵胡大战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很难以分出胜负。而赵胡大战也给了六国的商人世家不少的机会,甚至有的王室都组织了捕奴队跟在赵军的后面去捡便宜。相信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认为草原是蛮荒之地,不屑去占领它了。

正当嬴荡费劲心机经营河套的时候,南方的楚国已是热火腾腾。

此日清晨,郢都暴出了惊天奇闻:炙手可热的上大夫,楚王的宠臣靳尚,被秦国刺客所暗杀,头颅竟被挂在了王宫车马场的旗杆上!郢都街市立即大哗,人们弹冠相庆,酒家竟是大跌到一成价供国人聚酒庆贺。事后从情报署得到这个消息的嬴荡大发雷霆,你丫的变法就变法嘛,连变法就不忘记栽赃我秦国一把,唉,世间险恶,连躺着也中枪,做人难啊。

谁知偏偏就在楚人欢腾的时刻,又有更加惊人的消息传来——王后郑袖被药杀在别宫密室,两日之后才被侍女发现!及至这个消息传开,郢都却是骤然沉默了。王后郑袖虽然也是与靳尚、昭雎沆瀣一气,被楚人气狠狠地呼为“吴女”,然则她毕竟是王后,国人若在欢呼庆贺,岂非连楚王也卷了进来?若楚王都是脏污不堪,那楚国还有指望么?

次日清晨,王宫车马场竟是前所未有的变成了人山人海。商人停市,百工停业,船家停运,庶民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了王宫,挤满了一切可以插足的方寸之地,连车马场周边的大树上也挂满了各色人等。高大的王宫廊柱下,却是一片白发头颅打着一幅宽大的麻布,赫然便是八个血淋淋的大字——天心补楚,屈子秉政!守护王宫的军兵甲士也不敢妄动,一员领班大将便飞也似地跑进宫中禀报去了。

楚怀王正在昏昏大睡。郑袖、靳尚骤然死去,对这个已经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旺盛的老国王不啻当头霹雳!多少年来,这个老国王已经完全习惯了昭雎、靳尚、郑袖给他支撑的全部生活。昭雎秉政,靳尚负责联通宫内宫外,郑袖为他带来快乐。三驾马车并架而行,支持着老楚王的一切,他只是负责点头和摇头罢了。

三人架的两个致命支撑却突然摧折了!当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时,竟然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便骤然昏了过去。待到侍者宫女好一番折腾,他才缓缓醒过来。

不料他一醒来,就听到宫门令在外面禀报:宫门外万人齐集,请命召屈原回来秉政。老楚王如今根本就还没有从打击中醒过神来,随便挥了挥手,“找昭雎去。”

昭雎这几日正在心惊肉跳,靳尚死讯传出时,他还很是高兴了一阵子——这个弄臣近年来气焰日盛,竟借着男风女风一齐得宠,时不时对他这个令尹还带点儿颜色,指斥他这事没办好那事没办好,竟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此子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死得正在其时!

谁知还没回过味儿来,郑袖就被药杀了。这一下,昭雎可是冷汗直流。说到底,郑袖是他的人,是他对楚王设下的绞龙索。二十多年来,要是没有郑袖在王宫撑持,他昭雎当真不知死了几回?

如今竟有人一举杀了靳尚郑袖,可见这股势力绝然是来头不小!他们能杀这两个精明得每个毛孔儿都在算计人的人精,可见谋划之周到细致。

更令昭雎更为不安的是,这股神秘势力为何要杀靳尚郑袖?反复思忖,昭雎认准了只有一个答案:是楚国的新派势力要改变朝局,挟制楚王变法。

果真如此,这股势力岂能放过他这个新派死敌?可是,他们为何却要放过他呢?没有机会得手?绝然不是。只有一个可能:要选另一个时机杀他,以期造成更大的震撼。这个时机,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变法人物将要出山之前,杀他这个世族魁首为变法祭旗。除此而外,还能做何解释呢?

昭雎担任楚国令尹(令尹相当于列国的丞相)二十多年,是只千年老狐,既有冷静地评判,又有狡诈的对策。反复思虑,他选定了以静治动这个应对晦明乱局的古老准则,抱定了在这个强劲的风头上蛰伏隐匿的主意,将府中护卫部署得铁桶也似,却绝不踏出府门一步。只要不迈过这道门槛,新派又能耐我何?谁能保定那个朝三暮四的楚王就一定会支持新派人物?

正在此时,公子子兰匆匆来到书房,说禁军司马飞马急报:郢都国人宫前血书请愿,强请楚王重新起用屈原变法;楚王昏睡,朝臣不出,紧急请命令尹处置。

“呵呵,棋却在这里了。”须发如雪虬结在头顶盘成了一支白冠,老昭雎两眼闪烁着细亮的光芒,“先杀宫中对手,再以民谣煽动国人上书,而后改变朝局。算器倒是不错。子兰,你也做过一回大将了,想想,改如何处置?”

子兰其实就是一个草包,他哪能有什么主意,“无论如何,不能让屈原出山!”他咬牙切齿的说道,“否则,我等当灭!”

“我是问,目下之策该当如何?”

“目下大王朝臣俱不理事,叔父便当做中流砥柱,驱散乱民,稳定郢都,同时也铲除了屈原黄歇之根基!”子兰大是慷慨。

昭雎点点头,随后走进里间,一阵轻微地响动,便抱着一个铜匣走了出来放到书案上,“打开。”

子兰一端详,便是眼中放光,熟练地打开铜匣,不禁惊叹一声:“兵符!”

昭雎冷冷一笑:“这是我秘藏之兵符。你用它即刻调一万精兵,驱散乱民,围住王宫,不许任何人进出。记住,给府邸留一千铁甲武士,防备那股势力得寸进尺。”

“明白!”子兰答应一声,便大步出了书房。

城外大军主将却正好是昭阳,也是昭氏的后进英杰。当此非常之时,这只兵符便是王权,况且昭雎又是主政令尹,调一万兵马入城当是顺理成章。

为防不测,子兰带了十名精锐骑士,一色快马长剑,出得北门便向山谷要塞飞驰而去。这要塞军营距离郢都六十里之遥,翻过两道山梁便能望见军营旌旗,放开快马小半个时辰便到。

刚刚翻过第一道山梁,下坡进入谷地时,突然却闻轰隆一声,前边六骑竟是骤然消失!子兰战马突兀人立而起,嘶鸣后退,竟与后面连环飞驰的四骑结结实实撞在了一起,子兰顿时跌到马下,鼻子竟唰地喷出一股鲜血!饶是如此,子兰也顾不得疼痛,立即拔剑大呼:“有埋伏!你等断后,我去军营!”便又飞身上马要绕过陷坑冲上山梁。

恰恰便在此时,一道黑影快如闪电般飞来,一个大回旋,便见子兰头颅飞去,一股血柱冲天腾起,竟是连一声惨叫也没来得及喊出。黑影堪堪掠过,一阵箭雨便立即倾泻到谷地,片刻之间,陷坑六骑与地上四骑便是声息皆无。

昭雎在府中左等右等不见有任何动静,派人去打探,才知道子兰已经被杀,这一下顿时吓得他冷汗直冒。只不过他毕竟当政二十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也懂得能进能退的道理。

他知道留在郢都再无所作为,甚至有性命不保的威胁。他连忙召集一班护卫、门客,连行囊都来不及收拾,连夜出东门,向封地寿春逃去。

尽管路上遇到无数次的刺杀,结果都被他狡计逃脱,一个月之后,总算狼狈的逃回了寿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