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392章 关于西伯利亚地区的畅想(一)

华人1892 第392章 关于西伯利亚地区的畅想(一)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0:02 来源:笔趣阁

苏武牧羊中的北海到底在哪里,在中国有两种说法。

一说甘肃省民勤县白亭海应为苏武北海牧羊故地,依据是:这里原有民勤县志中所说的‘苏武庙台’,上有‘古石碑上大书:汉中郎将苏武牧羊处’,但现已不存了。

参考大汉朝和匈奴人的战争,多爆发于甘肃、宁夏,陕西和陕西等大西北地区,这种说法也是说得通的。

而另一种说法是康熙割让给俄罗斯人的中国领土贝尔加湖,即苏武牧羊中的北海。

北海所指何处?历史上似乎一直不大清楚。

清代王先谦所撰《汉书补注李广苏律传》:“唐书地理志骨利干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坚时马行八rì可渡,海北多大山,即此北海也。今曰白哈儿湖,在喀尔喀极北,鄂罗斯国之南界。”所记“白哈儿湖”应为现称的贝加尔湖。过去所见文献都从此说,一无异议,似乎已成定论。

冰坚时马行八rì可渡,是什么概念?是甘肃省民勤县白亭海的宽度能够达到的吗?人走八rì,也要走出民勤县地界八百里了吧?

其实第一种说法是最不靠谱的说法了,就像20世纪九十年代,有持民族大融合观念的学者,为宋朝卖国贼秦桧平反一样,说岳飞抗金,是阻碍了中华民族大融合进程的罪人一样的道理,为中国失去贝尔加湖,以及俄罗斯人实际占有海参崴和贝尔加湖等地开拓,找的借口而已。让自己国家领导人的面子好看而已,混淆视听,转移视线罢了。

这一切不论真假,目的为何,蒙古人的成吉思汗饮马贝尔加湖,蒙古族的后裔一直在西伯利亚繁衍生息的历史,比之俄罗斯人迁徙到西伯利亚的历史更加久远了。

这也证明了,极北鞑靼族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族人等亚洲人在西伯利亚生活放牧的历史,比之俄罗斯人最早来到西伯利亚更有说服力。

可以说,在二十世纪之初。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在西伯利亚地区征战不休,在这一代人的眼中,相当于收复被俄罗斯人窃踞几百年的失地一样畅快,可是没有丝毫侵略它国的概念。

这可是跟德国人一战时争霸世界,二战时征服世界完全是两码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栋从京城至东北绕道满洲里,来到西伯利亚,六、七千公里的漫长运输线。就算是坐专列,走走看看之间。也是走了三个月时间的,不容易啊!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千头万绪,这一切都让王栋、詹天佑、张俊和其他工作人员感慨万千,车外业余面面面,品酒夜话,也是难得的消遣之一。

王栋见詹天佑有了自己的规划设想,不得不信服,这人就是敢想敢干的主。自幼留学美国可真不是白给的,就提了一嘴:“詹部长!张局长!这次过来的工程勘测和管理人员,要让他们自己发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xìng,这一片土地已经全归我们自己所有了。旧俄罗斯帝国时代拥有大量土地的沙俄王室贵族、教会寺院、巴依地主、高利贷商人、富裕农民和贫民们,能跑的全跑了,没能跑的,不是死伤于战火。就是暂时归于战俘营改造管制着。所有的土地也都是公有的了,接手的完全就是一张白纸,你们想怎么画就在上面怎么画。”

詹天佑说道:“好多年没有亲自下去作具体工作了,长途跋涉的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百废待兴,不管是对于重新规划、改造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于我们来说,这可是不亚于一个世纪的大工程啊!在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中,无异于是辉煌的一笔啊!”

张俊局长笑道:“是不是觉得,人生若此夫复何求,这可是你们铁道工程人员的大机遇了啊!詹部长!”

詹天佑点头说道:“是啊!西伯利亚大铁路,这种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可是有着历史感和国家战略布局观念,在当今市场化已经很普遍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可以交由市场来做,但仍有不少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要有国家意志,投入国家财力。

沙俄zhèng fǔ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桑投入的人力财力,实在是让人瞩目惊心啊!在如此酷寒之地,沙皇zhèng fǔ敢于愿意下如此大的赌注,修建如此规模的大铁路,其战略眼光实在可怕的很啊!”

王栋也不得不佩服的说道:“是啊!与俄国人的战略眼观相比,我们还是有所欠缺啊!秦始皇的铁血政策,军队横扫**,纵横开阖,何等辉煌啊!可是还是要被动的修筑古长城,抵御匈奴胡人的掠夺、侵略,这是何等的被动啊!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就是外族不断侵略的圣地,就这,欧洲人始终都在宣扬‘黄祸论’,其实欧洲人的殖mín zhǔ义、沙文主义,才是最可怕的一种思想观念。

看看地球仪,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有多少地域是属于欧洲人,有哪些是属于他们的殖民地。怎么不说说自己,控制、奴役其它人种,好意思制造‘黄祸论’,这可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哈哈哈!。。。。。。

满车厢的工作人员都笑了起来,这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谁会承认呢?

如今东、西方两大军事阵营数百万大军在前线对峙,在后方又都有近千万的后备役在整训备战,和沙皇zhèng fǔ争夺这一战略空间,说对说错,谁也说不清了,唯有看谁的拳头大,拳头硬,看谁被打痛了,受不了了,自然就会认输,退出这一区域,缩回去,没有道理可讲。

设想一下,西伯利亚大铁路如果放在今天中国的环境和程序下去决策,会有怎样的争论和结果?

首先巨大的投资从哪里来?大家想想,当时建设这样一条铁路也是完全靠沙俄zhèng fǔ的财力,不大可能像现在这样市场化运作。这样一条铁路占当时沙俄zhèng fǔ财政收入的比重,会比今天青藏铁路或京沪高速占我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很多。此外,现在我们在规划铁路时,往往要求线路上的运量要超过年1000万吨以上。如果沙皇zhèng fǔ没有其他战略目的,谁敢上马如此巨大的铁路工程,想让zhèng fǔ财政崩溃?

俄国人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党闹革命闹得这么厉害,不是没有来由的吧!

这一切的一切,满车厢的人员都知道明白了,这次亚欧国家的大战进入中盘大战阶段,大家都在蓄力布置着下一步动作,这是国力的比拼,中欧工业制造能力的大碰撞,中欧国家武器装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已经到了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时期了。

“王部长!帝国政务中心正在规划、划分西伯利亚各地省市县镇的重新命名和行政等级的设定,这都要我们规划局根据各地的产业布局完成之后,才能一一落实。

您看!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地区,一旦建成了诸如煤炭厂、油田开采炼化、金属冶炼厂、炼铜厂、炼铅厂、皮革厂、棉纺厂、缫丝厂、糖厂、罐头厂、油脂厂、水泥厂、盐化工厂等工业设施。

在这些工厂上班的,几乎全部都是帝国的技术工人,而当地民众进入工厂当工人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技术要求不高不强的工种,我希望调派几十上百万的朝鲜族人进入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第一,朝鲜族人在朝鲜半岛太集中了,不好!不利于朝鲜人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第二,在这西伯利亚地区,朝鲜人适应寒冷气候环境的能力也很有经验,比之中原地区的国人更有优势;第三,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产业基建工人和农牧民众严重不足了。

这些新的国土,人口太少了,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不能尽是我们汉族人来干,我们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新加入中华帝国的一些民族,都要为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吧?”张俊局长说道。

“明白了,你们的考虑有道理,可以写份报告上去,但是我提醒你们一下,这天下是我们汉族人和南方其它各族人打下来的,这些没有为帝国流血牺牲的其它民族,只能作为雇工,当零工使用,重要技术产业和矿产开发的资格和他们无缘啊!他们没有特殊贡献的话,最后落籍定居在这里时侯,只能从事农牧业。”王栋说道。

说实话,中华民族为朝鲜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朝鲜人是最典型的一群白眼狼,在现代社会可是可恶到了极了,迁徙来到资源丰富西伯利亚和中亚,只能在产业结构的最底层先做够了贡献再说。

“这个是自然的了,王部长,不付出,尽想美事儿!可能吗?那得有多少人要戳我的脊梁骨嘛!”张俊局长点头附和着。

噗!——嘁!——这个时候专列到站了,火车放气阀发出特有的放气声,慢慢的停靠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火车站留出的专属区域里,保卫措施周全,再加上专列上饮食居住设施完善,倒不用冒雨下车赶路。

“继续!继续!这黑灯瞎火的雨天里,不用折腾了。”王栋摆摆手说道,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下车去交涉去了。

“就是,继续!继续!张局长。”詹天佑也在要求张俊说下去。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新规划建设,不急于一时,产业布局建设施工,却是迫在眉睫,几百万军队和建设兵团涌入中亚和西伯利亚,一些生活物资必须就地生产,自给自足,一直从几千里外运进来的话,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