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荡平天下 > 第十二章 南墨总院

荡平天下 第十二章 南墨总院

作者:意大利打火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40:08 来源:笔趣阁

大约从西周时起,中原便称楚国与江南小邦国为“南国”。《诗·小雅·四月》便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的咏唱。

后来这南国诸侯们便渐渐地被楚国一一蚕食了,及至吴越被灭,淮水之南便是楚国天下了。广袤华夏,除了西南巴蜀被秦国占领,整个江南、东南、岭南的苍茫万里,便都是楚国疆域。

虽说楚国对岭南的实际控制很松散,但是各个岭南部族都以楚国为宗主,却是任谁都承认的事实。也就是说,整个北部华夏战国的所有土地加起来,也比一个楚国大不了多少!于是,对大河之北的中原各战国来说,攻取楚地便成了梦寐以求的远图。

自春秋以来,中原诸侯以晋、秦、齐为首,不知多少次的与楚国开战,可是都从来没有打到过云梦泽与长江北岸,激烈的大战从来都只发生在淮水南北区域。到了战国中期,反倒是楚国向北扩张到了淮水以北,直接与魏国在颖水接壤。

若从颖水的陈县直达岭南,那可当真是荒莽万里河山。从几百年的战事看,大多数时期,中原战国的军力还都是强于楚国的,可偏偏却是夺不来楚国土地,反而被楚国步步北上,逐渐地侵吞蚕食诸侯土地。

远在楚国东部的会稽山,相传曾是大禹传召诸侯的聚会之地,也是大禹的葬身之地,更是天下享有赫赫盛名的圣地神山。

会稽山中森森无边的松柏林木,苍翠延绵,山岭险峻之处,更是风光无限。只不过山路难行,林中更是毒虫猛兽繁多,平时就连猎户和采药人也不敢轻易入山。

只是,世间总有一些胆大之人,敢于勇闯险山,探得那山间犹如仙境一般的风光。若邪溪、五泄峰更是成了神话一般的存在,令人向往不已。

今日却是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山间的清幽,万千飞鸟刷的一声,从山林中飞起,远远的盘旋一阵,然后向远处飞去。

“来者何人?为何擅闯五泄峰?”一阵清脆的女声响起,霎时传遍了整个山谷。

“在下临淄外墨鲁仲连,特来求见巨子。”

鲁仲连被称为千里驹,一生不肯为官,然而他却是始终都在为合纵抗秦而奔走,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列国君王以及高官显贵家中的座上宾。其一身长策说君王的本领,任谁也没有想到,他原来是一名墨者。

“法同,则观其同。”停顿了片刻,清脆的声音又再次飘了过来。

“法异,则观其直。”

“赏,上报下之功也。”

“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清脆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欣喜,“果然是千里驹,鲁先生安好。”

话语还在山谷回荡,一个白色身影便从峡谷倏忽飘了上来,堪堪地落在了鲁仲连对面。鲁仲连只是留心盯着对面山林,突觉眼底白影一闪,定睛一看,竟大是愣怔——面前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白纱裹身长发披肩,半身隐在花草之中,竟活活一个仙子在前!

“在下安好,不知邓陵子大师,是否在?”

少女格格一笑,“家师在呢,前几天还在念叨鲁先生,说鲁先生这几天就快来了。”

“哦,他知道在下要来?”

“呵呵,家师说了,如此大事,鲁先生怎会忍得住不来。”

鲁仲连只是淡淡的点点头,“那就快带我去见邓陵子大师吧。”

墨家起于荆州十万神农大山,由墨翟,也就是墨子创建。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文化传承(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就是墨者的形象。

墨家是以对天下兼爱为本的学派,又是纪律最为严明的行动团体,按说最应该传承有序,最应该凝聚不散。然则,老墨子死后,墨家却是迅速分裂,非但是当初的四大弟子各成一派,连稍有成就的年轻弟子也出了总院自立学派。声威赫赫的墨家,竟是星散为各种墨派。这南墨,便是墨子四大弟子之一的邓陵子的墨派。

邓陵子原是楚国江东渔人子弟,少时聪颖灵慧,只是家贫难以求学,只有随父母在渔船上漂泊打鱼为生。

有一年,墨子带着几个弟子南下楚国,在云梦泽畔恰遇邓氏渔船,便将这个聪明少年收做了墨家弟子。

邓陵子刻苦勤奋,天分又高,不几年便成为墨家弟子中的佼佼者。墨家不求入仕,只奔波天下布学除暴,墨子便常常与几个得力弟子分头率领一拨人马行动,久而久之,便磨出了四大弟子——禽滑厘、相里勤、苦获与邓陵子。

邓陵子最是年轻,非但学问见识不凡,剑术更是墨家之冠。在老墨子晚年,发生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墨家以商鞅变法为暴政,欲暗杀商鞅以拯救庶民苦难,邓陵子便是反对变法暴政最坚定的大弟子。

老墨子溘然长逝,天下大势骤变,六国合纵抗秦一时成为潮流。对于历来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墨家,曾经有过的歧见便重新发作了。

邓陵子是几次提出南下,扶持楚国变法,联合六国抗击暴秦!然而,此时正是苏秦携六国相印,合纵伐秦,声威大震的时候。苏秦起于燕国,合纵大策成于齐国。自此,墨家的其他人都认为应该扶持齐国变法,以齐国为盟主,才能合纵以抗强秦。邓陵子无奈之下,只好带领自己的信徒,南下楚国,建立了南墨。

这也是苏秦后来在齐国实施变法的原因。然天有不测风云,苏秦的变法还未成,不想却被齐国老世族邹忌遣刺客所杀,齐国的变法也嘎然而止。纵是众人多方努力,齐国的变法也成了遥遥无期。

如今齐王暴烈无道,心中所想的也全是征伐四方,对于变法是不感兴趣的。虽然孟尝君已经恢复了相位,可惜权力是大不如前了,要让他领导齐国变法,那是决然不可能的。再加上北方的燕国正在厉兵秣马,对齐国虎视眈眈,而齐国国策却是屡屡出错,他们这些墨者在齐国再也看不到希望了。这才有鲁仲连南下楚国,打算和邓陵子商议,扶持楚国变法的事情。

岂不料他刚到楚国就听说秦国**发生‘养颜丸’事件,秦王大怒,欲派兵征讨楚国,如今秦国已经集兵二十万于秦楚边境,秦楚大战一触即发。

一路走来,鲁仲连都在想着心事,好几次都差点摔倒了,还是少女眼明手快,将他扶住。

两人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山坳,鲁仲连一打量,这个山坳恰恰便在夹着瀑布的东山山腰,走到山坳尽头,又攀上一道山崖,便闻瀑布雷声轰鸣如近在咫尺,却偏偏不见瀑布。

少女笑道:“不用打量,瀑布在山前,出去时自然看得见了。”

鲁仲连便又是一番感慨:“墨家多奇思,这南墨院又是鬼斧神工也!”

穿过一片竹林,便见绿草如茵,草地中央一座竹楼悬空而立,竹楼下却是一座茅亭,依稀竟是墨家总院老墨子的天竹阁。少女将鲁仲连领到茅亭下笑道:“有凉茶,你且稍坐,巨子便来。”说罢竟飘然去了。

过了半响,一个苍老舒缓的声音从身后飘来,打断了鲁仲连的思绪,“禹陵茶天下独有,鲁仲连品尝得出?”

鲁仲连蓦然回首,却见一个清越矍铄的白发老人正站在廊柱之下,顿时恍然,连忙庄敬地深深一躬:“在下鲁仲连,拜见南墨巨子。”

老人笑着一伸手:“无须客套,仲连坐了说话。”

鲁仲连一拱手:“谢坐。”便坐在了石案右手的石墩上。

老人却只走进廊柱下,便悠然踱着步子道:“月前,老夫接到禽滑子的飞鸽信,不想你却是随后便到。如此急迫,却有何大事要南墨襄助?”

倏忽之间,鲁仲连竟是一个激灵!这个当年以凌厉激越著称的墨家大师,眼下竟是一副出世风骨,鱼龙变化,却是令人实在难解。心念闪动,鲁仲连却仍是肃然拱手道:“启禀巨子:仲连与春申君谋划得一个方略,要扶持楚国变法,刷新楚国政治,领袖天下合纵以抗强秦!”

“难得也。”老人没有丝毫的惊讶,捋着长长的白须悠然笑道:“十余年之后,千里驹还是跑回来了。不错。老夫没有看错齐国了?”

“当年不闻道,原是仲连偏狭。”鲁仲连却是坦然,“今日方悟,仲连愿追随大师,共同扶持楚国,为天下一张非秦大道。”

老人默然良久,却是摇头叹息:“刻舟求剑,晚矣!”

“大师此言,仲连却是不明。”

老人沉重地叹息了一声:“楚王昏庸无能,耽于享乐,强烈支持变法的屈原已被放逐,生死不知。今日楚国,已成流水之舟,老夫纵有当年刻痕,然沉舟侧畔,如之奈何?”

“大师差矣!”鲁仲连心中一沉,不禁便有些急迫,“屈原虽被放逐,但其久历沧桑,心志坚定,未必会死,再加上有春申君辅助,变法大成有望。若楚王昏庸,阻止变法,何不能另立新王?”

老人大是摇头:“言为心声。老夫虽与屈原只一次谋面,然自信看得不差,此人诗情有余,韧长却是不足。总归一句:屈原者,奉王命变法可也,要抗命变法甚或废王变法,便是异想天开了。”

鲁仲连默然良久,站起身一拱手:“大师如此说法,后学不敢苟同,告辞。”

“且慢。”老人一招手,“老夫并没说不帮你啊?”

“大师不出山,却是如何帮法?”

“仲连少安毋躁。”老人笑了,“南墨不同总院,弟子大体都在三楚之地散居。老夫派一名得力弟子随你下山,南墨力量便交你调遣,如何?”

鲁仲连大是惊讶,实在不解这老人心思。就实在说,如此做法鲁仲连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比邓陵子本人出山更满意。

若是老人出山,行动未必亲临,却还要事事商讨,他要不赞同,你便寸步难行。南墨弟子交鲁仲连调遣,便没有了诸般掣肘,可放手实施谋划,自然便是上上之策。

可是,老人何以如此放心自己呢?要知道,墨家历来是行不越矩的,将大批弟子交到一个院外士子手里,当真是非同寻常。心念及此,鲁仲连不禁沉吟:“大师究竟何意?不怕鲁仲连失手么?”

“老夫不愿出山,却不想屈了你等心志。”老人便是一叹,“仲连啊,你但能证明老夫错料屈原,便是天下大幸了。老夫生平无憾,只是太想犯这个错了。”

“大师……”刹那之间,鲁仲连竟是犹豫了。

老人却已经转过身去,啪啪啪拍了三掌,一道白影便倏忽飞到了亭外,竟是方才的少女。老人正色吩咐道:“小越女,你持我令箭随鲁仲连下山,南墨三楚弟子尽听鲁仲连调遣。”

“诺。”

老人转身又对鲁仲连道,“你便带她去吧。”鲁仲连却大是沉吟:“大师,她,太小了。”

老人目光一闪:“太小?只怕你这千里驹走眼呢。去吧,诸事毋忧了。”说罢竟是飘然去了。

“我叫越燕。”少女咯咯笑了,“笨!还愣怔?走啊!”

鲁仲连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大手一挥,便径自大步向院外去了。

接下来,天下风云变幻,楚国能不能变法成功,能不能领袖天下,抗击暴秦,还需要先退了秦军,息了秦楚争端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